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醫執業醫師應試題
2016年的執業醫師考試一轉眼就快到了,其知識點繁多冗雜,想鞏固好知識點并不容易,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醫執業醫師應試題,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疾病的基本病理主要是指:(A)
A、陰陽失調B、臟腑功能失調
C、經絡功能失調D、內生五邪病理變化
E、氣血失調
2、下列除哪一項外都是形成陽偏勝的主要原因:(C)
A、感受溫熱之邪B、因氣滯、血瘀、食積等郁而化熱
C、陰液不足,陽氣浮動D、感受陰邪,從陽化熱
E、情志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
3、陰偏衰的病機是指:(D)
A、陽熱病邪侵襲B、陽氣亢盛,陰氣相對不足
C、精血津液虧乏,導致陽不斂陰D、精血津液不足,機能虛性亢奮E、陽熱盛極,格陰于外
4、陽偏衰的病機是指:(A)
A、陽氣虛損,機能減退,熱量不足
B、陰寒邪侵,傷及陽氣
C、臟腑機能減退
D、陰寒病邪積聚,陽氣受抑而不升
E、陽氣虛損導致精血津液不足
5、陰偏盛的產生多由于:(A)
A、感受陰邪,過食生冷B、陽病及陰
C、陰病及陽D、久病耗傷氣血
E、先天稟賦不足
6、陽損及陰的病機,主要是指:(B)
A、陽熱內盛,深伏于里,陽氣被遏,拒陰于外
B、陽氣虛損,累及陰液生化不足
C、陽氣不足,不能制陰,導致虛寒內生
D、外感溫熱陽邪,傷及陰液
E、陽氣虛損,氣化不利,水濕陰寒病邪積聚
7、陰損及陽的病理狀態是指:(A)
A、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B、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
C、陰虛為主D、陽虛為主
E、陰陽在低水平上的平衡
8、陰勝則陽病是指:(B)
A、陰邪偏盛,導致假熱B、陰邪偏盛,陽氣受損
C、陰邪偏盛,導致虛寒D、陰邪偏盛,導致假寒
E、陰精充足,陽氣受損
9、陽勝則陰病是指:(A)
A、陽熱亢盛,導致陰液受損B、陽熱亢盛,導致假寒
C、陽邪過盛,則產生虛熱D、陽邪過盛,導致假熱
E、陽氣充盛,則陰精不足
10、“陽勝則熱”的實熱證其臨床表現是:(C)
A、面紅、煩熱反欲近衣被,口渴喜熱飲,且飲水不多
B、面紅如妝,五心煩熱,舌紅無苔,脈細數
C、壯熱,面紅目赤,舌紅苔黃,脈洪數
D、身熱,汗出熱不解,舌苔黃浮,脈濡
E、發熱,自汗,氣短,倦怠乏力
11、真熱假寒的病理是:(D)
A、陰損及陽B、陰盛則寒
C、陽虛則寒D、陽盛格陰
E、陰盛格陽
12、熱盛于里,舌紅苔黃并見四肢厥逆或脈沈伏的病理是:(E)
A、陽虛陰盛B、陽盛傷陰C、陰盛格陽D、陰盛則寒E、陽盛格陰
13、“格陽”病證的本質是:(A)
A、陽氣極虛B、寒濕內盛
C、陰盛于內D、邪氣偏盛
E、虛陽外浮
14、“格陰”病證的本質是:(D)
A、暑濕之邪過盛B、陰邪內盛
C、溫熱之邪過盛D、陽盛于內
E、逼陰外越
15、病人先有陰虛內熱癥狀,以后又出現畏寒肢冷、大便溏泄等,其病理變化屬于下列哪一種:(D)
A、陰陽亡失B、陽盛格陰
C、陰盛格陽D、陰損及陽
E、陽損及陰
16、病人持續高燒,突然出現體溫下降、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微欲絕,其病理屬于下列哪一種:(D)
A、陽勝則熱B、陽長陰消
C、陰勝則寒D、重陽必陰
E、寒極生熱
17、病證的虛實變化,主要取決于:(E)
A、氣機失調B、氣血的盛衰
C、臟腑功能活動的盛衰D、陰精陽氣的盛衰
E、正氣與邪氣之間的盛衰
18、促使疾病向惡化或死亡等不良結局轉化的原因是:(A)
A、正氣衰竭,邪氣獨盛B、正虛邪戀
C、正氣不足,邪氣亦衰D、邪去而正不復
E、正邪相爭劇烈
19、“實”的病機最根本的是:(B)
A、痰濁壅盛B、邪氣亢盛,正氣未衰
C、氣血瘀滯D、臟腑功能紊亂
E、水液貯留
20、“大實有羸狀”的病機應屬:(C)
A、虛中夾實B、真虛假實C、真實假虛D、虛實夾雜
E、實中夾虛
21、“至虛有盛候”的病機應屬:(B)
A、虛中夾實B、真虛假實
C、真實假虛D、虛實夾雜
E、實中夾虛
22、“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于上”的確切病機為:(B)
A、氣機逆亂B、血隨氣逆
C、血隨氣脫D、氣不攝血
E、氣不行血
23、氣在局部發生阻滯不通時,稱為:(D)
A、氣結B、氣郁
C、氣閉D、氣滯
E、氣脫
24、氣的外出受阻,稱作:(D)
A、氣滯B、氣陷
C、氣逆D、氣閉
E、氣結
25、氣滯血瘀多與何臟的生理功能異常密切相關:(B)
A、心B、肝C、脾D、肺E、腎
26、不屬于“內生五邪”病機的是:(C)
A、津傷化燥B、風氣內動
C、寒邪直中D、濕濁內生
E、火熱內生
27、與內濕的形成關系最密切的臟是:(C)
A、心B、肝C、脾D、肺E、腎
28、下列哪項不屬于,“風氣內動”:(A)
A、風邪侵襲B、熱極生風
C、肝陽化風D、陰虛風動
E、血虛生風
29、風氣內動,與何臟關系密切:(A)
A、心B、肝
C、脾D、肺
E、腎
30、正不敵邪或正氣持續衰弱以致氣不能內守者,可稱為:(B)
A、氣陷B、氣脫
C、氣結D、氣閉
E、氣逆
31、不屬于氣機失調的病機是:(B)
A、氣滯B、氣虛
C、氣閉D、氣陷
E、氣逆
32、陰虛火旺,屬于:(C)
A、少火B、壯火
C、虛火D、實火
E、內火
33、具有溫煦臟腑作用韻陽氣,中醫學稱之為:(A)
A、少火B、壯火
C、虛火D、實火
E、內火
34、所謂“兩感”是指:(A)
A、表里兩經同時感邪而為病
B、表里兩個臟腑同時受邪而發病
C、兩種邪氣同時侵襲而為病
D、兩個臟腑同時受邪而為病
E、以上都不是
35、“直中”病機的發生,主要見于:(E)
A、正虛邪戀B、邪正相持
C、正勝邪退D、邪去正虛
E、陽虛寒盛
36、所謂“內陷”是指:(A)
A、外感溫熱邪氣,由衛分迅速深入血分
B、外感寒邪,由表及里
C、溫熱邪氣由營分傳到血分
D、外感寒邪,不經肌表,直接出現胃腸癥狀
E、以上都不是
37、“內陷”病機的發生,主要見于:(D)
A、正虛邪戀B、邪正相持
C、邪去正虛D、邪盛正虛
E、以上都不是
38、外感熱病在發展過程中,除有外感病實熱熾盛見癥外,同時又兼氣陰兩傷之癥,其病機狀態當屬:(E)
A、由實轉虛B、大實有羸狀
C、表實里虛D、上實下虛
E、實中夾虛
39、留下后遺癥的病理機制主要見于下列何種情況:(C)
A、正勝邪退B、邪盛正虛
C、正虛邪戀D、邪正相持
E、邪去正虛
40、因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所致水腫病證的病理狀態應是:(E)
A、虛實錯雜B、至虛有盛候
C、實中夾虛D、由虛轉實
E、虛中夾實
41、在陰虛病機中,何臟陰虛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E)
A、心陰虛B、肝陰虛
C、脾陰虛D、肺陰虛
E、腎陰虛
42、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累及何臟陰虛或陽虛時,才會發生歸陽互損:(A)
A、腎陰、腎陽B、心陰、心陽
C、肺陰、肺陽D、脾陰、脾陽
E、肝陰、肝陽
43、大汗不止,使亡陰與亡陽愈來愈惡化,所以治療亡陰、亡日時,須重用:(C)
A、補血藥B、補陰藥
C、固攝藥D、生津藥
E、補陽藥
44、臟腑組織功能低下或衰退,可出現多種虛弱的表現,若出現精神委頓、頭昏耳鳴、倦怠乏力等癥狀,為何臟虛損不足:(B)
A、心氣不足B、腎氣不足
C、肺氣不足D、脾氣不足
E、肝氣不足
45、表里的病勢出入,實際上取決于:(D)
A、氣血功能是否協調B、正氣盛衰與否
C、臟腑功能是否旺盛D、邪正消長盛衰
E、以上都不是
46、三焦病位傳變,當肺病逆傳時,應傳何臟:(C)
A、肺B、心C、心包D、腎E、脾
47、三焦傳變,由上而下傳,表示病勢趨向:(A)
A、惡化B、好轉C、痊愈D、病情無變化
E、好轉惡化無一定規律
48、衛氣營血傳變,營分乃溫邪深入于里,病位主要在心(B)
A、心、肝、腎B、心、心包
C、肝、腎D、肺、腎
E、心、腎
49、血分屬溫病的晚期階段,病位在:(A)
A、心、肝、腎B、心、腎、脾
C、肺、脾、肝D、肝、腎
E、腎、心包
50、氣分為溫病的中期,病位在:(A)
A、肺、胃、腸B、肺、脾、肝
C、肺、脾、腎D、脾、胃、心
E、以上都不是
51、衛氣營血病位傳變,下列何種形式為逆傳:(D)
A、衛分到氣分B、氣分到營分
C、營分到血分D、衛分到營分
E、以上都不是
52、因虛致實,其病證是:(A)
A、虛實夾雜證B、虛證
C、實證D、假實證
E、以上都不是
53、由實轉虛,其病證為:(B)
A、假虛證B、虛證
C、實證D、虛實夾雜證
E、以上都不是
54、病理“從化”與下列何種因素關系密切:(C)
A、與邪氣的盛衰有關B、與感邪的性質有關
C、與病人體質有關D、與病人年齡有關
E、以上都不是
55、陰陽雙方盛衰懸殊,陰陽之間不相維系,可出現:(D)
A、虛則寒,陰虛則熱B、陽盛則熱,陰盛則寒
C、陰虛則陽亢,陽虛則陰勝D、陰盛格陽,陽盛格陰
E、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
56、所謂“陰陽轉化”,下列哪一項說法是不確切的:(B)
A、重陽必陰,重陰必陽B、病動復則靜,陽極則陰
C、物之生從于化,物之極由乎變D、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
E、寒極生熱,熱極生寒
57、下列哪一種表現,一般不屬于實性病理反映:(E)
A、精神亢奮B、脈實有力
C、壯熱D、二便不通
E、五心煩熱
58、下列哪一項表現,一般不屬于虛性病理反映:(B)
A、腹脹B、煩躁不寧
C、二便失禁D、自汗不固
E、疼痛隱隱喜按
59、火熱內生形成的原因,下列哪一項是不確切的:(D)
A、食積郁久化熱B、五志過極,氣機郁結化火
C、精虧血少,陰虛陽亢,虛熱內生
D、火熱邪氣侵入機體,陽熱亢盛E、外感寒濕燥邪,郁久從陽化熱
60、在虛性病機的形成中,下述哪一項是不確切的:(B)
A、大汗、大下過度耗傷陰津B、外感六淫初起
C、邪熱亢盛,使精微物質消耗過多D、氣血生化不足
E、先天不足
61、下列哪一項是形臟內外傳變:(E)
A、疾病在六腑間的相應傳移
B、臟腑病變按臟腑表里關系傳移
C、臟腑病變按五臟相生關系傳移
D、臟腑病變按五臟乘侮關系傳移
E、形體組織病變按五臟所合關系傳移
62、下列哪一種傳變,不是“間臟傳”:(D)
A、脾病傳肺B、心病傳脾
C、腎病傳肝D、肝病傳脾
E、肺病傳腎
63、下列哪一種傳變,是“間臟傳”:(A)
A、腎病傳肝B、肝病傳脾
C、脾病傳腎D、心病傳肺
E、肺病傳肝
【中醫執業醫師應試題】相關文章:
中醫執業醫師試題09-13
中醫執業醫師筆試題10-23
中醫執業醫師基礎試題10-24
中醫執業醫師模擬試題及答案09-22
中醫執業醫師強化鞏固試題10-30
中醫執業醫師名師分析試題10-29
中醫執業醫師模擬試題與答案06-16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模擬試題08-29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綜合試題10-29
中醫執業醫師筆試題及答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