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國論教案
演練一:閱讀下文,完成文后題目:
魯有執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選自《太平廣記》)
1.解釋詞語:
(1)俄有老父至俄:一會兒
(2)但見事多矣但:只
2.選出下列各句中“以”字意義與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項:
例句:何不以鋸中截而入 介詞,用
A皆以美于徐公 動詞,認為
B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介詞,把
C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促織》) 介詞,用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陽樓記》) 介詞,因為
3.請選出與例句中詞語活用現象相同的一項,并逐一解釋:
例句:何不以鋸中截而入 中:名詞作狀語,在中間
A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鳴:動詞使動用法,使…發出響聲
B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意動用法,把…當作老師
C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日、月:名詞作狀語
D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負:使…承擔
4.翻譯:
計無所出 譯:想不出什么辦法
5.魯人的可笑之處在哪里?
執桿者不知變通,老者自作聰明,弄巧成拙
演練二:閱讀下文,完成文后題目:
魏人夜暴疾,命門人(此指傭人)鉆火(打火)。是夕陰暝,督迫頗急。門人忿然曰:“君責人亦大無理。今暗漆,何以不把火照我,當得覓鉆火具,然后易得耳。”(選自《太平廣記》)
1.選出與例句中“暴”意義相同的一項,并逐一解釋:
例句:魏人夜暴疾 突然
A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殘暴
B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東南飛》) 暴躁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突然
D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曬
2.選出與例句中詞語活用現象相同的一項:
例句:魏人夜暴疾 夜:名詞作狀語,在夜里
A皆后人以貫休詩名之也(《雁蕩山》) 名:名作動,命名
B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指南錄后序》)序:名作動,做序
C成以其小,劣之(促織) 劣: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劣
D天下云集響應(《過秦論》) 云、響:名作狀,像云像回聲
3.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雖有槁暴 有—又
B暴秦之欲無厭 厭—饜
C君責人亦大無理 大—太
D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無通假字
演練三:
有一郡守病,佗(華佗,三國時名醫)以為其人盛怒則差(chài,病愈),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無何棄去,留書罵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殺佗。郡守子知之,囑使勿逐。守瞋恚(惱怒)既甚,吐黑血數升而愈。(選自《三國志》)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佗以為其人盛怒則差 認為
B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到…結局
C古之學者必有師 學習的人
D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漸漸
2.選出“而”的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類者:答案:D表修飾
A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
B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
C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D吾嘗終日而思矣
3.解釋詞語:
A乃多受其貨而不加治貨:財物
B無何棄去無何:不久
C留書罵之書:書信
D守瞋恚(惱怒)既甚甚:很
演練四:閱讀下文,完成文后題目:
匡衡(漢朝人)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大戶人家)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報酬)。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六國論教案】相關文章:
六國論教案11-15
《六國論》教案10-12
蘇轍六國論教案11-15
2015年《六國論》優質教案11-07
2015最新蘇洵六國論教案11-07
六國論優秀教案(通用12篇)05-12
2016年《六國論》公開課教案09-28
六國論 蘇轍11-23
《六國論》教學設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