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景物作文
到中國就一定要來西安。
來西安又怎能不去看兵馬俑?
今年年初,上海博物館展出了數(shù)座由陜西空運來的兵馬俑。那時也沒覺得如何,不過是幾個泥人罷了。然而,當真正站在兵馬俑博物館的一號坑前時,成百上千的“泥人”所構筑起的氣勢絲毫不遜于千軍萬馬。我想,很少有人能不心潮澎湃。周圍有不少外國游客,大多數(shù)人對中華文化少有涉獵,但他們同樣在那里嘖嘖稱奇。他們所感到的,不是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不是秦朝工匠的精湛技藝,而是那股不可抗拒的氣勢。人們說音樂是無國界的,它的旋律能感動世上幾乎所有的人,兵馬俑有何嘗不是如此?
在兵馬俑博物館內參觀了一圈,已覺雙腳無力,心想秦始皇也夠猛的,光陪葬的軍隊就怎么多。然而,當看到幾十平方米的秦陵復原模型角上一小塊標著“兵馬俑遺跡”的模型時,我真有些驚呆了。我已經找不出詞語來形容秦始皇以及這座偌大的陵墓,剩下的只有可惜與憤怒——為這座陵園的蕩然無存而可惜,為項羽當年的暴行而憤怒。
如今僅存的只有秦始皇的墓地,一座兀然孤立的土丘。據(jù)說由于科學技術不發(fā)達而沒有進行發(fā)掘。因此我們只看到了根據(jù)《史記》記載復原的墓內情形。豪華、奢侈等詞已不能描繪其中的裝飾,我也只能再次發(fā)出一陣陣驚嘆。看過模型,卻已再無氣力爬上那座土丘(昨日華山之行已消耗了太多的體力)。于是有了此次西安之行的'第二大遺憾——沒有將秦始皇踩在腳下。
旅游途中,聽到了一副有趣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翻身要靠共產黨。下聯(lián):發(fā)財不忘秦始皇。橫批:感謝老楊。“老楊”即是1974年發(fā)現(xiàn)兵馬俑的四位姓楊的當?shù)剞r民。巨大的陵園因項羽而付之一炬,堆砌如山的珍寶只有一小部分仍伴秦始皇長眠地下,另一大部分卻似乎鬼使神差地到了當?shù)厝嗣袷种小R驗槁糜螛I(yè),秦陵、兵馬俑所在的臨潼區(qū)已成為西安最繁榮的地區(qū)之一。這,是可笑,抑或是可悲?
曾有一種說法:看近幾年的中國要去廣東,看近幾十年的中國要去上海,看近幾百年的中國要去北京,看上下五千年的中國則要去西安。似乎一個“古”字足以成為西安的定語。
但是,我為西安鳴冤,因為西安有華清池。且不說當年蔣介石“督戰(zhàn)”時住的五間廳,單是驪山山腰上的一座小亭就足以見證中國的五十多年歷史。自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fā)生后,它的名字歷經“總統(tǒng)蒙難亭”、“捉蔣亭”、“兵諫亭”的變化,每一個名字都是一段歷史。如最后的“兵諫亭”是近幾年為緩和海峽兩岸矛盾所改的。歷史總是由小處折射,由此可見一斑。
【陜西景物作文】相關文章:
陜西省景物導游詞范文06-28
描寫陜西景物的作文七年級作文06-29
陜西小吃作文03-15
陜西小吃作文03-07
美麗的陜西作文02-10
陜西的小吃 作文12-24
家鄉(xiāng)陜西作文12-18
陜西名吃作文09-06
陜西的小吃作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