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工作事跡
2006年9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擔任幼兒教學工作。面對一張張稚嫩的小臉,使我產生了巨大的責任心。對于幼兒來說光有愛是不夠的。高爾基說過:“愛孩子是母雞也會做的事,要教育好他們,就需要淵博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為此,我不斷地探索科學育兒的道路,不斷克服困難。經常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虛心請教、反復思索。以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在組織活動時要將愛藏一半在心底,以進行科學的教育管理、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讓幼兒做到“做中學”“玩中學”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充分發揮幼兒學習主動性。慢慢地幼兒養成了好學、主動學的良好習慣。讓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至今,我在教學一線已經16年了,幼兒與我也相伴整整四年了。對我記憶最深的是08年的“六一”匯演中。我根據教學特點編排了“戲說臉譜”“健康歌”等節目,演出時得到家長觀眾的熱烈掌聲。當孩子們歡快地謝幕時,讓我想起剛剛入學時的四季和夢雨兩個小泥娃娃。當時別的'小朋友嫌他倆臟,不愿和他倆玩兒,他倆眼中流露出的無奈讓我的心像針扎樣疼。于是我連忙打來水把他倆的手、臉、頭發洗的干干凈凈。班里的小朋友見到這一幕,都說老師就像媽媽疼愛孩子一樣。借此教育孩子們從小要有一顆博愛之心。從那時起小朋友們不在嫌棄他倆了。如今,他們自然地融入了孩子們之中,享受著快樂和老師的愛。轉眼他們已是二年級的學生了。
2009年我繼續擔任大班的教學工作,由于這一年是向小學轉軌的一年,我加強了班級管理工作,做好"5+2"家園共育工作。讓孩子們在園學到的知識在家中通過實踐運用得以鞏固,并能靈活運用。今年由于家園、師生共同努力取得了好成績。得到園領導和家長的好評。我也由一個普通的教師一步一步成長為幼兒園的骨干教師。2008年評為優秀教師,同年獲得優秀保育員稱號。并參加教師培訓學習。在此期間,我獲得了許多新知識,讓我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學方法。讓我對自己的工作又有了新的挑戰。幾年教學中的磕磕絆絆使我懂得了要想做一名好的幼兒教師,應該是富有愛心的、科研型的教師。這樣才能會提高自我水平提高教學水平,才能培育出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
每天,我能在自己熱愛的事業中渡過美好的時光,是一種難得的幸福。也許我還要面對更多的困難,但我深信:只要我努力,我就能一一克服。那稚嫩的童聲、張張笑臉,是我的動力!那美好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亦是我最大的動力!
楊林市鎮地處松滋邊陲。地勢條件以丘陵為主,人口居住較為分散,該鎮的農網改造工作相對難度較大,但由于有地方政府的配合與支持,特別是鎮委副書記王文華的得力領導,使得此項工作有序進行,按時完成了上級交給的農改工作。
農改之初,楊林市鎮的農改工作并不是一帆風順,由于楊林市的地理位置較差,現有電力設施腐朽落后,改造起來需要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特別是近年楊林市鎮由于因史原因的鎮村級巨額虧空,導致農戶自籌資金鐵負擔更是難上加難,農網改造工作曾一度走入低谷,作為一個人民公仆,就要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王書記是這樣想的,也正是這樣做的,憑著他求真務實的敬業精神,誠信待人的人生理念,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為老百姓辦實事,謀福利的火熱心腸。將農網改造工作納入黨委工作的重要日程,及時召開了農改專題會,成立了各村領導專班,明確了各自職責的任務。社會要前進,人類要發展,離不開電力;楊林市鎮的貧窮落后要改變,人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離不開電力,國家農網改造這一德政工程,既是愛民政策,也是扶貧措施,同時也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施的真實體現。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造車頭帶”,由于有政府的配合與支持,王書記的得力領導和與電力部門一起摸爬滾打,從勘測設計到施工解難,深入現場及時化解矛盾,使得該鎮的農網改造工作得以有序進行。
歷經四年的農網改造工程,楊林市鎮29個行政村農改施工現場都留下了王書記的足跡,現在的楊林市鎮電網設施得到了徹底的改造,老百姓普遍反映是黨的惠民政策給人民帶來了實惠,到處傳頌“電燈亮了,電價低了,農民負擔減輕了,用電更安全了。”王書記了將以他自己的實際工作業績,展示著“三個代表”忠實實踐者的時代風采。
【個人工作事跡】相關文章:
德育工作個人事跡08-30
老干部工作個人事跡09-02
財務工作個人事跡09-05
個人工作事跡范文06-08
農業工作個人先進事跡11-25
資助工作個人事跡11-21
學校個人安全工作事跡11-03
衛生工作個人先進事跡11-03
個人讀書事跡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