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隨筆15篇(精)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通常指一種散文體裁,隨手筆錄,抒情、敘事或評論不拘,篇幅短小。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育隨筆,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育隨筆1
那還是幾年前了,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我站在了一所小學一年級的課堂上。
那是一群剛剛離開幼兒園入學還不久的孩子,有的小女孩還很小,很規矩地挺著腰板坐在課桌后面,使勁睜大清澈的眼睛盯著我;有的大個子的小男孩,因為坐不住,不時偷偷地撓撓腦勺抓抓胳膊,機靈活潑的本性在他們同樣純真的眼睛里一覽無余。看著這些孩子,我忍不住笑出聲來,教室里好端端的`寧靜和莊嚴被我莫明其妙的笑聲趕得無影無蹤。我扔下手里寫滿拼音的課本和厚厚一疊教案,拿起隨身帶著的《安徒生童話》,為他們讀起了《海的女兒》。
為什么要他們一動不動地坐好,老老實實地跟著我的教鞭發出一樣的聲音?為什么要不斷地威脅他們不許胡思亂想、不許讀錯……于是從那天起,每周語文課上必有一堂,一個忘情的大女孩會帶來白雪公主和賣火柴的小女孩,領著一大群天使般快樂的孩子坐上巫婆的魔杖,盡情地掉進童話世界里怎么也不肯出來。
是的,那是段很快活很美麗的時光,每一次故事的結束,教室里都是一片久久都不忍去碰的安靜。我自恃高傲地以為,只有我自己才會感動得熱淚盈眶,可每一次我都驚訝地發現,在我激動時早有孩子拍起了雙手;在我忍俊不禁時早有孩子哈哈大笑起來;在我難過時早有孩子流下了淚水……在孩子面前,我一點也高大不起來,因為他們總是比我更快地感受到一切微妙的情感和周圍的世界。
為什么要高大呢?為什么要自恃高傲?當我們跟孩子平等地站在一起時就會發現,我們的世界竟因為成長的痕跡而逐漸狹隘起來。我們空虛、苦悶,因為諸多雞毛蒜皮的煩惱而焦躁不安,而孩子呢?去看看他們的眼睛就知道了。在我們面對事物的敏感變得越來越遲鈍時,孩子的心卻因為故事的力量而寬容起來。正是這種寬容使他們的成長變得更青翠更有生命力,不是嗎?
那些日子的陽光淡淡地擠進教室,靜靜地趴在每個人的身上。站在陽光里,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把最美的故事送給他們,這是給他們的最好的禮物。因為我知道,將來的某一天,他們會因為曾擁有過這樣一個故事而感謝童年,感謝生命!
幼兒教育隨筆2
老師的收獲
李德毅小朋友是一個弱智的`孩子,說實話帶這樣的孩子太累,你走到哪里就要把他帶到哪里,有時候,去趟廁所不帶他也會扯起嗓門哇哇大哭,哭的人心煩意亂。有很多次,想讓家長把他帶回家,可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看到同齡的孩子都在幼兒園,他也和其他孩子一樣需要教育,讓我不忍心趕他走。
有一次,下課時間到了,我讓小朋友下課休息,有幾個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跟我說:“老師我要小便。”他站到我面前,突然也說了聲“老師,小便。”雖然吐字不是那么清楚,但我完全可以聽得清。我高興得把他抱起來“德毅,你說什么?”可能是害羞的原因,他沒有再說什么。以后的時間里,我經常聽到他說一些簡短的句子。剛入園時,他一個字都不會說,短短幾個月,他學會了說話。
面對這個孩子的現狀,你還有什么辛苦可言呢?
幼兒教育隨筆3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摩擦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識經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今天早晨剛入園不久,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告狀。“老師,珂珂哭了!”“老師,是浩杰打她了。”“我親眼看見了。”珂珂在哭,浩杰也委屈的要掉眼淚。珂珂與浩杰平日里是很要好的朋友,早上剛入園怎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于是我讓兩個講一講事情的起因。珂珂邊抹眼淚邊說:“浩杰打我。”浩杰分辨說:“沒,我沒打他。”看兩個人的樣子,都不象說謊。到底誰錯了呢?“我知道浩杰不是有心要打人的,浩杰,你能告訴我是怎么回事嗎?”“我想跟她玩兒!”哦,原來是孩子想找朋友,由于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而引起了小朋友之間的不愉快。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幼兒之間經常發生沖突或爭執,我們應時常引導幼兒對可能發生的沖突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沖突。
幼兒教育隨筆4
孩子們在離園前看了“密室大挑戰”,是教幼兒動一動身體的節目,孩子們很感興趣,“動一動”的欲望越發強烈。離園的幼兒都陸續被家長接走了。只余下了美術班的幼兒,他們顯然受了“動一動”節目的影響,不能安靜下來,我想這是孩子的`特點,就讓他們再開心一會兒吧。幾分鐘后,該送他們去美術班學畫畫了。我帶隊,八個孩子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地飛到我身邊,整好隊,他們還是不能平靜下來,往樓道里走,他們更是開心,無顧忌地跺起腳來!“咚咚咚”的,聲音很吵。我說:“咱們不跺腳了,安靜地走!”一兩名幼兒聽了我的話,多數幼兒還是嘴上吵著,跺著腳。我想,這樣的狀態和情緒不利于他們美術的學習,還有可能進教室后影響到其他幼兒。我就用命令的口吻說:“都不許跺腳了!”幾個男孩的情緒還比較高漲,我的命令效果不明顯。
我忽然想到最近教孩子們的一首歌《小鼓響咚咚》,在課上我們還進行表演唱,效果很好。于是我一邊做動作一邊唱:“哎呦呦,這不行!然后更小聲地唱:“妹妹睡在小床中,”逐漸用更輕地聲音唱:“我說小鼓別響了。”他們特別小聲地附和我:“小鼓說聲懂、懂、懂”他們唱的時候聲音很小,而且走路變得躡手躡腳的,就像小花貓一樣。哈哈!目的達到了。到教室了,孩子們輕聲的和我說:“馬老師再見,看到他們如此懂事,我很高興!
幼兒在被高漲的情緒包圍時很難一下子平靜下來,用強制手段不是好辦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教師在幼兒情緒難以控制時,也容易使自己的情緒同樣高漲,不易自控,容易沖動,這時應該冷靜下來,想一想平時什么情況下幼兒能平復情緒,穩定情緒,及時進行調整、應用以取得雙贏效果。
幼兒教育隨筆5
這一天,我教孩子們寫數字,我大手拿小手教每個孩子都寫了一遍,對他們說:先畫秤鉤,再畫秤桿。可一轉身孩子們就說:“老師,我不會寫。”我再反復地教,一遍又一遍,有的寶寶還是重復不會寫。這時諾諾小朋友已寫了一張紙了,而且寫得非常好,我便順手拿起圓珠筆給諾諾打了個勾勾,諾諾拿著本子歡呼雀躍起來:“我有一個勾勾。”別的`小朋友都說:“我看看”、“我也看看”……看到孩子們對勾勾的羨慕,我大聲宣布:“誰寫的好,我就給誰畫勾勾。”一句話說完,教室里立刻安靜了,看到孩子們都趴在課桌上寫著,不一會功夫,許多小朋友的本子上都畫了勾勾,而且沒有一個孩子再說不會寫,勾勾的功效太神奇了。
以后,課余時間,每當我給孩子們布置任務時,孩子們都會問我:“老師,還畫勾勾嗎?”
幼兒教育隨筆6
幼兒園的院子里栽了一些樹木,樹木長的很茂密,孩子們每到戶外活動的時候,就去摘樹葉子玩,玩夠了就扔在地上,既破壞了樹木,有影響了環境衛生,針對這一情況,我對幼兒進行了一次“愛樹木,講衛生”的.教育。這以后,班上再沒出現小朋友摘樹葉的現象。
又一次,我與孩子們一起玩的時候。一路哼著歌曲,很不經意的掐下一片樹葉,張海鑫小朋友看到了,他連忙提醒我說:“老師,樹葉也知道疼的,你不是說不要掐葉的嗎?”我隨即一愣,連忙說:“奧,老師錯了。”
這件小事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幼兒做什么,首先要自己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幼兒教育隨筆7
如何讓孩子們安靜的午睡在我們班是個很頭疼的問題,今天中午又有幾個小朋友不休息了,他們睜著眼睛東瞧瞧西看看,如果老師在旁邊守著還是挺聽話的自己也能睡著!如果老師有事走開了他們就開始嘰嘰喳喳說話,在床上亂蹦!我一直在想辦法來解決這件事。突然之間靈機一動我側身裝出一副傾聽的樣子:“嗯我聽到了一種聲音”我小聲對那幾個沒睡著的小朋友說。他們反應很快!也裝出傾聽的樣子來“我怎么沒聽見啊!”我說:“那是因為小朋友說話聲音太大把小精靈給嚇跑了!你們把眼睛和嘴巴都閉上沒聲音一會小精靈就會出來和你們說話了你們快把眼睛閉上吧試一試!大眼睛也累了順便讓他們休息一下吧!”我說完這些話小朋友們慢慢把眼睛閉上沒一會工夫就睡著了。孩子就是孩子其實他們的思想很簡單,關鍵是我們要站在他們的思想上去思考問題!
孤獨的“小公主”
我們班有個叫芮芮的小朋友,小名語語,非常可愛。這孩子年齡雖小,但是很聰明。大約來幼兒園兩個星期左右,語語媽媽向我反映孩子不合群,讓她很擔憂。家長這種擔憂情緒的表現讓我們意識到接下來我們的日常生活指導的重點應該是什么。
首先,我安慰家長,告訴她這是一個正常現象,寶貝 的獨來獨往,我行我素,這種表現是新入園寶寶們普遍存在的.現象。因為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都是想有什么就有什么,想玩啥就玩啥,吃的喝的應有盡有,卻忽略了與同伴在一起玩時所能激發各方面的潛能。
其次,我們老師會盡多的創造機會和游戲活動來幫助寶寶們學會怎樣與伙伴交流相處,讓孩子在幼兒園大家庭中共同游戲,共同體驗集體活動快樂的時候找到自己與社會他人親近的良好態度。我相信孤獨的“小公主”會慢慢地變成活潑的“小公主”。
幼兒教育隨筆8
1、贊美語言的奧妙
每次區域活動時,總會有個別孩子總說:“老師,我不會。”還有的孩子看老師快走到他或她身邊時,馬上用手或身體蓋住,不讓老師看,這樣可不行。今天的區域活動又開始了,是用黃、紅紙粘貼國旗。因為黃紙很少,只有一張,怕孩子們一次剪的不對浪費掉,所以我先讓他們用舊掛歷紙剪“五角星”。小朋友探索、討論后,都紛紛動手剪起來,當我來到靚蕊小朋友的身邊時,她愁眉哭臉地對我說:“老師,我不會。”我耐心地教了她幾遍后,便讓她自己折、自己剪,并告訴她:“你一定行的”。過了一會兒,我又轉回到她的身邊,發現她剪得很正確,為了不打攪她,我沒做聲就走開了。活動結束時,經過全體幼兒的評選,靚蕊的“五角星”是全班剪得五角星最漂亮的。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她,還讓其他孩子向她學習。
這件事使我想到:我們教師不管做什么都應該認真仔細地觀察每一位幼兒,適時給幼兒一個賞識的目光,一個鼓勵的動作,一句恰到好處的話語,能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也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作為教師我們可不能吝嗇自己的贊美語言啊!
2、說、教同行
我們農村幼兒園的'孩子比較多,每天上午的語言活動課時,都得將小椅子排成兩個半圓,而手工活動時往往要把小椅子搬到桌子邊上來。每當這時,活動室就會響起“咔咔嚓嚓”的聲音,不但損壞了椅子,也使活動室里顯得格外亂。
這天,語言活動后,為了讓孩子們安靜的回到座位上去。我對孩子們說:“今天,我和小朋友做個有趣的游戲,看誰搬椅子時,讓老師聽不見聲音。”小朋友們很好奇,個個躍躍欲試,我喊:“一、二、三!”小朋友開始搬椅子。我先閉上眼睛,當我睜開眼睛,全班小朋友都整齊地坐在桌邊上了。我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問孩子:“你們是怎樣搬的椅子,我怎么一點聲音也沒有聽到?”這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言,有的說:“我輕輕地搬,輕輕地放。”有的說:“我走路跟小貓一樣沒有聲音。”我問小朋友:“下次搬椅子的時候,誰還能讓我聽不見聲音?”孩子們一齊舉起手來。這樣連續幾天活動室里的小椅子再也不唱歌了。
由此我想,對孩子愛護公物的教育,光靠說是不行的。要說、教同時進行才會收到更大的效果。
幼兒教育隨筆9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兒童學者告訴我們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習慣、傾向、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他強調了6歲前教育的重要性,可見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行為習慣培養,對兒童一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有許多孩子學習、做事,就連吃飯都不認真,我覺得歸根結底就是習慣的養成方面有問題。有的家長,特別是農村家長提前讓孩子學習寫字、算數、識認拼音,還要求老師每天都要布置作業,而忽視了嬰幼兒期孩子習慣的培養,從而導致許多孩子從小就產生了厭學情緒,喪失了對于學習的'好奇心,同時也抹殺了孩子們愛玩愛樂的天性,阻礙了兒童身心的正常發展。
我認為在幼兒園,教師必須加強對幼兒的行為習慣的引導,并且向家長廣泛宣傳兒童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實現幼兒園與家庭的共同教育,教育幼兒從現在做起、從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學前教育對于兒童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幼教同行們,我們身上肩負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幼兒教育隨筆10
孩子們在園剛就餐時,有的孩子不吃橘子、梨、蛋黃、豆腐······
就餐幾天后,了解了孩子偏食的很多。面對這種情況,我利用入園、離園的時間向家長了解孩子在家的'吃飯情況,請家長配合我們,共同糾正孩子的偏食。
在園我是這樣做的,吃豆腐時告訴孩子,豆腐含有很多的蛋白質,吃豆腐,你會長的很強壯、健康。吃橘子時,從橘子的形狀、顏色到剝開橘子,告訴幼兒橘子含有很多維生素,吃了它,不會生口角炎,有了傷口,也會很快長好······就這樣,我們一邊學習,一邊吃,大部分孩子不偏食了,對個別的孩子,先請他們每次少吃點,也慢慢地不偏食了。
現在,班里沒有偏食的,家長對我的工作很滿意。
幼兒教育隨筆11
冬天溫暖的早晨,來得早的小朋友已經把桌子擺好了,大家圍坐在餐桌邊談論著高興的事兒。
早餐過后,我照例去看看孩子們的表情卡,發現“勝男”小朋友的表情卡是藍色的,(我們班的小朋友,每天都以自己的心情狀態為標準來放置心情卡,紅色一面是笑臉,藍色一面是難過的'表情)我正要去問她,就看到她邊哭著邊向我走來。我趕忙問她怎么了?“我忘了穿裙子了”連欣擦著眼淚說。勝男小朋友是個很愛干凈,很愛美的小姑娘,皮膚白白的,眼睛會說話,平時的穿著很時尚呢!我一邊安慰她,一邊想轍,上哪里去找合適的裙子呢?哎,有了!我注意已定。于是我先安頓好“勝男”,開始在班里找材料,凡是能激發我靈感的都找了出來。
我先請大家說一說,誰發現今天我們班有一位小朋友不高興了?有幾位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說:“是勝男!”“她為什么不高興了呢?”我問,坤坤說:“她今天忘了穿裙子了。”“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啊?”我又問,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說:“我們幫助她;我們給她買一條裙子送給他;我們哄哄她……。”
這時候,我趕快出示了我找到的那些寶貝:一塊粉色絨布,幾條線繩,報紙,剪刀,膠水,彩條菊花,油畫棒,水彩筆,圖畫紙,透明膠帶,紅色方便袋,布質的小樹葉等,啟發小朋友利用這些來幫助連欣,很快大家的辦法就出來了,我們把大家分成了四個小組:報紙組、繪畫組、方便袋組、絨布組。大家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特長重新調整了座位開始創作。我穿梭在他們之間,不時地給他們提上一兩條建議,或者簡單示范一下,大家都很投入,20多分鐘以后,孩子們的作品一一完成了:繪畫組的小朋友,給勝男送上了自己為她設計的美麗的裙裝;報紙組的小朋友,用舊報紙制作了一條A型的貼花短裙;方便袋組的小朋友,用剪刀和膠帶重新連接了袋子,做成了一條長筒裙,并在裙子上裝飾了彩條菊花;絨布組的小朋友很有創意,他們很巧妙的利用了絨布一邊的空洞,穿上了藍色的繩子做腰帶,粉色的筒裙上還裝飾了很多嫩綠色的樹葉,真是漂亮極了。勝男興奮得看看這個,穿穿這個,臉上的淚水早就沒了蹤影,她高興的和大家一齊拍著手歡叫著……
我們一起打掃完“戰場”,我問勝男:“現在可以把你的小籃臉換掉了吧?”“我早就換了!”勝男欣笑著說。看著她高興的樣子,我也笑了,我很欣慰,也很感動,感動的是我們班的小朋友很關心同伴,并且還能積極地想辦法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伴;欣慰的是大家的努力終于使勝男重新展開了笑容,在孩子們身上,我看到了友愛、善良和智慧。
幼兒教育隨筆12
創造家園共育的有利環境
《綱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為了讓各位家長能更多地了解幼兒園,能與幼兒園更好的`互動,創造出家園共育的有利環境,常家幼兒園于xx月9日上午召開了全體幼兒家長會。會上王園長與家長們在我園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上和家長們進行了交流,發放了家長問卷調查表,真誠地希望在互相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礎上實現家園共育,真正為孩子創造整體和諧的教育環境。
各班老師也做了精心準備,熱情接待每一位家長。會議結束前,各班班主任把班級的基本情況作了簡要的介紹。其次詳細的介紹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衛生保健、目前的班級狀況等重點工作。最后,就家園如何配合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做了詳細的探討。
會后,家長們又參觀了幼兒園各個活動室,班主任分析了每一位幼兒的特點和學習生活情況,還重點介紹了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教學目標及一日生活安排,使家長更加了解孩子的幼兒園生活。同時也向家長提出了配合幼兒園工作的一些建議和要求。
本次家長會不僅拉近了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家園共育,還對幼兒園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幼兒教育隨筆13
小班孩子們特喜歡看動畫片,愿意模仿角色的語氣、動作。這不,剛看完《天線寶寶》,孩子們就到處去找朋友“拉拉手”。“起來,不要!”一聲尖叫傳了過來,我一聽,是李曉萱的聲音。
曉萱是個特有個性的女孩子,不喜歡與任何孩子玩,那怕是孩子無意識地碰她一下,她都會扯著嗓子喊幾聲,弄得小朋友都離她遠遠的。
我過去一看,原來是昊昊想去拉她的手,她不但使勁甩掉了昊昊的手,還在那兒大聲喊著:“老師,他打我!”昊昊像做錯了事似的',無助的站在那兒。我趕緊蹲下,把昊昊抱在懷里,拍著他的后背說:“昊昊真乖,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昊昊會幫助小朋友,來老師親一個。”我親了親昊昊,然后請昊昊去找別的小朋友,昊昊高興的去找朋友了。
我請孩子們接著往下看《天線寶寶》,孩子們聚精會神地看著。我坐在萱萱身邊,把她的手放在我手心里,邊看邊輕輕的摸著她的手,慢慢的,她不緊張了。我趴在她的耳朵上,悄悄地對她說:“讓老師像天線寶寶那樣抱抱你好嗎?”萱萱有點猶豫,我輕輕的把它抱起來,邊拍著她的后背邊模仿天線寶寶的語氣說:“抱抱,抱抱”孩子們也學我的樣子,和旁邊的小朋友抱抱。我趁機對萱萱說:“萱萱,你喜歡天線寶寶嗎?”萱萱點了點頭,“天線寶寶相互喜歡才抱一抱的,剛才昊昊和老師一樣,是喜歡萱宣,所以才抱一抱你,那不是打,那是親。萱萱親一親昊昊好嗎?”萱萱抱著昊昊顯得有點僵硬。這時,別的小朋友也過來抱一抱她,她也有點放松自己,臉上有了笑容。我拉著萱宣的手和每一個小朋友擁抱,孩子們高興的抱著萱萱,亮亮還在她的臉上親了一口,她也愉快地享受著。我把一枚小紅花貼在她的胸前,她用手捂著,美美地笑了,我也由衷地松了一口氣。
教育孩子不但需要愛,還需要策略與技巧,看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不過,有時候,教育真的就這么簡單。
幼兒教育隨筆14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而且積極參與,如果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是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育內容,要求能否兼顧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有成功感。”在組織活動時,我認為只有捕捉幼兒的興趣點,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每個兒童都能主動發展”的教學思想。經驗表明:一堂生動活潑、形象有趣的課,必然能調動幼兒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我極力追求言語、動作、表情在教學方法上的適度運用,寓樂于學,寓學于樂。我從一下兩點教授幼兒輕松容易的學習兒歌:
1、追求聲情并茂,強化文學作品中的語氣語調如果將文學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現于幼兒面前,是不會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了讓幼兒很快地溶入文學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我會根據文學作品的特點,在朗誦過程中時快時慢,抑揚頓挫,讓幼兒處身于一種親切、美好的語感環境中,同時,再配上優美、動聽、富有想象的`音樂,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具運用,使幼兒在融融的氣氛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據語言加動作表演,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教授詩歌“春天的秘密”時,發現這首詩歌重復較多,而且很長,所以孩子們學習這首詩歌有點難,首先分段讓幼兒自己創編動作表演,我對幼兒的動作加以糾正,讓每段都有標準的動作,我把自己創編的進行示范表演,幼兒根據詩歌和教師的動作進行朗誦,引導幼兒可以做和老師不一樣的動作,這樣來表現出自己的風格,有的幼兒動作形象,有的動作滑稽逗人,這首詩歌用了十幾分鐘,幼兒就能表演和朗誦了。
幼兒教育隨筆15
誰到我的故事里來
每次午睡剛躺下時,我總是給孩子們講一個班里的好人好事的故事。
每次講完后,我都會注意觀察孩子們的言行舉止,編小故事。主人公就是班里的小朋友,所以孩子們聽得非常認真和感興趣,同時我也將他們之中的不良行為編進故事里,是孩子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為他們的進步指明了方向。
現在孩子們自己也能將生活中的'點滴發現告訴老師,希望把自己也編進故事里去。我也在多方面啟發,看誰表現得好,我就把他編進我的故事里來,孩子們聽到后都歡呼起來,嚷嚷著也要我把他們編進故事里。從那以后,孩子們人人都爭做好孩子,從點滴小事做起,斗爭取能到我的故事里。
【幼兒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隨筆08-16
幼兒教育隨筆07-29
幼兒教育隨筆07-29
幼兒教育隨筆[精選]08-01
小班幼兒教育隨筆08-19
【熱門】幼兒教育隨筆06-08
幼兒教育隨筆【推薦】07-15
幼兒教育隨筆【薦】07-14
優秀幼兒教育隨筆08-20
[精品]幼兒教育隨筆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