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之美優秀讀后感心得作文
漢字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縮影,我們的文字有著它獨特的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漢字之美讀后感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漢字之美讀后感篇一
從小開始,練字對某而言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小學上書法課時,老師總會把大家寫的字貼墻上,然后把亮點圈出來。那時候,某是惟一一個作業上沒有圈的孩子。初中時某很羨慕班長的一手好字,到了高三閑著沒事就天天練硬筆。下了早讀第一節課前的十五分鐘全用來描塑料模板上的正楷了。一年后生生刻出一幅鋼板字體。后來某花了很久去改變自己,有人說某現在寫字沒高中時漂亮了,但某倒不這么認為。因為那是有活力的,比當初的一團死板多出了幾分生氣。 而看蔣勛的書就有這樣的感覺。
他說書法,總是先從人說起。在中國傳統的書法觀中,寫字是件很莊重的事情。而且,寫字的頭一件事是做人。講究的是“心正則筆正”,中國人喜歡講品格,書法更是人品的體現。若是練得一手好字,便在人才濟濟的科舉考試中也是有加分的——由此可見書寫之重。
事實上,賞析任何書法作品,離了那個執筆者,就會陷入云霧之中。比如天下行書第三的《寒食帖》,某一直無法真正的喜歡它,直到看了蔣勛的《蒼涼的獨白書寫》才明白,那是怎樣的一種復雜心境才造就出來的名帖埃而湖南里耶古城出土的竹簡,總會讓人聯想到恪盡職守的城吏們。至于顏真卿的穩重筆鋒更是令人印象強烈的想起那段大唐盛世——任何字體都是和那個時代無法割裂的,書寫本身就是在一段歷史。而那沉淀下來的墨跡既是本人的私有歷史也是公共的書寫歷史。
所以不能不認真的去書寫罷。只有練好了規矩才能“隨心所欲而不愈矩”。
可是在那整體的歷史中,更無法忽略的是個人的筆意——那生動的變化又重何而來?
那些生動的筆觸,在蔣勛的筆下是那么美好。在點化它們之前,僅僅是紙上死板的一團油墨。書法是形象的藝術,蔣勛的書上會在一開始就介紹這種字體的來龍去脈,附上相應的帖,讓人明白它們之中蘊藏的歷史,同時又輔以個人性質介紹,一點點的點拔讀者如何從那些細節中體會它們的歷史、它們的.情緒、它們最打動人心的部分。
大凡講述藝術史的書,不是流于瑣碎就是自我陶醉。而蔣勛的書法史里.沒有傳統的審美書慣用的四個字四個字那樣空洞乏味的不知所云,也沒有四平八穩的照本宣科,有的是觸及讀者靈魂深處的悖動。
那,正是因為蔣勛從書法的美感中把人類最基本的感情萃取出來了罷。美學是抽象的,然而美的載體和審美本身并不是抽象的——尤其是書法,那是緣于人與社會的共鳴所產生的豐富意蘊的藝術埃
漢字之美讀后感篇二
語文書上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記住他們的預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的大門的鑰匙。”政治書上說:“文字的出現,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了文明時代。”歷史書上說:“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絕大部分優秀的中國文化都是通過它來記載和傳播的。”
從商代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再到秦代的隸書等,都具有極強的中國藝術,甚至有人將漢字譽為中國五大奇跡。這絕不是空穴來風,柔美的柳體,不羈的狂草,端正的楷書,都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可以見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漢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在形體上逐漸由圓形變為由筆畫構成的方塊形符號,所以漢字一般也叫“方塊字”。然而,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像漢字那樣歷盡滄桑,青春永駐。古埃及五千年前的圣書字是人類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后來消亡了,有記載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埋藏。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也有五千年的歷史,但它在公元330年后,它也消亡了。歷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還有瑪雅文、波羅米文等。但漢字不但久盛不衰,獨矗世界文字之林,還不斷得以發展,影響也越來越大,這一特點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
漢字之美讀后感篇三
漢字是中國文化的根,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魯迅先生曾說過漢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漢字之美在于“三美”的統一與和諧,具有集聲音、形象、辭義于一體的特性,這一特性是世界文字中獨一無二的……
有故事的漢字,來自新華文軒網上書店的網友:《有故事的漢字》,是真真正正針對“字”的故事。它有圖有文,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簡單描述了每個漢字的歷史變遷,這對于孩子們加深字的記憶和興趣,都很有幫助。這套從臺灣引進的圖書思路非常好,通過講漢字的來源以及演變過程讓孩子明白這個字為什么這么寫,為什么是這種形態,組成漢字筆畫的意義等,這比簡單、直接地一遍遍機械式的復寫更能讓孩子記住漢字……
【漢字之美優秀讀后感心得作文】相關文章:
感受漢字之美優秀作文07-20
感受漢字之美優秀作文2篇02-01
“漢字之美”作文(精選36篇)10-17
漢字之美演講稿08-11
自然之美優秀作文06-23
誠信之美優秀作文09-16
石林之美優秀作文09-15
舉手之美優秀作文06-11
心靈之美優秀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