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球計分規則由來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網球的身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網球計分規則由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網球計分規則由來
第一種說法:
這個問題要追溯到網球運動的起源. 網球是在十四世紀起源于法國路易斯王朝時代,在宮廷中舉行的"jeude paume"(意為"用手掌擊球的游戲")。后來在十九世紀引進英國,改良在草皮上舉行。因為最原始的網球運動是起源于宮廷之中,所以計分方法就地取材是 可以理解的。他們拿可以撥動的時鐘來計分,每得一次分就將時鐘轉動四分之一,也就是15分 (a quarter,一刻),同理,得兩次分就將時鐘撥至30分,當然一切都是以他們的方便為基礎。這就是15分、30分的由來。至于40分,它比較怪異,它 不是15的倍數。這是因為在英文中,15分念作"fifteen",為雙音節,而30分念作"thirty",也是雙音節;但是45分,英文念作 "forty-five",變成了三個音節,當時著英國人覺得有點拗口,也不符合"方便"的原則,于是就把它改成同為雙音節的40分 (forty)。這就是看來不合邏輯的40分的由來。雖然這樣的計分方法看來有些奇怪,但還是依循傳統沿用至今,畢竟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種來自宮廷的計分 方法。
第二種說法:
15、30、40這三個數字決不是由人們隨意選用的。一位名叫琴·高斯林的人經過研究后認為,這 三個數字一定是當時那些打網球的人所熟悉或使用的測算單 位,是參照天文的六分儀而來的。六分儀于1/6個圓一樣,共有60度,每分又分60秒。當時的網球賽每局就有4分,4個15分為一度,和4個15度構成 1/6個圓一樣,采用15為基數以計算每一分球的得失。至于45改成40,是為了報分發音的簡便。早期的網球賽每盤為4局,每局有4分,17世紀初改成了 每盤6局,這個規則至今未變。
網球規則之計分方法
賽制
實行淘汰賽。一場比賽中,男子單打比賽除大滿貫賽事和ATP1000大師系列賽決賽采用五盤三勝制以外,均使用三盤兩勝制。女子比賽全部采用三盤兩勝制。
1.勝一分。
遇到下列情況時,判對方勝1分。
(1)發球員連續兩次發球失誤或腳誤時。
(2)接球員在發來的球沒有著地前用球拍擊球,或球觸及自己的身體及所穿戴的衣物時。
(3)在球第二次落地前未能還擊過網時。
(4)還擊球觸及對方場區界線以外的地面、固定物或其它物件時。
(5)還擊空中球失敗時。
(6)在比賽中,擊球員故意用球拍拖帶或接住球,或故意用球拍觸球超過一次時。
(7)“活球”期間運動員的身體、球拍(不論是否握在手中)或穿戴的其它物件觸及球網、網柱、單打支柱、繩或鋼絲繩、中心帶、網邊白布或對方場區以內的場地地面。
(8)還擊尚未過網的空中球(過網擊球)。
(9)除握在手中(不論單手或雙手)的球拍外,運動員的身體或穿戴的物體觸球。
(10)拋拍擊球時。
11)比賽進行中,運動員故意改變其球拍形狀。
2.一局。
(1)每勝1球得1分,先勝4分者勝1局。
(2)雙方各得3分時為“平分”,平分后,凈勝兩分為勝1局。
3.一盤。
(1)一方先勝6局為勝1盤。
(2)雙方各勝5局時,一方凈勝兩局為勝1盤
4.決勝局計分制。
在每盤的局數為6平時,有以下兩種計分制。
(1)長盤制:一方凈勝兩局為勝1盤。
(2)短盤制(搶七):決勝盤除外,除非賽前另有規定,一般應按以下辦法執行。
A.先得7分者為勝該局及該盤(若分數為6平時,一方須凈兩分)。
B.首先發球員發第1分球,對方發第2、3分球,然后輪流發兩分球,直到比賽結束。
C.第1分球在右區發,第2分球在左區發,第3分球在右區發。
D.每6分球和決勝局結束都要交換場地。
5.短盤制的計分。
(1)第1個球(0:0),發球員A發1分球,1分球之后換發球。
(2)第2、3個球(報1:0或0:1,不報15:0或0:15),由B發球,B連發兩分球后換發球,先從左區發球。
(3)第4、5個球(報3:0或1:2,2:1,不報40:0或15:30,30:15),由A發球,A連發兩球后換發球后換發球,先從左區發球。
(4)第6、7個球(報3:3或2:4,4:2或1:5,5:1或6:0,0:6),由B發1分球之后交換場地,若比賽未結束,B繼續發第7個球。
(5)比分打到5:5,6:6,7:7,8:8……時,需連勝兩分才能決定誰為勝方。但在記分表上則統一寫為7:6。
(6)決勝局打完之后,以方隊員交換場地。
網球比賽的基本評分系統分為“圓盤”;“局”;“分”三個層次。
網球是14世紀在宮廷舉行的“jeude paume”(意為“用手掌擊球的游戲”),起源于法國路易王朝。后來在19世紀傳入英國,改良是在草皮上舉行的。因為最原始的網球運動起源于球場,所以計分方法是就地取材也無可厚非。他們使用一個可以撥號得分的時鐘。他們每得一分,就把時鐘調快一圈,也就是15分鐘。類似地,如果他們得分兩次,他們將時鐘設置為30分鐘。當然,一切都是基于他們的方便。這就是15分和30分的由來。至于40分,很奇怪。不是15的倍數。這是因為,英語中,15分讀作“五個十”,是雙音節的,而30分讀作“三十”,也是雙音節的;然而,45點,在英語中讀作“四十五”,變成了三個音節。當時英國人覺得有點張口結舌,不符合“方便”原則,就改成40分(四十),都是兩個音節。這就是看似不合邏輯的40分的由來。
游戲(游戲)
比賽的計分方式分為“發球局”和“決勝局”兩個系統
球員發球局的比賽
在單打比賽中,同一名球員或雙打,同一方發球,直到其中一方贏得比賽。比如A發球,這個游戲就叫“A發球”
發球時,贏第一球得15分,贏第二球得30分,贏第三球得40分。
當一方贏得第四個球時,如果另一方得分低于40分,則第一個四球獲勝者贏得比賽。
但如果雙方得分都是40分,則需要平手。第一個球的勝者稱為優勢。如果雙方各贏一球,則需要再次分球,直到一方以兩球優勢勝對手。
決勝局
前一局“接發球”的球員或選手發了第一個球,然后輪到他的對手發兩個球,于是每個球員輪流發兩個球。
當一方得到7分,而另一方只得到5分或更少時,得到7分的玩家贏得這場游戲。
當雙方同時得6分時,必須有一方以兩分的優勢贏得比賽。
設置
古代的網球記分制,每盤只有4盤,17世紀改為每盤6盤。
1-6盤制——通常用于3盤2勝或以上的比賽,其中第一個6盤的選手贏一盤,但當盤數為5比5時,則有兩個賽制。
1.“長盤制”是指一方必須贏兩局才算贏一盤,現在的網球很少采用這種制。
2.一盤的勝者是先拿下七局的一方,但當局數是6-6時,就要進行“決勝局”,即一盤的勝者是先拿下七分的一方,但當比分是6-6時,必須有一方以兩分的優勢贏得比賽,即贏下該盤。
1 8盤制——通常用于勝者為一盤的比賽。勝者為第一盤8局,但當局數為7比7時,勝者為“長盤制”或“決勝局”。
備注:
“長盤制”——一方必須贏對方第二盤才能贏一盤。
“決勝局”——請參考比賽的計分方法。
目前國際比賽普遍采用三局兩勝制,男子大滿貫采用五局兩勝制。
網球中的愛情是什么?
網球起源于13、14世紀的法國,后于16、17世紀傳到英國。所以網球的一些專業術語或詞匯受法語影響很大,“愛”的發音就是一個例子。
當英國人學習網球,看法國球員打球,聽到法國人喊0代表“l’oeuf”時,聲音聽起來就像是愛的發音。所以從那以后,他們就把0讀作愛,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