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院急診科各項工作管理制度
急診科是醫院面向社會的重要窗口,其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直接影響和反映出醫院的精神面貌和社會形象。那么,急診科有哪些工作管理制度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醫院急診科工作制度,供大家參考借鑒!
醫院急診科工作制度篇1
急診工作制度
1. 醫院設置急診科,實行24 小時開放隨時應診,節假日照常接診。根據醫院的功能任務,設置相應內部工作部門,醫院并能為急診患者提供藥劑、檢驗、醫學影像等及時連貫的服務。
2. 醫院應由業務副院長負責與協調醫院急診工作,加強對急危重癥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提高急診科能力,做到專業設置、人員配備合理,醫務人員相對固定,值班醫師勝任急診搶救工作。
3. 急診科應配有經急診專業培訓的專職醫師、護士,固定人員不少于60%,各臨床科室應選派有臨床工作3年以上的醫師參加急診工作,輪換時間不少6個月。實習期醫師與護士不得單獨值急診班。進修醫師至少應經科主任批準方可參加值班。
4. 醫務處、護理部應加強急診工作的.監督管理,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開展協調工作。
5. 急診科-入院-手術“綠色通道”暢通,急診會診迅速到位。對急診病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嚴肅、敏捷地進行救治,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疑難、危重病員應即請上級醫師診視或急會診。
6. 對危重不宜搬動的病員,應在急診室就地組織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病房。對立即須行手術的病員應及時送手術室施行手術。急診醫師應向病房或手術醫師直接交班。
7. 急診室各類搶救藥品及器材要準備完善,保證隨時可用。由專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經常檢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8. 急診室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做好交接班,嚴格執行急診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要建立各種危重病員搶救技術操作程序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9. 急診室應設立留院觀察病床,病員由急診醫師和護士負責診治護理,認真寫好病歷,開好醫囑。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有效地采取診治措施。留院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天(72小時)。
10. 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遇重大搶救,需立即報請科主任和院領導親臨參加指揮。凡涉及法律、糾紛的患者和無名氏者,在積極救治的同時,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11. 急診病人不受地域與醫院等級的限制,對需要轉院的急診病人須事先與轉去醫院聯系,取得同意后,方得轉院。
急診工作制度
1. 醫院設置急診科,實行24 小時開放隨時應診,節假日照常接診。根據醫院的功能任務,設置相應內部工作部門,醫院并能為急診患者提供藥劑、檢驗、醫學影像等及時連貫的服務。
2. 醫院應由業務副院長負責與協調醫院急診工作,加強對急危重癥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癥患者搶救成功率。提高急診科能力,做到專業設置、人員配備合理,醫務人員相對固定,值班醫師勝任急診搶救工作。
3. 急診科應配有經急診專業培訓的專職醫師、護士,固定人員不少于60%,各臨床科室應選派有臨床工作3年以上的醫師參加急診工作,輪換時間不少6個月。實習期醫師與護士不得單獨值急診班。進修醫師至少應經科主任批準方可參加值班。
4. 醫務處、護理部應加強急診工作的監督管理,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開展協調工作。
5. 急診科-入院-手術“綠色通道”暢通,急診會診迅速到位。對急診病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嚴肅、敏捷地進行救治,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疑難、危重病員應即請上級醫師診視或急會診。
6. 對危重不宜搬動的病員,應在急診室就地組織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病房。對立即須行手術的病員應及時送手術室施行手術。急診醫師應向病房或手術醫師直接交班。
7. 急診室各類搶救藥品及器材要準備完善,保證隨時可用。由專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經常檢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8. 急診室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做好交接班,嚴格執行急診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要建立各種危重病員搶救技術操作程序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9. 急診室應設立留院觀察病床,病員由急診醫師和護士負責診治護理,認真寫好病歷,開好醫囑。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有效地采取診治措施。留院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天(72小時)。
10. 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遇重大搶救,需立即報請科主任和院領導親臨參加指揮。凡涉及法律、糾紛的患者和無名氏者,在積極救治的同時,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11. 急診病人不受地域與醫院等級的限制,對需要轉院的急診病人須事先與轉去醫院聯系,取得同意后,方得轉院。
搶救室工作制度
1. 搶救室專為搶救病員設置,其他任何情況不得占用,設有危重癥搶救流程圖。
2. 一切搶救藥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須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顯標記,不準任意挪用或外借。
3. 藥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時清理、消毒,消耗部分應及時補充,放回原處,以備再用。
4. 每班核對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帳物相符。
5. 無菌物品須注明滅菌日期,超過一周時重新滅菌。
6. 每周須徹底清掃、消毒一次,室內禁止吸煙。
7. 搶救時搶救人員要按崗定位,遵照各種疾病的搶救常規程序,進行工作。
8. 每次病員搶救完畢后,主持者要及時做現場評論和初步總結。
醫院急診科工作制度篇2
1.急診科由科主任和護士長負責急診科的日常工作。各科參加急診工作的醫務人員服從醫教部和急診科領導和指導。
2.醫務人員必須堅守工作崗位,不得脫崗、竄崗、遲到、早退。工作中做到禮貌待人、態度和藹、耐心解答、簡化流程、盡心盡責地為群眾服務,要熟練掌握各種危重病員搶救技術操作程序。遇特殊情況醫院傳呼時,休假的醫務人員也應及時到位,參加搶救工作。
3.對急診病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嚴肅、敏捷地進行救治,認真填寫急診日志和門診病歷,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檢查記錄。疑難危重病員應即請上級醫師診視或急會診;對危重不宜搬動的病員,應在急診室就地組織搶救,記錄要及時詳細,處置要正確規范,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病房。
4.嚴格執行急診首診負責制、值班及交接班制度、會診制度、疑難危重及死亡病例討論制度、留觀病歷書寫制度、急診科病人入院護送制度和各種危重病人搶救流程等相關制度及技術操作規程,確保急診急救綠色通道暢通。
5.搶救器械、藥品齊全完備,隨時處于應急狀態,并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貯存。值班人員必須熟悉各種器械、儀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一切搶救物品不得外借。
6.保持急診手術室清潔,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急診手術室所有敷料、針筒及器械均應滅菌消毒,隨時處于應急狀態。
7.加強觀察病人的管理、觀察病人留觀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留觀中發現可疑傳染病,須做好床邊隔離,并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對疑難病員,應及時請上級醫師會診或多科會診。
8.急診檢驗、影像等檢查要做到迅速、及時、準確。
9.保持環境清潔、室內安靜、秩序良好。做好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科普知識的宣傳工作。
10.加強安全管理。遇重大問題:如重大傷亡事件、集體中毒、甲類傳染病、重大事故糾紛等,需立即報請總值班、科主任、醫教部、護理部及相關院領導,親臨現場指揮。凡涉及法律、糾紛的病員,在積極搶救治療的同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并及時、規范、完整做好搶救記錄,妥善保管好病歷資料。
醫院急診科工作制度篇3
1.各臨床科室應選派有一定臨床經驗和技術水平的醫師、護士擔任急診室工作,輪換不應過勤。實習醫師和實習護士不得單獨值急診班。進修醫師由科主任批準方可參加值班。
2.對急診病員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時、嚴肅、敏捷地進行救治,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各項記錄。疑難、危重病員應即請上級醫師診視或急會診。對危重不宜搬動的.病員,應在急診室就地組織搶救,待病情穩定后再護送病房。對立即需行手術的病員應及時送手術室施行手術。急診醫師應向病房或手術醫師直接交班。
3.急診室各類搶救藥品及器材要準備完善,保證隨時可用。由專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經常檢查,及時補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診室工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做好交接班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嚴格執行急診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要建立各種危重病員搶救技術操作程序。
5.急診室應設立若干觀察病床,病員由有關科室急診醫師和急診室護士負責診治護理。要寫好病歷,開好醫囑,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有效地采取診治措施。觀察時間一般不超過三天。
6.遇重大搶救,需立即報請科主任和院領導親臨參加指揮。凡涉及法律、糾紛的病員,在積極救治的同時,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7.急診病人不受劃區分級的限制,對需要轉院的急診病人須事先與轉去醫院聯系,取得同意后,方得轉院。
【醫院急診科各項工作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醫院實結急診科08-05
醫院急診科工作心得總結09-17
醫院急診科工作總結08-02
醫院急診科護士工作總結09-27
醫院急診科護士工作總結08-09
醫院急診科護士工作流程08-18
醫院急診科護理工作總結11-18
醫院急診科個人工作總結10-14
幼兒園各項工作總結05-22
醫院急診科護士工作總結13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