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花的繁殖方式有哪些
玫瑰花的扦插方法多在早春開始選芽,它的繁殖方式當然也不止扦插一種。下面百分網小編整理了玫瑰花的繁殖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玫瑰花的繁殖方法
1.播種法
一般都是為培養新品種才采用,將秋季采收的種子裝入盛有濕潤砂土的塑料袋內,置于夜凍晝融的環境里,經過1個月左右后再逐漸加溫至20℃左右,種子裂口發芽后即可以播種(或者砂藏到第二年春季播種),當幼苗長出3-5小葉時分栽。
2.扦插法
嫩枝扦插
即在早春選新萌發的枝,用利刀在其莖部帶少許木質削下,用生長激素處理后插入扦插床或小盆中。
半木質化枝扦插
此法是在6-9月,選擇玫瑰花朵初謝的枝條,剪去花柄,削平其下部,以2-3節為一段,切除下面的一枚葉片,再剪去不健康及嫩葉,用生長刺激素處理后插于上法同樣條件的床中。
硬枝扦插
是將越冬前剪下的一年生充實枝條,2-3節為一段,每10枝成一捆,在低溫溫室內挖一個30cm的坑將插條倒埋在濕潤砂土中,頂部覆土5-10cm(要保持不干),第二年早春,將插穗插入插床。
硬枝水插法
選帶1-2片葉的半木質化枝或硬枝,用利刀將基部削平,插入盛水容器中,枝條浸入水中1/2,放在15℃-20℃且能見到陽光的地方,使其長出根來。在促根期間,容器內的水每隔2-3天要更換一次,等枝上新根的表皮變淺黃或淡褐色時,即可取出細心栽入營養袋中培養。
3.嫁接法
芽接法
每5-9日,在良種母株上選擇飽滿的芽眼削下,在白玉棠或薔薇砧木上接1-2個芽,也可以在砧木的一根長枝上,每隔8-10厘米接一個芽,接活后,將其一段段帶一個接活芽的枝分段剪開,與一般扦插法一樣,插入砂床或容器中。
枝接法
每年春天可用切接、舌接、腹接法將良種枝條接在薔薇、白玉棠砧木上。
根接法
冬春玫瑰休眠期,在室內將接穗在薔薇或白玉棠的一支根上,綁扎好后,把它假植于底,中溫溫室,保持濕潤,待其接口愈合后再上盆或定植。
4.壓條法
地面壓條法
在玫瑰生長期,將玫瑰枝條芽下刻傷,彎形埋入濕潤的土中,枝條先端一段伸出土面,當壓埋在土中的刻傷處長出新根,就可以切開分栽。
空中壓條法
在玫瑰枝條上,選一個合適部位,將枝條刻傷或把表皮環剝1-1.5厘米,在剝皮處用竹筒或塑料布包一直徑6-8厘米的土球,經常保持濕潤,約經1個月左右,傷口長出新根,剪下,栽植于苗床或花盆中。
5.分株法
一般可將玫瑰適當深栽或根部培土,促使各分枝莖部長新根。結合換盆, 可將長新根的側枝切開,另成一新植株。
盆栽玫瑰花的種植方法
盆土的`配備
①垃圾土70%,河沙30%混合。
②干河泥60%,蜂窩煤渣40%混合。
③菜園土70%,蜂窩煤渣20%,河沙10 %混合。
上盆時間
宜在初冬落葉后或早春萌芽前進行。
施肥與澆水
盆栽的玫瑰因被有限的盆土所控制,所以對肥水要求比較嚴格。
①一般首選既方便又衛生的復合肥,因為復合肥有各種元素,氮、磷、鉀配比較好,每株每次施20克左右(量不可過多),用鐵器把盆邊四周盆土翻深10厘米左右,然后把肥料施下,再蓋上土。
②澆水是養花的基本工作之一,但往往也是造在植株容易死亡的原因。澆水要看盆土,一干就要澆一次透水,太濕容易造成爛根。每隔一年要換一次盆土,換盆時要剪掉盆底的環繞根,這樣可使花多、花大、花艷。
整形修剪
平常不需修剪,對老株修去過密枝、凋謝枝、病蟲枝即可。玫瑰著花,隨開敗隨摘,摘后再開,不然只開1次花。
科學除草,由于幼苗較小,雜草極易生長,要實時做好鋤草事情,做到不傷苗又無草。連結泥土松懈。施肥以有機肥為主、一樣平常年追肥四次,明朗節 前后第一次澆施入畜糞水,稱萌動肥,并實時澆水;四月下旬孕蕾或采花前第二次施人畜糞水,以促使花蕾多而飽滿;五月追施生物有機肥,秋末冬初施越冬肥,保 證苗木寧靜越冬。于6月著花后和冬季休眠期剪除朽邁枝、病蟲枝、纖弱枝,以蓬生新枝。在田間辦理的各個時期都要細致病蟲害的防治。
玫瑰花的病蟲害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多發生于嫩葉,其他老葉、花莖、花托等以至枝條也普遍受感染。受感染時,葉子呈現凸起,凸處顏色變淡有白粉狀物,葉片形成凹凸不平逐漸蜷曲,病菌蔓延,整個葉背蒙上一層灰白色的霉,嚴重時,花蕾、花梗、整個枝桿、葉片全蒙上一層霉,新生芽、葉均蜷曲。
該病多發生于晚秋至早春,在晝夜溫差大、濕度高時候容易發生。于夜間溫度15℃,而且濕度高達90%時,最適于病菌孢子的產生、發芽及感染,白天27℃的高溫而且40%~70%的低濕度下,則是適于孢子的成熟散發,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及早噴藥預防。白粉病是靠空氣流動來傳播孢子。
防治方法:
定期噴藥,用腈菌唑600倍液、百菌清800倍等藥劑防治。每7~10d噴1次藥,且時常噴水于葉片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發生。盡快的剪去發病枝葉,以減少再傳播的機會。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葉、新梢、莖、花梗和花瓣。先侵染生長點,葉片變為紫色至棕黑色,染病葉片初現不規則小斑,后逐漸枯萎或脫落,病梢干枯。花、花梗、花瓣染病出現近似的斑點。
濕度大時各發病部位均易出現灰白色霉層。干燥時見不到病原,但濕時長出大量霉層,即病菌孢囊和孢子囊。溫室主要發生在春秋兩季,若晝夜溫差大,溫室不通風,濕度接近飽和,葉緣吐水或葉面結露,則持續時間長、發病重。
防治方法:
應選用抗病品種,并精心養護,將相對濕度控制在85%以下,注意通風,不偏施過施氮肥。初次發病及時噴灑72%克露等。
蚜蟲
蚜蟲一年四季都會發生,干燥時為害。發生的初期需盡快滅除,尤其新芽發育旺盛的時期,噴施多種殺蟲劑都有較好防治效果。重點噴藥部位是生長點和葉片背面。常用的藥劑為蚜虱凈等,還可用敵敵畏熏蒸,效果更好,但成花后不能使用。
紅蜘蛛
紅蜘蛛吸取葉片中的葉綠素,減少玫瑰光合作用的效率,且蔓延迅速,很快可使葉片受害,植株發育停止。多發生夏季,高溫干燥時最易發生。發生初期,可用螨即死600倍液噴霧,或用銳螨凈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好。
【玫瑰花的繁殖方式有哪些】相關文章:
金粟蘭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2-01
芙蓉葵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2-15
峨眉薔薇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2-13
紫芳草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1-24
玫瑰石斛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2-14
紫玉蘭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2-07
羊毛杜鵑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1-21
白芨采用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0-25
兜唇石斛的繁殖方式有哪些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