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謝坤山的故事觀后感范文
謝坤山故事被拍成了電視劇,美國《讀者文摘》雜志也用十幾種語言向全世界的人們介紹他的事跡和經歷。 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于謝坤山的故事觀后感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謝坤山的故事觀后感(一)
周看了謝坤山的視頻,感觸頗深,在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的人像太陽,走到哪里哪里亮”,我想謝坤山就是像太陽一樣的人。
看了很多次謝坤山的視頻,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樣的理解。我想可以用“問題+心態=結果”這個經典理論來解釋謝坤山的故事。他失去了兩只胳膊,一條腿,一只眼睛,這是事實,當這個事實擺在這個只有17歲的少年面前的時候,他的態度不是抱怨命運的不公,也不是悲觀的放棄生命,更不是等待大家的照顧,他選擇的是太陽的心態,給自己陽光的新生!不一樣的態度就有了不一樣的結果,他不僅自己能夠獨立生存下去,還取得了很多常人都很難取得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還像太陽一樣走到哪里,就把陽光照到哪里,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片光明,不得不說,這個人真的是有金子一樣的心靈。我想因為他的原因而改變人生道路的人不會是一個兩個,讓陽光普照大地,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同時謝坤山傳播的也是一種對自己和社會的百分百負負責的心態!
身體殘缺,但是心靈健康,這比什么都重要!和他相比,我們至少還擁有健全的四肢,健康的身體,但是試想一想,我們的心靈是不是也像他一樣陽光呢?自己首先是要打一個問號的。我想不管以前如何,但是以后我要力做一個心理陽光的人,要用自己的態度來改變問題的結果。在工作中,不管領導安排我什么工作,不管這個工作難度有多么大,不管這個工作是不是該我做,但是,只要我做,就要用心的做,因為我要對自己和公司百分百負責,我想本著這樣一個負責,快樂的心情去工作,一定會提供出一個好的`結果,真正做到,工作者,快樂著!
勇敢的謝坤山,誤觸高壓電,卻堅強的活下來,他利用了他的專長(畫畫)來彩繪大地,用他唯的腳,到處告訴人們他的事,為什麼選擇了這條路,帶給人們勇氣與希望,活在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希望。
影片中,每一段都很感人,也給我許許多多的道理,不管遇到多麼困難的難關,一定要勇敢的走到最後,謝坤山勇於嚐試,他的精神令我佩服不已,不僅是他的精神,還有他能「笑著走下去」讓人深深的受到感動。
他的畫真是讓人讚不絕口,他的那份努力,大家都看在眼裡,我有兩隻完好無缺的手,卻無法像謝坤山那樣,畫出栩栩如生般的作品。
「人有無限的可能,就證明在謝坤山的身上,要看得更遠,必須想得開,要走得更遠,必須更懂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他,我們就不會知道他,也沒有這個口足畫家,也聽不到他的故事,每一個人,未來都是希望,我們要感謝勇者的畫像。
謝坤山的故事觀后感(二)
與謝坤山相比,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是幸福的,我們有健全的四肢和優越的環境。但是,與其取得的成績相比,他的努力令我們感到羞愧。在謝坤山的人生字典中沒有“難”字,對他來說“難”只是一種心境、一種態度,這一點也是十分值得我們學習的。
此書使我感受到在人生之中,困難隨時都伴隨在自己身邊,調整心態,迎接挑戰,視磨難、困難、失敗為鍛煉自己的機會,使自己更加成熟。就如懸崖上的青松、石縫里的嫩草,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和永不言敗的精神,并且要有一顆善良、積極又感恩的心。
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精彩紛呈!愿好人一生平安!
謝坤山的故事觀后感(三)
如果你失去兩只手,會不會悲傷?如果你少一只腳,會不會哭泣?如果你只剩下一只眼睛,會不會痛不欲生?要是你同時喪失兩只手、一只腳、一只眼,你還活得下去嗎?
謝坤山——一個世上最不幸的人,卻樂觀勇敢地挑戰生命的極限:不僅生活自理,而且成為一名畫家。他怎么能夠活得這么成功、這么自信、這么快樂呢?
謝坤山16歲時,在工地里發生了意外:他被三條高壓線所擊倒,望著已經燒得焦黑的手、爆裂開的手肘,以及失去皮肉掩護而裸露出的骨頭,他只好做了整支手臂的截肢手術。有人對他母親說:“可以讓他上街乞討,有愛心的人會幫他。”但謝坤山說:“沒有尊嚴的活,我絕對不要。”于是他開始在生活中戰勝困難達到完全自理,比如洗澡,他先是扭動身體將衣服脫掉,之后沖濕身體,靠著墻搓洗;比如擦屁股,他用下巴和右手臂銜來一塊洗衣板,銜來紙巾放在一角,擦擦
謝坤山為了多學點文化知識,他上了夜校讀書。他還喜歡繪畫,幾經周折,他找到一位好老師,開始學畫。因為他是用嘴咬筆作畫,所以當筆在畫布上畫出圖案時,也在嘴里畫出道道傷口。最后他帶著自己精心畫的作品參加畫展,屢屢被退回他也不氣餒,終于第七次參加時入選了!對他來說,入不入選無所謂,重要的是他體會出:失敗是一種激勵!成功是一種鼓勵!
觸電的意外使謝坤山少了兩只手和一條腿,已經夠不幸了,但逆境并未從此遠離他。高二那年,因為每天用下巴和不到20厘米的右臂翻書,課本的封面和內頁都翻脫落了。一天他請妹妹幫忙重新訂一下,當妹妹用力撕扯裝訂不妥的書頁時,用力過猛,書角撞擊到他的右眼,頓時血流如注。在醫院進行了兩次手術還是沒能保住右眼,這樣謝坤山又失去了一只眼睛。但他告訴自己:“右眼看見的是別人的缺點,而左眼看見的全是別人的優點。”
謝坤山說:“在人生的橫逆中,我從不想我失去了什么,我只想自己還擁有什么,我相信我能再次勇敢地站起來!”
我看了這本書后,感慨萬千。做為一個正常人,我感到十分幸運,但相比他,我感到十分慚愧。我要像他一樣有意志力,永遠樂觀開朗,永不服輸!
謝坤山的故事觀后感(四)
前不久,朋友推薦我看一本書,叫《我是謝坤山》,說這本書太感人了,看了一定會受益不淺,我帶著一份好奇去書店買了回來,還沒看書里面的內容,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無雙臂用嘴巴咬住一支畫筆的中年男人,我想這無非就是一個身殘志堅的人的故事吧,于是先前的好奇頓時消退了很多,但是當我翻開書看著里面一個個艱難的奮斗歷程時,我被深深的震撼了。
謝坤山是一個生長在六十年代臺灣的男人,小時候因家里貧窮,所以只有小學文化的他就此輟學來到一家工廠工作,在16歲時,因觸碰高壓電線導致四肢都被燒焦,經醫生的大力搶救,只搶救回來了一只腳,從此,謝坤山成了一個十足的廢人,任何生活都需要媽媽的幫助,看著媽媽辛勞的樣子,謝坤山心痛了,他對自己講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一定要學會生活自理,于是經過苦苦思索,他發明了一套能解決自己進食的“坤山”牌自助餐具,雖然很困難,但是他終究可以不需要媽媽一再的照顧,在他休養在家的時候,他思考著自己的未來,他想實現做作家的夢想,可是大字不認識幾個,于是沒有手的他用嘴巴咬住筆跟著妹妹學文化,雖然很艱難,雖然一次次的失敗了,雖然嘴巴被磨出了一個個的血泡,但是他樂觀的堅持下來了,后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著名畫家吳炫三,從小就喜歡涂涂畫畫的他從此有了一個名師的指導,按理說命運之神總算給了這個堅強的小伙子一點陽光的時候,一次意外讓他又痛失了一只眼,讀到這時,我心顫抖了,謝坤山,你還剩下什么?!一個常人不能接受的打擊沒有擊垮這個勇敢的斗士,他樂觀的接受了生活對他的考驗,用他的話說:“我從不去想自己失去了什么,我想的是我還擁有什么。”多么豁達的人生態度,多么樂觀的處世精神,謝坤山就是這樣頑強堅毅的書寫著他的人生傳奇。
讀完這本書,我掩卷沉思,感慨萬千,一個最有理由放棄的人,一個最值得讓人同情的人,一個命運如此多舛的人,卻能夠自強自立,不僅僅戰勝了自己的苦難,同時也幫助著需要幫助的人,他的樂觀,他的自信讓他的人生之路邁的是如此的踏實,如此的精彩。人們常說幸福,什么是幸福,各說紛紜,但是很多人都認為自己不幸福,自己有健全的身體,有衣食無憂的生活,卻無法找到快樂,究其原因,心里太浮躁了吧,在這個商品社會里,大家都忙著賺錢,感覺有錢了就是成功了,就是找到幸福了,其實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叩問心靈,你擁有了別人眼里的成功,可是你感覺到了快樂嗎?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所以幸福與金錢無關,幸福取決于你對生活的滿意度,那些牽手在公園散步的老爺老太太們,他們悠閑的神情,彼此的關照,那種幸福的模樣讓你久久難忘,那些活蹦亂跳的孩子們,他們開心的玩耍著,嬉鬧著,那種快樂讓你滿心歡暢,還有一家三口坐在桌旁,開心的吃著香噴噴的飯菜,那種其樂融融讓你感覺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其實幸福很簡單,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感受,你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善良的心去工作去生活,那么快樂就會和我們如影隨形。
我想看了《我是謝坤山》這本書,我會更堅定的走以后的路,它就像一個警鐘,在鞭策我,在激勵我,那些如謝坤山等能堅強的樂觀的面對生活,我們常人就沒有理由不好好過,朋友,你說呢。
【觀看謝坤山的故事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謝坤山的觀后感范文11-27
《穆謝特》觀后感06-20
謝與不謝散文07-10
山是水的故事散文08-10
呂坤經典語錄05-13
關于孟子坤作文05-29
呂坤經典語錄大全06-19
關于呂坤的經典名言名句09-09
觀看電影轉山觀后感范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