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知識點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對知識點應該都不陌生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哪些知識點能夠真正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知識點 1
一、苔蘚植物
1、常見種類:葫蘆蘚、地錢、泥炭蘚、黑蘚
2、主要特征:大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一般具有莖和葉,但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只起固定作用)。所以苔蘚植物植株矮小。
3、意義:苔蘚植物的葉很薄,只有一層細胞構成,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蕨類植物
1、常見種類:真蕨、卷柏、貫眾、滿江紅、腎蕨、中華水韭
2、主要特征:蕨類植物有根、莖、葉的分化,而且還具有輸導組織、機械組織,所以植株比較高大(注意:整個地上部分都是蕨類植物的葉)。
3、蕨類植物的經濟意義:
①有些可食用(如蕨菜)
②有些可供藥(如卷柏、貫眾);
③有些可供觀賞;
④有些可作為優良的綠肥和飼料(如滿江紅);
⑤古代的蕨類植物的遺體經過漫長的年代,變成了煤。
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知識點 2
區分常見的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
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根、莖、葉的分化。
常見的藻類植物:水綿、衣藻、海帶、紫菜。
苔蘚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有莖、葉,根為假根,葉只有一層細胞,沒有輸導組織的分化,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常見的苔蘚植物:葫蘆蘚、墻蘚。
蕨類植物:大都生活中潮濕環境中,具根、莖、葉,有輸導組織。
常見蕨類植物:腎蕨、卷柏、滿江紅。
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知識點 3
一、藻類植物
1、結構: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沒有根、莖、葉的分化。這種結構是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
2、生活環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上的陰濕處。
3、常見的藻類植物:衣藻(單細胞)、水綿(多細胞)、鹿角菜、馬尾藻、石莼、紫菜、海帶、裙帶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魚類餌料、可供食用、可供藥用等。
二、苔蘚植物
1、結構:一般具有莖和葉。莖中沒有導管,葉中沒有葉脈,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沒有輸導組織。
2、生活環境: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環境中。
3、作用: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類植物
1、結構:根、莖、葉中都有運輸物質的管道,具有專門的輸導組織。植株比苔蘚植物高大。
2、生活環境:野生的蕨類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濕環境中。
3、繁殖:苔蘚、蕨類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結種子。
4、常見的蕨類植物:腎蕨、江南星蕨、卷柏、貫眾、胎生狗脊、滿江紅等。
5、作用:卷柏、貫眾等可供藥用。滿江紅是一種優良的綠肥和飼料。煤的形成。
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知識點 4
蕨類植物與苔蘚植物差異的體現
1、根莖葉不同
蕨類植物有根莖葉;而苔蘚植物沒有根莖葉。
2、高度不同
蕨類植物與苔蘚植物的高度相比,一般蕨類植物相對苔蘚植物來說比較高大。
3、配子體與孢子體關系不同
蕨類植物孢子體和配子體均能獨立生活,且孢子體比配子體發達;而苔蘚植物孢子體不能獨立生活,寄生或半寄生在配子體上,配子體能獨立生活,且比孢子體發達。
4、原絲體階段不同
蕨類植物沒有原絲體階段;而苔蘚植物有原絲體階段。
5、孢子不同
蕨類植物不僅有同型孢子又有異型孢子;而苔蘚植物一般為同型孢子。
6、配子體不同
蕨類植物配子體呈圓柱狀或塊狀,無葉綠體;而苔蘚植物配子體為葉狀體或擬莖葉體。
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征
蕨類植物主要特征是擁有發達的孢子系統,植株有明顯的卷縮的幼芽、復葉以及跟狀莖,具有可陸生或者附生的特性,蕨類植物也稱圍管植物,屬于生命力極強的多年生草本。
【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知識點】相關文章: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知識點06-26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知識點總結11-09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生物知識點06-22
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知識點復習06-26
生物“苔蘚和蕨類植物”隨堂練習07-12
蕨類植物的知識07-09
八年級生物苔蘚和蕨類植物的知識點總結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