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名著閱讀讀后感
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父親急于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時,貝多芬曾遇見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著,又拜海頓為師.后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就在貝多芬初次嘗到成功的甜蜜的時候,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著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著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貝多芬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后寫的.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里人們又可以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后的歲月里,性格過于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著另--種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并關節炎、黃熱并結膜炎等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盡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么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愛情;他充滿著希望.也許現在你的成績是差了點,但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這樣.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對自己要有信心.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除了這一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并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努力著,我終于把《名人傳》看完了。
我看到了“惟其痛苦,才有歡樂”的貝多芬;了解了孤獨、憂傷的米開朗琪羅;懂得了托爾斯泰的正義。
枯燥的文字,《名人傳》看得我頭暈目眩的,但米開朗琪羅的“另類”卻深刻在我腦海中。
米開朗琪羅充滿坎坷的一生,讓我學到了不少。從他的博學,他的憂傷,他的寬容,他的為別人著想,他的不為小事斤斤計較,他的所有一切好的品格。但他的弱點:軟弱,多疑,優柔寡斷,做事常有始無終,不止一次屈服于強權……即使他有這么多的弱點,但我想這些也是值得謹記的,提醒自己不要再犯他的這類錯誤。"
米開朗琪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和達·芬奇一樣博學多才,既是雕塑家、建筑家,又是畫家和詩人。這么個優秀的大人物,他居然是孤獨的。/
“憂傷是我的享受。”“萬千歡樂比不上一種苦惱!……”我自己也是有點憂的那種,但我并不孤獨。開始,我是那么的討厭憂傷,想奮力去改變自己,但是,猶如米開朗琪羅說的“憂傷是我的享受。”也許,懷有淡淡的憂傷,也是生活的一種神秘的美吧。^_1!%
——他恨人,也遭人恨。他愛人,但無人愛他。能做到像米開朗琪羅這樣,別人不愛他,他亦照舊愛著別人,實在是不容易。很多人根本做不到。或許,這個偉大的藝術家是不能和常人所相提并論的吧。人們對他既欽佩,有懼怕。最終他在人們心中引起了一種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駕與他的時代。在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維多利亞·科洛納的友情,曾閃過一道純潔而冷峻的星光。周圍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熾熱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瘋狂的夢境——飛馳而過。貝多芬從未經歷過這樣的黑夜。因為這黑夜就在米開朗琪羅的內心。貝多芬的悲憤是社會的過錯,他本人卻天性快活,且渴望快樂。米開朗琪羅則憂郁成性,令人害怕,是人本能地躲開他。他在自己周圍造成了一片空虛。或者作者想表明的是,米開朗琪羅的憂郁、孤獨是他自己造成的?可憐的人。
【語文名著閱讀讀后感】相關文章:
閱讀名著讀后感11-04
閱讀名著的讀后感03-13
語文名著閱讀專題練習07-08
名著閱讀讀后感04-16
閱讀名著讀后感模板11-03
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實錄03-09
閱讀中外名著的讀后感范文11-03
閱讀名著讀后感7篇11-10
簡愛名著閱讀讀后感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