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茶讀后感
現在的茶具可算上是五花八門,陶制的、瓷制的、不銹鋼的什么都有,但我還是喜歡用玻璃的。一只玻璃杯,晶瑩剔透,一把茶葉,清香盈鼻。開水沖下,頓時上下翻騰,浮起的一片片沉下,沉下的又努力地浮起。茶葉,有的急急地展示,匆匆地沉寂,有的則漸漸舒展,慢慢升騰。清澈的水,因茶而綠,碧綠的茶,因水而明。
小小的茶杯,就像一個大千世界,而每片茶葉則是滾滾紅塵中的蕓蕓眾生。品茶時,我俯視著各樣的人生。人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本無區別,只是融進諸如家庭的、歷史的、社會的等因素,界定了貧富貴賤。有的為名孜孜以求,不惜“以伊消得人憔悴”;有的為利益奔波忙碌,不惜反目成仇。有的成功者,得意洋洋;有的失敗者,垂頭喪氣。人常在利害得失之中,為利所困、為名所累。
其實,人的生存需要極其有限,只不過“一簞食,一瓢水”而已,何必吃著碗里的還望著鍋里的?蕓蕓眾生,生老病死誰都不能躲掉,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萬貫家財抑或赫赫聲名,一樣都不能帶走。記得一位領導在退休之前說過這么一段話:“金錢是子女的,位子是暫時的,身體是自己的.,友誼是長存的。”此話出自肺腑,發人深剩還有一個老人,死時感慨嘆道:“人到臨死的時候,手里捏著的除了自己的指甲外,什么也沒有。”古人說得好:“滾滾長江東逝,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當然,講這些,也不是把生活歸于虛無,讓人消極遁世。人沒有追求就沒有生活的動力,人生離不開奮斗,奮斗自有奮斗的樂趣。我只是說在追求的過程中不要過于偏執,來到手中的欣然接受,要從手中遛走的,怡然放走。快樂未曾忘記,苦惱盡力擺脫。這樣才能多一份坦然少一點落寞。
我品茶也品人生,人生如茶。
清澈的水,因茶而綠,碧綠的茶,因水而明。
簡單16字,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從而引出茶杯中的世界。
小小的茶杯,就像一個大千世界,而每片茶葉則是滾滾紅塵中的蕓蕓眾生。品茶時,我俯視著各樣的人生。
把茶杯比作大千世界,把茶葉比作蕓蕓眾生,把品茶比作俯視人生,十分巧妙地引出了作者對人生的看法。
人到臨死的時候,手里捏著的除了自己的指甲外,什么也沒有。
作者使用了引用的手法。整句話十分巧妙地寫出了人死時什么也不能帶走。
我品茶也品人生,人生如茶。
最后再次將茶與人生聯系在一起,也起到了點題的作用,為整篇文章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茶與人生——讀《人生如茶》有感
《人生如茶》是一篇語句優美、蘊意深刻的散文。
全文看似是在寫茶,其實真正用在茶上的筆墨并不多。而相對的,作者將更多的筆墨用在“人生”上。也難怪,茶只是一個引入話題和收尾用的元素,加入題目后也使讀者對文章產生興趣。不過茶與人生的確有一些細微的聯系。就像作者所說,茶葉猶如蕓蕓眾生,在茶杯這個大千世界中上下翻騰,展示與沉寂,舒展與升騰。但我覺得,一杯茶更像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個不起眼的生命,清醇、淡雅,苦澀中隱藏著甘甜。這不也是人生嗎?
再說說作者對人生的看法。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非常直接地點明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因此我們也不必再多費腦筋去思考,去讀懂全文。雖然說這樣對我們的閱讀能力并我好處,但是這也使廣大讀者能夠更易明白全文。而我更在意的,則是在它之前的第三自然段。整個第三自然段使用了大量引用,雖然不知道真實與否,但是總覺得作者引用的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金錢是子女的,位子是暫時的,身體是自己的,友誼是長存的”,雖然最后一句“友誼是長存的”跟全文的中心思想沒什么關系,但是前三句分別從“金錢”、“權利”的失去以及“身體”的永恒側面地寫出了人生只有自己的身體與思想能夠永遠歸自己所有。而那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更是寫出了人生的短促,一代換一代,只有那江山依舊,十分隱約地寫出了“追求的過程中不要過于偏執,來到手中的欣然接受,要從手中遛走的,怡然放走”這種思想。
全文結合了恰到好處的比喻和引用,清晰而又生動的陳述了作者的觀點,的確是一篇不錯的文章。
【人生如茶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生如茶09-08
人生如茶作文10-12
人生如茶語錄08-26
人生如茶的心靜句子10-21
人生如茶高中作文04-05
人生如茶滿分作文06-23
抒情散文人生如茶06-23
人生如茶淡如水哲理散文07-07
以人生如茶為題的抒情散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