- 相關推薦
工業運行情況匯報
工業運行情況匯報
今年以來,我市按照“抓項目強支撐、抓優勢夯基儲破瓶頸促發展、強舉措保運行”的工作思路,深入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大力實施“工業提升計劃”,推動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得到了明顯提升,實現了首季“開門紅”。
一、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工業生產實現較快增長。全市41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85.2億元,同比增長13.5%,累計增速居全省第6位;
——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23.7億元,同比增長12.7%;完成利潤12.5億元,同比增長8.5%,增速在全省排第4位。但主營業務收入及實現利潤增幅比前兩個月低3.4和8.8個百分點。
——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加快。全市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0.2億元,其中工業技改投資1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0.5%、249.6%,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工業項目建設成效顯著。一季度,全市在建工業項目66個,其中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工業技改項目分別達到了48個、21個。一批重大工業項目正在加快實施,其中備受矚目的吉利沃爾沃高檔車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順利推進,總投資60.5億元的北方循環經濟氯堿基地建設項目一期工程預計7月份達產,總投資23.6億元的中煤張家口煤機裝備產業園項目將于下半年實現4個分廠投產。此外,蔚州礦業北陽莊技改、冀中能源張礦集團一煤機擴建、河北騫海鼓風機制造、福田攪拌車和泵車技術改造等一大批投資3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年內也將達產,工業經濟發展后勁逐漸增強。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原(燃)料價格高位運行,推動企業生產成本升高。截止一季末,我市41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178家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利潤同比減少額達3.89億元。從行業分布情況看,鋼鐵、機械裝備制造、城市供熱、水泥建材、化工等行業企業利潤下滑較為突出。以我市支柱企業宣鋼看,今年前兩月螺紋鋼、線材每噸價格降幅在500元/噸左右,而鐵精粉價格同比下降為110元/噸左右,焦煤又處于高價位運行態勢,企業盈利艱難。
(二)部分行業企業受“內、外需”市場雙重影響突出。從“內需”看:國家不斷加大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國內工程建設領域對工程類機械需求減少,同行業企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大幅壓低市場價格已成普遍事實,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縮校從我市看,機械裝備行業以工程機械、建筑機械、煤礦機械、空冷機械生產為主,產品市場與工程建設、投資力度緊密聯系。目前,只有煤機裝備行業訂單充足,市場需求趨穩。宣工、福田、斯必克等龍頭機械裝備制造企業普遍訂單下滑、開工不足,多數企業均處于“旺季不旺”的運行態勢。從“外需”看:目前,工程機械行業普遍受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影響,全世界制造業發展呈放緩態勢,歐盟等國家不斷提高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控制標準,我國機械裝備“外需”市場受到一定影響。另外,受歐盟部分國家下調光伏補貼政策等因素影響,我市以單晶硅生產為主的光伏企業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多數停產至今。
(三)企業融資困難,制約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15年以來,國家實行貨幣緊縮政策,導致企業融資難問題突出。盡管央行連續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但仍是近年來的較高位,各銀行信貸額度受限,企業貸款難度較大。我市小徽企業居多,融資主要依靠信用擔保、企業互保、資產抵押等方式進行貸款,企業融資渠道不夠豐富,特別是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金融產品不多,且門檻較高,造成企業貸款異常困難。
(四)主要工業企業盈利能力下降,影響全市工業經濟增長。目前,我市30強工業企業中,僅有16家生產增速在兩位數以上,還有12家生產增速呈負增長,14家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30家重點虧損企業中,僅有11家企業生產增速達到兩位數,23家仍處于虧損狀態的企業中僅有15家實現了同比減虧,8家同比增虧,重點工業企業運行態勢、虧損企業扭虧增盈形勢不容樂觀。
三、下步推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的主要措施
(一)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大力實施“工業提升計劃”的意見》,明確了2015—2015年,張家口市工業經濟發展的奮斗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力爭通過3—4年時間,實現工業經濟整體實力明顯增強、質量效益大幅提升。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為成員的張家口市“工業提升計劃”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工業提升計劃”的組織實施、監督指導和檢查考核,確保提升計劃的有效推進。
(二)強化工業項目建設。千方百計加快項目建設。對年內進度緩慢或未開工的項目,逐一分析原因,全力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工程按計劃全速推進;對前期項目,協調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抓緊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對重大項目堅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全力推進。同時,下大力搞好工業項目儲備,按照“規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的要求,積極謀劃、包裝和儲備一批帶動能力強、產業附加值高的大項目、好項目,確保項目不斷檔、建設不停步。年內,著力實施市級重點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100項、中小微企業技術改造項目100項,謀劃、儲備工業技術改造項目300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別實施1—2項技術改造項目。
(三)開拓工業產品市常重點針對機械裝備制造行業普遍存在的市場萎縮、訂單不足的狀況,積極組織和協調相關部門協助企業開展域外產品推介、博覽會、項目合作、招商引資等宣傳推介活動,積極幫助企業開拓市嘗爭取訂單,切實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抓緊制定“政府采購和重大項目同質同價優先使用本地名優特新產品”的有關規定,特別是在工程建設領域,積極倡導優先使用本地名優工業產品,并出臺相應的支持和激勵政策,拓展產品內銷市常
(四)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充分發揮政策性和財政性專項資金的引導、扶持、撬動、放大作用,全力幫助工業企業應對流動資金緊張、融資成本高等難題。重點是落實好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運用好市、縣扶持工業經濟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積極通過貸款貼息、信用擔保、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金向工業領域“投放”,助推工業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年內,市級財政將安排8350萬元專項資金,專門用于支持工業技改、小微企業發展、淘汰落后、對標行動、工業創新和金融生態建設等工作。同時,要求各縣區設立至少不低于500萬元的專項資金,專門支持中小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五)加大企業“結對”幫扶。對重點企業發展實行派駐工作組的幫扶協調機制,確保每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都有一名市級領導分包聯系和市直部門“結對”幫扶。對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的工業企業按照行政區劃逐一落實到縣級領導及縣級政府部門進行幫扶。對重大工業項目以及與之配套的輸變電等基礎設施項目,實行市、縣兩級領導分包責任制度,及時幫助解決在項目引進、落地、開工建設等環節的重大問題。年內,全市14個市直職能部門被派駐到14家大型工業企業進行“結對”幫扶服務,深入開展對標“一幫一”企業互助活動。我市篩選20家對標管理先進企業“結對”幫扶20家中小企業,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同時,要求縣區也制定相應的幫扶方案,廣泛開展“一對一”或“一對N”幫扶活動,全力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工業運行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鎮財政運行情況匯報(通用9篇)08-02
縣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匯報材料09-11
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立運行情況匯報11-16
區經信局工業經濟運行匯報材料01-08
天然氣長輸管線試運行情況匯報材料01-19
工業經濟運行的個人工作總結(通用6篇)12-27
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匯報范文(通用6篇)12-08
設備運行方案12-29
食堂運行方案04-15
供暖運行方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