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畫繪畫基礎知識及輔導方法
兒童學習畫畫可以發(fā)展記憶力以及想象力,這都是因為孩子的年紀小,對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感到好奇,作為父母可以學習一些繪畫基礎知識教小孩。下面是百分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兒童畫繪畫基礎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兒童畫基礎知識
一、自由的點
點:是視覺藝術的最小單位。從理論上講,點的軌跡構(gòu)成線,線的密集構(gòu)成面。點表示位置,是一條線的開始或終結(jié),或存在于兩線的交叉處,這是幾何學點的概念。作為造型元素的點卻不同,當視覺感知到點時,它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面積。
點的外形是各式各樣的。有三角形的、圓形的,還可以是方形、橢圓形、星形、“多邊形”、異形甚至是具象的。只要它們在一定的尺度、一定的視覺環(huán)境內(nèi)比較小,都會有點的感覺。
二、散步的線
線:幾何學中概念是“點的連續(xù),移動和終結(jié)”,造型藝術中線的形象既有長度也有寬度,但寬度要小于長度。
線條是多功能的繪畫表現(xiàn)手段,點的移動軌跡形成線,面與面的界限或邊緣也是線。
線的種類有很多,直線、曲線、折線、弧線、波浪線等,總的來說,直線、折線具有簡單、明確、直率的感覺,弧線、波浪線、曲線具有女性柔美、優(yōu)雅、浪漫的感覺。
線條最基本的功能是限定圖形的輪廓。輪廓線使圖形的凝聚性更加鞏固和明顯,同時也能分割圖形中的各個部分的面。一根線條可以成為一幅畫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有它自己的一種生命,一種表現(xiàn)力以及它自己的個性特征。——克利
三、穩(wěn)定的面
面:是點或線的集合,最小的面就是點,最窄的面就是線。空間的任意三個點構(gòu)成一個平面,塊面的形狀種類大致有:幾何形—是用教學方法完成的最規(guī)范的形,有三角形、四邊形、圓形和橢圓形。具有明快、理性的性格。
有機形—靠自然外力形成的自然形。如使用過的香皂、江水沖刷的鵝卵石,隨意畫出的自由線組成的形等,具有自然流暢的特點。
不規(guī)則形—包括偶然形、不規(guī)則形。是不受任何限制,不具任何規(guī)律性的造型。
兒童畫繪畫的基礎畫法
1、工具材料
只有不敢畫的孩子,沒有不會畫的孩子。可是再會畫的孩子沒有正確的引導和合適的工具材料還是無從下手。小編收集整理了幼兒剛開始學習繪畫時需準備的一些基本工具,以供想學畫畫的小朋友作為參考。
2、色彩小知識
繪畫中的色彩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
再現(xiàn)性色彩:就是創(chuàng)作者客觀地再現(xiàn)物象的色彩,是比較寫實的。
表現(xiàn)性色彩:是創(chuàng)作者根據(jù)自己主觀的理解與感受去運用色彩進行表達,這不是寫實的,猶如抽象畫、印象畫……
我們在創(chuàng)作中,既可以運用再現(xiàn)性色彩去進行繪畫表現(xiàn),也可以用表現(xiàn)性去進行繪畫表現(xiàn),只要這一色彩能夠表達你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就是可以的。
色彩的冷暖關系:偏向于藍的色彩為冷色調(diào),給人有一種寒冷的感覺;偏向于紅的色彩為暖色調(diào),給人有一種暖和的感覺。冷暖關系也就是色彩的對比關系。
溫暖的顏色(暖色)
★紅色——紅色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色彩,可以很好地表現(xiàn)歡樂的節(jié)日場面,渲染氣氛。粉紅色給人嬌艷、柔媚、輕盈的感覺。
★橙色——橙色是最暖、最響亮的顏色,它可以表現(xiàn)光輝、溫暖、歡樂、熱烈的氣氛,給人的感覺健康、華麗。
★黃色——黃色是最能夠發(fā)揮光輝的色彩,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表現(xiàn)高貴、富麗堂皇。
★綠色——使人感到舒暢、歡欣、希望、欣欣向榮,有空氣清新、涼爽的感覺。
清涼的顏色(冷色)
★藍色——使人想到天空和海洋,給人涼爽、寬廣、遼闊的感覺,同時也有寒冷的滋味。
★紫色——古今中外,紫色都是高貴的代表,感覺神秘。淡紫色更顯得嬌柔、婉約。
★白色——使人感到清新、寧靜、圣潔。
色彩的對比關系(跳跳色)
其實我們在繪畫創(chuàng)作時,經(jīng)常會想在這個色彩的旁邊應該搭配什么顏色才比較適合呢?這時候我們所考慮的也就是色彩的對比。色彩的對比實際上就是色彩的.比較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進行比較:色相的對比、明度的對比、純度的對比、冷暖的對比。對比是強烈還是柔和,這就看我們的風格問題了,另一面就是要看是表現(xiàn)的什么內(nèi)容而決定采用強烈的還是柔和的對比。
對比色有三對:橙色和藍色、紅色和綠色、黃色和紫色。也可以這樣定義對比色:兩種可以明顯區(qū)分的色彩,叫對比色。
色彩的種類很多,但歸納起來也不過就是紅、橙、黃、綠、青、藍、紫。如果按照色相來劃分調(diào)子,曖色(紅、橙、黃)屬于高調(diào),給人熱情、奔放的感覺;而綠色屬于中調(diào),遇暖則暖、遇冷則冷;冷色(青、藍、紫)屬于低調(diào)色彩,給人優(yōu)郁、寧靜的感覺。
其中,高調(diào)又稱為長調(diào),低調(diào)短調(diào)色彩如果按色相來的搭配也不過以下幾種:高長調(diào)、高中調(diào)、高低調(diào)、中長調(diào)、中中調(diào)、中短調(diào)、低長調(diào)、低中調(diào)、低短調(diào)。
一般來說,高調(diào)色彩給人的感覺喜慶、活潑,所以一般用于慶典場合的色彩搭配,如高長調(diào)、高中調(diào)、高短調(diào)。
而低調(diào)色彩給你感覺寧靜、莊重、憂郁,適合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如低長調(diào)、低中調(diào)、低短調(diào)。
中間調(diào)與高調(diào)搭配,變得活潑,與低調(diào)搭配變得穩(wěn)重。
一、高長調(diào)
高長調(diào)是大面積的暖色,配上小面積的暖色加上明度、純度的變化的色彩搭配方案。
高調(diào)和長調(diào)的結(jié)合,明度高、對比強烈、具有明朗、鮮明、活潑的色彩效果,適合一些慶典策劃的配色。
二、高中調(diào)
高中調(diào)是大面積的暖色,配上小面積的中性色加上明度、純度的變化的色彩搭配方案。高調(diào)和中調(diào)的結(jié)合,明度高、對比居中,具有優(yōu)雅、跳躍、愉悅的色彩效果,
三、高短調(diào)
高短調(diào)是大面積的暖色,配上小面積的冷色加上明度、純度的變化的色彩搭配方案。高調(diào)和短調(diào)的的強合,明度高,對比強烈。
兒童繪畫的輔導方法
1歲繪畫階段
1歲是孩子的亂畫期:繪畫從會淘氣開始。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手的運動軌跡。涂鴉對這個時期的幼兒來說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握著筆的手揮舞著在紙上留下印跡,他們會高興的叫起來。他們能明白這種變化的樂趣,這也會成為孩子熱愛畫畫的原動力。
讓孩子多爬行,是對繪畫有幫助的。這個時期的孩子隨著爬行能力的提高,繪畫的能力也隨之提高。他們會在紙上留下點點,小蝌蚪,小蚯蚓之類的印跡。在這個時期家長請讓孩子充分地涂鴉。
一歲半左右的幼兒,手開始能夠做以肘為軸心的左右往返運動,他們繪畫的印跡也多以往返的涂鴉為主。
一歲半以后,孩子的畫會從大的連續(xù)圓圈到小的連續(xù)圓圈發(fā)展。
在這個階段還沒有必要去問孩子畫畫的內(nèi)容,家長只要在旁邊看著就好了,不要干擾孩子的創(chuàng)作,包括紙張的大小,不妨給孩子大一些的紙自由地畫。讓孩子充分運動,到外面盡情去玩,盡量讓孩子做些其他的游樂活動,比如沙子,水,泥巴等,這會非常有助于孩子的繪畫。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顏色還沒有區(qū)分,只需挑一種他喜歡的顏色,和一張大的畫紙就可以了。
不要教孩子畫形象,只是讓孩子稍微看一下就好,讓孩子回到原本的自由繪畫方式。
2歲繪畫階段
2-3歲是孩子的命名期:兩歲以后的孩子隨著眼手諧調(diào)功能的發(fā)展,開始能夠畫出單獨的線條和封閉的圓圈,同時孩子開始能夠預測和判斷所畫的線條走向和長短以及方向,孩子想要畫什么的意識開始萌芽。可是這個階段的兒童不是想什么畫什么,而是畫什么想什么。
兩歲以后孩子開始對自己畫的東西以自己對事物的印象加以解釋說明,并且這些說明會不斷的變化。越是腦海中對各種事物有豐富印象的孩子,越是有能力把一個圓圈想象成各種各樣的東西。這時候的孩子還不能抓住物體的整個形狀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們?nèi)绮患毿挠^察、詢問,就很難理解。
這個時期的孩子的畫多以連續(xù)的圓圈為主,請不要教授孩子畫任何形象,否則孩子的畫將會猶豫不流暢甚至畫不出自己的畫了。讓孩子盡情去畫連續(xù)的圓圈,盡情地涂鴉。
這個時期的孩子仍然對顏色沒有過多的區(qū)分,只需要給孩子一種顏色就足夠了。
讓孩子多讀一些繪本,不必擔心孩子模仿繪本而被束縛,因為孩子要到八歲左右才能夠模仿形象來畫畫,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不會的。
這個時期的家長們可以簡短的詢問孩子的畫,讓孩子說出他畫得是什么。但要在孩子畫完之后問,而不是中途打斷孩子的繪畫熱情。
請家長在孩子的作品上注明日期和孩子的解釋,作為一份有意義的孩子成長記錄。
3歲繪畫階段
3-4歲是孩子的涂鴉期:這個時期孩子手指肌肉的控制力較弱,大腦對手的有意識支配也比較弱,孩子執(zhí)筆時帶有機械性同時大腦的圖像記憶剛剛開始,所以在紙面上畫出的線條很難有具體形象。所以孩子更多地使用無意識的線條以及偶然點在紙上的“點兒”,這個階段可以給孩子提供粗細不同、顏色不同的筆,讓孩子享受“亂畫”的樂趣,并從中體會變化豐富的線條和大大小小的點所構(gòu)成的畫面效果,感受到“畫”的樂趣。
孩子到了3歲,從一開始就是有意識地去畫畫,在畫畫之前,就已經(jīng)決定了要畫什么,孩子們是有目的地動手畫畫的。當孩子腦海里首先浮現(xiàn)想要畫的東西,就隨著自己的想法話,盡管還不能畫具體的形象。
這個時期的孩子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他們已經(jīng)能夠自由地畫出大大小小的圓圈和橫豎線條,并在事先想好要畫什么的情況下再動手畫。這時候可以把大圓圈和小圓圈區(qū)分開畫,同時和孩子聊聊畫畫的感受,用畫圓圈來代表各種事物。3歲半以后,孩子愛將自己置身于情景游戲中,并用很多圓組成的畫面來講述自己的故事。
這時候的孩子會把表示腦袋的圓圈和表示手腳的長線拼湊起來,就感到這是一個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個貓,這只能說是一個一個物的羅列,相互沒有聯(lián)系。因為這時的思維能力還處在不能把事物組織起來的狀態(tài),我們應該根據(jù)孩子興趣,引導他注意把畫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這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發(fā)揮。例如:孩子畫個小鴨,可以問他小鴨和誰玩呀?在哪玩呢?在水里游泳呀?水里有什么呢?水里有小魚,有荷花。天上有什么呀?有云、有蜻蜓……。這樣依據(jù)孩子的有限經(jīng)驗,啟發(fā)他聯(lián)想,就會使畫面越來越豐富。孩子一個時期反復畫一樣東西,從不像到有點像,這是認識的深化過程。
3歲左右,圓圈上畫上點和橫線的頭部人像的形象開始在孩子的畫中出現(xiàn),同時還會給非人類的事物加以擬人化處理,而孩子給這些形象所賦予的不同身份的能力正是語言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用極具表征的手法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事物的線條,是3-4歲兒童繪畫的顯著特征。在這種表征手法的表現(xiàn)畫面當中,家長千萬不要質(zhì)疑孩子為什么不畫耳朵手腳等,只需要耐心并愉快地傾聽孩子們的故事就可以啦。經(jīng)常關注孩子畫里的故事,孩子會更樂于畫那些表達自己心里感受的畫了。我們可以把孩子講的故事記錄下來并標注好日期,作為紀念保留下來。
4歲繪畫階段
4-5歲是孩子的象征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能用線條、點、簡單的圖形畫出較為形象的內(nèi)容了,我們稱之為“符號”。我們常常在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畫面中看到一個太陽,中間一個圓周邊圍繞著放射性的點,這樣的太陽就是符號畫的圖示,是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自身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繪畫方式,只是可惜這個“符號化”的太陽是成年人直接給予的表現(xiàn)方式,直到七八歲這個“太陽”都會在畫面中反復出現(xiàn),成為了一段時期的定式。如果成年人注意引導,讓孩子從現(xiàn)實生活中自己提取各種符號成為畫面中的圖示,那么兒童群體中就會出現(xiàn)多種多樣的圖示,而非千篇一律。如何引導孩子呢?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觀察他們身邊熟悉的物象,用基本形象來概括復雜的形象,用看看、說說、指指、畫畫的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圖示。
孩子在4歲左右開始在畫頭部的基礎上畫出手和腳,形成了所謂的頭足人像。這時候切勿去提醒或教導孩子該如何畫,因為這樣做會打破孩子認識事物的自然發(fā)展過程,同時也剝奪了孩子認識事物的樂趣,甚至會挫傷了孩子認識世界的積極性,也阻礙了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學習和發(fā)展能力。
孩子到了4歲就可以通過語言來描述畫畫的主題和內(nèi)容,并結(jié)合腦海中的印象來畫出大人們眼中像樣的形象。孩子想要畫出來的,是只有孩子能了解到的事實,即他們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并且會把印象最為深刻的部分畫得大而夸張。
從4歲半以后,孩子喜歡在紙上畫出各種各樣的形象,并且會有同一形象反復出現(xiàn)的情況,也會有像商品目錄一樣排隊羅列的表達方式。而且把時間流逝同時在同一畫面表達的同存表達方式在4歲開始到7歲孩子的畫中經(jīng)常看到。如果聽了孩子的解釋,就會發(fā)現(xiàn)在他們的腦袋里,這些事物都是有關聯(lián)有故事的。
而且在4歲半以后孩子的畫中開始有了區(qū)域的劃分,比如說家里家外,船里船外等,這是孩子的條理性表達方式在逐步提高的表現(xiàn)。
這個階段的兒童還沒有形成正確的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間概念,對比例的估計能力更晚,讓孩子在紙上表現(xiàn)一定深度的畫是有困難的,因此畫面上就會出現(xiàn)一種沒有遠近、沒有前后、沒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圖,而且他們把一切東西都放在一條表示地平線的基礎上,他們畫畫怕遮掩、重疊,即使是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東西也統(tǒng)統(tǒng)排列在畫面上。例如屋里的陳設在室外根本看不見,也會透過墻壁畫出來,這正是兒童心理的正常反映。這些都說明孩子畫的還不是他看見的東西,是他想當然的東西。
4歲這個時期的孩子仍然沒必要刻意使用顏色和畫生動形象,這樣只會受到顏色和形象的束縛,感覺不到自由。最好用單色粗筆和大的畫紙來畫畫。如果孩子希望使用多一點的顏色,最多給六種以內(nèi)的顏色,而使用的畫筆則可以嘗試不同的種類,例如:馬克筆,粗鉛筆,蠟筆,圓珠筆等。
將東西擺在眼前讓孩子邊看邊畫,即所謂的寫生,是不適合6歲以前的孩子的繪畫方式,因而要避免讓孩子邊看邊畫。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把自己認識到的事實的感受畫出來。寫生與觀察,最好還是放到9歲以后。請盡量給孩子提供多種娛樂方式,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并盡量多傾聽孩子對畫的描述。
5歲繪畫階段
5-9歲是孩子的圖示期:到了這個時期孩子們的表現(xiàn)力有了飛速的發(fā)展,他們能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圖示表現(xiàn)頭腦中的各種物象,但還處于平面的形象,各種圖示之間沒有太多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孩子在畫每一個圖示時只關注這一個造型,所以畫面容易出現(xiàn)混亂、圖示較小的問題。孩子們對畫面的構(gòu)圖意識幾乎為“零”,他們的表現(xiàn)力強了,但擁擠零碎的圖示堆滿了畫面,孩子們也意識到這并不美,這個時期就出現(xiàn)了第一個挫敗期,這個階段的輔導重心應該放在調(diào)整構(gòu)圖,建立畫面的秩序即圖示的大小、高矮、前后遮擋、主要和次要,刪繁就簡等等的構(gòu)圖方式逐漸的滲透到每一次創(chuàng)作中,使孩子的作品更有畫面感,保持或激發(fā)孩子的繪畫興趣,讓他們在最寶貴的原發(fā)創(chuàng)作期出現(xiàn)更精彩的作品。
孩子到了5歲左右已漸漸明白了各種事物具有的特征和事物之間的關系。因此不會再像4歲以前的孩子畫的頭足人像那樣直接從腦袋上畫出手來,而且還明白了畫中的人物是要穿衣服的。盡管如此,孩子的畫在成人的眼中仍然有所缺失,但不要取笑他們的畫。
4~8歲左右孩子繪畫的特點不是按照自己看到的畫,而是按照自己認識到的并且是感興趣和關心的事物來畫畫。
孩子在5歲半以后開始對事物之間的關系逐漸有了興趣,并試圖用繪畫來表達這些關系,最為明顯的特征是孩子在畫中開始使用基底線,這時候的孩子們從四歲的目錄式羅列開始過渡到以基底線為基礎的二維平面世界。
這段時期欣賞孩子的作品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聽聽孩子講述畫里的各種關系。我們應該多問問畫里的各種故事情節(jié),并在生活中盡量豐富孩子的娛教活動。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喜歡在幻想世界中做角色扮演的游戲,這也是孩子發(fā)展想象力的重要階段。能把對故事的印象畫成一幅畫也是五歲孩子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請給孩子多提供豐富的故事和繪本。
切勿讓孩子看著事物來畫畫,也不要總是提醒孩子應該怎樣畫,這樣會讓孩子的畫失去自由和成長的樂趣。對于觀察力的培養(yǎng)需要等到6歲以后。而5歲的孩子通常會將實際看到的事物按照自己的印象來繪畫,家長要經(jīng)常鼓勵和贊美孩子憑印象畫出來的畫。
五歲的孩子仍然不能用過多的顏色,這樣只會對他畫畫的創(chuàng)造力進行干擾,試著只用一只黑筆盡情地畫個夠吧。
【兒童畫繪畫基礎知識及輔導方法】相關文章:
繪畫素描的基礎知識06-26
兒童繪畫基礎知識美術06-23
繪畫入門基礎知識《書畫的價值》06-27
2017外貿(mào)基礎知識輔導10-27
兒童繪畫水粉畫基礎知識06-27
小升初數(shù)學基礎知識輔導參考08-20
小學作文輔導的方法11-15
兒童畫國慶節(jié)繪畫作品圖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