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吊蘭的形態特征是什么
垂盆草吊蘭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見過,然而有一些人能不了解垂盆草吊蘭的一些特征。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垂盆草吊蘭的形態特征,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垂盆草的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不育枝及花莖細,匍匐而節上生根,直到花序之下 ,長10-25厘米。
3葉輪生,葉倒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5-28毫米,寬3-7毫米,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狹,有距。聚傘花序,有3-5分枝,花少,寬5-6厘米;花無梗;萼片5,披針形至長圓形,長3.5-5毫米,先端鈍,基部無距;花瓣5,黃色,披針形至長圓形,長5-8毫米,先端有稍長的短尖;雄蕊10,較花瓣短;鱗片10,楔狀四方形,長0.5毫米,先端稍有微缺;心皮5,長圓形,長5-6毫米,略叉開,有長花柱。種子卵形,長0.5毫米;ㄆ5-7月,果期8月。
本品葉小,形似鼠牙,故別名為鼠牙半枝蓮,但稱為半枝蓮的尚有唇形科的開頭草,為了避免品種混淆起見,以用“垂盆草”的名稱為妥。
垂盆草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垂盆草可采用種子繁殖,也可采用無性繁殖,即采用枝條扦插法、分株繁殖法或壓條繁殖法,極易成活。通常采用分株或扦插繁殖。分株宜在早春進行,扦插隨時皆可。
扦插法在春季或秋季從成年植株上采集垂盆草匍匐莖,將匍匐莖剪切成3至5厘米的小段,扦插在預先準備好的扦插床內,扦插后噴灌水,水要澆足,且保持扦插床內土壤濕潤在20℃至25℃溫度下,10至15天即能生根。待幼根由白變為黃褐色時,開始移植。地栽時,可用葦簾遮陰3至5天;盆栽可放置在涼棚下,緩苗3至5天,然后移到向陽處進行蒔養。
管理養護
垂盆草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在溫帶、暖溫帶及亞熱帶 都有廣泛的分布,垂盆草忌貧瘠的土壤環境,表現出生長衰弱的現象。
在北京和天津地區,選擇背風向陽的場所可以安全越冬。不擇土壤,田園土、中性土、砂壤土均能生長,生命力極強,莖干落地即能生根。垂盆草栽植時,土壤須適量施入有機肥,經過粉碎的棉籽餅、麻醬渣或雞糞干均可。覆土后栽苗,要求地勢稍高,土壤不能積水。垂盆草適宜生長溫度為15℃至28℃,垂盆草忌強光照的環境,遇強光表現出葉片發黃的現象。
垂盆草生長速度快,需水量比較大,在具有一定遮陰條件下生長良好。生長過程中每半月少量施用一次復合化肥,施肥后要立即澆灌清水,以防肥料燒傷莖葉或根系。
病害防治
介殼蟲吊蘭常見害蟲。
一般在溫暖、多雨的條件下容易發生。防治方法可參見蘇鐵病蟲害防治部分。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當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植物擺放過于擁擠、濕度過大時容易發生。常為害葉片、嫩枝和花,被害部位產生暗綠色、褐色、紫褐色病斑。發病時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代森鋅500倍液、75%百菌清500溶液交替噴灑。
垂盆草鑒別方法
顯微鑒別:
該品莖的橫切面:表皮細胞長方形,外壁增厚,內層約為10列薄壁細胞。中柱小,維管束外韌型,導管類圓形。髓部呈三角狀,細胞多角形,壁甚厚,非木化。緊靠韌皮部細胞及髓部細胞中含紅棕色分泌物。
理化鑒別:
取該品粉末10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丙酮回流提取6h,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約2ml,加等體積的水溶解,再減壓軸盡丙酮,得葉綠素狀物。加適量水溶解(少量多次,總共約10ml),濾過。水液減壓抽干,加甲醇2ml溶解,再加硅膠l-2g拌和,干燥后裝入盛有硅膠10g的層析柱上端(內徑約1.5cm),以氯仿一甲醇(5:1)沖洗,棄去最初洗脫液約35ml,收集以后的洗脫液約80ml,蒸干,殘渣作以下試驗:
1.取殘渣少許,加固體二氧化錳約10mg,于小試管中混勻,管口覆蓋1張濾紙小片,用橡皮筋扎緊密閉,并于紙上加10%硫酸亞鐵溶液1滴,再加20%氫氧化鈉溶液1滴,將試管置火上小心加熱,待管內冒煙后移去火源,加濃鹽酸1滴于紙片上,即顯藍綠色。(檢查脂肪族氰基)
2.薄層色譜 上述洗脫液濃縮后為樣品液。用垂盆草甙照品制成對照品溶液,取樣品液及對照品液點樣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一甲醇(8:3)展開,展距6cm,噴以30%-50%硫酸液,于110℃下加熱5-10min顯色,樣品液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處,現相同的黑色斑點。
【垂盆草吊蘭的形態特征是什么】相關文章:
垂盆草的形態特征與種植技巧09-15
垂盆草的形態特征與種植方法12-26
垂盆草形態特征與種植方法12-16
垂盆草吊蘭的高清圖片欣賞12-20
八寶景天的形態特征是什么12-13
紫荊花特點形態特征是什么11-10
EB病毒的形態特征特點是什么12-27
繡球花的特點形態特征是什么11-21
蟲媒花的特點是什么形態特征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