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中暑癥狀及退熱方法
夏季炎熱干燥,如果小兒在悶熱的場所停留時間過久,或在烈日下玩耍及劇烈活動,就會使小兒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難以迅速散發(fā),出汗過多,使水分和鹽大量喪失,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活動遭受障礙而發(fā)生中暑。下面是的小兒中暑癥狀及退熱方法資料,歡迎閱讀。
小兒中暑的癥狀
小兒中暑的突出表現(xiàn)是高熱,一般中暑時體溫往往達到38℃-39℃,嚴重的中暑甚至體溫可達41℃以上。病初患兒出汗較多,繼而因出汗太多可能引起丘腦下部和汗腺功能失調(diào),皮膚反而無汗,干而灼熱,面部潮紅,無汗時患兒體溫往往會進一步迅速升高。同時伴有口渴,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有的患兒又出現(xiàn)驚厥和昏迷,嚴重時并發(fā)腦水腫、呼吸衰竭、循環(huán)衰竭和重要臟器功能損害。
對小兒中暑應注意預防,盡量避免長時間在烈日下直射。在炎熱季節(jié)要做好室內(nèi)通風。對體弱兒尤其要注意預防中暑。一旦發(fā)生中暑,要立即采取有力的降溫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溫,也可用藥物降溫,并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zhì)。
小兒中暑后該怎么做
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有中暑的癥狀,你也不要驚慌,只要采取適當?shù)谋Wo措施,寶寶的情況就會好轉的。
1、立即將寶寶移到通風、陰涼、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
2、讓寶寶仰臥,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如寶寶的.衣服己被汗水濕透,應及時給寶寶更換干衣服,同時打開電扇或開空調(diào),以便盡快散熱,但風不要直接朝寶寶身上吹。
3、快降溫,使寶寶的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是:用涼涼的濕毛巾冷敷寶寶頭部,或給寶寶洗溫水浴。
4、在寶寶意識清醒前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意識清醒后可讓寶寶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小兒中暑退熱方法
小兒中暑分兩型:一是嬰兒中暑,多發(fā)生在6個月以內(nèi)的小嬰兒,是由過暖引起,多見于寒冷季節(jié)。另一類型是年長兒中暑,病因與癥狀接近于成人,多發(fā)生于夏季。
輕癥中暑時,嬰兒應立即敞開衣被降溫。物理降溫難以奏效時,可給予藥物降溫:氯丙嗪加入0.9%的氯化納液中靜滴。對體溫下降不理想者,可再加用地塞米松靜脈滴注。年長兒應立即搬移至陰涼通風處或空調(diào)房間,用溫水擦身以降體溫,一般不用退熱藥,只有在下列情況之下可試用:
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有中暑高熱不退時。
②中暑同時伴有其它急性感染。
③中暑高熱不伴有循環(huán)功能不全,經(jīng)各種降溫措施,體溫仍居高不下者,但用量不宜過。
對中暑患兒進行降溫方法
患兒中暑后,應盡快將其安置于陰涼通風處,脫去衣服,平臥于床上,給予喂服淡鹽水或其它飲料。然后在頭部放置冰袋,用低于皮膚溫度的溫水進行擦浴。擦浴時間用力要均勻,不可過度用力,以免損傷皮膚。擦至腋窩、腹股溝、?窩等血管豐富處停留時間最好長些,以助散熱。如果經(jīng)溫水擦浴后體溫仍不下降,可以用酒精擦浴。酒精濃度以30%以宜,通常是先從患兒頸部開始,自上而下進行擦浴,擦至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溝、?窩、足心等部位時停留時間應稍長,以提高散熱效果。
一般經(jīng)上述物理降溫方法,患兒體溫可以逐漸下降,其它癥狀也會隨之好轉。如果物理降溫效果不佳,可以給予藥物降溫,同時應該靜脈補充液體。
【小兒中暑癥狀及退熱方法】相關文章:
博美犬中暑的癥狀與預防方法06-13
中暑的癥狀和解決方法05-26
寶寶冬天中暑的癥狀與原因06-23
中暑的癥狀及預防措施06-27
小兒菌痢的癥狀及預防措施07-02
寶寶冬季中暑癥狀及原因分析06-23
小兒輕微腦癱的癥狀及注意事項10-27
小兒腦癱的常見癥狀與注意事項07-03
小兒癜癇病的癥狀及注意事項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