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導致寶寶嘔吐的原因及護理方法
寶寶還小,消化功能還不是很成熟,因此嘔吐也是常見的,但是嘔吐也說明寶寶存在一定的健康問題,下面是的導致寶寶嘔吐的原因及護理方法資料,歡迎閱讀。
導致寶寶嘔吐的原因
1、喂養或進食不當
新生兒期喂奶過多,奶的配方不當,吃奶時吞入大量空氣;嬰兒及幼兒一次進食量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
2、消化功能異常
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及敗血癥等疾病時,在高燒、惡心、食欲減退的同時,常伴有嘔吐。
3、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如果寶寶患上了胃炎或者是腸炎、痢疾、闌尾炎等疾病的話,則是會因為局部受到刺激而出現反射性嘔吐,并且還會伴有惡心、腹痛以及腹瀉等癥狀。
4、神經系統疾病
腦炎、腦膜炎、頭顱內的出血或腫瘤以及顱腦外傷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能引起嘔吐,以嘔吐前無惡心并呈噴射性為特點,但往往同時伴有神經系統的其它癥狀,如頭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風、昏迷等。
5、精神因素
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引發嘔吐,再發性嘔吐這種病有時也與精神因素有關。
6、中毒
包括各種中毒,如食物中毒、有毒動物、植物中毒及藥物、農藥中毒等,幾乎都有嘔吐癥狀,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臨床特點,可供鑒別。
7、其他
內耳的前庭功能失調或美尼爾氏病(內耳膜迷路積水)嘔吐比較劇烈,但多伴有眩暈、視物旋轉;小兒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胃扭轉、肥大性幽門梗阻等,此外,腸蛔蟲癥病兒發生腸梗阻或膽道蛔蟲時嘔吐也比較嚴重。
寶寶嘔吐怎么辦
1、要讓孩子坐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
2、嘔吐后要用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異味。嬰兒可通過勤喂水,清潔口腔。
3、勤喂水,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生脫水。水溫應冬季偏熱,夏季偏涼,溫水易引起吐。
4、注意飲食,不要吃得太多,盡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膩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吐后應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條),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5、注意觀察嘔吐情況、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系、嘔吐次數、吐出的.胃內容等。
6、盡量臥床休息,不要經常變動體位,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
7、小兒的嘔吐常見于消化功能紊亂,所以當小兒出現嘔吐時,首先要暫時禁食,讓消化道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可先給些淡糖鹽水或淡茶水,過幾個小時或1~2天也就好了。
8、如果乳兒偶于吃奶后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氣,下次喂食時應將奶塞沒,不讓其吞咽空氣,吮完后可抱起小孩輕拍背部,讓空氣排出后取右側臥位,并略抬高上半身。
如經常在吮奶后嘔吐,但一般情況正常,可能有幽門痙攣,應在醫生指導下,讓小兒吃些解痙藥;一般營養情況受到影響時,要防幽門肥大,應請醫生檢查。
9、如果反復劇烈嘔吐,吐出黃水,一般護理仍不見好轉,要防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其他發熱等情況,應該把詳細情況向醫生介紹。如發現嘔吐物異常時,應將嘔吐物一并帶給醫生,以便參考分析嘔吐原因,及時正確處理。
寶寶嘔吐的護理方法
1、維持呼吸道的暢通
嘔吐厲害時,嘔吐物可能從鼻腔噴出,父母需立即清除鼻腔異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暢通。
若嘔吐發生在寶寶直立或臥床時,可以先讓寶寶身體向前傾或維持側臥的姿勢,讓嘔吐物易于流出,不至于讓寶寶吸入嘔吐物,以免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2、短暫禁食,然后清淡飲食
往往父母因看到小孩嘔吐,慌了手腳,覺得小孩可憐,所以當嘔吐完畢后,又急著喂他吃東西,結果又引起第二波的嘔吐(可能吐的比吃進去的還多!)。
其實,對于嘔吐最好的處理是暫時先禁食四至六小時,包括開水、牛奶都不準喝,等待嘔吐反應過去。在這段期間內,若寶寶吵著要喝水,可以以棉花棒沾水潤濕口腔,大寶寶則可以給予棒棒糖。
3、保持口腔的清潔
嘔吐之后,會有一些胃酸、消化,及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殘留在口腔中,難聞的味道,會使寶寶更加的不舒服。
所以較小的寶寶,父母可以以濕紗布沾開水清潔口腔;而較大的寶寶,可以以溫開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
4、嘔吐后如何補吃藥
有些止吐藥的使用需要在進食前三十分鐘給予。生病時有些藥物如咳嗽藥、流鼻水藥是可吃可不吃的,有些藥物如抗生素,則必須按照醫師指示服用,若于服用藥物后三十分鐘內大量嘔吐,則需要再給予一次劑量;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內嘔吐,可再補充半次劑量;若于服用藥物二小時之后才發生嘔吐,因大部分藥物已蠕動進入小腸,不會再被吐出來,所以不需要在補充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