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流鼻涕的原因及預防方法
小孩子身體弱,容易生病。那么寶寶經常流鼻涕是何原因造成的呢?小編在這里分享一下關于寶寶常流鼻涕的原因及預防方法,以供參考!
寶寶經常流鼻涕是何原因
流鼻涕最多見于鼻炎,鼻息肉,鼻竇炎等。常見的流鼻涕的原因包括:
1、感冒:初期為清水樣或者粘液性,感冒后期可以出現膿涕。
2、慢性鼻炎:鼻涕多為粘液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過敏性鼻炎:為流清水樣涕,量較多,伴有打噴嚏,鼻癢感,可常年性發作,也可以季節性發作。過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兒。
4、慢性鼻竇炎:多為粘液膿性分泌物,雙側或者單側,伴有鼻塞,頭昏,記憶力下降等。單側的鼻竇炎要考慮牙源性鼻竇炎。
5、鼻息肉也可以出現流清水涕,感染時可以伴有流膿涕,可出現鼻塞,頭昏,記憶力下降等。
6、小兒的分泌比較旺盛,如果沒有其它不適,可能為冷空氣刺激鼻腔引起,不需要特別處理。單側鼻塞伴涕中帶血可能為鼻腔內異物引起。
7、流黃水樣分泌物,要考慮鼻竇內囊腫的可能,攝鼻竇X線片或者CT。
8、涕中帶血可以參照鼻出血的常見原因。
9、其它原因還包括腦脊梁液鼻漏,萎縮性鼻炎等,后者以鼻干痂為主,鼻涕稠厚,少且臭。
傷風感冒引起流鼻涕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了。但為什么有的人感冒好了還經常流鼻涕?感冒時流涕稱急性鼻炎,此時鼻腔粘膜充血腫脹,腺體分泌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為清水樣的,3~5日后漸為膿涕,1~2周后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復發作,鼻粘膜長期充血腫脹甚至肥厚,即為慢性鼻炎,就會經常流鼻涕了。
鼻內有涕時應叫孩子自行擤出。要有正確的擤鼻方法,按住一側鼻孔,一側一側地擤。同時要在鼻腔通暢的情況下進行,否則副鼻竇內鼻涕不易擤出,而鼻腔內膿涕可進入副鼻竇內,也可進入咽鼓管造成中耳炎。
鼻內滴入麻黃素之類的'血管收縮藥可使涕減少,但萎縮性鼻炎患者不可用此類藥物。滴藥時要防止藥液流入口中,因孩子感覺到苦味,以后不會再讓滴藥。同時,為使藥液均勻滴入鼻腔,而不至于迅速地流出來,也必須要有正確的滴藥姿勢。鼻涕過多的副鼻竇炎,可到醫院作換置療法或穿刺灌洗法治療。
流鼻涕的檢查
1、鼻腔一般檢查
注意鼻腔黏膜色澤、鼻甲、鼻道、嗅溝等情況。急性鼻炎時膜急性充血,伴水腫,鼻道有清水樣、黏液性、膿性分泌物。慢性鼻炎,黏膜暗紅、腫脹,鼻道有黏涕。變態反應性鼻炎、血管運動性鼻炎,鼻黏膜蒼白略帶紫灰色。急、慢性鼻竇炎,中鼻道及嗅溝有膿液。
2、鼻及鼻竇內鏡檢查
鼻腔的前鼻鏡或后鼻鏡的常規檢查,對鼻腔的檢查范圍都很有限。鼻內許多重要部位,如各鼻竇的開口都是位于狹窄、隱蔽的溝或窩內無法直視,給病情判斷和臨床診斷帶來困難。鼻及鼻竇的內鏡檢查,除篩竇以外,其他諸竇都可用這種方法直視竇內情況。可以明確膿性分泌物的來源,也可以對腦脊液鼻漏的瘺孔定位診斷。
3、CT檢查
CT既能檢查鼻竇,又能檢查顱腦,因此對有致命危險的鼻竇疾病的診斷是一種重要方法。鑒別早期的良性與惡性病變,可通過CT值的檢查來區別血管性、脂肪、壞死、出血、囊性或鈣化病變,有利于對病因的分析。
預防流鼻涕的方法
預防流鼻涕必須先預防感冒。感冒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但通過合理的措施,感冒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1、熱水泡腳
每晚用較熱的水(溫度以熱到不能忍受為止)泡腳15分鐘,要注意泡腳時水量要沒過腳面,泡后雙腳要發紅,才可預防感冒。
2、鹽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時候更應注意鹽水漱口,此時,仰頭含漱使鹽水充分沖洗咽部效果更佳。
3、冷水浴面
每天洗臉時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輕輕吸入少許水(注意勿吸入過深以免嗆著)再擤出,反復多次。
4、按摩鼻溝
兩手對搓,掌心熱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溝內、橫平鼻外緣中點)十余次,可以預防感冒及在感冒后減輕鼻塞癥狀。
5、呼吸蒸汽
初發感冒時,在杯中倒入開水,對著熱氣做深呼吸,熱風吹面。
感冒初起時,可用電吹風對著太陽穴吹3至5分鐘熱風,每日數次,可減少癥狀,加速痊愈。
【寶寶常流鼻涕的原因及預防方法】相關文章:
預防CPU煅燒的方法10-08
小升初數學考試常丟分的原因分析10-11
英語閱讀理解常考題型解題方法09-30
電腦黑屏原因及解決方法10-23
網絡變慢的原因及解決方法09-11
預防疲勞駕駛有哪些方法11-02
夏季預防汽車高溫故障的方法08-05
車子起步抖動的原因與處理方法11-09
汽車發生追尾原因有哪些 如何預防汽車追尾09-27
新手上路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