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夜啼的原因與解決方法
寶寶喜歡夜啼怎么辦?有的寶寶白天精神很好,可到了晚上卻總是哭個不停,往往要哭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正常的寶寶在夜里偶爾啼哭時不足為奇的,但是,如果反復啼哭并且啼哭的時間延長,嚴重妨礙了寶寶睡眠,則被稱為“夜啼癥”。
1.疾病原因
引起寶寶“夜啼”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寶寶尿床了或者襁褓裹得太緊。
寶寶口干舌燥、饑餓,要吃東西。
寶寶白天睡覺過多。一般2~5個月大的寶寶一晝夜需睡16個小時,如果白天寶寶睡得過久,夜里就容易哭鬧。
感冒、腸痙攣、腸套疊、臍炎、蟯蟲病、佝僂病等疾病引起的寶寶“夜啼”。感冒時啼哭最常見的原因,各種病患引起的腸痙攣也會引起寶寶哭鬧。缺鈣也會造成寶寶“夜啼“。
2.防病勝于治病
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室內的溫度、濕度要適宜,被褥要盡量柔軟輕松。臨睡前排泄好大小便,且睡前不要讓寶寶吃得過飽。給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一般來說,1歲以內的嬰兒,每天上、中、下午都要睡覺;1歲以上的幼兒,每天中午及下午都有睡覺,晚上睡眠應從7點左右開始;2歲以上的幼兒,必須做到每天睡午覺,晚上從8點左右開始睡覺。白天不要讓寶寶玩得過于興奮。
3.按摩療法
如果家里有經常夜啼的寶寶,可嘗試下列按摩療法:
用大拇指從寶寶的拇指指尖處沿拇指外側推向寶寶的掌跟處,做50~100次。
由寶寶的無名指指尖沿掌面推向掌跟處,做50~100處。
沿寶寶的前臂掌面正中,從腕關節推向肘關節,做20~30次。
從寶寶的腕關節沿前臂大拇指掌側面向肘關節推30次,并掐掐寶寶手掌面與腕的橫紋中點。
揉寶寶頭頂的百會穴20~50次。自下而上為寶寶捏脊3遍。
病因
1.中耳炎或外耳道炎,小兒可發生耳痛,發燒可使小兒哭鬧不止。
2.寄生蟲病,如蟯蟲病使小兒肛門瘙癢,難以安睡。
3.皮膚濕疹,因使身體不適而啼。
4.佝僂病,因缺鈣而出現哭鬧、多汗、易驚等癥。
5.腹痛,如腸套疊,此時小兒可出現哭鬧不安、面色蒼白、嘔吐等。
6.機體的某些過敏反應,如蕁麻疹,可引起皮膚瘙癢而造成小兒夜啼。
如果能準確地查明病因,對癥治療,病愈后寶寶也會安然入睡。
解決方法
一、 保持持室內環境清新
讓孩子保持良好心情,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室溫適宜、安靜,光線較暗。蓋的東西要輕、軟、干燥。睡前應先讓寶寶排尿。如果發現孩子穿太多,或經常臉紅,可能是穿太多了。
二、緩解上火癥狀
盡量選擇母乳喂養,通過天然植物調配而成的清火產品,可緩解孩子的上火癥狀,達到“一清二潤三舒暢”的降火效果。要注意挑選可值得信賴且口碑良好的清火產品。 如每伴“清清寶”等產品,安全無副作用,將其調入牛奶或直接用溫水沖調,可達到平衡食物攝入熱量的效果,溫和降火,不會過涼。
三、睡前不可玩得太興奮
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規律,按時睡覺:在寶寶入睡前0.5~1小時,應讓寶寶安靜下來,睡前不要玩得太興奮,更不要過分逗弄寶寶。免得寶寶因過于興奮、緊張而難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電視節目,不講緊張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
四、注意與嬰兒溝通時的態度語氣
嬰兒夜里醒來的`時候,可以用很低的聲音跟他說話,房間最好不要開燈,他如果提出去房間外,盡量不要滿足他。但這個期間不是完全不理孩子,可以有一種柔和的、很輕的語調跟他說話,這樣讓孩子感覺到媽媽很關心他,但這種過分的要求也不去理會他。逐漸一兩天以后,會產生一種“睡眠的延遲反饋”。所以兩三天以后,孩子可能就會接受你這種帶養方式,就不再要求去外面。
如果每次都滿足孩子那種不合理的要求,逐漸會變成生物鐘,形成習慣的調整,這樣就很難糾正。所以夜間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時,處理方法一定要慎重,有一次、兩次之后孩子很有可能變成習慣。
五、不要把寶寶喂得過飽
由于兒童新陳代謝旺盛,過度的食物攝入會造成食物在胃部的“積食”,引起腸胃不適,導致夜晚不能正常睡眠。
六、緩解夜啼的按摩
對于總是夜啼的孩子,父母為其按摩,可收到一定的效果。方法為:家長用大拇指從孩子的拇指指尖處沿拇指外側推向孩子的掌根處,做50-100次;由無名指指尖沿掌面推向掌根處,做50-100次;沿前臂掌面正中,從腕關節推向肘關節,20-30次;從腕關節沿前臂大拇指掌側面向肘關節推30次,掐掐孩子手掌面與腕的橫紋中點;掐掐孩子手指尖的十宣穴;揉孩子頭頂百會穴20-50次;自下而上為孩子捏脊3遍。
【寶寶夜啼的原因與解決方法】相關文章:
寶寶夜啼有哪些原因04-10
寶寶愛夜啼的原因是什么04-09
寶寶夜哭的原因04-05
寶寶便秘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6-29
寶寶發怒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6-28
寶寶打嗝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6-29
寶寶夜醒的原因介紹04-08
寶寶厭奶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4-06
寶寶便秘的原因剖析及解決方法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