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正確教寶寶爬行的方法
方法1
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圓狀。(席子有彈性,方便展開) , 讓寶寶趴在席子上,將席子一邊壓在身下。媽媽推動席子,讓寶寶隨著席子的展開而朝前爬。
方法2
一個人在寶寶前面,一個人在寶寶后面。 前面的人牽寶寶的右手,后面的人就推寶寶的左腳,可相反進行。
方法3
這個游戲需要在大人的床上來玩的。媽媽躺在床上,讓您的寶寶趴在一邊,而爸爸在媽媽的另一邊,這時可以爸爸牽寶寶右手,媽媽輔助推寶寶左腿,反之亦然,這個游戲能夠協助寶寶從自己的那邊爬到爸爸這邊來。 相信這個親子互動游戲一定會很有趣的,也加強了寶寶排除困難的能力。
方法4
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媽媽推動寶寶左手、右腳,前進一步后,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輪流進行,訓練寶寶手、膝爬行,在訓練中要注意適時休息,并要多給寶寶鼓勵?梢栽谀康牡財[放寶寶喜歡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寶寶努力往前,并保持對這個練習的興趣。
方法5
寶寶爬行的姿勢,在爬行初期都不是很協調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肌力和身體協調能力有所提高之后,動作會變得比較標準。寶寶的爬姿有很多種,踮著腳爬、匍匐爬、橫著 爬、拖著一條腿側身爬等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不必太苛刻。
方法6
將嬰兒俯臥在床上,媽媽在嬰兒前面擺弄會叫或會響的玩具如小鴨子、小熊打鼓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并不停地說:“寶寶,小鴨子叫了(或小熊敲鼓了),快來拿 !”爸爸在身后用手推著嬰兒的雙腳掌,使其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接觸到玩具,以后逐漸減少幫助,訓練嬰兒自己爬。
方法7
在教寶寶學爬時,爸爸媽媽可以一個拉著寶寶的雙手,另一個推起寶寶的雙腳,拉左手的時候推右腳,拉右手的'時候推左腳,讓寶寶的四肢被動協調起來。這樣教導一段時間,等寶寶的四肢協調得非常好以后,他就可以立起來手和膝爬了。
方法8
一旦寶寶能將腹部離開床面靠手和膝來爬行時,就可以在他前方放一只滾動的皮球,讓他朝著皮球慢慢地爬去,逐漸他會爬得很快。
方法9
對于爬行困難的寶寶,可以讓他從學趴開始訓練,然后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學爬行。其實,剛學爬的寶寶都有匍匐前進、轉圈或向后倒著爬的現象,這是學爬的一個過程。這時爸爸媽媽一定要有耐心,想要寶寶學會爬,就要下些工夫。
方法10
父母們在教寶寶學爬時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的,而要真正地“放低身段”,親自為寶寶示范講解爬行的要領,并和他們一起玩耍嬉戲,讓寶寶覺得爬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增加他們學爬的積極性。
寶寶爬行的意義
絕大多數父母已經認識到“爬”對于孩子的重要性。因為“爬”很好的擴大了孩子的視野范圍和活動范圍,極大的拓展了孩子采集信息的范圍和渠道,對思維邏輯的創建是有巨大幫助的;“爬”又很好的促進了孩子四肢協調動作的發展。
對孩子進行積極而主動的邏輯思維肢體外在表現協調性的練習,對未來構成孩子完整的“復合性邏輯思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爬”對孩子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我們需要提醒父母的是:在實現孩子“爬”這個培育目的時最好使孩子處于自覺、主動實現協調訓練的角色中。因為單一的通過器械或者口令讓孩子被動的完成“爬”的訓練過程(我們稱這種被動訓練為小協調訓練),會大大消減孩子“學習”的興趣度。
對待正常健康的孩子應該更多的關注大協調的訓練,那就是把被動變為主動,讓孩子通過爬的外在表現形式,來完成一個整體邏輯思維的編織建構過程,也就是從孩子個體自身出發,主動地通過爬來完成一個或者一組信息采集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協調和心理健康。
另外,忽略爬行與孩子未來成為“自閉癥”是否有直接的因果關系,我們持保留態度;因兒時忽略爬行是否會導致長大后喪失平衡和自我保護意識我們同樣持保留態度,因為一個邏輯思維的行為結果不可能由單一邏輯思維的原因造成。
【父母正確教寶寶爬行的方法】相關文章:
教寶寶學爬行的方法05-22
父母如何教寶寶正確發音03-30
正確教寶寶學說話的方法06-07
訓練寶寶爬行的方法05-15
讓寶寶學會爬行的方法技巧05-09
訓練寶寶爬行的方法示例05-16
訓練寶寶爬行的小方法05-16
爸爸媽媽教寶寶說話的正確方法05-07
寶寶正確的退燒方法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