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怎么辦
寶寶的抵抗力都比較低,難免會生病,寶寶發燒就是其中一種,那么寶寶發燒怎么辦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寶寶發燒怎么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寶寶發燒怎么辦
1、頭部冷濕敷:用20℃-30℃冷水浸濕軟毛巾后稍擠壓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額,每3-5分鐘更換一次。
2、溫水擦拭或溫水浴:用溫濕毛巾擦拭寶寶的頭、腋下、四肢或洗個溫水澡,多擦洗皮膚,促進散熱。
3、冰敷:可以少量適當使用冰敷,在寶寶兒前額、頸部兩側、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位置冰敷或者冷敷。但一定要注意在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凍傷寶寶的皮膚,而且6個月以內的寶寶也不宜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一般認為冰敷弊大于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4、酒精擦浴: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
5、補充充足的水分,不要隨便吃藥。高熱時呼吸增快,出汗使機體喪失大量水分,所以爸媽在寶寶發熱時應給他充足的水分,增加尿量,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
寶寶發燒注意事項
1、體溫38.5℃以上才用退燒藥
使用退燒藥須每隔1-2小時測量體溫一次,當體溫低于38.5℃,可以不用退燒藥;體溫38.5℃以上才開始服用退燒藥,間隔使用的時間至少6小時以上,不能在短時間內頻繁使用,一天不能超過4次,否則有可能造成藥效過重和退燒過度。體溫下降,即停藥。
2、退燒藥應交替使用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小兒退燒藥主要為布洛芬(如美林等)和對乙酰氨基酚(如泰諾林、百服寧等)。在臨床處理一些高熱病癥時,如果無法通過某個單一的藥物達到退熱的效果,建議在嚴重的持續高溫的情況下,考慮交替聯合用藥。原則上,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后4小時可選擇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時可選擇對乙酰氨基酚。當寶寶服用一種藥物如果出現嘔吐,應該選擇另外一種藥物。
3、服藥期間多飲水
所有退燒藥都會引起病人出汗,這是增加人體散熱、使體溫降低的表現之一,這一過程往往會消耗病人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維生素,故要想達到理想退燒效果,還要讓寶寶攝入足夠的'液體,這樣才能保證機體通過散熱達到退熱的效果。在使用退燒藥期間宜多飲水,尤其應多飲糖水,同時可口服B族維生素及維生素C,這均有利于病人機體功能的康復。
寶寶發燒原因
1、感染性疾病所導致的發燒。注意退燒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感染性疾病最常見的是由感冒引起。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易得的,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癥狀不一,發燒、食欲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醫生會給予對癥治療的藥物,加上多休息和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愈。但若照顧不當,并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39℃以上高燒的危險。
2、無菌組織被破壞或壞死導致的發熱。如燒傷、骨折、腹腔或胸腔內血液的吸收等原因引起的發熱。
寶寶天生好動,摔傷骨折這種情況并不少見,據統計,兒童骨折基本占到骨科骨折病癥的三分之一。兒童骨折損傷與成人是有區別的,兒童的骨骼在不斷生長發育,其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學性能都在不斷變化,兒童骨頭因骨質多孔、骨膜肥大等,骨折時較不易完全斷裂移位,絕大部分的兒童骨折都不需要手術,但骨折容易引起炎癥,造成發熱,所以寶寶骨折的時父母也要注意寶寶的發燒護理。
3、生物制劑或藥物引起的發熱。如血清、菌苗、異體蛋白或某些藥物過敏。
因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后。若寶寶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馬上打疫苗,以免癥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這個時間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家長要另外做判斷。
【寶寶發燒怎么辦】相關文章:
寶寶發燒怎么辦08-24
寶寶發燒怎么辦08-29
寶寶如果反復發燒應該怎么辦08-29
如何預防寶寶發燒06-22
寶寶出現發燒的原因06-23
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06-23
寶寶發燒如何退燒08-25
預防寶寶發燒的方法06-25
寶寶發燒抽筋如何急救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