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廣播稿
圣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圣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并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圣誕卡,這都使圣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圣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世紀初,月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那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那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那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里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那穌的受洗。后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年月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恒。經過研究,一般認為月日伴為圣誕節可能開始于公元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那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月日主顯節是那穌的誕辰。
月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蘇的開始。可能由于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圣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后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月日為圣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于是就把月日到第二年的月日定為圣誕節節期,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圣誕節。自從月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圣誕節后,原來月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月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圣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月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那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蘇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蘇是因著圣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蘇,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祝就在這時,耶蘇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蘇。后人為紀念耶蘇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圣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蘇的出世。
圣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蘇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誕卡的流行、圣誕老人的出現,圣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圣誕夜:
根據耶穌誕生在夜里這種說法。圣誕節的慶祝活動也從月日夜間開始,半夜時分達到最高-潮。這一夜就被稱為圣誕夜
【圣誕廣播稿】相關文章:
1.圣誕商場廣播稿
2.商場圣誕廣播稿
3.圣誕節活動廣播稿
5.圣誕節校園廣播稿
6.校園圣誕節廣播稿
7.圣誕節的廣播稿
8.超市圣誕節廣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