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積食怎么辦
寶寶積食怎么辦才好呢?有些寶寶會出現積食的情況,這時父母就會不懂了,那么,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寶寶積食怎么辦,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積食怎么辦
第一,積食處理
其處理原則首先是“減負”,減輕腸道負擔,不再食用普通食物,可以給予流質的牛奶、豆漿,或者半流質的粥、米粉等,不刺激腸道.又保證寶寶的營養供應。
第二,根據腹瀉的嚴重程度決定是否需要補液。
一般只要是稀便或者水樣便,都應該考慮ORS補液,可以采用我們在補液專節里推薦的少量補液的方法。若有嘔吐,參見下文。
第三,處理嘔吐癥狀。
積食在1~3歲的寶寶,嘔吐常常先于所有癥狀出現。我記得我們說過,嘔吐是一種比較模糊的癥狀,可以在各種疾病中出現。但積食的嘔吐比較典型,首先有過量飲食或者食入難消化的食物,或者睡覺著涼等“病史”,且嘔吐物中常有“滯留”的食物。將食物吐出后,這種嘔吐一般會停止,極少出現嘔出物僅為胃液、腸液。
我們應該知道,這種嘔吐是機體排出“滯留物”的保護性反應,所以不應該進行主動的.止吐,無需服用止吐藥物。
若出現因為嘔吐無法服藥、服用ORS的情況,應該是“保護反應”的余波,或者是滯留物尚未清除。一般這時還未發生發熱和腹瀉,可以稍待觀察,一般發熱或者腹瀉出現后,嘔吐反應會自行停止。若嘔吐繼續,應該送醫,判別是否有較重的其他病變。
由于積食的嘔吐和腹瀉并不同時,所以腹瀉開始后只要沒有嚴重的嘔吐,即可開始ORS補液。
第四,處理發熱癥狀,一般控制過度的發熱即可。
第五,處理腹瀉癥癥狀。
一般可以采用吸附劑,既可吸附一些“搗亂”的細菌,亦可減輕腹瀉癥狀,促進腸黏膜盡快恢復。
第六,根據醫療條件,可以補鋅。
第七,恢復期。
腹瀉停止、大便成形后,亦需注意腸道功能的保護,防止在這個“易感期”再次出現問題。這個階段益生菌和益生元可能會有作用,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選用。
寶寶積食食療辦法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癥狀,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后讓孩子吃一點。
我的親身體驗:
用糖炒總覺得麻煩,我發現給寶寶煎服山楂湯也很有效果。我從超市買了些新鮮山楂,洗凈取適量切成小塊,放入燉鍋中小火煮3-4小時,煮出湯色后,用干凈紗布過濾果塊和雜質,根據寶寶的口味,稀釋或者加糖,讓寶寶當成水喝。有時如果沒有買到新鮮山楂,就買些未加工過山楂干代替,用高壓鍋大火滾燒后轉小火淬制汁水,讓寶寶服用。另外,我發現山楂有清肺功效。
我們的處理原則里沒有講到使用抗生素,我們也多次說過,一般不嚴重的腹瀉,和沒有明顯中毒癥狀、沒有典型細菌感染癥狀的腹瀉,都不應該使用抗生素。
只有積食的典型癥狀,即便水樣便較多,有脫水,亦不應該主動使用抗生素,而是“對癥”處理,待腸道內菌群恢復——此時主動使用抗生素,往往會使細菌大量裂解釋放出內毒素,反而加重病程。
寶寶消化不良吃什么
1、酸牛奶
先將牛奶加5~10%蔗糖煮沸消毒,待奶液冷卻后,徐徐滴入乳酸液(按每100毫升牛奶加5%的乳酸液5毫升),邊加邊攪,使成細顆粒狀即成。酸牛奶易于消化,適用于胃腸炎的患兒。
2、脫脂奶
將牛奶煮沸,待冷卻后除去脂肪膜,再煮沸余乳,再冷卻后去脂肪膜,如此反復3次即可。脫脂奶適用于嘔吐、腹瀉、痢疾等患兒。
3、炒奶糕
將奶糕炒至淡黃色,炒后淀粉變為炭化糊精,可吸收水分。有止瀉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4、焦米湯
將大米洗干凈,晾至半干炒成焦黃色,100毫升水中加炒焦米6克,用文火煮1小時,過濾去渣,再加0.4%的食鹽煮沸后即可。焦米湯中淀粉變成糊精,易于消化。適用于嚴重腹瀉及消化不良的患兒。
5、胡蘿卜汁
先用胡蘿卜500克,洗凈搗碎,加入少許水煮10~15分鐘,用紗布過濾,加水至1000毫升,再加3~5%的蔗糖煮沸倒入瓶中,煮5~10分鐘消毒后飲用。
【寶寶積食怎么辦】相關文章:
寶寶積食的辦法06-19
應對寶寶積食的方法06-28
寶寶積食食療方法06-25
寶寶積食有什么癥狀06-24
寶寶積食吃什么好06-20
寶寶積食的癥狀及處理辦法06-20
寶寶積食發燒食療方法06-25
寶寶出現積食癥狀的解決辦法06-20
寶寶發燒怎么辦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