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耐久跑說課
高中耐久跑說課1
教材分析:
途中跑又是中長距離跑全程中距離最長的一段,所以途中跑的技術,將對耐久跑的成績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掌握正確的途中跑技術,使學生對“跑”這個人類基本能力深入理解。
本節課考慮到教材內容的單一、枯燥,因而在教學安排上,通過輔助游戲把單一、枯燥的內容盡量趣味化,選用趣味性強的組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一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有很強模仿能力;好奇心強,學習意識較好,對新鮮事物興趣較高,有強烈的表現自我需要。因此,在教學上首要措施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采用有趣味性組織教法和多種練習手段來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快樂的活動中發展學生的途中跑能力。同時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學練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時教學目標:
通過體驗跑和脈搏測試,學生知道測試脈搏的方法和正確的呼吸方法在耐久跑中的作用;通過依次超越領先跑的練習,學生能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展有氧能力;培養學生在艱苦條件下,體驗成功的快樂。
單元目標:
通過本單元學習,學生懂得耐久跑的健身價值,學會基本的耐久跑的方法,并通過練習發展學生的有氧代謝能力,增進心血管機能;培養學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勇于挑戰自我的勇氣;學會設置合理的學習目標,安排適度的運動負荷。
教學重點:跑的呼吸方法和節奏
教學難點:利用學會的技術進行練習,并且知道如何克服“極點”。簡單的向學生解釋什么是“極點”及其出現的原因。在練習的過程中,用語言鼓勵、激勵學生堅持練習,主動克服。
教法策略:
在準備活動中通過游戲,調動起學生的情緒,為教學創設一個輕松活躍的教學情境。改變枯燥、單一的練習形式,采用多種練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轉移注意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中去。
學法策略:
本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熟悉耐久跑的呼吸方法和節奏。圍繞這個中心,通過原地的擺臂呼吸練習,體會呼吸方法和節奏,并嘗試在接下來的體驗跑中運用,感受正確的方法帶來的身體感覺。經過不斷的自主練習,來加深和鞏固正確的呼吸方法和節奏。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熱身慢跑、徒手操,主要是幫助學生起到熱身作用,預防損傷。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活躍課堂氣氛,創設輕松活躍的教學環境。
二、基本部分
1、帶領學生做各種隊形的跑的練習,控制好跑的速度,要求學生仔細體會在跑了一段距離以后身體的感覺;跑完后,教會學生怎樣測試脈搏;
2、對學生剛剛跑下來的身體感覺進行提問,并解釋原因。導入在耐久跑中呼吸方法和呼吸節奏的重要性,講解呼吸的方法:一般用鼻子與半張開的嘴同時進行,冬季練長跑或頂風跑時,為了避免冷空氣和強氣流直接刺激咽喉,需要將舌尖上翹,微微舔住上顎;簡單的解釋“極點”出現的原因和調整方法,克服對耐久跑的畏難心理。組織學生原地練習呼吸方法,結合擺臂動作,體會呼吸節奏,練習時注意力集中在呼氣上;呼吸的節奏一般是2~3步一呼氣,再跑2~3步一吸氣;
3、將學生按自然組分成四隊,每隊分配一道跑道,講清練習的方法和練習當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和需要注意的細節
4、集中學生,對剛剛的練習進行評價,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再次組織練習,根據學生的心率,按能力對學生提出不同的練習要求。
三、結束部分
用音樂配合徒手操進行放松。對課的情況進行小結,通過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對練習積極參與的熱情。
教學效果預計:
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參與游戲和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大部分學生都能基本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30%~35%左右,最高心率13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00次/分
高中耐久跑說課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根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圍繞“五個方面”進行高中耐久跑的教學。采用課本教材與自編教材結合的形式,確定本次課的教學基本素材,其對學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下列五個方面。
(1)運動參與:本課采用設疑、情景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耐久跑的活動,讓學生在耐久跑的活動中獲取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教他們科學地進行體育活動的方法,使他們從體育活動中受益,為其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2)運動技能:本課以耐久跑為“載體”,設計多目標的達成,努力使學生不但掌握耐久跑的技術,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
(3)身體健康:通過耐久跑的定時分段練習,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和有氧能力,發展學生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指導他們學會科學的鍛煉身體,增進健康的意識,全面發展體能,提高身體健康水平。
(4)心理健康:通過耐久跑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堅強意識品質,創設有一定挑戰性的困難情景,提高學生調控情緒的能力,鼓勵學生敢于面對困難,使每一位同學正確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小困難”,從而使得學生隨著耐力水平的提高,不斷實現自我超越,使對長跑缺乏信心的學生能體驗到在長跑活動中取得進步的成功的`喜悅。關注學生形成良好體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強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5)社會適應:根據“標準”要求,高中階段要使學生學會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本節課采用了3個不同方式的定時耐久跑:①超越自我,勇往直前;②自由發揮,展示自我,共同合作,互相鼓勵,共同提高;③創設情境,滲透德育教育,幫助學生發展探索、創新精神,使學生養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增強社會責任感。
其中,身體健康和運動參與方面是本次課重點欲形成的教學重點,即通過運動強度的控制,運動密度的提高達到身體健康目標,通過教材編制,生動組織和語言行為,激勵吸引學生參與,達到目標。
2、編排意圖
本節課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水平五的要求,選擇耐久跑單元教學中第二次課為基本素材,圍繞“五個方面”進行教學,安排3個不同方式的定時跑練習和一個學生自我體會的練習,兩個既是愉快的合作游戲,又是滲透社會知識教育的游戲,再加上一個樂園給學生自我展示愉快悅心的活動。本節課的練習密度較大,能使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共同合作,互相鼓勵,學好耐久跑的技術、技能,使他們充滿智慧,珍惜生命,相信未來,以達成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同時在教學中加強思想品質、文化素養的滲透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興趣,加強參與,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學習目標
通過多種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耐久跑能力,提高心肺功能,了解耐久跑的練習方法,培養學生自控自調的能力,表現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態度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認知目標:了解耐久跑運動有關知識,初步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術和呼吸方法,提高心肺功能,發展耐力素質,提高耐久跑的信心。
技能目標:A、強健體魄,提高學生耐久跑的能力。
B、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我
調控情緒能力。
情感目標:A、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
B、培養學生果斷勇敢、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C、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良好的體育道德及
行為規范。
4、重點和難點:
難點:當出現“極點”現象時,要以頑強的意志和正確的呼吸方法和運動節奏跑下去,迎來“第二次呼吸”。
重點:運動中呼吸的節奏要協調和跑的節奏感要強。
二、說學情
1、有利因素
高一學生具有一定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較強,加上組織紀律性和集體榮譽感強,好勝心強。本節課經過一系列的學習程序,能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合作性、參與性,經過教師的引導,是可以完成學習目標的。
2、不利因素
個別同學體質的差異,心理有畏懼感,加上跑的時間長,距離遠,同學的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這對本節課組織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因此,教師采用動感的音樂和趣味性游戲等多種教學法吸引學生,鼓勵學生,培養他們勇敢果斷、自尊、自強,戰勝自我的意識,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活動順利地進行。
三、教學目標
1、面向全體學生,發展奔跑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功能,培養不怕艱難困苦的優良品質和攜手并肩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讓身心協調發展。
2、通過動感的音樂背景,形式多樣的身體練習和學科間的橫向聯系,達到培養學生的練習興趣,掌握科學鍛煉、自我監督的基本方法,讓每一位學生都珍愛生命,關注健康,養成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努力提升生命質量。
3、力求營造一個民主、和諧、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突出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4、探索在較小場地進行耐久跑教學的方法,為耐久跑教學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四、組織教法
1、遵循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和生理機能變化等規律,提高認識,培養興趣,主動參與。
2、在教師的指導下,把練習內容作為達成目標的手段和途徑,通過分散和集中相結合的組織形式,做到“嚴而不死,活而不亂”,變枯燥乏味為生動活動,使學生學會健康、學會創造,從而達成育體、育心、育人、身心和諧發展的教學目標。
3、采取啟發誘導等方法,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參與發展的情境、積極探索的氛圍,達成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目標。
4、選擇心率自控,了解運動與心率、健康之間的關系,掌握耐久跑的科學鍛煉、衛生監督、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五、說學情
(一)老師利用掛圖、設疑、情景提問。
(二)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自我展示。
(三)體會提高:通過反復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主要技術環節,感受成功的喜悅,達到目標。
六、課的流程(寓教于樂)
(一)調動情感
1、利用動感的健美操音樂,老師、學生同動。
2、分組活動,學生自我展示,張揚個性,探究提高。
(二)主動參與,感受體驗
1、爭當紅旗手(3分鐘定時跑)。
播放“解放軍進行曲”,請四個小組的排頭同志持旗作領先跑,排尾依次加速向前替換主持旗手,依此類推,這時老師激勵鼓舞同學們加油。
2、接著第二個3分鐘定時跑,讓學生挑戰自我,勇往直前,張揚個性和創想能力的培養。
3、2分鐘分組討論探究,自我展示,互相評價。
4、3分定時跑,利用紅色娘子軍的音樂背景,追尋列士的人文教育滲透,進行熱愛祖國,頑強拼搏和美育方面的自然投入。
5、在每輪跑的間隙,利用豐富多彩的起調節作用的游戲: “打假”、“救人質”等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參與社會,為人類的健康做出一點貢獻。
(三)、樂在其中
創設“樂園”讓同學們自由發揮,盡情娛樂,有跳繩、羽毛球、籃球、投準以及自創的活動等,使他們欲望得到充分的渲泄。
(四)、恢復
1、一曲悠揚的“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老師、同學們翩翩起舞放松。
2、老師肯定、表揚同學們這節課所取的進步。
3、布置作業,想一想,耐久跑與快速跑動作有什么區別
4、布置學生收齊器材。
5、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