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師語錄
“一個人不能忘記你來自何處,你的出生地和那些屬于你而別人所沒有的東西,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換句話說,不要像我這樣,也不要像安藤或是大野那樣,只要像你們自己,不要以別人作為自己的樣板,你們必須構筑你們自己。”
“建筑是一門被生活所感染的藝術。”
“你們一定要理解你們自己。”
“你必須足夠地堅忍不拔。。。要會說,‘不,我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而這只有在你足夠自信時才能夠做到。”
“要想獲得自由必須有一種強烈的個性、強烈的自主性,同時,你們還應該具有我所有的另一種基本品質,這就是頑強,一種真正(純粹)的頑強。”
“熱愛傳統并不等于復制傳統。”
“我一直到60歲時才終于能捍衛自己。。。。你們應該捍衛屬于自己的東西,而不是用所有的精力去捕捉信息。”
讓·努維爾 Jean Nouvel 劇場設計師
“我們的想像是被信息所左右的。”
“我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什么,提高自我診斷的能力。”
“每一個人都必須自己去尋找自己的道路。。。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形成一種文化的定勢,或者說一種典型的形式。”
“我們生存下去的條件之一,就是不得不承認這種已經存在的混亂。”
“不能簡單地隨風而動。”
“我的理念是:我只選擇那些可以愉快合作的工程師。”
“即使在合作的情況下,建筑師也和電影導演一樣,最好是一個人做。”
“我仍然堅持一定要作為項目負責人。”
貝聿銘
“他們比我幸運得多,能比我早得多的發現自我。”
“但是我有能力保護自己,因為我研究過盧浮宮的歷史,也研究過法國的歷史,因此我就能夠證明自己的設計,而不僅僅是說明自己的設計。”
“我將向大家推薦一樣東西,這就是旅行。我在旅行中獲得的知識要遠比在學校中的所得要多。但是要從旅行中獲益,就必須先學好歷史。”
光和風
1. 光賦予美以戲劇性,風和雨通過他們對人體的`作用給生活增添色彩。建筑是一種媒介,使人們去感受自然的存在。
2. 在我的作品中,光永遠是一種把空間戲劇化的重要元素。
3.在庭院中,自然每天都展現一個不同的方面。庭院是在住屋中展開的生活核心,它引介著諸如光、風和雨這些自然現象,而他們在城市中正在被人們所忘卻。
4.通過將自然和光引入那些與城市環境相隔離的簡單幾何體中,我創造了復雜的空間。我把非凡注入到最為平凡的熟悉的環境——住屋之中,并一次促使人們重新認識平凡。
5. 在西方,有一種與建筑空間互相交織的空間,這種天空出現在封閉空間與開場空間的遭遇處。
個體意識的印記
1. 原省的風景之一中隱藏在黑暗之中的意識,是一束在深度中逐漸消逝的光線,是一種冰冷的觸覺,只在幽暗孔家中令人恐懼的柱列。從柱列中發出的笑聲。回應著昏暗、搖曳的光線。
2.我所能做的是把現代建筑往前推進一點,請去發掘他的各種可能性——去使用那些被它遺忘的東西。建筑必須以一種非常特殊的方式與城市和社會發生關聯,避免沉溺于諸如歷史性或符號學之類的處理技巧。
3. 對我來說,重要的失去平衡設計中的邏輯和非邏輯。
4. 我希望我的建筑超越幾何大小上的物理界限。我希望人們自問居住究竟是什么,喚醒人們身體中對生活的感覺。
5. 我的建筑以少量的幾種材料和對質感的直接表現為特征。至于空間的構成,我的空間并不是功能的直接反映。
力場
1. 關于建筑有很多種看法。然而,廣義地來說建筑師城市的一種重要組成因素,建筑師應該承擔對城市的責任。
2. 一個山坡要求一種綜合性、包容性的場地處理,引發對三維的“空無”的創造。
3. 被框定的天空產生了光和影,促使人們去思考自然的意義,幫助人們理解空間的組織因素。場地意匠就是對大地的三維設計。
4.日本是從人工環境和大自然的融合中發展出來的,它產生于對地形的識讀和對自然的意識。高速的城市化過程阻礙了建筑從自然中獲得了幫助,而建筑自身是無法創造怡人的環境的。
5.在一個場地中,建筑試圖去控制空無,而空無同時也在控制著建筑。如果一個建筑想要獲得自律和特性,不僅是建筑,空無本身也應具有自身的邏輯。
墻的意愿
1.如同沙漠中的堡壘,一片墻體并不僅僅是一個保護性的屏障,而且是一個精神的橋頭堡,在不斷變化著的城市中清晰地肯定著自身的存在,并拒絕任何社區的預先關注。
2.也許因為墻面是平的,它誘使人們在上面涂畫。然而,這種引誘應該被抵制,涂鴉的墻面被剝奪了材質的意義。在成為標記的同時,它喪失了自己的存在。
3.等跨的框架結構是現代建筑的基礎,它剝奪了柱子的意義、神圣的特性和韻律。這就是為什么墻體取代了柱子成為建筑主題的原因。
4.一片封閉的墻體并不是僅僅是防御性的,它是入侵性的,表現著占有者在城市中居住的強烈意愿。同時,它提供了一個私密生活在內部得以展開的場所。
5. 一片墻體是城市邏輯和場地邏輯的相遇點,它是城市結構中最小的,也是最基本的校準器。
純質的層疊的風景
1. 當柱子、墻體和單個的建筑要素被置于相互聯系之中時,風景逐漸開始顯示出一種更高層次的建筑性品質。
2.我的目標似乎是創造一種抽取了人性、功能性和生活方式的抽象空間,因為我的建筑首先表現為裸露的空間,凡是我所追求的是原型空間而不是抽象的空間。
3. 高度秩序化的幾何性和人們日常生活的矛盾導致了一種沖突,這有助于產生新的空間,建筑由此獲得清晰的認同性。
4.由等垮的框架結構營造的均質空間是現代建筑的首要基礎,而我則傾向于創造一種看似簡單而實際尚遠不止于此的空間——那就是在單純化中產生的復雜空間。
5.個體空間圍合而開放,聚合起來就創造了一個整體。這并不單純是局部的聚合,這些局部也不受外部的控制。單個的元素是設計的基礎,單個元素與整體之間的關系永遠被認為反映這涉及從內部發展的過程。
【建筑大師語錄】相關文章:
建筑大師語錄集萃06-21
建筑大師名言11-30
教育隨筆-挑戰建筑大師08-05
感情大師語錄11-25
星云大師語錄12-27
星云大師語錄09-15
營銷大師語錄05-06
攝影大師語錄05-06
交易大師語錄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