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玉鑒定專家
最近,在山東衛視《收藏天下》頻道里有一個名叫《收藏與文化》的講座欄目吸引了很多觀眾,講演者中有一個名叫王紅旗的人不僅帶大家欣賞各個時代的古玉,還為大家講述古玉背后的傳說與故事。王紅旗原本只是個普通古玩愛好者,2000年迷上龍山古玉后便潛心研究學習,如今已從古玉迷變身鑒寶專家。找王紅旗鑒定古玉的人絡繹不絕,他不但不收一分錢,還教收藏者辨別真假古玉的方法。1月8日,記者拜訪了王紅旗。
上電視講古玉文化
1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齊魯文化古玩城的古玉文化研究會。走進會長王紅旗的辦公室,他正用顯微鏡觀察玉器加工工藝。記者看到,這臺顯微鏡與我們平時見到的不太一樣,它與電腦連接在一起,在電腦屏幕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見玉器表面的花紋走向。
見記者到來,王紅旗放下手頭的活,與記者聊起了他出演的《收藏天下》欄目。他告訴記者這個節目會在每周一、周四和周日播出,現在已經播出了14集他主講的《收藏與文化》,他錄制的19集即將全部播完,春節后還要錄制另外9集。“其實這是我第二次上電視講古玉,第一次是在2008年。那年夏天山東電視臺想錄制古玉方面的欄目,山大考古系一個老師就推薦了我,電視臺的人來濰坊找我,我正在十笏園辦展覽,他們看了以后問我能不能講,我寫了稿子他們一看不錯,當月就在十笏園錄了《斑斕古沁》系列講座。”王紅旗接著說,當時他講座的內容都是關于古玉鑒定的,而這一次,他講的則是每一件古玉器背后的文化。
“比如說,這個玉器是干什么用的,什么人用的,它的背后又有怎樣的傳說和故事。這次是講歷史,講文化。”王紅旗說這次的講座聽起來更有意思,受眾范圍也更大。
終身免費鑒定古玉
2008年9月,王紅旗主講的《斑斕古沁》節目播出后,全國各地慕名找他鑒寶的人絡繹不絕。“播了以后就有很多人找我,都打電話到山東電視臺問我電話,每天都有十個八個的電話找我看他們收藏的古玉,他們要么是拿著實物直接來找我看,要么把圖片發給我先看看。”王紅旗說他給人鑒定古玉,從來都是免費的,“在我有生之年,鑒定絕不要人一分錢,也不出鑒定證書。”
王紅旗說來找他免費鑒寶的古玉收藏愛好者有的因為自身的鑒定知識匱乏,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買了假玉,心痛不已。因此,對待古玉收藏者,王紅旗一向是耐心又細心的,他會給這些人講明白,玉器假在什么地方,他還會拿出古玉研究會展覽室里陳列的高仿古玉標本,教他們如何辨認區分,以提高辨別真假古玉的能力。來訪者都學到了很多,深受啟發。
王紅旗提醒廣大古玩愛好者,不要盲目地投資,收藏時要不斷練習基本功,鍛煉自己的眼力和心力,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
想建座古玉博物館
如今,42歲的王紅旗是圈里有名的古玉鑒定專家,實際上,他是從一個古玉迷逐漸成長為專家的。王紅旗高中時跟著村里的人到處看古玩,畢業后換過幾份工作,后來因為對古玩的熱愛,1998年,他瞞著妻子辭職開了一家古玩店。2000年年底,王紅旗在一家古玩店里,看到了兩塊白色的玉璧,店主說是龍山文化時期的,王紅旗立刻就花600元錢買了下來。他想這是個老東西,很美,而且有內涵。自此,他便一門心思撲在了龍山文化玉器的收藏和研究上。
后來,一位山大考古系的畢業生告訴王紅旗,可以去山大對古玉進行年代鑒定。于是,王紅旗便帶著兩塊古玉來到了山東大學,鑒定結果為龍山文化晚期的玉器。而龍山文化玉器的研究,在國內尚屬空白,所以雖有一個權威的鑒定結果,但王紅旗還是有諸多疑慮。為此,他分別在2006年和2009年專門學了兩次古玉造假。隨著對古玉造假的深入了解,王紅旗更加堅信自己的收藏是真品。
如今,已經擁有大批古玉的王紅旗已經從收藏古玉變成了研究古玉,進而研究古玉背后的歷史文化。2010年7月,他與濰坊市一些古玉愛好者共同成立了古玉文化研究會。“組織舉辦一次全國性的古玉展覽,推動龍山古玉文化研討會的召開將是新一年工作的重點。”王紅旗笑著說,其實他心里還有個想法,但還不成形,那就是建立一座“龍山文化古玉博物館”,把自己收藏的200余件玉器永久珍藏其中,供參觀者觀賞。
【古玉鑒定專家】相關文章:
佩戴古玉的禁忌講解08-02
如何鑒定玉的好壞09-12
聽了王琴玉專家《生命生命》觀摩課心得體會07-28
關于準備充分的古詞古句10-20
古詞名句01-19
古樹的作文12-05
“小玉”作文07-22
古言經典名句大全07-20
古風古色句子11-07
天古學名言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