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狼讀后感500字
這幾天,通宵達旦,馬不停蹄,終于看完了古大俠的《圓月彎刀》?催@部小說,時間是緊湊的,所以大部分情節可以說是記得了,也可以作為日后飯后閑扯的佐料,成為話題之一。
看完后,有些許不快,感覺很沒有古龍味道了。以前看的《小李飛刀》系列、《楚留香》系列、《陸小鳳》系列等情節是跌宕起伏,懸念是重重環生的,吊足了我的心,人物關系、故事結局是經常出人意料的,非常佩服古大俠的思維。
《圓月彎刀》,情節太簡單了,是平鋪直敘的,缺少了懸念,都不用拐彎去思考人物關系和推理故事發展,缺少了案件型的思考,沒給頭腦鍛煉得到思維……不爽……
“擺渡”一下,原來大部分是由司馬紫煙代筆的,難怪如此。但也還是有個疑問,由銅駝回憶“小樓一夜聽春雨”故事的情節開始,后面的語言與之前的相比,變得很直白,很現代化了,很沒讓人回味的空間了。之前的語言相對簡潔有力,也偶有哲理之句,有讓人聯系現實,認真品位的魅力。第三十一和第三十二章語言簡直是無力的,很像小學生寫的作文,草草結尾了,都不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了。是否這部小說由三個人湊成的?后面兩章,太失敗了。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看看書了,于是想找本書,重溫高中語文自習課上看閑書的那種安定與淡然。選擇《幸福了嗎》是因為很喜歡它的序,是JH最先給我看的,后來FJ又提起,兩個好朋友的青睞讓我最終決定讀一讀。
本以為整本書會是以說教為主,闡明白巖松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但是看完才發現,真正說教的文字很少。全書主要以白巖松作為一個新聞人的視角,回顧了2010到2000年間中國和世界的一些要事,比如舟曲泥石流、08奧運、汶川地震、禽流感、SARS、9.11等一系列新聞熱點事件。在回憶中講述著自己的成長,央視的成長、中國的成長。雖然他寫的一些事情我了解一些,甚至經歷過,但是記憶已經很淡了。透過他的視角再回首時,感覺自己像個旁觀者,只有淺淺的哀傷、感動或興奮。
最喜歡這本書后面的部分,他講到了自己的童年、中學和大學的日子。很難想象他這樣一個嚴肅、中正的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居然“竊書”,被人抓住還自報家門叫“常振錚”(當時廣播學院院長的名字);偷換同學乘車月票上的`照片逃公交車票;在宿舍里廢寢忘食的看金庸古龍;半夜在學校衛生間借著燈光打麻將......讀著讀著,感覺那時的他仿佛是另外一個人。不過,靜下來想想,在青春年少的歲月,誰沒有做幾件瘋狂的事情呢?也許,沒有瘋狂過的青春不叫青春。
看著別人一路高歌、一路精彩,忍不住也回頭看看自己的走過的路程,竟也有一首歌可以相伴——《一直很安靜》,配著阿桑那沙啞的歌喉,倒也挺合拍。艷羨么?遺憾么?沮喪么?應該有吧,但是幸福是別人的,自己的幸福還得自己去爭齲在這本書中,對于幸福,沒有一個確切的回答。但我想也用不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會給自己一個答案。我的幸福很簡單,也很難。因為我擁有的東西已經很多,比如健康平安、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健康、有可以談心的朋友、男朋友還不錯、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雖然不小了但偶爾還會做做夢等,但是我要的東西更多,比如一直平安健康、家庭一直和睦、家人一直平安健康、一直有可以談心的朋友、男朋友對我一直很好、以后還有機會得到老師的指導、到了跑不動的年紀還夢想一路小跑等等。看看,加上一個“時間”,很多平常的東西就不再平常了吧?!現在擁有的東西,以后不一定會擁有,現在沒有的東西,以后可能會擁有。小時候貪吃,爸媽老說我“吃著碗里看著鍋里”。但我覺得,對于幸福,就該好好享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爭取可以多撈一點。但是不要老看著別人碗里的就是了,別人的“大魚大肉”未必適合自己的胃口,自己的“粗茶淡飯”也許來的更長久。
【海狼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海狼讀后感09-26
《海狼》讀后感06-13
海狼讀后感09-01
海狼讀后感范文05-29
海狼讀后感300字04-25
暑假我的奇跡磨練讀后感海狼創造02-08
《狼王夢》讀后感 狼王夢讀后感想07-19
狼王夢牝狼讀后感范文07-06
海蒂的讀后感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