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走茶涼屬正常作文
一直想就“人走茶涼”之說發點議論,但心存顧慮,因為那時還在“臺上”,怕遭“站著說話不腰疼”之譏。現在角色轉換,到了“臺下”,似乎可以“叟言無忌”了。
“人走茶涼”是對炎涼世態的一種藝術概括。特別是阿慶嫂的一句“人一走,茶就涼”唱開之后,經常被人用來慨嘆有些領導干部離退之后處境的變化。常言道:“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老同志們的感受當然是真實的,比如,過去家里門庭若市,現在車馬稀少了;過去請示、匯報、問候的電話不絕于耳,現在可能幾天聽不到一次鈴響了;過去邀請出席
各種慶典、宴會、研討會、論證會的應接不暇,現在難得收到一份請柬了;過去生病住院,花籃、水果、營養品隨著探望者紛至沓來,現在病房里變得冷冷清清了……凡此種種,撫今思昔,焉能無“人走茶涼”之嘆!
然而。我倒認為,對于“人走茶涼”也需作一點具體分析,未可一概而論。“勢利眼”者固然大有人在,但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內。我想說的是另外一些因素,如果不區別,就容易混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陷入無窮的煩惱之中。
依我看來,“人走茶涼”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何以見得?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曾有兩個妙喻,原話記不準了,大意是說:友誼好比一壺開水,一旦離開爐子就逐漸涼下來了。朋友尚且如此,何況是一般的工作關系?在位時朝夕相處,自然交往頻繁,離崗后相見日稀,沒有那么多要事向你請示、商量,“茶”的降溫便成為一種必然。如果哪位領導干部退下以后,依舊賓客盈門,酬酢不絕,倒有點反常了,對本人而言,也未必是件輕松愉快的事。再說你退下之后,當然比較清閑,而在位者工作都很忙,哪有那么多的時問老是向你噓寒問暖?如果還期望人家“早請示,晚匯報”,未免有點近乎苛求。記得前幾年有篇小說叫《電話》,寫的是一位老首長離休后,因為每天再也接不到那么多的電話而悶悶不樂,日見消瘦。了解他心境的老伴只好偷偷關照舊部每天打個電話“匯報工作”。這樣做了果然靈驗,老首長恢復了奕奕神采,家庭里也重現融融氣氛。這樣的人為“保溫”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然,領導干部離退休之后,某些待遇或禮遇確與在位時有某種反差。我覺得這也正常。一視同仁不等于不分軒輊。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漢代大將軍李廣,在位時聲名顯赫,退役之后,有一天出城喝酒,回城時天色已晚,城門緊閉。扈從喊話要求打開城門,說是“故將軍李廣”回來了,不料城門官偏不買賬,回話說:“今將軍尚不得夜行,況乃故也!”把李廣氣得夠嗆,后來李廣被重新起用,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位勢利的(也許是很堅持原則的)城門官給宰了。我看這位大將軍的器量未免太窄了些,故將軍就是故將軍,硬要和今將軍攀比,豈非自尋煩惱!
我還有一個看法:茶的保溫是個雙向問題,要靠雙方努力。俗話說得好“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我見過一位老同志,退下以后,始終如一地熱情支持,幫助在位者的工作,結果“茶”不但不涼,反而更熱了。這雖屬特例,也給人啟發。
有位年輕同志,在我“下崗”之前向我誠摯表示:請您放心,我決不會“人走茶涼”的。我當即口占一首打油詩相贈:
人走自然茶就涼,
不涼反而不正常,
只要留得真情在,
縱然成冰又何妨?
【人走茶涼屬正常作文】相關文章:
正常人作文11-26
男屬虎女屬猴結婚結局03-09
胎動頻繁正常嗎12-17
胎兒正常發育過程03-11
屬兔的屬相婚配12-18
屬羊的上等婚姻12-18
沒有閨蜜的女人正常嗎12-16
2022年屬兔的運勢03-03
屬龍女是不是很勾人03-14
屬羊的克夫不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