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游桂林的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游桂林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游桂林的作文1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著被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點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兩頂桂冠,被譽為國際旅游明珠。桂林風景秀麗,以漓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是中國自然風光的典型代表和經典品牌。“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獨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湘西走廊”南端。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轄5城區和12個縣,總人口495.11萬。境內地形復雜,地貌多樣,四周山地環繞,地勢由西向東依次降低,漓江和義江自北向南流經轄區。桂林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有壯、瑤、苗、侗等十多個少數民族。
桂林旅游資源豐富,并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特點和優勢:一是山川秀麗獨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賦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風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譽;二是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渾然一體。漓江、蘆笛巖、象鼻山、龍脊、八角寨、靈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區(點)各具特色;三是城市與景區交融,推窗、出門就能見景,且景觀分布適當,旅游可達性好;四是景觀分布的空間層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種旅游線路的組合與分期分區開發;五是多數景區有城鎮做依托。部分景區已有一定的開展基礎,適宜開展多功能、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旅游活動,增強可游性。近年來,桂林市加大旅游資源整合和開發力度,大力推出了兩江四湖、樂滿地、印象·劉三姐、愚自樂園、龍勝溫泉、銀子巖、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旅游資源數量多、景區廣、地域組合好,由市區和靈川縣構成的城市旅游板塊,以陽朔為中心,荔浦、恭城、平樂組成的南片旅游板塊和以興安為中心,龍勝、資源、全州、灌陽組成的北片旅游板塊構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態文明長廊兩條黃金旅游帶,構筑了山水觀光、 休閑度假、商務會展、歷史文化、紅色旅游、民俗風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
憑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桂林市歷屆政府大力發展旅游業,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目前年接待入境游客上百萬人次。桂林市是首批 “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世界旅游組織向全球首推的中國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環保城市”。是“中國最佳魅力城市” 和“中國最安靜城市”,也是一個最適合人類居住幸福指數很高的城市。
游桂林的作文2
古人說得好:“桂林山水甲天下”,記得在一篇學過的課文里描寫過桂林的美麗山水,學過這篇課文后,我就特別想去桂林游覽,今年暑假我終于實現了這個愿望。
在桂林,我不僅看到了連綿起伏的高山,還看到了風景如畫的漓江和其它各種各樣的美景,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銀子巖。在去往銀子巖的途中,我觀賞到了形狀各異的山,有書童山、陀螺山、象鼻山、月亮山……看得我眼花繚亂。要數最有趣的還是九馬化山,導游說這九馬化山可不是山里真的有九匹馬,而是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來想象九匹馬的形狀,但我數來數去怎么只數到了7匹馬?
汽車大約行駛了五六個小時,我們終于來到了銀子巖。銀子巖其實是一個山洞,剛一進洞,我就聽見了清脆的滴水聲,再向洞中走一段路,我突然被眼前的美麗景色迷住了,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塊塊千姿百態、形態各異的巖石和鐘乳石,每一塊石頭在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射下顯得分外美麗。首先,我看到的'是孔雀迎賓,孔雀的頭從巖石前面伸出來,尾巴象扇子一樣張開著,栩栩如生的孔雀好像在迎接我們這些“貴賓”的到來。隨后,我們在導游的介紹中又參觀了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有的象巨人,上頂天、下立地。有的象瀑布掛在天上,如同李白詩詞中所描述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情景,跟真的瀑布相比毫不遜色;有的石頭變幻成海底世界的縮影,象水草、象貝殼、象魚兒……再加上藍色燈光的映射,更是顯得奇妙無比。我興趣盎然地一邊看、一邊聽,其中最感興趣的是被稱為 “四世同堂”的鐘乳石,它由“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塊大石頭組成,分別代表四代人。代表“幼年”時期的石頭象鉆石一樣晶瑩剔透、閃閃發光;代表“青年”時期的石頭英俊挺拔、朝氣蓬勃;代表“中年”時期的石頭粗壯有力,象一根擎天柱,高大無比;代表“老年”時期的石頭卻呈黑灰色,看起來象生了病一樣無精打采,真是形象無比。接下來是一對象征“愛情”的鐘乳石,這兩塊石頭挨得很近,就像一對恩愛的夫妻,女的小巧玲瓏,男的高大粗壯,象巨人一樣保護著女的,他們兩個人好像磁鐵一樣牢牢地吸引著對方,一生一世永不分離。聽解說員介紹,這兩根柱子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解說員還開了個玩笑說,如果我們一百年后還能再來這里的話,他們還會象現在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不離不棄。我聽著導游的講解,自始至終沉醉在這些美景中,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里,就連媽媽跟我講話也沒有聽到,不知不覺就走完了這長長的通道,最終出了銀子巖的洞口。
離開銀子巖的時候我真有點依依不舍,恨不得能再看一遍。我突然覺得祖國的大好河山真是十分美麗奇特,真希望以后能再多看一些祖國的壯麗美景!
游桂林的作文3
桂林是廣西的一顆璀璨明珠,是遠近馳名的旅游勝地,人們都為風景如畫的桂林嘆為觀止。桂林擁有“山水甲天下”的美稱;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次我慕名來到桂林,一睹它獨特的山水美。
汽車沿著蜿蜒的小路直奔目的地——漓江旅游區,一路上,幾家人有說有笑,迫不及待地用銳利的眼光眺望前方,似乎生怕老練的司機開錯了地方而錯過了這一頓豐盛的美景大餐。司機一路上寂寞得慌,于是對我們說了這樣的一句話:“秋北京、霧重慶、月上海、雨桂林”。也就是說,下雨時的桂林是最美麗的。也許是天公作美,或是烏云憐惜我們,不愿打沉我們的興致,不然就是雨點兒想為我們增添幾分情趣,正好趕上了下雨天。我們終于來到了目的地,上了小艇,出發了。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歷代皇帝頭戴的“紫金冠”,它是那樣的別致,顯示著身份的高貴,我們還真想往自己的頭上戴呢;其后是一個“嫩綠的大蘋果”,旁邊一位歷經風霜的“老人”在一旁看守,生怕野豬什么的給啃了,大家紛紛拿起照相機拍照;緊接著是家喻戶曉的“九馬畫山”,據說這里有九匹肥膘體壯的白馬,能看出三匹的是聰明人,能看出五匹的可以中狀元了,而看出七匹的就可以到中央電視臺當主持人了。由于至今有人最多看出七匹,至于看出九匹怎么樣,我就不清楚了,能看出幾匹就要大膽地發揮你的想象力了。而我看出了五匹,因此可以中狀元了!而小表弟看出了三匹,果然是個聰明人,怪不得每次考試都這么優秀呢。對了,“九馬畫山”前方有一頭回頭向后張望的猛虎,被稱之為“猛虎回頭望九馬”;再往前一點,就到了被印在“甲天下”香煙殼上的桂林山水的一處別景了,此時,船長遞給我們一個煙殼,讓我們去對照一下,果真如此……
伴隨著奇山的當然是異水啦。然而漓江的水仿佛是一位花枝招展的姑娘,時而是深沉的墨綠;時而是沉默的翠綠;時而是傲氣的嫩綠;時而則是活潑的.淺綠……漓江不僅是塊翡翠,水中多少透著點天空憂郁的藍,或是云朵純潔的白,再就是泥土渾濁的黃和兩岸的花兒靈動的色彩。這時,水上蕩漾開了大家那一張張甜甜的笑臉——表姑一聲感慨,捕捉著鏡頭,生怕錯過了一個精彩的瞬間;嫂子不聲不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融景融情,陶醉其中;媽媽走到船頭,張開雙臂,擁抱這奇麗的風光;爸爸的頭發隨風飄動,不對,應該是一根根豎起來了,還沒來得及梳理,就欣賞起來;而我呢,優哉游哉,摘下帽子,好讓和煦的風輕撫我的臉頰……水是溫柔的。與群山嬉戲時,不小心絆倒了青山弟弟,連忙賠禮道歉,并憐惜地輕撫他齷齪的傷口,安慰起他來。可知,漓江水富有母性溫柔的特色。水是個長不大的猴孩子。總是不消停地奔流而去,山谷中回蕩著她清醇的歌聲,宛如百靈鳥般動聽的聲音;有時她一把拉起年邁的樹伯伯的長胡子,氣得樹伯伯橫眉倒豎;有時她扯住魚兒的尾巴,死纏不放,搭了趟免費公車,去了趟免費旅游;咳,都怪她這么淘氣,被石頭絆了而扭了腳,走起路來還一顛一顛的。水有時還是文靜的。她時常是玩得太過火了,累了,就往地上一賴,青山為枕,藍天為被,大地為床,安安逸逸睡了起來,不吵不鬧,連聲哈欠都沒打;青山看沒了生氣,冷清了,倒掛下來,哇哇大哭。
我們的輕艇跨出這一幅山水畫又跨進那一幅山水畫,讓人目不暇接:這一處風景,好;那一處風景,也好!真讓人如癡如醉,大飽眼福,正所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啊!
雨后的空氣里混淆著泥土和芳草和花兒的清香,山間云霧迷蒙,天邊掛著一條七彩虹,又升起了西斜的太陽,天色晚了,我們回到了賓館。如果要問我游覽桂林山水的感受,我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活躍!
游桂林的作文4
在桂林游玩,則么可以少了巖洞,今天我就要去桂林一個很有名的巖洞游玩,它叫“蘆笛巖”。蘆笛巖在一座山上,聽說洞內有五彩繽紛的彩燈,還有奇形怪狀的巖石,配合起來就像是人間奇觀。今天我就要去洞內看看,這個蘆笛巖是不是真的有那么漂亮。
今早七點左右我們就到了蘆笛巖的洞口,一到洞口,一股寒氣撲鼻而來,凍得我直哆嗦,走進洞內,五彩斑斕的燈光照在奇形怪狀的巖石上,再加上洞里一條條橫七豎八的小道,感覺有點陰森,還有一點美麗的感覺。往洞的深處走,第一道引人注目的景觀名叫“獅嶺朝霞”,我仔細看了看發現了一只雌獅在正中間覓食,旁邊還有一只雄獅威風的站在最高處,好像在保衛自己的家園,在一塊像大樹一樣的石頭下有著幾只小獅仔,在嬉戲玩耍,使得這片森林充滿了生機。再往里走,下一道景觀是雪人,只見一個很大的石頭泛著白光,上面頂著一塊小石頭,兩邊有兩塊像樹枝一樣的石頭,看起來真的太像一個肥肥的大雪人,站在巖洞里。在雪人的旁邊有一棵被冰雪覆蓋的大樹,葉子上布滿了晶瑩剔透的雪花,如同天堂之樹一樣美。往洞內走,就到了最大的洞廳“水晶宮”聽導游說,西游記的東海龍宮就是在這個水晶宮拍的,在這個洞廳內,有著彼此起伏的小山和清澈見底的小溪流,山倒映在水里,好像水中也有了彼此起伏的山,真是一副唯美的'景象,在洞廳的頂上是一層加一層的巖石使得洞廳看起來非常大,給人一種自由感,過了一會,在我們頭頂上的巖石上播放起了四d電影,告訴我們蘆笛巖的形成,和名字的由來,原來蘆笛巖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傳說,在蘆笛巖的洞口,長出了一種草,有人把草拔起,做成了一個口哨,用這個口哨吹出的聲音悅耳動聽,而且還包治百病,因此得出了一個名字“蘆笛草”,在洞口,有許多蘆笛草,并在洞里也回蕩著蘆笛的響聲,只要走進洞里,整個人便會神清氣爽,以此得名“蘆笛巖”。游玩完了這個巨大的水晶宮后,往后走就是“幽靜聽笛”,只見有一條小溪流,旁邊有個小洞,里面冒出五彩的燈光,一副幽靜的景色。走著一條小路,聽著溪流的響聲,看到了一副“雄獅送客”的景色,一只雄獅恭賀恭賀的站在山頂,似乎在說:“今天的游玩就到此結束了,我很舍不得你們走,以后還要再來洞中看我,再見。”我們隨著雄獅的送客走出了洞穴,蘆笛巖果然名不虛傳,它的美景一直在我腦中回蕩,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美麗的蘆笛巖!
蘆笛巖美得如仙境,如果有機會的話,我肯定還會來到蘆笛巖,拜訪我們的“雄獅”朋友的!
游桂林的作文5
秋天悄悄地走來,大地披上了金色的衣裳。田野里,麥子香味四飄,那畝畝莊稼,遠看好似翻滾的千層波浪;近看,麥子,笑彎了腰,高梁漲紅了臉、玉米樂開了懷,地里的人忙極了。而我們也迎來了本學期的秋游。
這次秋游,我們要去桂林洋農業園,同學們都很激動。
春游這天早上,我早早就醒來了,催促媽媽說:“快點快點,不然要遲到了!老師要求七點半前必須在班里集合。”
我來到班上果然發現今天同學們都來得特別早,個個都精神抖擻,就等著集合出發。
出發時間到了,一路上同學們談笑風生,不一會就到達了目的地。桂林洋農業園一共有農業夢工廠、生態熱帶新果園、美麗鄉村高山村、西入口服務區、共享菜園和共享農莊六個部分。由于下雨、時間也比較緊,我們主要參觀的是農業夢工廠。
我們先來到夢工廠左側的農業嘉年華。一走進去就看到滿眼金燦燦的水稻,不過都不是真的。水稻是草本稻屬的一種,屬谷類,也是稻屬中作為糧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原產中國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就種植水稻。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制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稈,可以作為飼料。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屬于直接經濟作物。還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類的主食,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有機食品。在往里走,能看到一個個農村茅草房造型的小亭子,它們是別致新穎的展銷柜臺,這里是專門展銷海南各個市縣以及海墾農產品的“聚集地”。“黎母山咖啡”“白沙綠茶”“橋頭地瓜”等優質農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農業夢工廠里的巨大玻璃溫室。這里培育著各種各樣爭奇斗艷、五彩繽紛的蘭花。有橙色的,有黃色的,有粉色的,有白色的,還有白中帶紫的.這么多種顏色的蘭花,放在一起漂亮極了。門口放著各種各樣的盆栽,好多我都沒見過,不過也有很多我見過卻不知道名字的花。考慮我們累了,老師就讓我們先吃零食了。當然零食時光對于我們而言除了歡樂還是歡樂。
吃完零食,我們去熱帶雨林劇場,走進去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假山,水池里有小魚在歡快地嬉戲。有一座吊橋,走上去搖搖欲墜,同學們故意在上面用力走動,吊橋就劇烈地晃動起來,膽小的同學都哇哇大叫。我們還看了表演,表演非常精彩。特別是小丑的表演更是讓全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當小丑拿著氣球出現時,全場都沸騰了大家都在喊:“給我,給我,我要氣球,我要氣球!”整場表演就在同學們源源不斷的掌聲中結束的。
表演結束了,同學們,還意猶未盡,一次快樂的春游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游桂林的作文6
今天,我們全家人去桂林觀賞美麗有聞名的山水。我們坐了幾個小時的火車才來到桂林這里。
桂林處處皆勝景,漓江山水堪稱其中的典范。聽聞“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的佳話,我們選擇了從陽朔到桂林的路線,逆流暢游漓江。船駛出不久,遠遠地見到一座峰頂懸掛著一輪初日,縷縷陽光從云中穿過,江中波光粼粼,與群山倒影交相輝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如果說北方的山是豪邁、厚重的,那么桂林的山則顯得嫵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云鬢;望夫崖凝神遠眺,深情守候;趕考的書童,跳龍門的鯉魚,盤旋的田螺,綠洲的駱駝,形態各異,變化萬千,令人目不暇接“畫山”的九匹馬,在導游的引導與娓娓講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極點,使人真切地領略到了桂林山色的神奇、秀美。
如果說桂林的.山是“鳥嗚山更幽”,那么,桂林的水則是清澈透明、綠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著細細的漣漪,玉塔微瀾,水色晶瑩剔透,加之兩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么看都是一幅長長的山水畫,凝重中透露著靈動之氣,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站在船頭,憑欄望去,漓江上煙波浩渺,令人神思不知所往。冥冥間,在歷史的輪回中,我仿佛看到了劉三姐當年對歌的地方,幾百年的古樹枝繁葉茂,漁舟在水中歡快地游走,人們在田間辛勤地耕種,播撒著收獲的希望。往近處一瞧,金發碧眼的外國朋友也來踏青,言語中滿含驚羨,歡聲笑語不斷……這一切不正是一道道更加亮麗的風景線嗎?雖然欣賞不到“萬戶炊煙暮靄濃”的田園風光,但我卻看到一個現代化的桂林正在茁壯成長。
游完漓江,我們忙著去感受桂林的洞奇石美。提起巖洞,當數蘆笛巖、七星巖,它們都是開發較早的景點。懷著探險的心理,我們前往荔浦縣的豐魚巖尋幽。整個巖洞橫跨九重山,景致甚是特別。入了洞口,小心地追尋著歷史的足跡,我們亦步亦趨,隱隱地聽到了溶巖的滴水聲,開始是一滴一滴的,逐漸地,變成了嘩啦啦地一片,似有無數個頑童在游戲嬉鬧,又如風中的密林枝葉在相互碰撞。偶爾有的水珠滴入了地下河,便傳來一陣悠遠而空蒙的古樂聲。我們繼續往前走,時而是流水潺潺,時而是飛瀑撲面,在水的“轟轟”聲中,體會到李白“飛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心潮不禁跟著澎湃起來。不知經過多少曲折,我們來到了金碧輝煌的水晶宮,古老的溶洞經過了人工改造后,增添了許多絢麗的色彩,象是到了異彩紛呈的蓬萊仙境,亦如到了燈火通明的不夜城,處處浮光掠影、五彩繽紛……紫的詭秘莫測,紅的熱情奔放,藍的沉靜溫柔?有了色彩,巖石的形態便栩栩如生了:擎天的金箍棒,似乎在訴說著西天取經的坎坷歷程;楊貴妃緩緩撩開石幔,觀看群芳共舞,嬌媚多姿,不禁令人聯想起昔日的盛唐繁華;恐龍國里,恐龍“嗷嗷”怪叫,神態怪異,昭示著它們的威武。看著這些鬼斧神工般的杰作,我們不由得贊嘆大自然的偉大。正是這一滴一滴的水珠,經歷了成千上萬年的歲月,嘗盡了亙古的滄桑,雕琢出如此神奇的景觀,這是怎樣的博大與精深啊!而這些巖石,經受了千萬年的磨礪,封存了長久的渴望,今日終被世人所熟知,這是怎樣的堅忍啊!與此相比,“滴水穿石”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短暫的一瞬而已。
追溯歷史的源頭,桂林的山水在向我們每一位游客闡述著一個哲理:持續將造就永恒。是的,世間萬物又何嘗不是經歷了千萬年的洗禮方成就今日的光彩與輝煌的呢?堅持不懈是擊敗任何挑戰的寶劍。游過桂林,我們沒有理由再輕言放棄。同學們,有空,不妨去桂林看看!
游桂林的作文7
去桂林旅游, 游覽了桂林的山水、探尋了少數民族古寨, 還穿越了幾個大的溶洞。從地質學講,桂林屬喀斯特地貌,溶洞很多,開發最早,最有看點的溶洞就是銀子巖溶洞。所以去桂林旅游一定要游銀子巖溶洞。
銀子巖位于距桂林85公里的荔浦縣馬嶺鎮,距陽朔18公里。銀子巖溶洞分為下洞、大廳、上洞三個部分,洞內絢麗、幽美的景點有28處,奇特的自然景觀堪稱鬼斧神工,色彩繽紛而且形象各異的鐘乳石石柱、石塔、石幔、石瀑,構成了巖溶藝術的萬般奇景,被世人美譽為“世界溶洞奇觀”。溶洞內最具代表性的景點有“三絕”和“三寶”。“三絕”是雪山飛瀑、音樂石屏和瑤池仙境。“三寶”是佛祖論經、混元珍珠傘和獨柱擎天。
走進銀子巖溶洞,首先呈現在游客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荔浦芋頭”, 它是一根高2米、厚1米的石筍,惟妙惟肖, 似乎在向大家展示家鄉荔浦縣的芋頭名片。沿著狹窄的通道往前走,不遠處就是溶洞的第一絕,“雪山飛瀑”了”。置身此景,銀光閃閃,雪白晶瑩,像石崖上萬道流水傾瀉而成的一匹銀瀑,壯美不乏妖嬈,令人稱奇。導游說:游了銀子巖,終生不缺錢。原來這里的銀色瀑布,像一個巨大的銀子寶庫,讓你取之不盡,用之不絕。 因此該溶洞名為銀子巖溶洞。
再往前走, 便出現了一組乳白色的石屏。 這是銀子巖的第二絕,“音樂石屏”。 此石屏高約3.5米,寬約5米,是數十片細長石屏連在一起形成的,深淺厚薄各不相同,活脫脫像一架古琴,更讓人稱奇的是,只要輕輕敲打一下,就會發出悅耳動聽的音律,如同傳說中的“仙樂奏鳴”,又宛若“天籟之音”, 讓人陶醉。難怪古人在次感嘆:“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銀子洞的第三絕叫“瑤池仙境”。在彩燈水鏡倒影的襯托下,熔巖顏色不斷變化,美輪美奐,,最底處是個非常華麗的水池,池內晶瑩剔透的鐘乳石,如出水芙蓉,淋漓光亮, 仿佛是當年楊貴妃沐浴過的“華清池”。 池邊有一排15米高的石幔 ,像一掛巨大的珠簾玉錦倒垂淺池之中, 洞頂與地面之間的.鐘乳石,呈現出絲緞般輕盈的優美姿態,折射出五彩繽紛的華麗光彩,映入清澈如鏡的池水中,壯哉美哉, 游人無不拍手稱妙。
銀子巖三寶之一,是“佛祖論經”,小心翼翼地穿過仙苑過道,便來到莊嚴神圣的佛堂,在佛堂右邊,端坐著眾多石筍群佛,正在聚精會神地聆聽佛祖傳經布道,配以聲樂梵音陣陣,使人有親臨寺廟聽經看佛之感。眾多游客不由自主地停止了說笑,雙手合十,祈禱佛祖的保佑。
走近銀子洞的第二寶:“混元珍珠傘”,但見一把巨大神傘插在不遠處的石筍上,據說這把中間大兩頭小的傘狀鐘乳石,是地質學上的難解之謎。相傳這把神傘能呼風喚雨,收妖鎮怪,如今收于洞中,成了銀子巖溶洞的鎮洞之寶。
最為令人震撼的是巖洞的第三寶:“獨柱擎天”。 它猶如矗立于峰巔之上的老松,憂郁滄桑,周圍遍布著均勻細長的枝權,此柱高達26米,頂天立地,不彎不屈。 游客們由衷地贊嘆大自然的神工鬼斧。
銀子巖溶洞除了具有代表性“三寶”“三絕洞”看點外,洞內幾乎一步一景,有的地方好似敦煌石窟,布滿雕刻的石畫。 有的地方則宛如一幅壯錦,上方有珠光寶氣的宮燈,還有古老的銅鏡、美妙的藝術長廊、千年靈芝、森林公園,以及各種各樣的野禽野獸,棲息于密林,惟妙惟肖。
一位資深地質學家告訴我們,銀子巖溶洞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形成的鐘乳石,呈黑色的是老年階段(100萬年);呈橘黃色的是中年階段(60萬年);呈乳白色的是青年階段(40萬年);呈潔白色的是幼年階段(20萬年)。可謂“四世同堂”, 在國內外實屬罕見。
游覽桂林的銀子巖溶洞,不僅帶來了心情的快樂,還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廣大游客感嘆,到此一游,不虛此行。
游桂林的作文8
“水做青羅帶,山如碧玉簮。”唐代大詩人韓愈是這樣形容桂林山水之美。桂林的山即沒有泰山的巍峨,也不同華山的險峻,桂林的山更多的是靈秀,娥娜多姿,每一座山都好像一位婷婷玉立,風情萬種的綠衣少女,她們或站或臥,好像專門等待我等世人朝拜似的。
沿漓江順流而下,只見漓江水溫柔地流淌著,就像是一塊流動著的、溫潤的碧玉。沿江兩岸的田野農舍、奇山異石、翠林修竹,令人目不暇接,景色猶如百里錦繡畫廊,無比秀美。漓江的水出奇的清凈,晴日把朝陽映的霞光萬丈,把月亮映的靜影沉璧;雨霧天山云倒影入鏡,一年四季,無論什么天氣來游覽,均不礙觀瞻。我們去的那天是晴天,乘坐竹筏子上,但見水靜靜的流,把兩岸上綠的樹、翠的山、藍的天如數印入江水,那山、那樹在微瀾中不停的晃動著,碎而不散。用相機找準岸線對稱的拍下山和山的倒影,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煞是好看。
暮色降臨的時候,漫步在美麗的漓江之畔,夜色蒼茫朦朧,清麗的漓江也仿佛迷離混濁。百來米寬的江面上,倒映著的燈火星羅棋布。這些燈火是桂林旅游公司的幾百艘游艇上的,每天清晨,這些游艇滿載游客,行80公里水路去陽朔,去而復返,周而復始,年年復年年,日日復日日。
第二日坐上旅游大巴去陽朔,“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是小學課本上讀來的。是誰的`大作和文章都描述了些什么,早已忘記,但這句話卻刻印在腦海深處。一陣陣涼風裹著迷霧撲進車窗,透過濃濃的霧氣,朦朧的山,迷蒙的水,模糊的樹影,婆娑的竹,像是趕集似的匆匆跑來又急不可待的飄搖而去。恍若置身于虛無縹緲的仙境,超凡脫俗之感油然而生。此時此刻,淡忘了黃山的奇松怪石;淡忘了泰山的云海古柏;淡忘了七星巖蘆笛巖的瑰麗奪目;淡忘了瘦西湖的幽靜曲徑;淡忘了西子湖的花港觀魚……
暮色降臨,白天的燥熱漸漸散去,沿河的村莊上空裊裊的炊煙隨微風飄散。勞作了一天的人們披著漸沉的暮色回到家,卸下了釘鋤,先喝一碗鹽水,再倒上一杯酒,閑閑地坐下來,小口地飲著。微如燈火的一點昏黃燈光映在河面上,星星點點斑駁動人。幾乎同時,灑灑落落的月光透過狹窄的窗欞斜斜地照進來,灑了一地的清輝。
張開雙臂,我擁抱了桂林的山和水,此刻,它們也擁抱了我。
游桂林的作文9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桂林,位于廣西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百聞不如一見,去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去領略了那兒迷人的風景。
桂林處處皆勝景,漓江山水是其中的典范。漓江的山,各有各的妙處,各有各的奇特。我們坐船沿江觀景,山峰高而秀麗,并不像三峽那樣險峻可怕,而是給人一種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舒心感覺。我們一路上經過了五指山、神筆峰、九馬畫山等漓江名景。這九馬畫山可真是奇特。橫看這山有九匹馬鑲在山上,活靈活現;側看這山呢,像是一個倒放在水中的人頭,五官輪廓非常明顯。山被青翠的`綠色包裹著,可愛極了。
船繼續向前行,我靠在船欄上,陽光傾斜著照在我身上,暖暖的,伴著微風。我深深地吸了口氣,舒服極了。清澈的江水倒映著周圍將它環抱著的山,船行駛在水上,真有“分明看見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意境。
沒過多久,我們到了桂林的象征性景點——象鼻山。船還未靠岸,我就跳進了清涼的江水里,感受緩緩的水流,水中還有許多魚兒在歡快地游著,多么開心啊!我伸手去抓,可怎么也抓不著,看來還是和魚兒們一起體會在水中的樂趣吧。我和魚兒們在水中盡情的嬉戲著,這時候媽媽在這邊叫我:“別玩了,快看看象鼻山!”我轉過身,抬頭一望,一座大山映入我的眼簾,它酷像一只大象站在江邊伸鼻吸水,山上還有一對山巖,聽導游說,這山叫做象眼巖,我仔細一看,還真像這大象的一對眼睛。這時遠處似乎傳來山歌聲,讓我想起了當年劉三姐是不是就在這里邊劃船邊唱歌呢?
游過了漓江,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古東瀑布風景區。到了有瀑布的地方,當然免不了要去登瀑布了。
登瀑布可是個需要勇氣的活動。雖然登古東瀑布沒有多大危險,但是也要我們付出體力的。雙腳輪流向上攀登,越是想往上爬,越是走不起來。手抓著鐵鏈在空中搖擺著;后面的人偶爾會扶下上面人的腳。沿著小溪向上爬,水有深有淺,欣賞完第一道瀑布,接著來到第二道瀑布,第二道瀑布明顯比第一道瀑布小得多,我也便松了口氣,空中的腳被清涼的水沖洗著,非常刺激。
爬了瀑布之后,我們便進入了森林。一路上都能聽見嘩嘩的流水聲和人們的歡笑聲,森林里也比外面涼快,一點都不覺得悶熱。沿著林間小路,我們來到了楓橋,聽導游說,每到秋天,這里的楓樹葉子便會飄落下來,到時候這一帶都成了金黃色,那情景就像是在仙境!我走上楓橋,橋面上是由竹子鋪成的,整座橋由繩索支撐,下面是崖,讓人看到了不由倒吸一口涼氣。我不敢朝下望,閉著眼跑過了長二十幾米的楓橋,這時,前面的照相師傅也為我照了一張相留著紀念。
這次桂林之旅令我流連忘返,終身難忘!
游桂林的作文10
啊!這兒的山拔地而起,雄偉壯觀。這兒的水清澈見底,遠離污染。這里是哪兒?這就是山清水秀的桂林,這兒的風景真是名不虛傳。
然而, 除了山美、水美,桂林的美景還遠遠不止這些……
景觀一、令人震撼的《印象劉三姐》
來到陽朔不得不看的還有張藝謀導演的《印象劉三姐》。這個節目至少要五百多人才能完成,它規模宏大,氣勢磅礴,那場面真是令人震撼。它講述的是當地漁民靠打魚為生過著艱苦而快樂的生活。其中一個場面讓人感覺好像穿越時空回到了節目所描述的那個時代:
清晨,天沒有亮,人們就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婦女們在河邊搗衣、洗菜;孩子們在草地上放牛;漁民們乘上小舟,撒下漁網,坐下來等待魚兒們的出現。到了晚上,漁民們收了網,肩挑手提,劃著小舟,唱著嘹亮的山歌凱旋,身影漸漸消失在夜色中……
我覺得這場演出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整個節目都洋溢著質樸的風俗民情,給我帶來的不僅是視覺的震撼,更難得的是那份來自心靈的震撼。
景觀二、可以品古代神話的銀子巖
前往桂林的第二天,我們去參觀了銀子巖。那巖洞非常大,里面的巖石和石鐘乳形態各異:像猴子;
像鑰匙;更有意思的是:竟然還有像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呢!看,那是傳說中的托塔李天王、太上老君和孫悟空!還有一把被悟空用金箍棒戳破的傘——“混元珍珠傘”。此傘可不一般,它威力巨大,太上老君曾經用它來降服“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但最后還是無濟于事。
看著這些神奇的石筍和石鐘乳,我浮想翩翩,思緒漂移到古代神話,然而又不得不提醒自己這是石灰巖經歷了幾十萬年洗禮所形成的自然景觀。
景觀三、可以攀爬和行走的`瀑布
第三天我們來到了古東瀑布,這是全國唯一可以攀爬的瀑布。要爬這種瀑布就得穿草鞋,別看草鞋穿著土氣,但它的防滑能力是最強的。我和媽媽都穿上了草鞋,斗志激昂地向著瀑布走去,但卻被人攔了回來,原來第一層瀑布水流太急,大有一瀉千里之勢,不適合像我這樣的小姑娘歷險。悻悻中,我們走旁邊的石階上了第二層瀑布。我踏上了一塊石頭,然后走進了流水中,水不深,只到達我的膝蓋,但水很清澈,也很涼快,一眼可見里面的鵝卵石閃閃發光,魚兒從我的腳趾縫中鉆過,我一陣緊張又興奮。
我們在水中走了好一會才來到第三層瀑布,這一層瀑布的流速更快、落差更大,好幾次我們都險些被激流沖得差點滑到。我緊握著鐵鏈往上爬,一點也不敢馬虎,這種逆流而上的刺激感受我還是第一次品嘗到。七拐八拐,我終于到了終點!大家也都被淋成了“落湯雞”,此時,登高往下俯視,我領略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
桂林的美真是太多了……
游桂林的作文11
自從讀了《桂林山水》這篇文章后,我一直盼望有一天能親臨其境,這個夢想終于在暑假實現了。
爸爸帶著我乘了十多個小時的火車風塵仆仆來到了桂林,一股涼風撲面而來,我們吃了一碗有名的桂林米粉后,馬上乘車來到了象山公園。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座酷似一頭大象在水流湍急的江邊喝水的山,我想這就是桂林最有名的象鼻山吧。參觀完公園后,就去漂大漓江了。
我們乘著竹筏蕩漾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若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如同一面鏡子,沒有一點波紋;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柔軟的海草在水里跳舞,魚兒在水中自由地游來游去;漓江的水真是變化多端啊!在陽光的照耀下,有時變成黃色,有時變成綠色,真是千姿百態!眺望四周,遠處的山峰一座座拔地而起,有的像一只雄鷹展翅飛翔,有的像一個少女亭亭玉立,有的像一匹駱駝背著兩個駝峰。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讓我真正感覺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在炎熱的夏天游銀子巖是最爽了。一進入溶洞,一股涼絲絲的感覺迎面撲來,就像走進了空調房間,接著我馬上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鐘乳石在五光十色的燈光照耀下光彩奪目,最引人注目的是稱為“四世同堂”的鐘乳石,它展現了鐘乳石的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不同時期的模樣,只見幼年的鐘乳石像銀子一樣閃閃發光,這就是"銀子巖”得名的由來,而老年的鐘乳石則像黑色的銀子。還有被稱作“神奇雙柱”、“萬里長城”等鐘乳石都栩栩如生,讓我流連忘返。
最刺激的要數古東大瀑布了,它是由四個瀑布組成。因為第一個瀑布過于陡峭不能攀爬,我們只好來到了第二個瀑布。只見水流湍急,而且只有一根鐵鏈,雖然有點怕,但一想到如果不過此關就看不到第四個瀑布,我就鼓起勇氣拉住鐵鏈拼命地往上爬,水花一波一波地向我臉上劈來,我瞇住眼費了好大勁,才爬上了第三個瀑布。只見這里的水深而清澈且石頭凹凸不平,好幾次因為沒看清楚石頭的形狀差點摔倒,還好爸爸扶著我。歷盡千辛萬苦終于爬上了第四個瀑布,一看到這個瀑布,我就想起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實在是太壯觀了!
桂林之行讓我真正領會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不虛傳,五天的旅程很快結束了,美麗的桂林給我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
游桂林的作文12
桂林自古享有“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自今有詩人陳毅“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詩句。在初中生涯的最后一個暑假,我和爸爸媽媽有幸瀏覽了桂林。這才懂得為何桂林歷來會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正所謂“看山觀水、游山玩水”,是桂林旅行的永恒主題。這樣的山圍繞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這樣的山。而今,在我親臨桂林之際,桂林以其旖旎的風光向我證明了這一切,書中所述實不為過。早有耳聞,桂林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這真是景在城中,城在景中。
山青,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它五峰連屬,臨江石壁上,青綠黃白,眾彩紛呈,濃淡相間,班駁有致,宛如一幅神駿圖。九馬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或立或臥,或奔或躍,或飲江河,或嘶云天,正是“馬圖呈九道,奇物在人間”。春天,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將一座層巒疊嶂的大山打扮得姹紫嫣紅;夏天,滿山松竹、陣陣碧濤、山川競秀、郁郁蔥蔥;秋天,楓紅柏紫、野菊遍地;冬天,雪花紛揚,白雪皚皚、冰花玉樹,別有一番情趣。如果說北方的山是豪邁﹑厚重的,那么桂林的山則顯得嫵媚﹑秀美。
水秀,桂林的'水像蜿蜒的玉帶,纏繞在蒼翠的奇峰中。猶如一面大明鏡鑲嵌在群山之中,乘舟泛游漓江,可觀奇峰倒影、碧水青山。湖光山色,盡入眼簾,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牧童悠歌、漁翁閑吊、古樸的田園人家、清新的呼吸--一切都那么詩情畫意。走在湖邊,蕩漾湖中,棕櫚歡歌、崖花水藻、叢發清綺,老人高風等景漸入眼簾,置身其中,陪感清新幽雅、舒適恬靜,無處不體現“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洞奇,山多有洞,洞幽景奇。巖洞猶如一座用寶石、珊瑚、翡翠雕砌而成的宏偉、壯麗的地下宮殿。這些千姿百態的鐘乳石是由于地下水的作用,經過上百萬年的沉淀結晶堆積而成的。因此,蘆笛巖被人們譽為“大自然藝術之宮”。還有,腳洞是在石山山腳形成的洞穴,故名“腳洞”。它的地形特征是沿著地下水面發育的。因此,頂部平坦是腳洞的一大地形特色。但是腳洞洞頂也并不是平坦如板,而是有不少石鍋、石鐘地形分布著。這種地形是其他洞穴少見的,洞中也常有小河流貫。
石美,在漓江西岸有望夫山。山巔上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裝的人正向北而望;山腰處一石如背著嬰兒凝望遠方的婦女。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瑯滿目。
桂林還有一棵古老的大榕樹,遠望像一把綠色巨傘,不過我并沒有近處觀看。
桂林的美食多,美景多。其獨特玄幻之美,令人永生難忘。
游桂林的作文13
人們常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卻說“漓江山水甲桂林”!撥開云霧,迎著第一縷溫暖的陽光,我們泛著木舟蕩漾在這漓江上,來欣賞這美麗的桂林山水……
從沒見過像漓江這樣的水,清綠幽靜。那水清清的,像是被過濾過了一般,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和游來游去的小魚,真是“游魚細石無水痕,皆若空游無所依”!這漓江水可是奇怪,說它清,它不是清得讓人感到不真實,而是清清的水中泛著翠綠,像一塊無暇的翡翠,讓人在這炎炎夏日頓覺一陣清涼……
水中倒映著一排排奇山怪石的影子,周圍也只聽同學們嘰嘰喳喳地談話,遠處幾個漁民撐著小舟,魚鷹不時地鳴叫兩聲,好像在與我們分享抓到魚的喜悅。看江兩旁,千奇百怪的山峰猶如綠色的屏障,讓人不禁贊嘆這世外桃源、人間仙境般的景色!漓江的水真靜,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我們手握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我們感到船在前行……
我們累了,放下手中的船槳,小憩一會。才發現天空飄起了淅瀝的小雨,坐在小小的木舟上欣賞著雨潺潺霧綿綿,那晶瑩剔透的小精靈順著小船頂棚滑滑梯,一滴滴,一串串,在眼簾停留的,是一片珍珠編制的簾……捕捉下這美輪美奐的鏡頭,我不禁笑了,漓江的水,我該如何來形容你給我的感覺呢?不像大海,不像小溪,不是波濤洶涌,也不是平靜無暇。也許,介于這中間的你,就是要帶給我們這種神秘感……
雨停霧散,船悠悠的向前行駛,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猶如新生竹葉般的綠,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座被綠色包裹的小山,“這就是著名的象鼻山!”講解員的聲音在耳邊回響。“啊?不會吧?”“這就是象鼻山?”“怎么一點也不像啊~”大家一邊議論一邊把頭使勁地往外伸,可無論咋看也看不出一點象的影子……“同學們別急,馬上就能看到象鼻山的真面目了哦!”講解員話音剛落,就有人大喊:“看到了看到了!”我們扭頭一看,哇哦!真的耶!象鼻山靜靜地屹立在我們面前,像極了一頭沉睡的大象:身體、鼻子、眼睛……活靈活現,和想象中的一模一樣哎~真應了桂林那句名言“三分相像七分想象”嘛~你要硬說不像誰也沒辦法!我們“咔咔咔”留住了這見證“奇跡”的時刻,好美哦……
不僅僅是象鼻山,桂林的山都是千姿百態,給咱留足了想象的空間啊,看那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駱駝、像月亮……形態各異,無奇不有,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桂林山水的山清水秀無與倫比!在這里,我看到了最清澈見底的水,最氣勢恢宏的山,最幽靜神秘的洞,最嶙峋起伏的石……走進了漓江,就好像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走進了世外桃源人間天堂……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啊!
游桂林的作文14
早上,和媽媽自己吃了早飯,我們坐車前往了冠巖——世界上游覽方式最多的巖洞。
長時間的車程,把我弄得暈頭轉向,但不可否認的是,越接近冠巖,空氣就越新鮮,綠色也越來越多了。在冠巖的售票口,我們才發現,我們并不是直接進入冠巖巖洞,而是要選擇一種交通方式從售票口抵達洞口。我們可以坐電瓶車,坐滑道,還可以坐馬車。幾經商量過后,我們決定坐馬車去,坐滑道回。
跟著駕馬的農夫,我們來到了這匹不亞于當年唐僧騎的白龍馬的小白馬面前。只見這匹小白馬雖身材俊俏,但卻有些瘦骨嶙嶙,顯然是沒吃多少東西,也許我們坐了它拉的車,農夫就會讓它吃一頓飽飯吧。
山路十八彎,人走都費勁,更別提一匹拉著巨大馬車的小馬了,小馬被農夫催趕著,每走一步都好像十分費勁,真讓人不禁對它感到憐憫。過了一會兒,到了比較寬的路,農夫騎上了馬,小白馬開始向前奮力跑去。我們一邊觀賞著路邊的山巒、花草、樹木,還有農民們的家,一邊感受著乘坐馬車的感受。當你看到路邊的景物向后移動得越來越快時,你一定不會想到這只是一匹小白馬的力量。
過了一會兒,快到達冠巖時,馬車不能上樓梯,我們便自己走了上去。此時,這里綠樹蔭蔭、芳草萋萋的樣子早已不令我們吃驚,因為所謂桂林,就是這個樣子的。在巖洞門口,我們就已經感到了巖洞里的涼爽,再加之巖洞外十分炎熱,我們真恨不得一頭扎進這涼爽的巖洞里。可又因為這冠巖是“三分看,七分聽”的,我們只好在門口等待跟隨導游進入了。
過了一會兒,終于輪到我們了,人們迫不及待地進入了冠巖。冠巖里不光涼爽,還很神奇,我們跟著導游看到了許多的奇幻現象,雖然不像火箭那樣能動,但是大自然沒有人工雕琢的手藝卻遠比人工的要好。每幢石塊都有它自己的名字,是那么奇妙,那么逼真。而且,冠巖真不愧是世界上游覽方式最多的巖洞,它有“海、陸、空”三種游覽方式。這不,一進冠巖,我們便乘坐了高達幾十米的游覽觀光梯,也就是“空”;在巖洞中,我們乘坐了木船在水上航行,雖然船上沒有大燈,我們每人卻都發了一個手電筒,我們可以看到巖洞中的.巖石,也可以感受到巖洞里頭頂忽上忽下的感覺,這就是“海”;還有“陸”,在巖洞中,我們乘坐了巖洞里專用的觀光火車,看到了許多奇妙的巖石。
最后,我們來到了冠巖的滑道口,我親自駕駛了雙人的滑道車,那感覺真是爽極了,驚險刺激,膽小的人可能還會有些恐懼,但我覺得不過癮,真想再做一次呢。在滑道車上你不僅體驗到了世界上最長的觀光滑道,還能看到了奇峰怪石,以及桂林的農田及田野風光,太棒了!。
坐完滑道,也結束了我們的巖洞之行。
游桂林的作文15
在桂林的幾天里,除了著名的米粉之外很難找到其他特色美食。小劉婷阿姨推薦的“小南國”之行很不順利。酒店安排完后我們打車來到離我們最近的“小南國”酒家,可上天捉弄人,這家“小南國”里正舉辦婚禮不對外開,我們只好一路打聽,忍受著悶熱的天氣冒著汗,最后到了晚九點才找到了第二家“小南國”。“小南國”里布置得端莊大方,但人太多了,以至空調都不管用了。可能因為是星期日,“小南國”里人聲鼎沸,人們在桌旁大聲地說笑,卻可能同桌都聽不清。而且還有那么一小撮不懂禮貌的人在借酒撒瘋,吐得滿地都是,還差點影響到我們用餐,真令人哭笑不得。后來快到10點鐘終于吃上了飯,但可能因為心情的緣故,覺得菜的味道一般,也沒有什么特色。所以之后的幾天里我們都還是以米粉“充饑”的,直到去了陽朔情況才大大改觀了。
后來從陽朔回到桂林,小劉婷阿姨帶著我們去了江邊和“桂林人”才知道原來桂林的特色原來在這里!
先說“桂林人”。這是一家連鎖店,半自助的形式,幾乎囊括了所有桂林的美食,而且很干凈,價格也合理,還有返餐卷。這里不僅品種多,味道好,環境也不錯,蒸,拌,煮,煎,燉等應有盡有。我們連吃三頓都沒有全部都品嘗到,只覺得自己胃太小了。強力推薦鐵板煎魚,拌寬米粉,冰南瓜粥,釀茄條,鮮榨西瓜汁。不過那里人也不少,所以午餐要在11點,晚餐要在下午5點中去,否則就要排隊等位子。
再說漓江魚。剛從陽朔回來的晚上我們去了漓江江邊的飯莊,很多家,幾乎都是當地人開車過來吃飯。傍晚的漓江邊清涼舒適,除了蚊子多點兒,幾乎是完美的就餐地點。我們就餐的地方好像叫“小黑魚莊”,這里的.清水魚很有名,小劉婷阿姨像在陽朔一樣要了斑魚,還是用魚骨做湯,魚肉片成薄片在湯中輕輕一涮,魚肉滑潤勁道,美味至極;同時喝點魚湯,簡直飄飄如神仙。另外這里的扁豆和茄子與北方的不太一樣,很嫩,非常好吃。
不管桂林還是陽朔,都有一些看起來很溫馨的蛋糕或面包房,店中的蛋糕很美味,比北京好吃而且價格便宜。因為有保質期,我只給弟弟乖乖帶了幾塊,他可愛吃了!還有這邊的冷飲各式鮮榨汁和奶茶既美味又廉價,好像到了香港。
在我們的酒店旁邊有個農貿市場,水果特別是芒果非常好,“帝王”芒果才4元一斤,超好吃超便宜,我們帶了一箱回北京。其它本地的水果如荔枝,楊梅等我們這次也吃了個夠,新鮮且味道足。
無論如何桂林的美味是令人回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