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育兒知識
寶寶的健康是父母最關系的事情了,但是事與愿違,很多疾病還是找上了寶寶。有的寶寶經常生病,好了沒多久又患上其他疾病,真令人頭疼。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從母體帶來的抗體水平逐漸下降,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反復生病。那么寶寶總是生病怎么辦?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3—6歲育兒知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3-6歲育兒知識1
6歲兒童肚臍痛發紅是肚臍發炎,這時媽媽要注意保持寶寶肚臍的干燥,并讓肚臍暴露于干凈的環境中,避免局部污染,炎癥就不會進一步發展。孩子肚臍痛發紅,父母可以給寶寶按一下方法進行護理: 首先,可用消毒過的棉簽蘸75%的酒精或是5%的聚維酮碘,每天2—3次在寶寶臍部周圍擦拭。消毒時,媽媽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把寶寶的臍孔張開,右手用蘸有藥水的棉簽自內向外螺旋形的把藥水涂在寶寶臍部,范圍大概是直徑約3cm的圓圈。
第二步,在寶寶臍部消毒之后,媽媽再用干凈的紗布把寶寶裸露的臍部蓋起來,防止感染。 第三,若經過數日的消炎、消毒后,寶寶臍部感染的狀況仍沒有好轉,媽媽就應帶寶寶去醫院就診,另外,請醫生檢查一下寶寶的肚臍是否和膀胱或直腸相連了。
寶寶肚臍發紅,媽媽們可以通過以下這些癥狀判斷寶寶是否臍部發炎:
1、寶寶自出生后肚臍愈合時間過長,超過一個半個月。
2、臍部潮濕,臍部周圍的皮膚又紅又腫。
3、臍部有出血甚至流膿現象,且分泌物伴有異味時。
4、臍孔深處出現淺紅色小圓點,觸碰后有血滲出。當寶寶出現以上情況時,媽媽應懷疑寶寶得臍炎了。
孩子肚臍眼臭的原因考慮是細菌侵入而引起感染造成的。臍炎的表現,臍窩較深且底面皮膚皺褶,污物、皮脂存留,不易使局部清潔,或去垢時不慎擦傷導致的。
3-6歲育兒知識2
可導致四歲寶寶嘔吐的原因很多。4歲小孩吃飯嘔吐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著涼胃腸道出了問題。小孩嘔吐該怎么辦?首先要注意保暖,也可吃些溫和暖胃的食物。小孩飯后嘔吐要考慮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或者中毒,也可能是吃太多不消化。
引起寶寶的嘔吐有可能是寶寶對吃的這個東西不消化引起的腸胃保護性嘔吐,只要吐出來就好了;如果寶寶沒有發燒和吵鬧的情況,只要多喂水,注意飲食清淡,喂點媽咪愛或是胃蛋白酶就行,也可以給寶寶吃點益童益生菌,幫助寶寶改善腸道功能,促進寶寶消化吸收,消化好就不會老是吐了。寶寶有發燒的情況就可能是腸胃發炎引起的嘔吐,你可以多喂點水,再觀察一下;如果還有嘔吐并伴有寶寶哭鬧、昏睡的情況就必須要去醫院。如果孩子主要表現為咳嗽后有嘔吐的表現,就是咳嗽的時候刺激喉部導致的反應,咳得力道過大就會引起嘔吐的。先觀察一下,小孩子病情發展快,如果出現發燒就盡快去醫院就診,孩子嘔吐多考慮是病毒性感染所致,要根據病情發展幫孩子找到發病原因。
3-6歲育兒知識3
寶寶患了感冒,家長帶其就醫時可以咨詢一下醫生哪些感冒藥可用。中成藥方面,抗病毒口服液、健兒清解液對風熱感冒效果較好,風寒感冒可以服用一些藿香正氣口服液,劑量請遵從醫生的指導。至于成人用的感冒藥,醫生建議不要隨便給孩子服用。不要服用兩種以上的感冒藥,因為藥物的成分可能會有重疊,導致過量用藥,增加副作用。寶寶經常感冒發燒是體質弱、免疫力低下的表現。感冒時首先要讓孩子充分休息,待癥狀消失后才能恢復自由活動。要按時服藥,根據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別給予清淡的流質食物。
寶寶患感冒時,體內維生素的消耗增加,血中維生素的含量降低, 所以在飲食中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加寶寶的抗病能力。但是香蕉不能多吃,適當適量就可以了,生病的寶寶腸胃也弱,吃多了容易引起腹瀉。
3-6歲育兒知識4
引起5歲寶寶肚子痛的原因有很多,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具體的身體變化,這樣即使送到醫院治療,也好讓醫生及時準確的做出診療的判斷。在家照顧寶寶,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能夠舒緩寶寶的痛苦:
1、讓寶寶充分地休息,因為睡眠通常能夠舒緩疼痛。
2、多給寶寶喝水,因為寶寶可能會幾天都不能進食固體食物,但一定不能缺水。
3、如果寶寶有嘔吐的情況的話,更要定時給寶寶喝大量的水。一些口服補液,例如葡萄糖水或藥房有售的口服電解液等對于緩解腹痛現象也十分有效。
小兒肚子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1、寶寶吃得過快,過多或者產生胃氣等都可能會引起腹痛。經過消化和休息后腹痛就可能會消失。
2、便秘也是引起寶寶腹痛的一個常見原因。便秘不單單是看他大便的次數,而是要看寶寶大便的粘稠度。這個時候就要注意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
3、腹中的細菌或病毒也會引起腹痛。腸胃炎或食物中毒也會引起嘔吐和腹痛。同時耳朵發炎或咽喉發炎也可能會引起寶寶的腹痛。
4、飲食的變化,例如喝過多的果汁、牛奶等也會引起腹痛。
思密達是治療小孩子拉肚子的藥,普遍嬰兒拉肚子都可以吃這個,如果不行的話后建議媽咪愛,思密達混合吃,還有“頭孢克洛顆粒”小兒的消炎藥,非常管用,2天見效。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試。另外一定要注意調整寶寶的飲食,涼的,油膩的,辣的一定要忌口。還要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寶寶的用具(奶瓶等)一定要嚴格消毒。
3-6歲育兒知識5
鼓勵孩子
這對于中班時期的孩子是十分關鍵的,因為他們對于師長的依靠性還是比較強,所以很容易會出現畏懼困難,不敢嘗試的情景。所以,鼓勵在這個時候就尤為重要了。
獨立做事
不管事情有多難,能夠不妨讓孩子先去嘗試,做到怎樣程度就算什么程度,然后及時地予以稱贊,讓他們充分建立起自信心。這樣不僅僅養成了孩子勤于動手的好習慣,并且還培養了他們良好的'自信心。
模仿力強
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有著驚人的模仿本事,家長不可小覷。因為這說明孩子有著比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會注意觀察所模仿對象的特點,也是自己的本事的一種表現。
發揮主觀能動性
大部分家長覺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無論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主張,其實這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做為父母,就是要適當地對孩子放手,讓他們發揮自己的選擇權,這同時也是避免孩子日后出現優柔寡斷。
3-6歲育兒知識6
1、孩子的問題,其實就是父母的問題;孩子問題越多,說明父母問題越多;
2、恐嚇是對孩子最大、最常見的傷害。包括:不吃飯我就拿走你的糖這樣“小小”的恐嚇。
3、做父母需要先“消毒”,去掉心靈上的偏見等種種病毒。
4、想要怎么樣的孩子,就做怎么樣的父母。比如想要脾氣暴躁的孩子,父母盡可由著自己性子來;想要溫和的孩子,那就得做溫和的父母。
5、孩子需要心理安全感,也需要環境安全感:孩子害怕過于寬敞的環境。哪怕有再好玩的玩具,他都很難真正安心。這個時候,別和孩子講什么獨立。讓一個大人獨自闖沙漠,他能感覺安全嗎?
6、做好父母的要素之一:懂得堅持。懂得哪些情況下要堅持;懂得如何堅持。另一要素是:情緒穩定
7、孩子非常能察言觀色,因此在他所能聽到的范圍內,絕不能隨意議論他。尤其是不可以貶低他。倒是可以適當地歸納他的優點,“故意”讓他聽見。
8、帶孩子要投入。育兒無小事。小事也可能是大事。隨意是指不要有情緒焦慮,而不是可以放任。
3-6歲育兒知識7
一、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家長對孩子大聲地呵斥:“你怎么連這都不知道。”“快點過來,聽到沒有?!”……這樣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時有發生,我們做父母的往往認為這樣居高臨下,命令式的語調能體現自己的威嚴,能讓孩子更聽話。可是你試過另外一種方法嗎: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無論是在自己、親戚、朋友家里還是在公共場合,當你要對孩子說什么的時候,請試著蹲下來,讓自己與孩子處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看著他,然后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發現,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說話,孩子同樣聽你的話,而且還會更開心地去執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達到的是同樣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說話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卻更開心了,對你的“命令”同樣是執行的。這就是因為你蹲下來了,你用和藹的口氣和他說話。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著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訓孩子最科學育兒知識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小孩子的領悟能力相當強,當你不想讓他做某事時,只要輕輕地搖搖頭,或悄悄地對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就會明白的,完全沒有必要大聲說出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門前和孩子達成默契,就當是你們之之間的秘密:“如果你看見爸爸搖頭,那就說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點頭,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自主意識也會隨之增長。當你喂他吃飯時他說“我自己吃”,當你幫他穿衣時,他說“我自己穿”,可能他會弄得滿身是飯,可能他會把衣服穿得一團糟,但我們不要打擊你的興致,而要信任他,鼓勵他,給他學習的機會,否則孩子將永遠不會“長大”。
四、相互間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兒園育兒知識大全孩子的各幼兒園春天育兒知識種想法,也應該把你的大班育兒知識想法告訴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時做什么工作,媽媽平時喜歡吃什么,爸爸媽媽對寶寶什么表現感到很高興等等。對孩子敞開你的心扉,孩子也會同樣對待你,交流的問題解決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間就有了默契,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裨益。
3-6歲育兒知識8
1、春季細菌容易繁殖,隨氣溫給孩子增減衣物
春季是冬季和夏季的過渡季節,相對來說,溫差會比較大,在這個季節細菌容易繁殖,孩子的免疫系統也不夠完善,所以孩子會特別容易生病,特別是像一些會傳染的呼吸道疾病,平時要跟隨氣溫變化給孩子增減衣物。
2、預防呼吸道疾病,提防手足口病
春季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小孩的免疫能力不夠好,所以會比較容易受到感染,像一些小學生或者是幼托兒童,而春季也是手足口病高發期,而主要受感染的對象就是這些小學生,所以一定要特別注意,像一些受過感染的毛巾、茶杯、玩具等就不要被孩子接觸。
3、補充鈣,為長個作準備
春季,是孩子生長得比較快的一個季節,特別是長個子,所以在這個季節應該要保證給孩子提供充足的鈣質,一般孩子在春季每天只需要700—800毫克就可以了,既可以食補又可以藥補,但是對于孩子來說,食補是最好的方法,像一些骨頭湯、蝦皮、海帶等,但是記住,不要經常給糖和巧克力孩子吃,那樣會陰礙人體對鈣的吸收。
4、多補充維生素C,提高靈敏程度、防干燥出血
除了要多補充鈣還要為孩子多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可以提高腦神經的靈敏程度,使人的反應更靈敏更靈活,而且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而且春季風比較大,天氣也會比較干燥,很容易會出現出血癥,而維生素C就有不錯的防出血效果,所以平時不妨多給孩子吃一些新鮮的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
5、多吃粗、雜糧和富含自然糖成分食物
孩子可以多吃一些粗糧、雜糧,這些粗、雜糧不僅可以為身體補充礦物質還可以促進消化,使孩子的胃口更好,春季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自然糖分的食物,因為天氣和氣候的轉變,孩子們的代謝能力逐漸增強,多吃一些自然糖分食物可以為身體提供能量,拒絕饑餓。
3-6歲育兒知識9
一、慎用蚊香
夏天蚊蠅多,家長為保護孩子往往點上一盤蚊香。但要注意,蚊香特別是劣質蚊香中摻有敵敵畏等有機磷農藥,燃燒時農藥散布在煙霧中,被幼兒吸入易致中毒。孩子年齡小,身體器官功能較差,對有機磷特別敏感,故不宜應用。
二、夏季食物注意事項
孩子在夏季曬太陽時間過長,日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兒童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促使骨骼加速鈣化,但血鈣大量沉淀于骨骼,會使經腸道吸收的鈣質量相對不足,造成血鈣下降,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此時如果兒童從食物中攝入的鈣質不足,或不能及時補充鈣質,極易導致低鈣性驚厥癥、出現雙眼上翻、面肌顫動、肢體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癥狀。因此,夏季要及時給兒童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蝦米皮、海帶、魚、骨頭湯等。另外,蛋白質可促進鈣的吸收,如豆制品、雞蛋等;炎熱的夏季里西瓜是孩子常用的消暑佳品,但是現在吃西瓜也要當心惹出“禍”來了。據介紹,一般帶有激素和農藥的西瓜,從外表看西瓜皮上的條紋黃綠不均勻,從里面來看瓜瓤比較紅,瓜子卻是白色的,而且吃起來沒有甜味;冷飲吃得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并刺激腸道,使蠕動亢進,縮短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影響孩子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
三、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人離不開水,但過量飲水卻會中毒。大家知道,水約占體重的65%至70%,且在體內相對穩定。所以,在炎熱的夏季,孩子喝水時最好放點鹽或飲用含鹽汽水。若不習慣于喝含鹽飲料,則應將菜炒咸一點食用。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水中毒。
四、夏天不宜給孩子剃光頭
不少的家長認為孩子夏天剃光頭涼快,殊不知此法不利頭部保健。夏天陽光強,孩子光頭失去了頭發遮陽屏障。孩子皮膚防御功能不夠完善,剃光頭增加各種外傷碰傷頭皮,從而增加各種細菌在頭皮上的感染機會。如果細菌侵入孩子頭發根部,破壞了毛囊,會影響頭發的正常生長。因此,孩子夏天不宜剃光頭。
五、飲食不宜過于清淡
夏日炎炎,家長怕孩子上火,往往只給孩子吃些清淡飲食,實際上這樣做并不好,因為寶寶正處于生長發育期,對營養的需求量較大,過于清淡的飲食,會導致孩子出現營養障礙。夏季寶寶的飲食,仍應多樣化,新鮮的魚、肉、雞蛋、豬肝等,都是應該吃的,可做成粥,這樣既便于寶寶消化,又有營養。
六、飲料不宜多喝
各種飲料,如汽水、果汁、可樂等,由于含有較多的糖分及電解質,寶寶過多攝入,會影響其食欲和消化功能,而且過多糖分也會使寶寶發胖,因此夏季兒童出汗較多時,最好多喝白開水,給其補充水分。
3-6歲育兒知識10
1.秋高氣爽,寶寶應該多喝白開水,不宜喝飲料 如果寶寶排斥白開水,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平時多給寶寶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肴的鹽分,并保持寶寶體內水分平衡。
2.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應該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為鹽分太多容易加速體內水分的散失。熱量過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熱性水果,如荔枝、桂圓、橘子等,也應盡量少吃。
3.呵護寶寶皮膚
媽媽在給寶寶擦拭或洗臉時宜選用柔軟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畢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潤成分的兒童護膚品。寶寶的嘴唇容易干裂。媽媽應先用濕熱毛巾敷在寶寶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潤唇膏。寶寶鼻腔內的黏膜比較容易干燥,媽媽可用棉簽蘸生理鹽水滋潤鼻腔。
4.冷水鍛煉
中醫認為“寒涼傷脾”。即使體質好的寶寶也不能天天吃冷飲。除了限制冷飲以外,從冰箱拿出的飲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溫下15分鐘后食用。
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寶寶對冷的適應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臉、擦身、沖淋和游泳。冷水鍛煉要循序漸進,先用與體溫接近的水,然后逐漸降低水的溫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沖淋適合3歲以上的兒童,動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膚輕度發紅為止。
5.預防腹瀉
入秋后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主要累及3歲以下寶寶。媽媽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
6.營養調理
多給寶寶吃牛奶、豆制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補充玉米、全麥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雜糧,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纖維素的食品,如菠菜、蘿卜、胡蘿卜、芹菜、花菜等,也應增加。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病。
總之,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讓孩子能健康愉快的成長。
【3-6歲育兒知識】相關文章:
3-6歲育兒知識08-09
家庭育兒知識3-6歲08-01
夏季育兒知識3-6歲08-04
育兒知識大全3-6歲07-21
3-6歲育兒知識大全08-10
秋季育兒知識3-6歲育兒方法01-20
中班家長育兒知識3-6歲08-09
幼兒園3-6歲育兒知識08-12
3-6育兒知識大全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