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1
每年365天,每月30天,每周7天。我們不排除每周都懂得7個道理,也不排除每年一定要懂得一個道理,因為所有的道理都是從一個道理分化出來的,就好像所有的法律條規都是從憲法里一個個分化而成的。所以,對于道理,講究的是清楚。
晚上,我央求哥哥帶我去買吃的,后來,我吃了奶奶煮的面,肚子實在撐得不行,偏偏這時候哥哥就要帶著我和妹妹去買奶茶。于是故事開始了。到了奶茶店門前時,我止住了腳步,只等著哥哥為我辟出一條道。柜臺前,哥哥問我和妹妹想喝些什么,妹妹很爽快地點了一杯草莓味奶茶,我卻點了“不知道”,哥哥看著我搖搖頭,“哼”了兩聲。哥哥又問我們想吃些什么,當然,我又說了不知道,哥哥頓時惱了,對我說:“以后不帶你出來了,看你自己怎么辦!”我一臉無所事事的.樣子。
后來哥哥問我:“如果我去工作了,你會自己帶著妹妹出來買東西嗎?”我還是那句話:“不知道。”哥哥連連搖頭,“嘖嘖”幾聲又說:“以后我就不陪你出來了,讓你自己出來!”我沒有出聲,哥哥也沒有再說什么了。直到回家的時候,哥哥打破了沉寂,開啟了一堂哲理課。他說:“我不知道你為什么這樣,但是你這樣子對以后是沒有好處的。
真的是越長大越膽小,我都擔心你長大以后能不能找到工作,這么膽小,工作可是要面試的,到了那時候你就絕對是不可以膽小的!你總是想著有人能為你遮風擋雨,要是有一天你真的走上社會了,沒有任何人會幫助你,你那時候該怎么辦!我也不想說你了,你自己想想吧,說了你煩我也煩!”從哥哥的話中可以知道:長大以后就要走上社會、獨立生活;長大了是沒有怯懦的理由的,工作必須大膽;以后的生活中,沒有人能幫助自己生活,只有憑自己的能力勇敢地走下去!
是的,就好比看動畫片,總是有些道理等著我們去領悟。當然,那些道理總是帶著正能量,給予我們動力,告誡我們如何生活,這就是道理!從一個小故事中懂得一個大道理,這就是收獲!
對于我來說,今天最大的收獲就是如何勇敢地生活,當然,我也知道我最大的缺點——膽怯,對于這些,我也會努力調整,找到一個更好的自我!
小故事大道理2
人生有許多奇遇,總是讓我遇見,可是上天的安排?
大約是6年前吧,從昆明開完鄭和航海研討會返回武漢。
我沒有乘飛機,雖說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盡可以做云中漫步。可除了云彩還是云彩,未免單調了些。我喜歡坐火車的感覺,喜歡坐或躺在敞亮的車窗前,打量大地的風景。如果開著窗,還會有曠野的風撲面而來。
那趟列車的軟臥車廂里,乘客不多。我坐的這間,除了我,只有一個陌生的男人。他和我一樣,自上車就出神地望著窗外,直到列車員進來送開水,我和他才有了開車兩小時以來的第一次談話,黃昏也來了。
很巧,他說他也在武漢下車,還說想在武漢開一家做窗簾的小店,并向我打聽這方面的行情(他不知道我的職業是記者)。我對做生意完全是個外行,只是提醒他,武漢這類窗簾店太多了,問他以前干沒干過這一行。
他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年初才從監獄里放出來,犯的刑事案,因為在家鄉鎮上參與團伙斗毆殺死一個人,被判了15年。我聽到這里,低頭喝了一口水,掩飾自己的緊張。
忽然,列車員在走廊上喊他出去驗票。這時我才發現,門不知什么時候在列車的晃蕩中被關上了,任他怎么使勁也扳不開。門外兩個列車員也忙活了半天,才將門打開了,她們笑嘻嘻地解釋說,這個門的確有些問題,好在路上僅兩天,讓我們將就一點,有事就喊她們,萬一聽不見,就敲墻板。列車員的工作間在隔壁。
一會兒他驗完票回來了,我卻滿懷心思地出去了。雖說平日不是個太膽小的女人,可想到要和一個殺過人的男人待上整整一夜,還是很不安,想悄悄找列車員調換個房間。
已經走到列車員工作間門口了,我又停了下來,站在走廊里內心掙扎了很久:素昧平生的他向我道出了實情,我卻因此不信任他,他肯定會猜測到我中途調換房間的原因,顯然對人家是個傷害。我還能想象到列車員聽了我道出的緣由后,看他的眼神。
我艱難地中止了調換房間的計劃。若無其事地回到了原來的鋪位。他拿出一個紅紅的蘋果,削得很干凈遞給了我,繼續說他做生意的事兒。這次到武漢是多年前的一位牢友出的'路費,那個朋友出獄后自然是找不到工作,從小本買賣做起。后來主要經營窗簾,生意現在做得很大。他還告訴我。當年被判刑之時,女朋友尚在懷孕,后來從鄉下獨自去了廣東,留下一個女兒,由他生活在鄉村里的父母照管。當年抓進去的時候,他剛滿20歲,父母節省下錢經常坐長途汽車到長沙附近的那座監獄探監,希望他好好改造,出獄后“重新做人”。因為他表現較好。15年的牢獄減成了10年。這10年里。他的父母不算年邁但已是滿頭銀發,還因為他,在村里“不能抬頭做人”。10年里,在他被抓走那年誕生的女嬰,也長成了一個梳小辮的4年級女孩。
他說,重新做人就從一個兒子做起,讓父母過上好日子;從一個父親做起,讓女兒在學校里找回尊嚴。他還要去廣東找到那個據說跟人開了發廊從此下落不明的女朋友,當面向她道歉。他說最對不住的還是那個被他和同伙一氣之下殺死的年輕人,那個人吭都沒吭就倒在一大攤血水里,10年的牢獄生活中經常浮現那個畫面,對他來說,最大的懲罰是它將一生都伴隨著他。讓他的靈魂永世不安。
黑夜替代了黃昏,整條走廊只有我們這間房的門一直都開著,月光灑在走廊上像鋪了一層白銀。他躺下去了,將一只黑色的提包緊緊地摟在胸前。
我將門咔嗒關上了。
他翻過身,有淚水細細地滲出來。
列車在夜行,房間漸漸響起他的鼾聲。我在夜色中睜著眼睛,沒有一絲的恐懼,眼前閃動著各色人生風景。
第二天,他仍然出神地望著窗外,忽然自言自語地說了句“花開了”。我從窗外看出去,漫山的梨樹海,一片粉白。
終點站武漢到了,下了火車,我們都沒說再見。他單薄的身影很快就被出站的人流裹挾著走遠了。
也不知道他是否最終留在了這座城市開窗簾店,但這些年,當我經過那些窗簾店時。偶爾會想到他。
小故事大道理3
這本書從“談智慧”“談得失”……到“談壓力”二十四個方面,呈現出200多個小故事,從見解與感悟、從意志與信念、努力與收獲、為人與處事、心態與命運……十幾個類別,涵蓋了人生的方方面面,深入挖掘了小故事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引導讀者從小故事中獲得有意的啟發,找到幸福和快樂的答案,使自己的人生變得快樂、達觀、充實而有意義。讀后讓人感到身心愉快,對生活充滿信心和樂觀,感受到人生的美好,似乎沒有什么事情可以把人難倒。生活中心態很重要,做人心胸要開闊,為人要厚道,待人要誠實,遇事要穩重、堅強,笑對生活,生活也會回你一個溫暖的懷抱。
作為教師,我們在給別人解惑的同時,自己要懂得和了解更多的知識與道理,當我發現這本書時,我是被書中的故事以及注解的.道理所吸引, 書中介紹對于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所要面臨的一些問題,如何去解決與面對,它不僅對我們教師自身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也為我們教育學生提供很好的素材。所以,是非常值得閱讀和推薦的好書。
小故事大道理4
《兄弟爭雁》
明·劉元卿《賢奕編》
有一個人看到大雁飛來,連忙拿弓箭去射,一邊拉弓,一邊自言自語道:“射下來就煮了吃。”
在他旁邊的弟弟聽了急忙說:“鵝是煮了好吃,大雁卻是烤了好吃!”這個人就放下弓箭,與弟弟爭論起來。
兄弟倆爭執不休,就去請社伯評理。社伯告訴他們可以大雁平分成兩半,煮一半烤一半,他們都同意了。
等他們再回去找大雁時,大雁早就飛得不見蹤影了。
點評: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輕重緩急,未成功之前不要急著考慮享受成果。
小故事大道理5
人這一生經歷的事一定會很多,有些事可能早就忘了,可有些事卻像心里的鉆石一樣,怎么也忘不了。
年前的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一滴水落下來立刻就會結成冰。可我那年邁的爺爺卻依然每天早上都會站在大門口的過道上,拿著大大的掃把,賣力的清掃各家各戶門口那深厚的積雪。
那天早上格外的冷,我睡不著,便偷偷地爬下床,穿上厚厚的大衣,去找爺爺。可我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我想爺爺是不是出去散步了?于是我使勁兒地拉開大門,道路上干干凈凈的,沒有一點積雪,遠處一個老人正在揮舞著一把大掃帚。誰這樣好心?走近了,原來是年邁的'爺爺。我急忙跑過去問道:“爺爺你為什么天天要掃這積雪呀?”爺爺聽了笑著說:“我也閑著沒事干,掃掃雪大家出門就好走了。”我聽了也沒有多問,拉著爺爺那雙好像枯樹皮一樣的雙手回了家。
那時我還不明白是為什么,后來我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的懂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他人其實就是幫助自己。
小故事大道理6
《翠鳥移巢》
明·馮夢龍《古今譚概》
翠鳥為了避免災禍,開始時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
小鳥孵化出來以后,翠鳥非常喜愛它們,生怕它們不小心掉下來摔壞,就把鳥巢移低一些。
等小鳥長出了羽毛,翠鳥更疼愛它們了,把鳥巢移得更低。這樣,人們輕而易舉地就把小翠鳥捉走了。
點評:父母過分地溺愛孩子,反倒會害了孩子。孩子終久要成長,要獨自面對危險和困難,所以孩子也要追求自我獨立。
小故事大道理7
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青蛙,他們生活在井里,一只叫蹦蹦,一只叫跳跳。它們不甘心整天待在井底,渴望到井外的世界去看看。
一天,水井邊來了一個打水的農夫,農夫的水桶剛剛碰到井里的水面,兩只青蛙馬上蹦進水桶。農夫慢慢地往上提水桶,蹦蹦與跳跳躲在水桶里樂翻天,它們在水桶里高興地說:“我們終于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啦!”農夫把水桶提到井口時,蹦蹦和跳跳溜了出來,一只向東奔去,一只向西奔去。
向東奔去的是跳跳,它是一只好吃懶做的青蛙。它來到一家寵物店,剛進大門,發現一個漂亮的大魚缸,就往里鉆去。過了一會兒,來了一個農村的小孩,他對老板說:“老板,我要一只青蛙。”老板爽快地從魚缸里抓出跳跳遞給小孩。孩子回到家,把青蛙放到自家的.田里,對它說:“去,幫我家田抓害蟲。”跳跳卻滿不在乎地說:“憑啥呀,我為啥要幫你捉害蟲呀!真不愛護動物。”說完,他便跳到稻草堆里睡大覺了。小孩心里頓時有一股怒火往外冒,他抓起跳跳,把它扔出了家門。跳跳惱怒地說:“哼,真是太過分了,這樣對我,我到別處去!”于是賭氣向外走去,可是誰也不愿收留它。
而往西走的,是勤快的蹦蹦。它奔到一片老爺爺的快枯死的稻田里,把稻田里的害蟲吃個精光。老爺爺見了,大叫到:“哎呦,我的神啊!多虧你把稻田里的蟲子吃掉了呀!”小青蛙不好意思地笑了。幾個月后,經過小青蛙和老爺爺的努力,那片“枯田”變成了一片金燦燦的稻田,小青蛙成了老爺爺的好幫手,它在稻田里安了家。
從那以后,跳跳只好再回到井里當“井底之蛙”,而蹦蹦天天幫老爺爺干活,贏得了“農田好幫手”的稱號。
小故事大道理8
莊子家已經貧窮到揭不開鍋的地步了,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到監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糧。
監河侯見莊子登門求助,爽快地答應借糧。他說:“能夠,待我收到租稅后,馬上借你300兩銀子。”
莊子聽罷轉喜為怒,臉都氣得變了色。他忿然地對監河侯說:“我昨天趕路到府上來時,半路突聽呼救聲。環顧四周不見人影,再觀察周圍,原來是在干涸的.車轍里躺著一條鯽魚。”
莊子嘆了口氣接著說:“它見到我,像遇見救星般向我求救。據稱,這條鯽魚原住東海,不幸淪落車轍里,無力自拔,眼看快要死了。請求路人給點水,救救性命。”
監河侯聽了莊周的話后,問他是否給了水救助鯽魚。
莊子白了監河侯一眼,冷冷地說:“我說能夠,等我到南方,勸說吳王和越王,請他們把西江的水引到你這兒來,把你接回東海老家去罷!”
監河侯聽傻了眼,對莊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鯽魚聽了我的主意,當即氣得睜大了眼,說眼下斷了水,沒有安身之處,只需幾桶水就能解困,你說的所謂引水全是空話大話,不等把水引來,我早就成了魚市上的干魚啦!”
小故事大道理9
梅農不是這個城市的市民,他只是過來進點貨。可是由于在公交車上丟了錢包,他成了一文不名的流浪漢。餓了一天一夜后,他終于小心地敲開一家人的門,問主人借22個盧比,那正好是他從這座城市到家鄉的費用。然后他請主人把詳細地址寫給他,說回家后會立即償還。主人卻搖了搖頭:既然施恩的是陌生人,那就讓接受施恩的`也是陌生人吧。
某年夏天,我取道印度回國,到機場寄存行李時才發現身上已經沒有印幣了,而機場又不肯簽收旅行支票。正當我狼狽不堪時,旁邊一位小伙子說道:“我來幫你付。”我感激不盡,連忙把那張旅行支票送給他,他卻搖搖頭:“你自己留著吧,我用不著的。”然后,他就給我講了那個關于梅農的故事,最后加了這樣一句:“因為那件事,梅農轉行成了慈善家,我父親是他的助手。”
一位不知名的印度市民——一位外地商人(后來的慈善家)——慈善家的助手——助手的兒子——我,我突然就想到了這么一個鏈子,我會讓這個鏈子在我這兒終止嗎?當然不會!
“這是射線,”我自言自語道,“或者是一個光源。”
大道理
一個小小的善行并不是一個圓滿的句號,而是一道愛心射線的起點,或者一束博愛光源的源頭。不管延續這道線的是數目多小的“施恩”,作為接力賽的一個環節,它都是必不可少的。
小故事大道理10
煩惱人
一個人被煩惱纏身,于是四處尋找解脫煩惱的秘訣。
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山腳下,看見在一片綠草叢中,有一位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悠揚的橫笛,逍遙自在。他走上前去問道:“你看起來很快活,能教給我解脫煩惱的方法嗎?”
牧童說:“騎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煩惱也沒有了。”
他試了試,卻無濟于事。于是,又開始繼續尋找。
不久,他來到一個山洞里,看見有一個老人獨坐在洞中,面帶滿足的`微笑。
他深深鞠了一個躬,向老人說明來意。老人問道:“這么說你是來尋求解脫的?”
他說:“是的!懇請不吝賜教。”
老人笑著問:“有誰捆住你了嗎?”
“……沒有。”
“既然沒有人捆住你,何談解脫呢?”
他驀然醒悟。
大道理:由于我們的心態沒有調整好,煩惱也就一個跟著一個而來,實際上,大多數煩惱都是無中生有。把心態調整好,問題會變得很簡單,煩惱也就不驅而散。
小故事大道理11
小故事,大道理。細細品味這些小故事,我們會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最近,我看了一本書,里面的一個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這個故事叫《烏鴉學歌》。
從前,烏鴉聽百靈鳥唱歌唱得很好聽,也想學。于是,烏鴉就去找百靈鳥,百靈鳥告訴它:“要想唱出美妙的歌聲,得每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堅持練習,這樣長期不斷地練習下去,一定會成功。”
烏鴉沒有聽完百靈鳥的話,就飛走了,最后它一事無成。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害怕困難的人,什么也不會得到。
從我四歲那年開始報舞蹈到七歲,一共報四年,可是,在我八歲那年,媽媽要給我報中國舞,這時,我對媽媽說:“我不要再報舞蹈了,我不要再報舞蹈了!”媽媽問道:“為什么啊!”我對媽媽說:“我覺得舞蹈太辛苦了,而且一點兒也不好玩。”媽媽聽完,就不給我報了。
我現在才知道,堅持才是最后的勝利。我以后不會輕易放棄任何機會,要不會怕辛苦。
小故事大道理12
從前,有一只青蛙和一只烏龜,它們是一對好朋友,經常一起在河邊玩耍。河里有一條兇猛的大魚,它早就想嘗嘗青蛙肉的滋味。可是每當它張大嘴巴準備吃掉青蛙時,烏龜總是擋在前面,露出堅硬的外殼,大魚的尖牙絲毫不起作用。
有一天,青蛙與烏龜分開了,大魚趁機對烏龜說:“如果你不再擋著我,讓我吃掉青蛙,我就會把我捉到的'小魚給你吃。”
烏龜聽到這句話拿不定主意,回到家,反復思考自己到底該不該背叛青蛙。它想:大魚那么兇猛,抓到的魚肯定多,如果我答應它,從此就不再擔心吃飯的問題了。可是它又想:青蛙是我從小就在一起玩的好朋友啊,怎么能背叛它呢?到底是吃飯重要還是朋友重要呢?兩種想法在腦中“打架”,讓它總是愁眉不展,悶悶不樂。青蛙想讓它開心一點,便說:“我們一起去玩吧?”烏龜說:“很抱歉,我想在家里休息一下,等我休息好了再玩吧。”
就這樣,烏龜猶豫了好幾天,最終,它決定背叛青蛙,因為它覺得,大魚能夠讓它生存下來,可是朋友不行。
幾天后,烏龜趁青蛙不在,對大魚說:“我可以不阻攔你吃掉青蛙,但是你一定要保證每天給我小魚。”大魚說:“我保證!”可是,大魚心里真正想的是:“哼,把我辛苦捉到的小魚給你,你想多了吧?”
一天后,烏龜和青蛙來到之前經常玩耍的地方,大魚的身影若隱若現,沒等青蛙發覺出什么不對,大魚就把它一口吃掉了。
大魚也遵照自己的承諾——把小魚給烏龜吃。可是,趁烏龜專注地吃小魚時,大魚突然張嘴,一口把烏龜的頭給咬下來了。
從青蛙、烏龜和大魚的故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應該忠誠,背叛了朋友,自己也不會有好下場。
小故事大道理13
古代,臨近黃河岸邊有一片村莊,為了防止水患,農民們筑起了長堤。一天,有個老農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擔心螞蟻窩會影響長堤的安全想回村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老農的.兒子聽后不以為然地說:“那么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只小小馬螞蟻嗎?”隨后拉著老農一起下田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水暴漲。咆哮的黃河水從螞蟻窩開始滲透,繼而噴射,最終長堤決口,淹沒了沿岸的大片村莊。
安全啟示:
小事不慎,將釀大禍。安全生產同樣如此,有時候忘戴一次安全帽,少擰一個小螺絲,都可能釀成大的事故。所以,凡事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當發現不安全的隱患后,必須迅速進行整改,避免問題積累,淺水溝里翻船。
小故事大道理14
有一戶人家,住在市鎮與市鎮之間的路上,以種菜為生,頗為肥料不足所苦。
有一天,家長靈機一動:“在這條路上,來往貿易的人很多,如果能在路邊蓋一個廁所,一方面給過路的人方便,另一方面也解決了肥料的問題”。
他用竹子與茅草蓋了一間廁所,果然來往的人無不稱便,種菜的肥料從此不缺,青菜蘿卜也長得肥美。
路對面有一戶人家,也以種菜為主,看了非常羨慕,心想:“我也應該在路邊蓋個廁所,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上廁所,我要把廁所蓋的清潔、美觀、大方、豪華。”
于是,他用上好的磚瓦搭蓋,內外都漆上石灰,還比對面的廁所大上一倍。
完工之后,他覺得非常滿意。
奇怪的是對面的`茅廁人來人往,自己蓋的美觀廁所卻無人問津,后來問了過路人,才知道因為他的廁所蓋的太美,太干凈,一般人以為是神廟,內急的人當然是跑茅廁,不會跑神廟了。
小故事大道理15
《貓頭鷹搬家》
西漢·劉向《說苑》
貓頭鷹碰見了斑鳩。斑鳩問:“你到哪里去啊?”貓頭鷹說:“我打算搬到東邊去住。”
斑鳩又問:“為什么呢?”貓頭鷹說:“西邊的人們都討厭我的叫聲,所以我想搬走。”
斑鳩說:“如果你能改變自己的叫聲,搬走是可以的'。不然的話,遷到東邊,那里的人一樣會不喜歡你的叫聲啊。”
點評:對于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不要選擇逃避的態度,而是要勇于改正。
【小故事大道理】相關文章:
堅持激勵小故事大道理(精選33篇)02-22
激勵小故事12-18
小仙女的故事02-15
小木偶的故事08-09
小木偶的故事07-11
簡短有趣的小故事12-19
我的家風小故事01-25
小木偶的故事作文08-05
小木偶的故事作文03-09
小刺猬的故事作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