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手機CPU與電腦CPU的性能究竟差多少
如今,主流手機CPU都是四核、八核,聯發科甚至開始研發十核了,而且主頻也越來越高。因此,不少人認為手機CPU已經能夠媲美電腦CPU了。其實過CPU性能不能只看核數和主頻,下面小編將從架構、工藝、主頻、核心等方面,為大家比較一下手機與電腦CPU的差別,看看差距到底有多大。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更多信息請瀏覽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一、架構差異
架構只相當于一座建筑的框架,是最基本也是極為重要的部分。電腦CPU的架構有X86、X64等,而手機CPU主流是ARM架構,從ARM7、ARM9發展到Cortex-A7、A8、A9、A12、A15。
PC機是馮、諾依曼結構體系的計算機,而ARM是哈佛結構的計算機,指令結構也不一樣,PC(指常見的X86CPU)用復雜指令系統(CISC),而ARM用精簡指令系統(RISC)。
由于定位的不同,手機CPU要功耗低、廉價。所以采用ARM架構的CPU,運算能力大大低于電腦CPU的運算能力,同等頻率CPU浮點運算能力相差在幾千到上萬倍。
二、工藝&主頻
另外順便談談工藝制程,手機CPU主流28nm,電腦主流22nm。雖然電腦略高,但是手機CPI的發展速度很快,正在朝著14nm邁進。
再來說說主頻,CPU的主頻與CPU實際的運算能力存在一定的關系,但并沒有直接關系。決定CPU的運算速度還要看CPU的的綜合指標,有緩存、指令集,CPU的位數等因素。
因為CPU的位數很重要,這也就是搭載了64位的CPU的手機比32位快的多的原因。手機CPU和電腦CPU架構由于不同,相同主頻下電腦CPU要比手機CPU的運算能力高幾十到幾百倍。
三、核心的影響
手機多核其實應該叫多CPU,將多個CPU芯片封裝起來處理不同的事情,你甚至可以戲稱為“膠水核心”,也就是被強行粘在一起的意思。在待機或者空閑的時候,八核的手機也只能用到一到兩個核心。
而電腦則不同,PC的多核處理器是指在一個處理器上集成了多個運算核心,通過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可以處理同一件事情,是多個并行的個體封裝在了一起。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并行處理,雙核就是單車道變多車道。
在處理同一件事情時候,核心的增多并沒有手機CPU運算能力并沒有實際性的增強,可以想象性單車道擠在八輛車上的場景。這也就是為什么Intel的atom手機處理器和蘋果的處理器只有雙核,卻要比大多同頻率四核處理器都強。
四、GPU核心
一般來說,手機GPU是與CPU封裝在一起的在同一快SoC上,相當intel的核芯顯卡。而電腦則不同,早期電腦的CPU通常都是助攻運算,視頻和圖形處理都交給顯卡,顯卡集成在北橋中。
后來有了獨立顯卡,而集顯慢慢的集成到了CPU中,而現在核心顯卡正在慢慢替代集顯了。值得一提的是,Intel最新的核芯顯卡功耗、性能都相當優秀,大有取代獨立顯卡的趨勢。
說到這里,很多人可能就很納悶了。為什么很多旗艦手機都可以支持4K播放,而電腦播放4K視頻卻很吃力?其實這是因為有的手機針對H264/H265視頻,專門做了特殊的算法優化和硬件上的調整。
所以這些手機播放4K視頻通常是硬解,不但不會卡,而且CPU占用率極低。其實電腦也不弱,最新的CPU不但可以軟解4K,也可以硬解4K,連最低端的Atom Z3735F播放4K都毫無壓力。
造成這個假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傳統于PC市場的疲軟,電腦的更新速度遠不及換手機的速度,導致最新的硬件解碼技術無法在PC上展現,讓很多人誤以為電腦的視頻播放能力不如手機。
通過以上比較就可以知道,購買手機不能只看CPU、主頻、核心數,也要看架構、位數、GPU。雖然移動終端產品在不斷飛速增長,但想要要替代桌面電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手機cpu的作用是什么:
CPU是一個很大的概念,單片機也可以叫CPU。SIM卡那么小的芯片里也有CPU,普通手機也有,高級一點的家用電器也有,智能手機就更加有了。只不過功能性能相差很大。手機的CPU一般不是獨立的芯片,而是基帶處理芯片的一個單元,稱作CPU核。基帶處理芯片是手機的核心,它不僅包含CPU核、DSP核這些比較通用的單元,還包含通信協議處理單元。通信協議處理單元和手機協議軟件一起完成空中接口要求的通信功能。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Core)和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件中的數據。
中央處理器主要包括運算器(算術邏輯運算單元,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和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Data)、控制及狀態的總線(Bus)。
手機的CPU可以類比為電腦CPU。是手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中心。
CPU是中央處理單元(Cntral Pocessing Uit)的縮寫,它可以被簡稱做微處理器(mcroprocessor),不過經常被人們直接稱為處理器(processor)。不要因為這些簡稱而忽視它的作用,cpu是計算機的核心,其重要性好比心臟對于人一樣。實際上,處理器的作用和大腦更相似,因為它負責處理、運算計算機內部的所有數據,而主板芯片組則更像是心臟,它控制著數據的交換。cpu的種類決定了你使用的操作系統和相應的軟件。CPU主要由運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組和內部總線等構成,是PC的核心,再配上儲存器、輸入/輸出接口和系統總線組成為完整的PC。手機里的CPU和PC里的CPU作用是一樣的。
電腦CPU
一、什么是CPU散熱器?
散熱器是一種給電器中的易發熱電子元件散熱的裝置,多由鋁合金,黃銅或青銅做成板狀,塊狀,片狀,多片狀等不同形狀的散熱片,再輔以風扇進行散熱。
散熱器在DIY硬件領域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存在,如電腦中的CPU要使用相當大的散熱器。了解電腦的朋友都只帶,CPU(處理器)是計算機最核心的芯片硬件,由于其表面發熱較大,因而需要配備散熱器進行散熱,CPU散熱器則應運而生。
目前絕大多數臺式電腦與筆記本電腦CPU上都配有散熱器。這主要是由于電腦CPU在工作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將這些熱量及時散發出去,輕則導致電腦死機,重則可能將CPU燒毀,因此散熱器也始終是眾多硬件DIY們比較關心的話題。
二、CPU散熱器的安裝
一般散熱片在使用中要在電子元件與散熱片接觸面涂上一層導熱硅脂,使元器件發出的熱量更有效的傳導到散熱片上,在經風扇將散熱片上的熱吹散到周圍空氣中去。
而電腦CPU散熱器的安裝同樣如此,在安裝散熱器前,需要再CPU表面上均勻的涂抹上一層導熱硅膠,然后再將散熱器安裝在處理器表面。
三、CPU散熱器的分類
電腦CPU散熱器根據其散熱方式不同,可分為風冷、熱管和水冷三種,其中風冷散熱器是最常見的,而水冷則是近年來開始流行的高端散熱器。
1、風冷散熱器
風冷散熱器是目前電腦CPU散熱器中,最常見的散熱器類型,其優點是便宜又好用。風冷散熱器包括一個散熱風扇和一個散熱片。其原理是將CPU產生的熱量傳遞到散熱片上,然后再通過風扇將熱量帶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和規格CPU使用的散熱器不同,例如AMD處理器同Intel處理器由于針腳不同,往往使用的是不同散熱器,因此購買CPU散熱器的時候,需要根據CPU的針腳去選擇,當然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少AMD和Intel通用的CPU散熱器,在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
2、熱管散熱器
熱管散熱器是一種具有極高導熱性能的傳熱元件,它通過在全封閉真空管內的液體的蒸發與凝結來傳遞熱量。該類風扇大多數為“風冷+熱管”性,兼具風冷和熱管優點,具有很強的散熱性能,是目前中高端主流散熱器中比較常見的。
熱管CPU散熱,關鍵就在這個管上。很多玩家認為購買多熱管的散熱效果就會好,其實未必是真實的。熱管數量和散熱效果不能成正比,而更多的是和其做工用料相關。
3、水冷散熱器
水冷散熱器是使用液體在泵的帶動下強制循環帶走散熱器的熱量,與風冷相比具有安靜、降溫穩定、對環境依賴小等等優點。水冷散熱器屬于目前比較高端的一種散熱器,散熱效果出眾,被DIY游戲發燒友所熱選。
隨著水冷散熱器價格不斷走低,如今水冷散熱器也逐漸開始普及。
四、CPU散熱器的散熱方式
就散熱方式而言,CPU散熱器有多種散熱方式,目前最常見的主要分為主動式散熱器和被動式散熱器。
1、主動式散熱器
簡單來說,主動式散熱器就是有外力輔助散熱的散熱器,比如風扇、水冷液,這些都歸為主動式散熱,這也是目前電腦CPU散熱器最常見的散熱方式。
2、被動式散熱器
而被動式散熱器則是指不依靠外力,僅通過金屬片傳導,然后將熱能散發到空氣中的散熱方式,這種散熱方式,散熱能力相對不是特別好,主要是針對一些發熱量較低的CPU中會用到。
主動式散熱器和被動式散熱器其實各有優點,前者散熱效果好,可以快速的將CPU產生的熱量快速帶走,但缺點是有噪音。水冷散熱器雖然沒有噪音,不過成本較高,屬于高端散熱器一種,價格比較貴;而被動式散熱的優點是成本低且無噪音,但缺點是散熱效果較主動式要差,容易造成熱量堆積,目前主要應用在發熱較小的元器件上,如手機CPU基本都是這種被動式散熱方式。
五、CPU散熱器哪種好?
如果不考慮價格因素的話,在風冷散熱器、熱管散熱器以及水管散熱器中,水管散熱器的散熱表現是最好的。
水管散熱器使用冷卻液體在泵的帶動下強制循環帶走散熱器的熱量,與風冷相比具有安靜、降溫穩定、對環境依賴小等優點。缺點是價格比普通風冷散熱器要貴不少。
除了水冷散熱器之外,熱管散熱器的散熱表現相對來說,要比風冷散熱器好一些,這主要在于水冷散熱器不僅實現風冷的效果,還加入了熱管輔助散熱,因此散熱效果要比風冷好一些,價格介于風冷與水冷之間。
風冷散熱器雖然在散熱表現在三者中平均是最差的,不過對于大多數發熱并不是很大的CPU來說,散熱能力基本夠用,加之價格便宜,因而是目前普通CPU散熱器中最常見的。
六、如何挑選CPU散熱器
●風扇轉速
通常風扇的轉速越高,它向CPU提供的風量就越大,空氣對流效果就會越好。但是極高的轉速會帶來熱量,以及加劇風扇的磨損,因此需要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散熱片材質
目前風冷散熱器廣泛采用的是價格低廉、散熱效果不錯的鋁合金作為散熱片。同時,為了提高散熱器的整體散熱效果,中、高檔的散熱器在與CPU散熱核心接觸的地方采用散熱效果更好的銅介質。
●風扇噪聲
一般風扇工作過程中都是高速旋轉的,這就會發出的聲音,它主要受風扇軸承和葉片影響,這個聲音越大,產生的噪音就越大,因此在選擇CPU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噪音小一些的。
●風扇排風量
風扇排風量是衡量一個風扇性能的重要指標。扇葉的角度、風扇轉速等都是影響散熱風扇排風量的決定因素。
●散熱器品牌
品牌也是覺得散熱器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大品牌有著成熟的生產線,做工與產品質量方面相對更有保障。
●價格
即便是不同的品牌,不同檔次的產品也會有不同的價格,畢竟產品的成本擺在那里。
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20元-50元之間的散熱器多數屬于入門級風冷散熱器,散熱表現一般,可以滿足大多數功耗不高的雙核CPU或者入門四核CPU散熱器需求。
而一般的i5或者AMD八核處理器,建議購買100元左右的風冷或者熱管散熱器,而高端CPU則建議用百元以上的熱管散熱器或者考慮購買一些300元左右的水冷散熱,體驗更為出色的散熱。
以上是給大家介紹的CPU散熱器哪種好各類電腦CPU散熱器對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手機CPU與電腦CPU的性能究竟差多少】相關文章:
電腦CPU性能怎么看02-04
電腦CPU的溫度多少正常06-03
電腦cpu溫度多少算正常04-15
WinXP電腦CPU怎么看型號及性能03-13
電腦CPU的溫度多少度正常05-21
電腦CPU主要性能指標06-18
CPU溫度多少正常 如何查看CPU溫度04-09
cpu溫度多少正常02-14
CPU電腦入門知識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