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角度看養心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就是一些常考的內容,或者考試經常出題的地方。掌握知識點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學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醫角度看養心知識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情志過勞最易傷身
我們知道,工作量太大讓人短時間有疲乏感,稍做休息,體力就能恢復過來。而對于都市人來說,則更需要善于調攝心志,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中醫認為,七情過動,都會影響身體。
養生的要義在于“養心”
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現在養生菜、養生湯非常流行,然而天天吃人參、燕窩未必就能健康長壽,食療養生,有時還不如注重內心的修煉。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愿”。劉友章認為,這句話的含義就是善養生者,應該意志安閑而少欲望,心神安定就可以不怕任何事物,精神上清靜就可以使真氣調和順暢。養生最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使人的內心生機盎然,身心暢 旺。否則,恐懼、焦慮、抑郁等各種負面的情緒都來了,自然會讓人身體功能失調。所以說,心理養生是人體健康所在,而心理養生重在養德。
名醫“養心經”
《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劉友章教授十分推崇這句話,他認為,有工作奮斗的目標,不為名利所累。有一群性格開朗、心地善良的好友,不存有欺心、貪心,常懷一顆感恩、寬容、樂觀、進取之心,病從哪里來呢?
劉友章教授推薦以下“養生經”
注意勞逸的調節。所謂勞,這里指多做體育運動,在運動中放松身心,調節情緒;所謂逸,學會放松身體,如聽音樂,就是一種很好的放松情緒的治療方法。還有就是通過放松肌肉,達到調節情緒的目的。
根據自己平時的興趣愛好,自找樂趣,尋找一種精神寄托。譬如看書、釣魚等活動都是有益于調理身心的事。
要多接觸人,找一群知己好友聊聊天,尤其是多接觸性格開朗、樂觀之人,與他們交往也能使自己心胸開闊。深居簡出、性格孤僻、精神憂郁對身體健康有害無益。
中醫認為,“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七情中,無論喜怒、悲哀、愁思、憂慮等情緒均能讓人“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喜傷心———喜極則損心,乏力、出汗、胸悶、心悸、失眠,重則神志錯亂,語無倫次,舉止異常等。古有范進中舉,喜極而瘋。
怒傷肝———大怒則氣盛,氣盛則肝舉葉張,氣血逆亂,頭暈頭痛,面赤耳鳴。
思傷脾———思慮過度會影響脾之運化,易消化不良,特別容易出現脘腹脹滿、大便溏稀,甚至消瘦等。長此以往,心血暗耗,神失所養,心悸、失眠、健忘、多夢等都來了。
悲傷肺———過度悲哀,令人肺氣運行阻滯,悲則氣消,心神沮喪,面色慘淡,萎靡不振。
恐傷腎———長期恐懼或突然意外驚恐,腎臟的氣機受損,心神不安,夜不能寐,大小便失禁等。
由此可見,喜怒哀樂悲思恐,七情六欲變著花樣折磨人,所以,養生保健首在養心,欲知身病,先治心病。
中醫養心湯做法推薦
1、西洋參煲水鴨湯
每次用西洋參20克,水鴨肉250克,桂圓肉12克。
先將西洋參洗凈,用刀切成薄片(或打碎成幼粒),備用。剖殺水鴨,去除毛及內臟、頭、頸及腳,用清水洗凈血污,然后用刀砍成粗件備用。
桂圓肉去除雜質、并用清水略洗凈。以上湯料準備就緒后,同放進湯煲內,加入適量清水,用中火到慢火煲湯,煲一小時卅分鐘左右,加食鹽調味,待溫飲湯,食鴨肉及桂圓肉。
2、苦瓜龍骨湯
苦瓜1根、龍骨8兩、水(沒過苦瓜龍骨1/3指節)、鹽適量。
苦瓜洗凈,去掉內瓤,切成大塊。龍骨洗凈,放到沸水里焯3分鐘,倒去血水,龍骨過涼水瀝干。龍骨放入湯煲,注入冷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細煲3個半小時。最后放入苦瓜,繼續煲半小時,關火,下鹽調味即可。
3、牛蒡湯
玉米、山藥、牛蒡、蟹味菇、紅棗。
山藥去皮切滾刀塊待用。牛蒡洗干凈,用刀刮去牛蒡表面的皮,然后切斜刀片待用。玉米洗干凈,然后切塊待用。蟹味菇切除根蒂,紅棗洗干凈待用。生姜洗干凈,菜刀將整只姜略拍待用。
平底鍋中倒少許橄欖油,將山藥略微煸炒。然后倒入瓦罐中、放入牛蒡片、姜塊,加足水,大火燒開,調中火熬制3小時。熬制3小時后,放入玉米塊、蟹味菇、紅棗繼續熬1小時。最后調味加鹽、蘑菇精、少許胡椒粉。
4、冬瓜太金湯
冬瓜400克,咸肉或火腿100克,太子參30克,金銀花10克,味精、蔥花適量。
咸肉或火腿切片,冬瓜洗凈切成薄片備用。將太子參、金銀花放在一起,用水煎煮至太子參軟爛,金銀花取出棄去,藥汁澄清備用。咸肉或火腿、冬瓜加水煮熟,放入太子參、味精和蔥花,并兌入少量澄清的藥汁,燒滾即成。
5、柏子養心湯
生黃耆1錢,麥冬1錢,棗仁1錢,人參1錢,柏子仁1錢,茯神8分,川芎8分,遠志(制)8分,當歸2錢,五味子10粒,炙甘草5分。加生姜3片,水煎服。
6、炙黃芪養心湯
炙黃芪60克,淮小麥30克,毛冬青30克,丹參30克,益母草30克,全當歸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7、黨參麥冬湯湯
①黨參20克,麥冬15克,五味子5克,丹參2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枳殼10克,延胡索10克,地龍15克,甘草10克。日1劑,水煎服。
②黨參20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桂枝10克,丹參2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枳殼10克,延胡索10克,地龍15克,甘草10克。7劑,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3次溫服,日1劑。
8、三紫養心湯
肉桂10克、牡丹皮30克、桃仁30克、赤芍30克、紫石英30克、丹參30克、石見穿30克、炮甲30克、當歸60克、雪蛤30克、鹿角霜30克、肉蓯蓉90克、仙靈脾30克、琥珀30克、郁金30克、卷柏30克、柏子仁30克,蜜丸,早晚各一次,每次9克。
9、蓮子百合綠豆湯
將綠豆用清水浸泡2小時以上,將泡好的綠豆加水用大火煮沸,直至煮到綠豆炸開后轉小火,加水并加入蓮子繼續熬煮,小火煮約10分鐘后加入冰糖和百合瓣調味即可。
10、益氣養心湯
紅參10g,苦參15g,黃連5g,琥珀10g,棗仁20g,麥冬15g,五味子10g,朱砂2g(分3次沖服),炙甘草10g,珍珠粉3g(分3次沖服),茯神15g,葶藶子12-30g,桑白皮15-30g,車前子20g,生黃芪30g,當歸20g,五加皮15g,降香10g,白術15g,薤白10g,瓜蔞15g等三十余味名貴藥材根據患者病情辨證施治。水煎服,每付煎3次,兌一塊,分3次服,每日服3次,20天-30天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