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孩子后牙齒變差怎么辦
生孩子后牙齒變差怎么辦?這幾點要注意啦
在口腔臨床工作中常見到一些女性牙病患者訴說,生孩子前牙齒很好,但生孩子后牙齒就變差了。
女性在懷孕后無論精神和肉體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妊娠初期和后期表現更為明顯。因為妊娠期母親處于一個比較特殊的環境,口腔衛生狀況通常有下降的表現。一旦有了這樣或那樣的口腔疾病,母親又擔心治療中對胎兒有不良影響,而希望能拖過去,不愿進行治療,以致延誤病情,加重了齲病的發展。民間流傳“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齒”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實際上也有的母親生了孩子后并無牙齒損害情況。可見生孩子和掉牙齒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只是在妊娠期不重視口腔保健,才有增加患齲數量或加速齲齒發展的可能性,也可能加重牙周病的發展,加上未及時治療,生孩子后失去一顆甚至幾顆牙也是可能的。
另一方面,有資料證明妊娠期間齦炎患病率可以超過50%。福州中澤口腔表示臨床表現為全口牙齦充血、水腫、輕觸即可出血,甚至表現自發性牙齦出血,被稱為妊娠性齦炎。但并不是孕婦都有齦炎發生,只要保持口腔衛生良好,局部無刺激因素(比如牙石)時,可以沒有齦炎發生。所以說懷孕并不直接導致齦炎,只是孕期內分泌變化可能促進齦炎加重而已。只要在孕前和孕期及時做好口腔衛生和必要的清潔治療工作,齦炎是可以預防的。
此外,在妊娠期間少數孕婦由于內分泌的改變可引起局部牙間乳突,可表現呈鮮紅或紫紅,質地松軟,形似腫瘤的增生。常見于妊娠3個月以后,此病發病率占孕婦的2%~5%,嚴重時由于腫大明顯可影響進食。一般無需特別治療,分娩后會逐漸縮小,但局部堆積的細菌和牙石如得不到清除則很難痊愈。
孕期的口腔保健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妊娠初期(1~3個月)
營養非常重要,在胚胎35天后乳牙胚開始形成,這個階段母體應攝取較多的蛋白質,充足的鈣、磷和維生素A等,可增進孩子今后乳牙的抗病力。
妊娠中期(4~6個月)
要增加無機鹽及維生素A、B的攝入,以進一步加強乳牙胚的發育,在這個階段母體處于比較穩定狀態,建議及時到醫院診治口腔中的牙病。
在妊娠后期(7~9個月)
胎兒乳牙胚已完全形成,并有部分恒牙胚開始形成,為了保證乳牙及部分恒牙的良好發育,應進一步充分補充蛋白質及鈣、磷、維生素,以利于兒童牙齒的健康發育。所以說妊娠期注意加強對孕婦的口腔衛生指導、改善口腔衛生狀況以及合理的營養,不但可以預防孕婦的口腔疾病,也能增進兒童牙齒的健康。在兒童牙科門診,常有些家長帶孩子咨詢醫生:孩子牙齒不好,需要補充什么?家長這樣做是正確的。但如果到孩子7~8歲才補充營養,對牙齒來說為時已晚了。
【生孩子后牙齒變差怎么辦】相關文章:
牙齒發炎怎么辦10-10
運動后肌肉酸痛怎么辦10-28
牙齒總成員,學習保護牙齒02-29
涂隔離霜皮膚會變差嗎03-03
牙齒的作文08-01
牙齒的來信07-24
非法集資出獄后無力償還怎么辦好03-23
保護牙齒作文08-02
拔牙齒作文08-04
牙齒掉了作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