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室內設計中的生態設計原則
生態設計泛指那些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把對環境的破壞降低至最小值的設計形式。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室內設計中的生態設計原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室內設計中的生態設計原則
一、室內生態設計的內涵與設計原則
(一)生態設計的內涵。
生態設計泛指那些與生態環境相協調把對環境的破壞降低至最小值的設計形式。這種協調指的是節約資源,保持一定范圍的水循環,維持棲息地的質量,以改善人居環境及保持生態系統的健康。室內生態設計即指在微觀環境或者室內環境中的生態設計。室內環境中的自然光線、植物等都屬于生態設計,這些自然生態不僅構成微觀環境的物質基礎,還是一種具有多重社會價值的“文化資源”。由此可以總結出座內生態設計就是在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觀念指導下,依據生態學原理和美學原理,實現人、自然環境與建筑之間的協調發展。
(二)室內生態設計的設計原則。
1.尊重自然的原則。尊重自然是認識到人類本身是環境中的組成部分的一種環境共生意識的體現,它要求設計者要正確處理人類與環境的關系,尊重和關心自然環境,在進行室內設計前首先勘察研究建筑物的定位、地形地勢、氣候條件等。然后考慮如何降低能耗,如何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
2.建立人與自然溝通的原則。設計者應把室內環境作為聯系人與自然的紐帶盡可能地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這樣一來座內環境就不再是人類遠離自然的隔離帶,而是為人類帶來新鮮的空氣、太陽的光線、自然的聲音。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會使人們身心愉悅活力充沛。
3.集約化原則。這是一條摒棄傳統粗放型,走集約化的新型道路。一是追求高效空間。在合理利用空間的基礎上探入分析室內空間使室內與室外環境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立體網絡。二是追求節能空間盡可能地降低對資源的消耗。
4.注重本土化原則。當地人從其長期居住生活的環境中獲得水、庇護、食物、精神寄托等一切需求,室內設計必須尊重當地人的傳統文化和人文風俗,必須對當地的氣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等進行綜合的分析和研究。
5.生態美學原則。生態美學是以生態環境的美感形式為研究對象依據美的規律,營造和諧、詩意的生活環境。生態美學其實就是生態學和美學的結合,生態學研究物種之間的和諧而這種和諧同時也是美學的研究對象。生態美學在傳統審美中加入了生態因素,它強調自然美欣賞簡潔質樸,遵循生態規律。其主要表現形式是由人工創造出的室內綠色景觀它帶給人們的是持久的精神愉悅。
6.公眾參與原則。傳統設計認為設計是一個高雅的、獨立的藝術過程,一般都是由設計師一個人獨立完成。與之相反莊態設計的一大特點就是認為人人都是設計師,人人都可參與設計。因為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參與者,而生態設計正是面向所有人共同的未來。從交通方式到裝修、食物的選購、包裝袋的使用等都是生態設計的內容。
二、生態設計在室內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一)凸顯自然風貌床用誘導式建筑構造技術。
盡可能地將室內空間中與室外環境融為一體,綜合利用色彩、材料、造型等自然元素,多采用自然光,減少人工燈光照射,使用無污染、可再生材料流分利用自然條件,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通過誘導式建筑構造技術,能夠有效地實現建筑的自然通風啟然采光。把誘導式建筑構造技術作為設計元素融入室內設計進行人工生態美的創造,不僅增加了室內設計的新內容而且也獲得了良好的生態效果。
(二)采用生態環保型材料和現代綠化技術。
生態環保型材料不管是在生產還是使用過程中都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危害廢棄后也不會破壞周圍的生態環境,而且可以作為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月前已實現常態化生產的生態環保型材料有無毒涂料、再生壁紙等。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清除刺激性氣味保持室內環境的健康,因此把綠化引進室內是生態設計的重要內容。目前能夠為室內綠化技術提供支持的主要有腐植土生成技術、無土栽培技術等。從技術上講室內綠化可以設在建筑的任何地方,陽臺、墻壁、走廊等空間都可以利用座內綠化一方面可以補充地面綠化的不足,另一方面與建筑自然通風、自然采光的處理有機結合大大拉近了室內空間與自然的距離。
(三)綜合運用節約常規能源技術與潔凈能源技術。
目前座內設計還不可能完全摒棄常規能源,所以最大限度地節約常規能源也是生態設計中的一個重要方面,F代科技研制出的節能型燈具、熱反射玻璃、保溫墻體、節水型部件等新材料大都具有某一方面可以加以利用的性能加以利用就能夠有效省能源。此外,潔凈能源的采用,既能滿足對能源的循環利用,又不會危害到生態環境。目前使用相當廣泛的是太陽能利用技術經過設計后的太陽能設施還可以很好地裝飾建筑物是實用和美觀的完美統一。
室內環境“綠色設計”的設計原則
室內環境綠色設計的內涵
人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因此,人們設計創造的室內環境,必然會直接關系到室內生活、生產活動的質量,關系到人們的安全、健康、效率、舒適等。在設計領域中出現的“綠色設計”也稱生態設計。綠色設計指設計出的產品可以拆卸、分解,零部件可以翻新、重復使用,這樣既保護了環境,也避免了資源的浪費。使用綠色標志的產品,標明該商品的生產、使用及處理符合環保要求,不危害環境或危害程度極小,有利于資源的再生回收利用。我國從1994年開始實施“綠色標志”。在室內環境設計中,綠色不僅是局部的生態環保設計,其核心是創造符合生態環境良性循環規律的整個設計系統,也是室內環境的綠色設計的內涵。
室內環境“綠色設計”的設計原則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意識逐漸由早期喜歡煩瑣復雜的裝飾轉為欣賞簡潔明快的風格。在現有自然資源逐漸匱乏的情況下,在設計中要爭取對自然資源的較優利用和有節制地開發利用,較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保護自然生態的平衡與和諧。設計中較重要一點就是:綠色設計要著眼于人與自然的生態平衡關系,要遵守科學、實用、節約、回歸自然、建立生態環境的設計原則。
在室內設計中要強調自然色彩和自然材質的應用,讓居住者可以放松緊張的工作狀態,在安全、健康、效率、舒適的室內環境中,使其感知自然,回歸自然,與綠色自然環境同在,實現居住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從中我們可看出室內“綠色設計”的目標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與地球的可持續發展。
【室內設計中的生態設計原則】相關文章:
公共環境設計中通用設計的原則12-21
室內設計中的綠色設計理念02-15
景觀設計生態化的內涵和原則02-06
生態室內環境設計原則09-05
20個平面設計中必須遵循的設計原則09-04
廣告設計中色彩的運用有哪些原則07-03
吧臺設計原則08-30
立體構成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06-20
陶瓷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方法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