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唐詩三百首賞析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③。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④。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⑤。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⑥。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⑦。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⑧。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⑨。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⑩。
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
[注釋]
①衛八:名不詳。八是其中兄弟中的排行。處士:隱居不仕的人。
②動:往往。參(shēn)與商:二星名,東西相對,此出彼沒,故不相見。
③蒼:鬢發斑白。
熱中腸:內心激動。
⑤君子:指衛八處士。
⑥父執:父親真摯的朋友。
⑦驅:差遣。羅:張羅,擺設。
⑧黃粱:黃小米。
⑨累:接連。觴(shāng):酒杯。十觴:十杯,極言主人之殷勤。
⑩故意:故交的情意。
[賞析]
朋友之間的相聚,就像參星和商星,往往實在難有機會。今夜是什么良辰吉日,讓我們共同享有一盞燈燭之光。青春年華能有幾時?看歲月催人已經白發蒼蒼了。曾記得分別時你還未成婚,現在已經兒女滿堂了。他們彬彬有禮地招待父親的朋友,親切的問我來自什么地方。沒有說盡所有的往事,孩子們已殷勤地擺好了酒菜。夜色中剪來的青鮮的韭菜,散發著撲鼻的清香,又呈上新煮的黃米飯讓我品嘗。主人稱道我們會面多么艱難,一觴觴地敬酒接連敬了十觴。酒逢知己千杯少。我一連喝了十杯也無醉意,感謝你待故友情深意長。明日分別后,我們將被華山阻隔。相見的'日期喲,又變得多么渺茫。
宗乾元元年(758),杜甫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冬末赴洛陽。次年春又從洛陽返華州,途中遇衛八處士。當時正值安史之亂,局勢動蕩不安,詩人能與少年友人相會,并受到熱情招待,自然又欣慰又感慨。詩中有相逢艱難的感嘆,久別重逢的喜悅,也有舊友逝世的悲傷,世事茫茫的惆悵。全詩以憂患余生(時年四十八)話家常,以敘為主,而又句句關情。
------------------------------------------------------------------------------
貧女
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①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②。
敢將十指夸纖巧,不把雙眉斗畫長③。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④。
[注釋]
①蓬門:用蓬茅編扎的門,指窮人家。綺羅:絲織品。這里指富貴婦女的華麗衣裳。擬:打算。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益:更加。
②風流:指意態嫻雅。高格調:很高的品格和情調。憐:愛惜。時世:當世,當今。這兩句說,時俗重富貴而不重品行,有誰來欣賞貧女的意態嫻雅和品行高潔呢?又有誰來與貧女共惜當今儉樸的梳妝呢?
③斗:比。
④苦恨:深恨。壓金線:用金線繡花。“壓”是刺繡的一種手法,這里作動詞用,是刺繡的意思。
[賞析]
這是一首貧女訴說她處境悲慘和難言苦衷的詩,作者著意刻畫貧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對貧女給予深切同情。這里也寄寓著作者的不平和感慨。全詩為貧女自白,語言質樸,最后一句廣為流傳,是人所共稱的佳句。
-----------------------------------------------------------------------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①。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②。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③。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④。
[注釋]
①夫子:古時對男子的敬稱。風流:飄逸灑脫的風度。
②紅顏:指年輕時。軒冕:借指官位爵祿。臥松云:臥于松下云間,指隱居山林。
③醉月:沉醉于月色之中。中圣:醉酒。
④清芬:意為高風亮節。
[賞析]
開元二十七年(739),李白游襄陽訪孟浩然。李白對年輩稍長的孟浩然是十分欽慕的。此詩第一聯,以“風流”形容孟浩然。何謂“風流”?即下面所述:孟夫子年輕時即摒棄富貴榮華,四十歲時才游長安,一輩子隱居襄陽,在山林間,在皓月當空的清宵,他把酒臨風,往往至于沉醉,有時則于繁花叢中,流連忘返。其胸襟之散淡,為李白所欽羨,人品之高潔,為李白所仰慕,至有“高山仰止”之慨。詩歌只擷取了幾樣事物,寥寥幾筆,即寫出了孟浩然高潔的品格。李白不輕許人,然其對孟浩然的欽羨卻如此,足見孟浩然的高雅超俗!全詩通過對孟浩然的贊美也表現了作者理想的生存方式。詩作開頭提出“吾愛”,自然描寫孟浩然的“可愛”,最后歸結到敬愛。依感情的自然流淌而寫,所以象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表現出詩人率真自然的感情。
【唐詩賞析】相關文章:
唐詩賞析07-02
唐詩賞析:王駕《社日》唐詩03-08
唐詩漁翁賞析07-06
《屏風》唐詩賞析03-28
《秋思》唐詩賞析03-28
唐詩鹿柴賞析03-28
《石城》唐詩賞析03-28
《述懷》的唐詩賞析03-28
《石榴》唐詩賞析03-27
《燈》唐詩賞析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