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靜的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靜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靜的作文1
汪曾祺的散文,私以為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文人散文。他的散文沒有空泛的好為人師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題材,流淌在字里行間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愛好,彌漫著文人的情調。
有人說,品讀汪曾祺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翻閱他的作品,不乏風和日麗、小橋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卻極少見到雷霆怒吼、闊大無比的壯觀場景。汪曾祺憑著對事物的獨到穎悟和審美發現,從小的視角楔入。寫凡人小事,記鄉情民俗;談花鳥蟲魚,考辭章典故。即興偶感,娓娓道來,于不經心、不刻意中設傳神妙筆。
當代文壇上,汪曾祺先生是公認的文體家,不僅能寫一手優秀的小說,還能寫一手漂亮的散文,他的散文讀起來能使人享受到閑情逸致。其代表作《人間草木》,便是用久煉成精的文筆,以種種細微的角度,對生活來個溫情脈脈的打量。
汪曾祺是個喜歡草木蟲魚的人。他愿意看談草木蟲魚的文章,愛讀法布爾的《昆蟲記》,推崇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他從法布爾的書中得知知了是個聾子,從吳其浚的書里知道古詩里的葵就是湖南、四川人現在還吃的冬莧菜,著實非常高興。汪曾祺也愛寫草木蟲魚類文章,草木蟲魚在其筆下,或考據緣由,或狀寫情致,無不搖曳生姿,意態旁出。這些文章,表達的是對生活的喜悅,是汪曾祺送給人間的“小溫”。特別說明一點,讀《人間草木》還為我解釋了一個長久的疑惑——“紫薇花對紫薇郎”到底是什么典故。書中講:紫薇郎亦作紫微郎,唐代官名,即中書侍郎!缎绿茣?百官志二》注:“開元元年,改中書省曰紫薇省,中書令曰紫薇令!卑拙右自鵀橹袝汤,故自稱紫薇郎。中書侍郎是要到宮里值班的,獨自坐在辦公室里,不免有些寂寞,但是這也不是一般人所能謀得到的差事,詩里又透出幾分得意!白限被▽ψ限崩伞,使人覺得有點羅曼蒂克,其實沒有。不過你要是有一點羅曼蒂克的聯想,也可以。石濤和尚畫過一幅紫薇花,題的`就是白居易的這首詩。紫薇顏色很嬌,畫面很美,更易使人產生這是一首情詩的錯覺。
汪曾祺的散文似道實儒,他對文氣的推崇,從理論到實踐對中國傳統散文和現代散文的溝通,都可作為他的貢獻。他曾自述:“此集諸篇,記人事、寫風景、談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蟲魚、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間作小考證,亦可喜。娓娓而談,態度親切,不矜持作態。文求雅潔,少雕飾,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边@段自評從他散文的題材和行文特點兩方面作了印象式的評價,亦有益于世人對他散文的欣賞。
關于靜的作文2
我曾經想過,未來有多少驚喜等著我;但是六年的生活讓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感覺。
六年!六個三百六十五天,兩千多天似乎是一個天文數字,每一分,每一秒,可是真正的精打細算也算不出未來,和自己的心。
雖然我的心屬于我,但是它的一舉一動都將成為我以后的路,我算不出自己以后的路,更加算不出自己的心……
六年,在合法教育的制度下,我不得不屈服,也可以說是退讓。十一年,從我出生到現在十一年。曾經的事讓我哭過、累過、笑過,可是十一年來,我的性格始終沒有任何變化。
對不起,謝謝從小時候這兩個禮貌用語我就最討厭聽,連鎖反應,也最討厭說,從不道歉,從不道謝是我一貫作風,很多同學都說我不道歉,即使道歉我也很少用我們說的普通話,我的朋友也沒怎么聽過我說這些詞。不是說沒有矛盾,就是有矛盾,我也會試著從各種方面找理由逃避“對不起”這三個字。在爸爸媽媽面前從來不道歉。在同學面前從不道歉。自我感覺,能讓我道歉的人只有兩種1、我愛的人2、我恨的人。從各種方面來講。對不起可以是我愛你,也可以是我恨你。也許到現在,被我道過謙的人也只有父母,和閨蜜。我不喜歡講太多。可我始終發現,即使我說再多次的.對不起,終究換不回對方一次沒關系。我試著想,是不是別人不喜歡我的對不起,也和我一樣。然后我就學著不去為自己做太多辯解,然后也就沒了“對不起”用最傳統是的方式來說就是:我丟不起那個人……
六年,僅僅是彈指一揮間,說快不快,說慢不慢。
學業,友誼,金錢,時間,不是說應該為了什么放棄什么,這四個都有他本身的重要性。沒有學業就沒有幸福。沒有友誼就沒有快樂,沒有時間相當于沒有世界。相對來說,就應該為了全部擁有全部而擁有全部。
在這六年,我不知道我做錯過什么,或者說做對了什么,反正上天不給機會讓我知道。
同學們的背叛一次又一次侵略我的世界。我曾經以為友誼是一個堅不可摧的東西,可到頭我才知道,友誼也沒有什么大不了。
一切的一切,所有我認為不可能是現實。以為只是個詞語不是么?
用肯定句、反問句、感嘆句甚至是陳述句。里面即使寫了我的或你們的以后,但他只是句子,始終不會痛,不會動。
有些以前狠狠傷害過我的人,在我痛的時候,猶如一根木頭,沒有知覺,沒有感覺。他無法感受在被傷害在被割舍是什么感覺。
我只希望這六年時光如平靜的水,干干凈凈;但是接下來的生活,我只想自己選擇和做主。
關于靜的作文3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和誘惑。豐富,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老子主張“守靜篤”;任世間萬物在那里一齊運動,我只是靜觀其往復,如此便能成為萬物運動的主人。這叫“靜為躁君”。
當然,人是不能只靜不動的,既使能也不可取,如一潭死水。你的身體盡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盡可以在紅塵中起伏,關鍵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有了這個核心,你就能夠成為你的奔波的身體和起伏心情的主人了。
熱鬧總歸是外部活動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動倘若沒有一種精神追求為其目標,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轟轟烈烈,有聲有色,本質上必定是貧乏和空虛的.。我對一切太喧囂的事業和一切太張揚的感情都心存懷疑,它們總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亞對生命的嘲諷:“充滿了聲音和狂熱,里面空無一物”。
太熱鬧的生活始終有一個危險,就是被熱鬧所占有,漸漸誤以為熱鬧就是生活,熱鬧之外別無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熱鬧,沒有了生活。
我們活在世上,必需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
我們捧著一本書。如果心不靜,再好的書也讀不進去;更不要說領會其中的妙處了。讀生活這本書也是如此。其實,只有安靜下來,人的心靈和感官才是真正開放的,從而變得敏銳,與對象處在一種最佳關系之中。但是,心靜又是強求不來的。它是一種境界,是世界觀導致的結果。一個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人,必定總是處在心猿意馬的狀態。
生命有限,我害怕把精力投錯地方,致使不再來得及做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本來就不是一個愛熱鬧的人,今后會更遠離一切熱鬧,包括媒體的熱鬧和學界的熱鬧(我把后者看作前者的一個類別),在安靜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至少把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問題想明白。其實,真想明白,那有做不成之理呢?好了,祝世界繼續熱鬧。
我的確感到,讀書、寫作以及享受愛情、親情和友情是天下最快樂的事情。“定力”不是修煉出來的。它直接自所做的事情對你的吸引力。人生有兩大幸運:“一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二是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所以,也可以說,我的“定力”來自我的幸運。
關于靜的作文4
我喜歡靜,因為在靜的環境下我可以獲得自由,勞累的身心可以得到安靜的休憩。
我喜歡靜,靜得可以聽見小鳥掠過高空的摩擦聲;靜得可以聽見紅花與綠葉的竊竊私語;靜得可以聽見春天小草沖破地表的聲音;靜得可以聽見茫茫森林中流水的歌唱;靜得可以聽見汪洋大海中海鷗的鳴叫;靜得可以聽見小溪里魚兒們的嬉戲。
我喜歡靜,閉上雙眼靜靜的聽著時針與分針行走的腳步聲。把心放開,和著它們的腳步聲慢慢的享受。突然間,時針與分針的面積變大了,它們成了一片廣闊的.草地。我靜靜的躺在這片柔軟的草地上,擺著自己喜歡的造型;哼著自己喜歡的小調;或者是靜靜的站著,做一個擁抱整個世界的姿勢,任微風如何撩亂我的頭發與衣角,感受什么叫“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或者是靜靜的躺著,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讓飽受一天嘈雜,煩勞的身心獲得自由,慢慢休憩。就像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繪的那樣:伴著皎潔的月光,散步在碧綠的荷塘邊,靜靜地聽著蛙叫蟬鳴,讓勞累的身心自由翱翔。
我喜歡靜,我喜歡朱自清在《春》中描寫的那種靜謐。春雨慢慢飄落,它細如牛毛,輕如鵝毛,但我還是能聽見它們飄落在我臉上,身上的聲音。忍受了一個嚴冬的小草,耐不住寂寞也在早春時奔出了地面。我聽見了,我聽見了,聽見他們竄出地表的聲音,聽見它們鉆出地面時的歡呼聲了。我聽清楚了,聽清楚了,聽清楚它們興高采烈的說:“我終于又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了,我終于可以看到陽光了”。
我喜歡靜,我喜歡魯迅先生收集在《朝花夕拾》里那種靜中的兒童樂趣。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我感受到魯迅先生在靜謐的草叢中靜聽著蟋蟀的藏身之處,我相信此時的魯迅是快樂的。在《潤土》中,我感受到魯迅先生與潤土撲在靜靜的雪地上等待著鳥兒的上當,我想此時的魯迅也是快樂的。
我喜歡靜,我喜歡《墻上的斑點》中那種想象力能夠在靜中得到放飛的感覺。好靜喔!靜得讓作者把墻上的釘眼看成了蚊子。展開想象,思考著蚊子是怎樣飛到這里的。她此時此刻真的很自由,也因此,她又把釘眼想成蝴蝶結,自己忘記帶走的發夾,等等。作者在靜中發揮的想象,讓她寫成了這篇優美的文章。喜歡在靜中發揮想象的她成為世界最有名的浪漫主義者。
我喜歡靜,我喜歡自己去尋找靜,也喜歡間接的體會靜。體會靜的感覺,快樂優哉勝神仙。
靜以修身,簡以養德!朋友,你喜歡靜嗎?
關于靜的作文5
靜,是一種無形的美,
靜,是一只溫和的綿羊,
靜,是神圣且純潔的靈氣,
靜,是一種心靈上的慰籍與享受,
我,就是“靜”的知音,是“靜”的好友。
我喜歡獨自一人坐在教堂里的長椅,閉上眼,把腦里繁瑣的事情清得一干二凈,貪心地大吸一口氣。“靜”,好像是空氣清新劑,把空氣變得異常清新?諝獗晃牒粑,慢慢地,慢慢地到了肺部。我頓時覺得心曠神怡,什么煩惱都拋向九霄云外了。不是我夸口,這種感覺就像身處世外桃源,身輕如燕,再碧藍的天空上無據無縛,自由自在地翱翔。我想,這就是我喜歡“靜”的原因之一吧!
感受了“登天”的滋味兒后,我緩緩地睜開眼睛,第一個映入眼簾的就是圣母那慈祥的臉孔,她總是讓我覺得心里很輕松,F在,就是我向“靜”,這個知音,傾訴心事的時刻了。往往,所有人也不知道的事情,我都告訴它。因為我知道“它”會慰籍我,開導我,而且不向任何人說我的心事。“它”最讓人放心了。久而久之,“它”就成為我的知音啦!
臨走前,我會牽著“靜”的手在教堂旁的花園散步。我會慢慢地走,因為只要腳步放慢,就能留意到周圍一切,一切的美。“靜”讓我想起我與家人,友人度過的歡樂時光。那就像是心里被灌滿了蜂蜜,甜滋滋的。
“靜”,是多么美好。我相信我和“靜”是永遠的知音。讀者們,你們不妨也試試體會,那你將會更深入了解“靜”的`神秘與巧妙之處。
----題記
第一次看到你,那時我才九歲。你的瞳眸發光,你試著與我交流,卻什麼也說 不出來,我知道你不愿一輩子啞下去,但這是命。這時,我覺得你很可憐。 第二次看到你,那時我上初一,無知的懵懂和青春的亢奮,我覺得你很煩。當 我吃著零食時,你兩眼放光的盯著我,垂涎三尺...... 第三次看到你,我已經上了高一,我比以前多了些沉穩,也對世界多了份感悟。 你仍是那么的純真,雙眸依舊閃爍著我不曾擁有的光澤。 唉!為什麼上天待你這麼不公,為什麼我有一個金色的童年而你不曾擁有?為什麼我能感受到喧囂的樂趣而你卻不能?你沉浸在一片靜謐中,你的心如古老的盤磬,悄無聲息。 當最后一次你我的相見時,我感受到了你的心。它靜。∷o得一片死寂,我不能從中感受到什麼,它是那么深邃無聲。 這時,我的心被深深的觸動了,就像有人不經意的撥動了我的心弦。我被感動,我被這靜打動了。我羨慕你,因為你能夠讀動你自己,因為你能夠笑對人生。 這時,你跑過來,笑著用手語告訴我,“心是可以更加堅定的!”
后記:這是我三次去聾啞中心的不同感悟,他們太可憐了。三次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年齡,每一次感悟也不同。
關于靜的作文6
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面對今天越來越熱鬧紛亂和騷動不安的樓市、股市、網絡、娛樂圈以及青春、人生我們唯有走自己的路,做好自己。 面對喧囂,做好自己,成為新時期農民歌手。山東農民朱之文,因為在山東電視綜藝頻道“我是大明星”選秀欄目中,身穿軍大衣演唱《滾滾長江東逝水》,如楊洪基原音重現,技驚四座,而得到“大衣哥”的綽號。后因網絡拍客跟蹤拍攝報道其樸實農民歌手形象,引來大量網友的關注和熱捧。
面對此時此景,朱之文說“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哪里想到能出名啊,給村里的父老鄉親唱歌,就是我的夢想。”正因為朱之文仍然堅守著農民的本分,在田間地頭耕作,業余為鄉親們唱唱歌,從而贏得了眾多粉絲的喜愛。朱之文面對喧囂,走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無愧為“真正的農民歌手”。
面對喧囂,做好自己,成為著名建筑師。當今社會,很多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很少有人能耐得住寂寞,眼睜睜地看著掙錢的`機會喪失而不為之心動,但王澍做到了。他大學畢業后,為了做好自己,沉寂10年,沒有參與任何一座房子的建造,放棄了很多唾手可得的賺錢機會,保持平和的心態,為設計高質量的建筑積聚能量,從而獲得了具有國際權威的普利茲克建筑獎。
如果王澍畢業之后和大多數同學一樣急急忙忙投入到建筑設計中,設計出來的作品就會少了10年的思考和沉淀,就不會彰顯出豐厚的文化底蘊,就難免被打上“普通、平庸”的烙印。更不用說有一個個驚人作品的問世。
面對喧囂,做好自己,成就驕人的業績。面對“為什么阿里巴巴當時選擇了電子商務而不是其他別人看好的賺錢方式”的提問,馬云的回答是:“只有電子商務才能改變中國未來的經濟,我堅信人們進入信息時代以后中國完全有可能進入世界一流的國家!睘榇,馬云為自己的企業提出奮斗的目標:不要先想著做強自己的品牌,而應該先想著做好自己的服務,做好門前的客戶,做好自己的口碑。
正因為馬云以及他的團隊從實際出發,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做好手頭上的事,并努力把它做得更好!最終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中國本土化的獨特道路。
面對喧囂,朱之文,王澍、馬云等著名人士選擇做好自己,腳踏實地,不浮華,不急功近利,最終成就了自己的夢想。路,由自己走,做好自己,才是至關重要的啊!
點評:本文由名言導入,旗幟鮮明地亮出全文的觀點“面對喧囂,我們唯有走自己的路,做好自己”,而后從三個角度、三個方面加以闡述,每個方面都注意運用概括句揭示其內涵要點,事例之后注意分析畫龍點睛,使文章具有較強地說服力,結尾的歸納點題,讓全文渾然一體。
關于靜的作文7
感覺已經好久沒安靜下來,好好審視自己了。
從獨自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心就不再平靜。一個人承受著擔憂,承受著孤寂踏上征程。下車后,自己拉著行李箱在匆匆的人群中仿佛迷失了自我,呆呆的站立了很久,沒有人在意自己。當一切都被繁雜的事物所覆蓋,還能留有什么呢?
入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陌生,新鮮,到熟悉,平淡。經歷了軍訓的笑與淚,嘗試了社團的成與敗,參加了各種活動,自己的心就像脫了韁的野馬,停不下來也靜不下來。
一直在考慮是什么使自己變得不安分,腳步一直匆匆卻不知忙了什么,每到晚上,一種莫名的空虛籠罩著自己,回想自己都做了什么,收獲了什么,真的好困惑!靶乃破皆篷R,易放難收”,心一旦放出去,想要收回,談何容易。
電話里聽同學的傾訴:“我現在好像迷路了,找不到生活得方向,形形色色的東西讓我困惑,到底我想要的是什么?”生活中頓時缺少了支點,而那個支點就是我們心中的夢。上了大學,生活的確豐富,但并不是我們真正渴望的。我們會永遠記得高考前的那些日子,不是因為那段時間里完成了自己的過度與銳變,更是因為那種對理想的拼命追求深深烙在我們可塑的人格當中。那種在夢想與現實中苦苦掙扎而又永不放棄的'近乎固執的品行牢牢扎根在心中,現在我們將那一切都儲藏了起來,卻不知道到哪一天能夠釋放。
真的想要一刻寧靜的心。
一個考到北京的同學說:“喜歡寧靜,可偏偏錯誤的選擇了北京。本性中那種安靜使自己很難與一個現代化的喧鬧城市融合。有時真的很羨慕你,可以享受淡淡的月色,清清的湖水,湛藍的天空以及有松鼠穿梭的叢林!
是啊,喧囂久了,浮躁多了,一個寧靜的氛圍是多么難得。既然選擇就別再抱怨,別再后悔,否則只會使自己更難堪。試著使自己平靜,靜下心來認真想想,總會找到答案。
進入大學,可能由于無聊,迷惘,讓我們變得只憑一時感覺就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可不久便散的散,傷的傷,讓那原本純潔而神圣的愛情變得復雜無味。何不靜心思考一下,難道我們的愛情是由于無聊空虛開始的嗎?一位教授曾這樣解釋大學愛情:因為優秀而吸引,因為吸引而被愛,因為被愛而學會去愛,我想這才是最美的愛情吧。
擁有一顆寧靜的心,讓自己在紛繁的世界中依然清醒的認識自己;保持一顆寧靜的心,使自己禁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創造一顆寧靜的心,去勇敢追逐屬于自己的路,完成自己真正想要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