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人正確帶寶寶的方法
老人怎么帶寶寶?事實上,孩子在三歲之前是非常關鍵的時期,如果這個時間段父母能陪伴在身邊是最好的。如果父母實在太忙,也建議等過了三歲再交給老人來帶,那么,老人怎么帶寶寶?下面小編帶您來看看。
老人正確帶寶寶的方法
提醒一 讓寶寶盡情爬行
老人們看到小孩有什么動靜,就繃緊了神經,十分緊張。看到小不點在地上爬,就趕緊把人家抱到床上還有小車里,不讓小寶寶亂走,擔心磕磕碰碰。這么限制我們寶寶的行動,寶寶會不開心的。
看到這種過分緊張的行為,媽媽不禁感嘆道:有必要這么夸張嗎?
所以,如果看到這種情況,媽媽可以跟老人們解釋寶寶爬行的好處呀。
當小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頭頸抬起,胸腹離地,用肢體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鍛煉了胸腹背與四肢的肌肉,并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為日后的站立與行走創造了良好的基礎。此外,爬行對孩子來說是一項較劇烈的活動,消耗能量較大,據測定:爬行時要比坐著多消耗一倍能量,比躺著多消耗兩倍能量,這樣就有助于孩子吃得多、睡得好,從而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
這么多好處,比人家去做健身還好,所以干嘛不讓寶寶享受爬行呢?只要在旁邊注意保護,一般來說都是安全的。
在解釋了諸多好處之后,老人們當然也愿意放手讓寶寶去爬行啦。
提醒二 寶寶防曬做足功夫
看看,外面的陽光多燦爛,外面的空氣多新鮮,外面的娃玩得多歡樂啊,看到這么美好的一幕,哪個寶寶不心動啊,哪個爺爺不心動,于是爺孫兩個人就快快活活地出門。
不過,出門歸出門,老人家總是會忽略給寶寶防曬。寶寶的皮膚還很稚嫩,長時間在陽光底下曬,會影響寶寶的皮膚。
所以,媽媽們可以提醒老人家給寶寶做做防曬工作。例如,出門要選好時間,爸媽們不妨建議爺爺奶奶進行戶外活動的時間根據季節的變化進行調整,夏季可在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春秋兩季可在上午9點后到下午3點前。他們玩耍的時候,可以選擇呆在樹陰下,當然遮陽傘下或帶蓬的小推車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曬利器。
提醒三 不要嚼爛食物喂寶寶
有些老人家,在寶寶沒有長牙齒之前會嚼爛食物去喂寶寶,以為可以讓寶寶直接吞咽,其實非常不衛生。
大人口腔里有很多細菌、病毒,嚼喂容易使小孩患病,因為成人身體的抵抗力比嬰幼兒要強,有些致病細菌成人接觸了可能不患病,可是寶寶接觸后很可能患各種疾病。此外,由于咀嚼后的食物很細碎了,孩子不再咀嚼便可咽下,天長日久,寶寶的咀嚼能力就得不到鍛煉,造成牙齒、咀嚼肌和下頜骨不能正常發育。嚼喂也不利于孩子的消化和吸收。小孩通過自己咀嚼食物,可以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以利于食物的化學消化。
媽媽們只要將嚼喂的壞處一一解釋給老人聽,相信他們能夠理解,用一種衛生的方式喂養寶寶。
提醒四 過來人也要充充電
老年人在養育孩子的全過程中,處理過許多孩子成長中的問題,親眼目睹并參與了一個或幾個孩子從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的全過程,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積累了豐富的育兒經驗。雖然有些經驗已經過時,但在孩子健康方面、做人道德方面,祖輩的經驗教訓仍有作用。
所以,將帶寶寶的重任交給爺爺奶奶,他們可以利用傳統的老經驗,再學習新的育兒經,帶起寶寶會更加得心應手。其實,爸爸媽媽平時可以多和老人溝通,多給他們講講一些年輕爸媽的經驗。當然,爸媽們也可以多訂閱一些通俗易懂的現代育兒書刊,放在家中給爺爺奶奶翻閱,讓他們多接觸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方法,提高自己科學育兒的水平,這樣也能彌補“隔代教育”的不足。
提醒五 拒絕補償心理
有一些老人家,因為當年生活條件所限不能給孩子豐富的物質條件,或者不能給予孩子充分的關愛,所以就會出現一種補償心理,想要一下子都補償給小孫子小孫女,于是很容易出現溺愛的現象。所以,爺爺奶奶在帶小孩的過場中,還是要把握適度原則,該表揚的就表揚,改批評就得批評,更要理智對待小孩的物質需求。
提醒六 父母老人步調一致
明明媽媽千叮嚀萬囑咐讓外婆不要給寶寶吃糖果,可是媽媽上班后,經不住寶寶甜言蜜語、軟硬兼施的外婆終于“投降”了,乖乖交出了糖果。相信這種場景爸爸媽媽見了不少了。爸爸媽媽當然希望老人能跟自己站在統一戰線,無奈老人家心軟,經常被寶寶兩句勸就動搖了立場。這個讓不少爸媽頭疼啊。
難道就沒有解決辦法嗎?
其實,如果爸爸媽媽能多花時間與老人溝通,讓他們了解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分享一下教育故事與生動的案例,慢慢地影響他們,這樣他們的頭腦中會裝進更多的適合現代孩子的教育策略,同時也要用故事或案例的方式講一講溺愛對孩子一生幸福的影響。但是,前提是爸爸媽媽不是想去改變他們,而是跟老人家是分享,影響他們,相信他們一定也會有所改觀的。
提醒七 跟垃圾零食說不
許多老人都怕餓著寶寶,所以一旦寶寶喊說要吃零食,當然就順著小孩的意思啦。偏偏小孩子們都愛吃那些“垃圾食品”,一撒起嬌來,老人也不得不說好啦。其實,小朋友吃零食無可厚非,但是一些垃圾零食絕對拒絕,所以,不妨在家里貼一張“零食黑名單”,下次寶寶嘴饞了就知道哪些可以給他們吃,哪些不能吃。
老人正確帶寶寶的方法
1、不過分嬌縱溺愛孩子
我們總說隔代親,確實生活中的很多爺爺奶奶格外疼愛孫輩,自己舍不得吃的什么好吃的都留給孫子孫女,只要是他們的愿望都會盡量去滿足,有時明明知道其實不能夠事事都如他們意,卻孩子敗給對他們的疼愛。
當孩子長大后有了自己的血脈,爺爺奶奶就會將對兒子女兒的愛轉移到孫輩身上,而很多年輕父母糾結該不該給他們帶娃,就是因為他們對孩子沒有底線的愛。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惹人厭的熊孩子,可能時不分場合與時間的大吵大鬧,可能做出來的一些事情惹出禍端,總之總在闖禍,讓人不喜,可是那些溺愛孫輩的爺爺奶奶,總會以各種借口,例如“孩子還小”“他還是個孩子”之類的話護著他們。
這使得孩子越來越不辨是非,肆意妄為,一棵正在成長的小樹沒有正確的扶植,難道不會容易長歪嗎?
如果老人在疼愛孩子的同時,有自己的原則與底線,不過分驕縱與溺愛,不會一直去縱容,則能夠避免讓孩子長成一個不被大家喜愛的人。如果老人們知道自己對孩子身心成長帶來的影響,就應該做一個明事理有原則的長輩。
2、與子女交換育兒意見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老一輩不得不承認,一些育兒觀念與經驗確實已經過時,并不符合現在孩子的成長狀況,但他們對這個世界新知識的接受有限,雖然如今提倡科學育兒,但對他們來說,來學習新知識的能力都是不算強的。
如果老人非要一意孤行,用陳舊的育兒觀念來照顧孫輩,很可能就會給寶寶們帶來一些不好的情況。
老人們要學會與自己的兒女溝通,交換育兒意見,對于一些合理的、為孩子好的地方一定要聽得進去,及時糾正與更新自己的育兒知識庫,對觀念系統進行更新升級,不僅讓自己的知識儲備得以上升,還能夠在照顧孫輩時避免很多錯誤,給孩子更好的照顧和思想道德教育。
及時溝通還能夠消除兩代人在育兒上的分歧,避免家里發生一些爭吵,為孩子營造一個和睦溫馨的家庭氛圍,在這種有愛幸福的氛圍影響下,孩子也能夠長成一個開朗樂觀的人。
如果能做到愿意溝通交換意見,這樣的老人年輕父母是很愿意將孩子交給他們的。因為老人能夠接受新的育兒知識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也能夠避免再使用那些不合理的育兒觀念。這種爺爺奶奶的教育思維也會越來越靈活,在他們身邊長大的孩子必然也會越來越聰明,長大不愁成績不好。
3、堅決杜絕封建傳統思想和經驗主義
如今盡管已經到了21世紀,可一些封建傳統的思想觀念仍然保留在一些老人的思想當中,如重男輕女等,在育兒上,其實也有。
隔段時間網上就要出現一些老人帶娃引發的爭執,如給孩子睡扁頭、擠乳頭、亂喂成人補品,喂飯時自己咀嚼過后再喂給孩子等。
很多老人在帶娃時,都盲目相信自己的“經驗”,是實打實的經驗主義,用一些土辦法來解決生活中碰到的育兒問題。一旦年輕父母質疑或者反對,他們就會說:我都養大了你(你老公),活了這么多年,有沒有用可不可以用我還不知道?我們過去都這么治!
然而,一些土辦法、土思想其實完全就是封建傳統思想,本身就是受到當今社會所抵制的,老人如果還是盲目堅持,不僅可能會產生于兒女的爭執,還可能會給孫輩帶來身體或心理上的負面影響,讓孩子活遭罪。
如果老人自己就了解,或在兒女提醒下知道這些封建傳統育兒思想的危害,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經驗與科學方法結合,就能夠逐漸發現最實用最科學的育兒經,年輕父母對老人帶娃也就更放心。
事實上老人帶娃并不是那么天經地義,他們更多的是出于為孫輩的愛或者想為子女分擔一些壓力,本意都是好的,只是在具體實踐方法上出現偏差,無論是哪一方,遇到分歧或問題好好溝通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老人正確帶寶寶的方法】相關文章:
正確給寶寶洗澡的方法06-29
給寶寶正確斷奶的方法06-29
讓寶寶正確作息的方法06-29
寶寶刷牙的正確方法06-29
給寶寶洗臉的正確方法06-25
寶寶正確的退燒方法06-25
給寶寶補鈣的正確方法06-27
寶寶正確說話的發聲方法06-21
寶寶正確秋凍的方法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