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集合】關于神話的作文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神話的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神話的作文1
今天我們讀完了希臘神話故事,我覺得伊阿宋和希臘著名的英雄們去科爾喀斯取金羊毛。在那里他邂逅了埃厄忒斯國王的女兒美狄亞。
為了幫助伊阿宋取得金羊毛并逃脫她父親的追捕,美狄亞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父親,并且還設計殺害了自己的親弟弟!然而美狄亞自己卻并未得到幸福。雖然她和伊阿宋最終結為夫妻,但是當她年老色衰時,伊阿宋就娶了臨近一個國王的女兒。
如果僅僅這樣,還不足以揭露人性丑惡的深層本質,不足以體現其批判的深廣。愛情的背叛使美狄亞因愛成恨,喪失理智。她惡毒地把那個國家的國王和公主毒死了。
為著令伊阿宋痛苦一輩子,她竟然把自己的三個兒女也毒死了!最后,她逃離了。但是我相信,無論她逃到哪里,都無法逃脫良心的譴責,逃離內心的苦痛。而伊阿宋回想一生,絕望地了結了余生。
愛情是自私的。這是人之常情,但是為著一己之私欲而傷害深愛自己的人,為著宣泄怒火而把復仇的黑手伸向無辜的兒女,那便是罪惡,是不可寬恕的!
美狄亞即使美艷動人,卻也有蛇蝎般的心腸;伊阿宋縱使英勇無比,卻也有戴著假面的時候。他們都存在著極其丑惡的一面。這些被認為是美、智慧、勇氣等化身的英雄美女尚且如此,更何況平凡人呢?
即使是神也存在著人性的'自私與丑惡。這方面尤其以宙斯為甚。
雖然他貴為萬神之主,可是并沒有那種皇者應有的氣度。他迷戀塵世的女子,或化身靈獸,或化身俊男,接近引誘美貌的女子,到處留下風流種子。
當那些女子知道他就是萬神之主宙斯時,除了認命還能怎么辦呢?
宙斯的妻子赫拉嫉妒心極重。對于同為女性的受害者,她不但沒有給予足夠的同情,反而把怨恨發泄在她們身上,仿佛是別人引誘她的丈夫而不是她的丈夫誘騙別人。
他們夫妻之間的慪氣,直接造成了別人的痛苦。伊俄就是其中一名典型的受害者。當宙斯知道自己引誘伊俄的事已被赫拉知曉后,為了不讓赫拉
找到伊俄,他把伊俄變成了一頭牛。但是這還是讓赫拉識破了,她派了一名奴仆看守著伊俄。從此伊俄有家歸不得,親人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認,最慘的還要離鄉背井,備受相思之苦。
希臘神話對人對神都作了真實的展現,不粉飾光明,也不掩蓋黑暗。
對人對神,它都同等對待。不因為他是英雄而遮蓋其卑鄙,不因為他是神袛而掩蓋其虛偽。人性的批判正是深深植根于這樣的土壤,所以批判才顯得深刻有力。
有人說,外國神話的殘酷,就在于不給虛妄之人以討價還價的余地。
關于神話的作文2
在敢壯山方圓百里的田陽及鄰縣農村,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個關于壯民族人類始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話故事。
相傳遠古時期,由于沒有火,人們獵取得來的動物都像烏鴉一樣吃生肉,像水獺一樣吃生魚。每到寒冬臘月,人們穿著蓑衣或樹葉草皮瑟瑟發抖,許多人都被凍死在
荒郊野外,慘不忍睹。突然有一天,烏云密布,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電閃雷鳴,地動山搖。在離敢壯山不遠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樹在震耳欲聾的雷聲中被閃電攔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過后,轟然倒下的大樹頓時燃起沖天大火。傳說這是玉帝灶皇爺派雷公把煙火送到人間來了。可是,那時的人們并不知道火是怎么回事,被這突如其來的大火嚇得魂飛膽破,都像避邪一樣慌不擇路地跑回洞中躲藏起來,對大火避而遠之,甚至連看都不敢看。
可是,只有一個人鎮定自若,他既不害怕,也不逃跑,他勇敢地朝燃燒著的大樹走去,仔細地觀看著這種奇怪的東西,這人就是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火在噼噼剝剝地燃燒著,布洛陀好奇地站在火邊,他覺得這種奇怪的東西比太陽還熱,布洛陀靈機一動,人如果有了這東西,冬天來臨就再不怕冷了,人們就再也不會被凍死。于是,他就折根樹枝把火種夾著取回洞中,把一堆干柴收攏成堆點著,然后漫不經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覺得很暖和,人們紛紛效仿著布洛陀圍在火旁烤火,漸漸地就不怕火了。消息很快就傳開了。后來,方圓百里的壯族子孫們都聚集到敢壯山上,向布洛陀求賜火種,燒起火堆。自從有了火,人們在冬天時都圍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
人們又試著把上山打來的野獸、挖來的山薯、采摘來的野果和在河里捕撈到的魚蝦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著吃,雖然當時還沒有油鹽醬料等,沒想到這樣烤著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于是,他們從此就改變了吃生肉的習性。由于人們白天打獵,晚上燒著火堆邊烤邊吃,吃飽后也就圍在火堆旁睡覺,那些虎豹之類兇猛的.野獸見火就怕,不敢再來襲擊,人們也開始意識到火對于他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甚至開始覺得人類離不開火了。
有天夜里,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滅了,一夜醒來他們就沒有了火,人們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們在不安中度過沒有火的一段時間之后再也坐不住了。人們都冒雨下山到處去尋火。他們尋遍了敢壯山周圍所有群居的巖洞,所到之處都尋不到一點星火。
這時有人想到了會造天造地無所不能的創世神布洛陀,并把尋火的事告訴這位壯民族的天神。布洛陀決定親自出門尋火,他腰掛大板神斧,站如松,行如風,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嶺和洞穴,走過九十九道河灣尋遍所有的村村落落之后,還是失望而歸。
關于神話的作文3
太白金星、悟空人間游
近年來,天庭實行整改分流,玉帝無暇顧及民間疾苦。一日,玉帝吩咐太白金星到人間走一遭。太白金星接了旨,準備起程,忽然想到凡間少不了就醫難、交通難、上學難……自己如何解救民間疾苦?于是奏明玉帝,請求帶上孫悟空(如今他取經歸來,整天無所事事)一同前往,為人類造福。
鏡頭一
太白金星根據以往在民間視察的經驗,山區農民生活最苦:醫療費用高昂,農民有病看不起。太白金星捋捋花白的胡須,略一思忖,便與孫悟空來到了革命老區——河北省平山縣人民醫院。醫院門口有許多人進進出出,異常熱鬧。他們略施法術,搖身一變,變成兩個老者,走了進去。只見幾十個婦女坐在大廳長椅上,談笑風生。太白金星和孫悟空有點納悶。悟空小聲道:“太白老兒,待俺上前一問便知。”一個快嘴婦女揚了揚手中的綠本本說:“你連這個都不知道呀,憑這個唄!它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周圍的人都笑了。原來,現在國家實行“惠農政策”,凡農村居民以戶為單位均享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每年每人交十元錢,國家就補助醫療費百分之七十左右。孫悟空和太白金星二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約而同地笑了。
鏡頭二
在太白金星和孫悟空的印象中,山村交通極為不便,窄窄的土路坎坷不平。于是他倆來到河北和山西交界的云端,手搭涼棚,四下一望:長龍似的農用車、貨車、小轎車疾馳如飛,井然有序。為什么呢?他們按下云頭,發現原來彎曲狹小的土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他們向一位菜農打聽,菜農笑了:“看來,你們是城里人。俺們農村早實行‘村村通’啦!所有村落都是這個樣子!”悟空連連稱贊:“實在了得!實在了得!”
鏡頭三
孫悟空忍不住了:“太白老兒,俺老孫帶你去個地方,離這兒不遠,準保讓你有事干!”說罷,他們一個筋斗翻到天桂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北冶村。“憑俺老孫的記憶,這兒大部分孩子交不起學費,早早就荒廢了學業。”校園里樓房林立,操場上近千名師生和著音樂在做課間操,他們個個衣著整齊,朝氣蓬勃。太白金星悄悄問傳達室的.一位老人,原來又是政府搶了先,國家不僅免去了學生的學雜費、課本費,還給貧困住宿生補助生活費。
微服私訪完畢,太白金星如實上報玉帝:“政府實行‘惠農政策’給了農民真正的實惠:看病有補助,村村通公路,上學全免費,養老不用愁。”玉帝聽后,龍顏大悅,心想:看來人間太平,全民安樂,我也不用再操心嘍!
關于神話的作文4
聽著《神話》里那感傷的音樂,心里總會莫名的失落,空蕩蕩的,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就在蒙毅倒下的那一刻我仿佛感覺到了蒙毅的無奈和痛苦,最愛的人與自己不能團聚,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是什么讓她如此愛蒙毅?因為蒙毅忠心,果斷,但卻不失男子的偉岸和正氣。
那是一個偉大的無暇的純真的愛情。不是犧牲生命而是不變的千年的等待,多么偉大多么令人感懷,就像一個純真的不變的千年愛情神話,千年的不變的神話。現代人膚淺的認為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這就是愛情,真正的愛情就像這部電影里蒙毅與玉樕一樣,他們是相愛的,雖然上蒼捉弄了他們。雖然他們尊卑不同,但是不變的他們之間的愛,上蒼雖讓蒙毅為國盡忠而死,但他是不朽的,然而上蒼終究被這撼天動地的愛情所感動,將蒙毅的記憶傳給了杰克,雖然這一切像是老天再次弄人,可誰知道杰克能不能像蒙毅一樣,繼續那段不朽的.愛情傳奇。或許上蒼就是為了讓成全這份愛情,才讓蒙毅的后世杰克來代替這個已經逝去蒙毅。可……
唉!世事難料,這一切居然被那壞人利用了,可沒辦法這一切都是事實,而這也破壞了杰克與玉樕愛戀,或許沒有其他人,杰克與玉樕能遵照蒼天的安排重續千年前的愛情傳奇。
誰曾想在最后關頭玉樕毅然退回,眼神里帶著無盡的失落。或許是因為那些壞人的破壞,亦或許這就是命運,無法改變。
曾經聽說的不朽愛情故事大都是完美的,或許是因為我看的少,但這個故事雖說是個故事,但這很像事實,太多的原因讓人們丟失了來自那份來自心底的愛,這愛或許是友情,親情,又或許是愛情。
現代人之所以很難有如此出真的愛情我想原因就在于此吧,我們給自己戴上了心靈的枷鎖,我們的心靈得不到釋放,人與人之間太多的隔閡將這“情”字阻隔在心靈之外。
難道我們無法改變?應該不是,或許當我們彼此都很坦蕩的時候,那段美麗神話便會成為一種現實。
一曲琵琶,數支紅綃,夢斷江南,琵琶女注定成就不了偉大的愛情傳奇,因為她的心中只有孤獨,她一生也只能與孤獨為伴,注定無法改變。這就是結局。當一個人的心里隱藏了太多的秘密時,或許一切感情都將會消失,林黛玉不敢將自己的心事吐露,結果卻錯失的那段美好的因緣,“紅顏彈指老,剎那盡芳魂”令人無限惋惜。
情是什么?情是頻頻回頭素衣女人眼里的一滴眼淚;情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的一聲啜泣;情是“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李清照的一句嘆息。
多少人在不解與誤會迷失了自我,多少故事如一縷云煙消散在了歷史的過往之中。只是因為彼此沒給對方留下一個打開心靈的機會。“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等到一切結束后卻后悔莫及。
情不知所起,一網情深,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當一片六角雪花從天空墜落,在心靈融化之際,又一個不朽神話將會上演。
關于神話的作文5
上古時代,有一個叫火帝的孩子。他的父親是打獵的,尤其擅長于獵豬。一天,火帝的父母上山去狩獵,把他留在家里。他拿著幾塊石頭敲打著玩,結果迸出的火花點燃了茅草,引起了大火。
大火自滅成灰燼時,不僅茅草房沒有了,豬圈也給燒毀了,小豬們也燒死了。可此時,一股香味飄進了幸免于難的小火帝鼻中。這股從未體驗過的氣味,讓他忘掉了驚恐。火帝跟著香味找到了皮焦肉熟的小豬崽。誘人的色澤,饞人的香氣,令他情不自禁地湊上前去……
父母狩獵歸來,看到化為灰燼的茅草房和豬棚,正要生氣怪罪他呢,卻見火帝向他們展現了一道特別的晚餐:一只焦黃油亮、香氣撲鼻的烤乳豬。
發現和使用火的這個作用,對遠古的人們來講,等于是發現和發明了一個奇跡!
從此,人類有了對火的認識,有了吃熟食的習慣,也有了發展盎然的烹飪藝術和享受。
很多創造發明故事都讓人感覺很美麗,那是因為創造發明本身就具有傳奇性,甚至無須我們去加工和渲染。
火帝的故事,給了我們什么啟發呢?“未知法”!認識火的過程,提示我們一件重要的事:大自然充滿著無限的魅力,是因為它總有許多未知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人類雖然發展到今天這種無與倫比的程度,但是對于創造力最強的大自然而言,也無非是九牛一毛。有了未知法,就提示我們在發展自己創造力的時候,還要保持謙遜的態度。惟有如此,我們才會保持學習能力,才會不斷進步,才會發現和創造出更多的奇跡。
鳳凰涅盤是一個與火有關的`美麗神話。傳說中的天方國,有一對神鳥,雄為鳳,雌為凰。滿五百歲后,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從此鮮美異常,不再死。雄奇的大黑山上,全彩激光燈映射出長達數公里的時光隧道和漫天的云彩,高達十米的烈焰從山頂噴薄而出,飛瀑飛流直下,在水與火的交融中,鳳在歌鳴,凰在和弦,演繹一部五百年前的神話,一個流傳千古的美麗傳說
指鳳凰在火中重生并得到永生,涅盤就是佛語中的死而復生
鳳凰會老的,每次老的羽毛掉不掉,就無法自由飛翔,而每次換羽毛,都要將全身羽毛拔光,再等新的羽毛長出來,這段時間是無法飛,也沒有吃的,非常的痛苦,比喻美好的未來是要經過通過自己不斷的吃苦的。
關于神話的作文6
夜空中懸掛著的依舊是那輪皎潔的月,幾分冷傲,又略帶幾分矜持。身邊如此寂靜,靜得只能聽到她自己的光輝,在暗夜中撥動著心弦。只有遠處幾粒光點虛幻地閃爍,如同沉浸在天河里的沙礫,又如同一塊塊琉璃的碎片。
幾縷薄云拂過她的面孔,仿佛是幾絲柔得快溶入水的纖草,和她的空靈纏綿不解。雖不是茫茫天際的皓月,卻有一番離別的傷感。此時此刻,我想起柳永的“多情自古傷別離”,我看到“楊柳岸,曉風殘月”。雖無離別,卻有一番離愁在心頭,剪不斷,理還亂。
且看明月夜處,大文豪蘇東坡留下了一首千古絕唱:“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啊,月兒總讓人傷感,這其中有對故人的懷念,也有對親人的思念。席間飲酒,看見酒中倒映的碎玉,他便詠嘆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他看到的不僅僅是月光,更感受到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人生哲理。那“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便是他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他相信月兒一定能將祝福帶給遠方的親人。
時光流瀉,月影婆娑,透過那層縹緲的窗紗,灑下憂傷的思念,詩仙李白望見了天上的玉盤,不禁勾起了思鄉的情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后又在孤寂中把酒飲月,“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時,月亮成了詩人孤獨中的朋友,舉杯對飲,同歌共舞,互訴衷腸。
我的`思緒翻飛,一句又一句詠月的詩詞在腦海里浮現: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一詞一句,皆是情,難道月兒只灑下了催人淚下的冷光?她一定是承載了太多的感傷了,所以有時才會用云的手帕遮起臉來哭泣,或者干脆將整個身子都躲進黑暗之中……
秋雨纏綿,暮雪飄灑,晨風微拂,星云游移。轉眼間又是一輪中秋月。天上懸掛著的依舊是那不變的光澤,在幾縷清云中綻放光輝。可是人們只體會到自己的孤單,卻不明白她心中的寂寥。殊不知,千百年來只有她在這漆黑的夜空中惆悵著,嘆息著。
如果你仔細端詳月亮,不難發現,其實月兒本身就是一
顆晶瑩的淚珠啊!
我愛月,愛她在夜空中的高貴,愛她在繁星邊的矜持,愛她披著云紗、映著碧水的浪漫,愛她純潔可愛、端莊美麗的容顏,但最愛的還是她那迷人的外表背后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情懷……
點評:只因透徹心扉的體悟,才有筆下曼妙的意境。只因充溢心間的詩意的涌動,才有充滿情感的情景展現。只因有一顆善于感悟的靈魂,才有如此精彩的語言。
關于神話的作文7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即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春節前一晚,因常在夏歷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
相傳古時候有個可怕的怪獸名字叫夕,平時隱居深山,但是每到臘月三十那天,他就會跑出來,到附近村子里吃牲口、吃人。人們想了許多辦法想把夕制服,可是都不頂用。年年歲歲,牲口被夕吃沒了,人也逐漸稀少了。后來老百姓忍無可忍,只好去求灶王爺。
灶王爺深知夕的厲害,自忖不是夕的對手,于是決定借臘月二十三回天宮述職的機會上天庭搬兵。可是玉皇大帝本著多一事少一事的態度不愿意管這件事,旁邊的諸路神仙也都犯懶不愿意抻頭。灶王爺就設法討好玉帝,因為身上也沒帶禮物,只有隨身帶的幾個糖瓜(我們都知道灶王爺最愛吃糖瓜),就拿出來給玉帝吃,說是人間特產。你別看玉帝整天山珍海味的,這么原生態民俗的小吃他還真沒吃過,結果一吃就把牙給粘住了。玉皇這個急呀,想著趕緊吧牙上的糖瓜弄下來咽下去。灶王爺趁這個時候跟玉帝說搬兵的事,玉帝這時候哪有心情管這個事呀,也不管灶王說什么,一概點頭。你想他牙被粘住說不出來話呀。他點頭那意思就是你說什么都好,趕緊把這玩意給我弄下來是真的.。灶王爺一看玉帝點頭了,趕緊給玉帝端了杯熱茶,趁機問:“您既然答應派兵了,那您看派誰去呀?”玉帝喝了熱茶,把糖瓜泡軟了,總算張開了嘴,一張嘴頭一句話就是說:“黏呀!好黏呀!”旁邊那些神仙正害怕玉帝點自己出這趟差呢,一聽這句話,又拿犯壞的,就趁機抓住話頭說:“玉帝有旨,派年隨灶王一同下界除夕。”
敢情天宮里還真有個叫年的。這年是誰呀,乃是神農的小兒子。灶王爺一看,還是個小娃娃呢,這怎么打得過怪獸呀。小孩不高興了,說你還別拿豆包不當干糧,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溜溜。灶王爺也沒辦法,奉旨只好帶著年回人間。臨走,這年還帶了兩件玩具,一塊紅綢子、一個竹筒。
三十晚上,夕又來搗亂了,年和夕展開了一場大戰,年就拿出紅綢子和竹筒。原來這不是一般的紅綢子和竹筒。年在天上的時候和托塔李天王的兒子哪吒三太子是好朋友,這兩件法寶就是從哪吒那里借來的,紅綢子是哪吒的混天綾,竹筒是火尖槍變化而成,能夠噴火。年用這兩件法寶把夕趕跑了。
為了防止自己走后,夕再來作惡,年把紅綢子剪成許多小條分給大家帖在大門上。又教百姓們做爆竹,點燃后跟噴火竹筒一模一樣。從此夕被嚇得再也不敢到村子里來了。為了紀念這件事,百姓們把臘月三十這一天叫除夕,就是把夕除掉了的意思,而把正月初一叫年。漸漸地,民間有了過年的風俗。每年臘月三十,家家門上貼紅綾,后來變成貼春聯,另外還要放爆竹、穿新衣服慶祝。過年民俗也一直延續到今天。
關于神話的作文8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毛主席的《沁園春雪》之中就提到了秦始皇這個人物。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
他善用賢才,勇于改過。自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秦始皇逐步滅掉戰國六國,成為最后的霸主,統一了全國。他比起他的祖先秦穆公和秦武公來言,他幾乎沒有直接指揮過部隊打過仗。這除了順應了歷史的潮流之外,還離不開他的用人和勇于改錯。在統一全國之前,他就匯聚了一幫一流的軍事家,如王翦,李斯等人。他只是將每個人的長處發展到了最大化,細心的聽取他們的勸諫和政治策略,而且他自己用于改錯。如滅楚國的時候,他錯聽李信的建議,遭到了失敗,然后,他吸取教訓,將全國的兵力交給了王翦,并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他建立了封建專制,稱自己為皇帝。這一制度一只沿用到了清朝末期。他促進了文化和經濟的發展。公元前216年,他下令“使黔首自實田”。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長度為全國統一的度量長度,統一了七國的貨幣,該小篆為國家通用的文字。建造了靈渠等水利設施。為中國古代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他,揮令全國,修筑長城,這一龐大的國防工程一只建到了明朝。他背負著人民的譴責,但是卻為中國留下了一個不朽的神話傳說。他死后有著兵馬俑做伴,但是,人們卻不知道在他下葬之前卻是一車的臭鮑魚與他為伍。秦兵馬俑現在也成為了一個神話,秦陵,直至現在還是一個用科學方法都很難探究的難題。他修筑的阿房宮是將六國都城所結合,其宏
偉程度可想而知,雖耗人耗力,但是卻會再次成為一個神話一般的建筑。但是這一切都被莽夫項羽所擊成了泡影。
一個人總歸是有過的,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上,我們更加應該看到一個人對于未來的影響,而不能停留在那個時間段。秦始皇的功總是要大于過的。
秦始皇,他奮斗了一生,如果說人們還要責備他不惜人力物力,只為自己享受是不是他過于牽強了一點?一個人,為什么就不能有所享受,享受本就屬于自己的那一切呢?為什么那些譴責他的人,就沒有能力取代他的地位呢?我們無權對他說些什么,但是我知道,他是一個神話,一個不朽的神話。
關于神話的作文9
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神話并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于遠古時代生產力的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和變化,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神話的創作與遠古時代人民爭取生存、向自然力抗爭的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與遠古的生活和歷史有密切關系,往往表現了遠古人民對自然力的抗爭和對提高人類自身能力的渴望。馬克思說:“任何神話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話是“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方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
神話中充滿了神奇的幻想,它把遠古人民的認識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了一層奇異的色彩。神話中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根據原始人的自身形象、生產狀況和對自然力的理解與提高自身能力的要求而想像出來的。
神話中有遠古人民種種幼稚的思索和追求,多方面地反映了原始人的宇宙觀。其中往往寓含著原始科學、原始哲學、原始宗教的因素。相信有超自然的主宰,相信萬物有靈,相信靈魂和神靈的存在等種種原始觀念和意識,以及圖騰崇拜、巫術信仰、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組成遠古人民世界觀的因素。在神話中,一切自然現象乃至某些社會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都被賦予人的特點和超自然的能力。神話中的.奇禽奇獸、怪神怪物以及氏族神、部落神、雷神、雨神等夸張與想像的形態,都不能和這些觀念分開。神話中對于人和動物、人和自然、自然與自然之間的某些因素聯系的認識與想像,是作為處于神話時代的人們意識形態的種種表現而存在下來的。
古代神話傳說是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它所表現出來的奇妙的想像力、瑰麗的色彩、奔放的情感,對屈原的楚辭、莊子的散文以及李白、李賀、蘇軾等的詩歌創作,都有深刻的影響。后世的小說也導源于神話傳說。像魏晉志怪小說、唐宋傳奇、明清小說,常常采用神話素材或借鑒其手法。比如《西游記》中孫悟空和妖魔的斗爭,《封神演義》是“截教”和“闡教”的斗法,便很像黃帝和蚩尤作戰的情形。
關于神話的作文10
自從幾萬年前天神女媧娘娘練出五彩石把天補好后,人們便在這地球上安居樂業、生息繁衍,一代又一代,人類社會是越來越興旺。女媧看到這一切十分高興,可最近,她卻變得憂心忡忡。
原來,人類社會在經過幾千年的進化后,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了。人們制造出了汽車、空調……這些大大地提升了人類的生活質量。殊不知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恩惠的同時,也破壞了生態環境,釋放出大量的氟氯碳化合物。而這氟氯碳化合物正是地球的天然屏障——臭氧層的克星。他們如一把把鋒利地刀把臭氧層割得遍體磷傷。可悲的是人類竟然還未意識到,女媧看到這樣的情景怎么不憂心忡忡。幾天前的一次巡視更讓她吃驚。當她駕著祥云來到南極上空時,她發現這兒的臭氧層已出現了一個大窟隆。大量的紫外線毫無阻擋地長驅直入,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大量的動植物死亡、景象十分凄慘。女媧看到這一切,真是心急如焚,她想:如果再不修補,人類將面臨滅項之災。
于是她火急火燎地找到玉帝,向玉帝匯報。玉帝聽了,急忙召開了緊急會議,中心議題就是如何幫助人們修補臭氧層。
會議開了三天三夜,大家的討論十分激烈。有的`說這是人類咎由自取,隨他們去自生自滅,有的說誰讓人類無知,就該讓他們自食惡果;也有的說應該幫助人類,畢竟他們從前不懂,再說不知者無罪嘛……
最后,眾神還是本著慈悲的心態,決定幫助人類修補,到底怎么補?再練五彩石?時間太久了,恐怕人類等不到最后就滅絕了。最終,還是決定由雷公電母出面。他們在空中揮舞著大錘,擊起大鼓,隆隆的雷聲伴隨著閃電。大量的臭氧層被制造出來,女媧帶領眾神一起把它們運到需要修補的地方,再由織女一針一線地把它們縫補上去。修補工作進行了一個月,眾神也已經筋疲力盡,總算把臭氧層修補好了。
接著,女媧又帶領眾神來到凡間,對人類進行了大規模的宣傳教育,總算讓人們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人類也簽訂了承諾書,女媧這才放心地離去。
從此,人們根據簽約書上的承諾,為保護環境做出了行動。眾神見了興高采烈,覺得人類沒有讓他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