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育現代寶寶完美體格方法
方法是一個漢語詞匯,方法的含義較廣泛,一般是指為獲得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與行為方式。方法在哲學,科學及生活中有著不同的解釋與定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培育現代寶寶完美體格方法,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腸胃
腸胃的功能在于吸收食物營養,提供身體發育所需之能量,一般而言,寶寶的體重若有逐步增加,就表示他的腸胃吸收是正常的,理想的狀況為出生十天后,每天增加體重的百分之一。
正常腸胃發育
嬰兒的腸胃在四個月以前,尚未成熟,同時因為腸道酵素不足,只能接受液體食物,四個月以后才能喂食輔食。六個月以內的寶寶正常奶量每天每公斤體重為100cc左右,所以十公斤的寶寶一天喝1000cc奶水便足夠了,若是以4一次計算,那么每次大約要喝150-160cc,另外,開始喂食輔食,奶量就可以減少。周歲內的寶寶要注意腸胃炎疾病,若是病程超過兩個星期,容易演變為慢性腸炎,造成易拉肚子的體質。
中醫健胃整腸療方法
a、胃胰肝膽消化分泌不足,應以內金、神曲、麥芽、谷芽、山楂、大黃為主方。配合越鞠丸、六和丸、香砂六君子湯。
b、消化液或胃酸過多者,食物、水、藥保持冷食;多吞口水、多吃生豆腐、梨、藕……
c、有蟲積癥寶寶,可以將做種子用的檳榔捶破或切開,煮水給他喝,其次也可以使用蕪荑、使君子、阿魏之類的殺蟲中藥。
d、因唾液腺分泌不足導致胃口不佳者,可用青皮、陳皮、枳實、五味子、山楂、梅子等酸味藥開胃。
完美腸胃打造計劃
1、不要強迫或催促喂食,喂食時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大聲喝叫斥責,以免影響寶寶的食欲。
2、喂食之后,將寶寶右側臥或俯臥,床頭抬高20-30度,可以幫助他排出胃中的空氣,不易反胃。
3、每日至少應給予1000卡路里的熱量,多供給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點心和正餐,并且以全脂牛奶取代低脂的食物。
4、保持每日按時進食習慣,不必因一兩餐不肯吃完,反而擾亂原有規律。
5、輔食一次不要過多,以免挑食。
6、不可讓寶寶一邊玩玩具,一邊吃飯,以免分散注意力。
7、可將寶寶喜歡的輔食,每餐平均調配。
8、容易便秘的寶寶,可以提早給予高纖維質的食物。
9、吃得多的寶寶,也要多做運動,以免過度肥胖。
10、父母親不挑食,寶寶就不會有偏食的習慣。
11、不要給寶寶太油膩、口味太重的食物。
12、養成寶寶的排便習慣。
骨骼、四肢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四肢生長板很容易受到感染、受傷或新陳代謝的影響,造成長短不齊或變形,雖然有些問題無法預防,卻可以因為提早發現,而獲得較好的療效。
正常發育狀況
嬰兒剛出生時,身體有許多軟骨,一周之后才逐漸變硬。
出生到三歲前,大部分的寶寶腿部呈彎曲弓形、足尖朝內,也就所謂的O形腿,開始走路之后,足尖會朝外發展。
到了兩歲以后,足尖又會變成朝內。
三歲以后才會足尖朝前。
最初發展的特征是胸部、骨盆小于頭部,四肢短小,坐起來時的高度是身長的70%,到了三到四歲以后,四肢就會慢慢變長。
異常發育狀況
寶寶的導演有很多種,諸如斜頸、先天肢體缺損、雞胸、漏斗胸、鎖骨骨折、臂神經叢傷害、多指癥、并指癥、腦性麻痹、髖關節發育不良及脫臼……其中手部與腳部異常較為單純,最常見的有臂神經叢傷害、內外八腳與扁平足。
a、臂神經叢傷害
寶寶出生時,肩膀被產道卡住,手臂神經叢受到傷害,導致手掌合起來時無法對稱。
b、內、外八字
正常人走路足底的縱軸應該與走路方向平行,或是稍微向外,如果向內太多,就是內八字,如果向外太多,就是外八字,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內外八字不會改善;發育性的問題引起的內外八字,在六歲左右時約有九成的兒童會改善或正常。
c、扁平足
沿著寶寶的腳跟腱畫一條直線,或放一把尺,如果線往內彎,就是所謂的扁平足,寶寶如果是扁平足,多半不耐久站或長時間走路,一般而言,寶寶會自然恢復過了十歲未恢復正常,才需要去醫院矯正。
完美骨骼與四肢打造計劃
1、不要讓十個月以內的寶寶使用學步車。
2、扁平足寶寶,可以穿內側加高足弓墊的矯正鞋。
3、多做足部肌肉的訓練,尤其是后脛骨肌,熟練的方法包括墊腳尖及跳躍。
4、避免寶寶以胎兒姿勢睡覺。
5、避免寶寶坐著的時候,將腿部壓在屁股下面。
6、鼓勵寶寶盤腿或伸直腿坐著。
7、多帶寶寶到寬廣的場地伸展四肢。
8、常帶寶寶到戶外曬太陽。
9、多補充含鈣質食物。
【培育現代寶寶完美體格方法】相關文章:
培育寶寶的心智的辦法03-03
畫好完美裸妝的方法02-10
現代男性減壓的方法05-02
度過完美大學時光的方法05-01
天冷給寶寶洗澡的方法02-23
給寶寶洗臉的正確方法06-08
讓寶寶學會閱讀的方法04-26
寶寶小鞋的編織方法10-11
寶寶鞋的編織方法09-27
寶寶的說話發聲方法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