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年社區工作者考試題型
一、單項選擇:
1、我國的優撫工作制度是A
A、國家、社會、群眾三結合
B、政府、單位、群眾三結合
C、企業、政府、個人三結合
2、什么是在鄉老復員軍人A
A、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的復員后國家未安置過工作的
B、1949年10月1日前入伍的復員后國家未安置過工作的
C、1945年8月8日前入伍的復員后國家未安置過工作的
3、現役軍人死亡一次性撫恤金的標準A
烈士40個月工資、犧牲軍人20個月工資、病故軍人10個月工資
烈士30個月工資、犧牲軍人20個月工資、病故軍人10個月工資
烈士兩年工資、犧牲軍人一年工資、病故軍人半年工資
4、革命傷殘人員戶口遷移如何撫恤A
A、戶口遷出地民政部門發給當年的傷殘撫恤保健金戶口遷入地的民政部門憑傷殘證
件和轉移手續。從第二年起按規定予以撫恤
B、戶口遷出地民政部門終結傷殘金的發放由戶口遷入地的民政部門繼續發放
C、戶口遷入地的民政部門憑證和戶口發放傷殘金
5、現行農村義務兵優待金標準A
A、不低于上年度當地農村農民純收入的70%
B、不低于上年度當地農村農民純收入的60%
C、不低于上年度當地農村農民純收入的50%
6、什么樣的義務兵不能領取優待安置證A
A、非農業戶口占用農村指標入伍或非戶口所在地入伍的青年
B、非本街戶口入伍的青年
C、在校學生入伍的青年
7、撫恤分為B
A、永久性撫恤和定期撫恤
B、一次性撫恤和定期撫恤
C、分期撫恤和定期撫恤
8、哪些現役軍人可評定病殘C
A軍官 B志愿兵 C義務兵
9、軍功獎勵分為A
A、嘉獎、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榮譽稱號
B、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C、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
10哪些優撫對象可享受護理費A
A、分散供養的特、一等傷殘軍人
B、所有特、一等傷殘軍人
C、集中供養的特、一等傷殘軍人
11、根據《居委會組織法》政府及其派出機關與社區居委會之間的關系是B
A .管理與監督 B.指導與被指導 C.領導與被領導D.監督與被監督
12、社區居委會的設立、撤銷和規模調整可由哪個部門決定B
A、民政部門
B、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
C、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政府或其派出機關
D、上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
13、目前城市社區的范圍是C
A、街道
B、居民委員會
C、一般是指經社區體制改革后作了規模調整的居民委員會轄區
D.范圍可大可小
14、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性質是D
A、地方性自治組織
B、.社區居民的管理、服務和教育組織
C、社區居民的群眾性非正式的自治組織
D、黨領導下的社區居民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群眾性自治組織
15、我區現有街道和社區A
A、18個街道103個社區 B、16個街道100個社區 C、17個街道102個社區 D、15個街道104個社區
16、社區建設的核心A
A、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自治管理。
B、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自我服務
C、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自我教育
D、社區居民委員會的自我監督
17、社區建設的宗旨是A
A、為人民服務 B、自我服務
C、為油田建設服務 D、自我教育
18、社區建設重點解決好A的關系和銜接問題。
A、政府依法行政與社區民主自治
B、駐街企業與居民群眾
C、物業公司與業戶
D、居民自我服務與自我監督
19、百歲以上含百歲老人每人每月發給生活補貼B
A、50元 B、100元 C、150元 D、200元
20、對B歲以上的老年人發放優待證。
A、60 B、70 C、80 C、90
21、救災法律制度屬于行政管理法律制度的范疇在民政工作中屬于A
A、社會保障類 B、救災救濟類 C、最低生活保障類
22、接收救災捐贈款物均屬于 B 。
A、正常業務B、救災專用的資金和物資C、政府財政資金。
23、救災款必須是 A 。
A、專款專用B、購買固定資產C、業務費支出。
2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 D 。
A、274元B、244元C、210元D、319元。
25、農村非農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C 。 A、274元B、120元C、244元D、163元。
26、年滿18周歲以上的各類院校畢業生申報低保給予B個月的擇業期擇業期內不計算個人收入。
A、1—6B、6—12C、12—18D、18—24。
27、退役士兵申報低保從其退役之日起C個月內不計算個人收入。
A、2B、4C、6D、8
28、殘疾人家庭申報低保其家中的健康人可按實際收入下浮 B 計算收入。
A、5%B、10%C、15%D、20%。
29、辦理城市低保須在申請人提出之日起 C 日內辦結審批手續。
A、10B、20C、30D、40
30、被贍養人申報低保其贍養費按照被贍養人子女家庭月人均收入減去當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后剩余部分的 C 除以被贍養人數計算。
A、10%B、30%C、50%D、70%。
31、喪失一部分勞動能力的人申報低保其收入按 D 計算。
A、20%B、30%C、40%D、50%。
32、我國管理民間組織的基本方針是A
A、一手抓培育發展一手抓監督管理
B、嚴格審批嚴格管理
C、自然發展宏觀管理
33、農村老年人B不承擔義務工、勞動積累工
A、男滿55周歲以上女滿50周歲以上
B、男滿60周歲以上女滿55周歲以上
C、男滿65周歲以上女滿60周歲以上
34、婚姻法規定結婚登記的年齡是B
A、男不得早于20周歲女不得早于18周歲。
B、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
C、男不得早于24周歲女不得早與22周歲。
35、夫妻有互相C的義務。
A、夫妻有互相幫助的義務。
B、夫妻有互相理解的義務。
C、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36、父母對子女有A的義務。
A、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
B、父母對子女有贍養的義務。
C、父母對子女有包辦的義務。
37、非婚生子女享有與B同等的權利。
A、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有不同的權利。
B、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
C、不一定
38、我國新婚姻法是(C)開始實行的.
A、1950年5月1日. B、1981年1月1日 C、2001年4月28日 D、2002年5
月1日
39、婚后生子女可以隨A姓。
A、婚后生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B、婚后生子女必須隨父姓。
C、婚后生子女必須隨母姓。
40、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B提出離婚訴訟。
A、婚姻登記登記機關。
B、人民法院。
C、街道辦事處
41、離婚時、原為夫婦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B償還。
A、一方償還 B、共同償還 C、父母償還
42、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A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
A、不得干涉 B、可以干涉 C、一定干涉
二、多項選擇:
1、優撫對象包括以下哪幾種人ABCD
A、現役軍人及家屬 B、革命傷殘軍人
C、復員退伍軍人 D、革命烈士和犧牲病故軍人家屬
2、傷殘按性質分為ABC
A、因戰 B、因公 C、因病 D、因傷
3、優撫工作方針ABCD
A、思想教育B、扶持生產C、群眾優待D、國家撫恤
4、傷殘軍人乘坐交通工具有何優待AB
A、國營火車、輪船、長途汽車優惠票價的50%
B、國內民航優惠20%
C、中巴優惠10% D、出租車優惠10%
5、“三屬”享受定期撫恤金的條件ABC
A、父、母、撫養人、夫、妻無勞動力和生活收入的或雖有一定生活收入但不足以維持當地一般群眾生活水平的
B、子女未滿18周歲或雖滿18周歲因讀書或傷殘而無生活來源
C、弟、妹未滿18周歲且必須是依靠軍人生前供養的
D、子女身體健康且已成婚但收入過低
6、城市社區建設的基本原則是A、B、C、D
A.以人為本、服務居民B.資源共享、共駐共建
C.責權統一、管理有序D.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E.擴大民主、居民自治
7、根據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00年23號文件精神社區建設的項目一般有那些A、B、C、D、E
A.社區服務 B.社區文化 C.社區衛生 D.社區治安E.社區環境
8、社區服務的主要內容有A、C、D
A、面向老年人、兒童、殘疾人、社會貧困戶、優撫對象的社會求助和福利服務
B、面向社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
C、面向下崗職工的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
D、面向社區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
9、社區建設中理順ABC個關系
A、理順政府依法行政政府指導社區依法自治的關系B、理順街道辦事處依法辦事和居民自治的關系 C、處理好社區組織內部關系社區居委會和黨支部、居民的關系
10、社區建設的“四自”功能包括ABCD
A自我管理 B自我教育 C自我服務 D自我監督 E自我完善
11、興隆臺區自然災害救濟預案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A、B、C、D、E 。
A、總則 B、災前準備C、組織機構及其主要職責
D、年度救濟E、救災緊急救助。
12、五保供養的對象是 A、B、C 。
無法定扶養義務人或者雖有法定扶養義務人但是扶養義務人無扶養能力的。
B、無勞動能力的 C、無生活來源的D、無家庭財產的。
13、救災工作實施年度救濟分為 B、C 。
A、實施救助 B、春夏荒救濟 C、冬令救濟 D、查核災情。
14、五保供養的內容是 A、B、C、D、E 。
A、供給糧油和燃料
B、供給服裝、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錢
C、提供符合基本條件的住房
D、及時治療疾病對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E、妥善辦理喪葬事宜。
15、自然災害分為 A、B、C 。
A、中小災 B、大災 C、特大自然災害 D、旱災。
16、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原則為 A、B、C、D、E 。
A、政策保障原則 B、家庭保障原則
C、 自我保障原則 D、優惠照顧原則
E、 社會化原則
1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報審批程序為 A、B、C、D、E 。
A、戶主申請 B、入戶調查 C、張榜公布 D、審查復核
E、審核批準。
18、保障對象家庭收入確定范圍為 A、B、C、D、E 。
A、各類工資、獎金、退休金、基本生活費
B、各類保險金、救濟金、贍養費、撫扶養費 C、自謀職業收入
D、大、中專院校、技校讀書或學徒的其獎學金、生活津貼等收入。
E、對領不到最低工資、最低離、退休費和生活費的在崗職工、離崗職工領取失業保
險金和退休人員按照當地政府公布的有關標準計算其“應得收入”。
19、不應計入家庭收入的范圍為 A、B、C、D、。
A、優待對象領取的優待撫恤金和城鎮居民非農業戶口義務兵家屬優待金
B、對國家做出特殊貢獻政府給予的一次性獎勵
C、教育部門及社會為解決在校學生就學困難給予的困難補助金
D、因工負傷致殘的職工及其供養親屬享受的公傷津貼、護理費、一次性撫恤金等。
20、“三無對象”的內容為A、B、C
A、無生活來源
B、無勞動能力
C、無法定贍養或撫扶養人
D、身邊無子女的老年人
E、被父母遺棄的未成年兒童。
21、哪些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AB。
A、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 B、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C、夫妻雙方不實行計劃生育義務的
2.2、有哪些情形是無效婚姻ABCD。
重婚的
B、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C、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D、未到法定婚齡的 E、
沒有婚前健康檢查證明的
23、婚姻法的基本原則是ABCDE。
A、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
C、男女平等
D、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E、計劃生育
24、有ABCDE情形之一調節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A、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B、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C、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D、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E、其他導致感情破裂的。
25、有ABCD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財產。
A、一方的婚前財產
B、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
C、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妻一方的財產
D、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26、民間組織管理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則ABCD
堅持依法管理B、堅持統一登記管理
C、堅持雙重負責、分散管理D、堅持穩步發展提高內在質量和素質
27、ABC是非法民間組織
A、未經批準擅自開展社會團體籌備活動的
B、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義進行活動的
C、被撤銷登記后繼續以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單位名義進行活動的
28、民間組織應享有的合法權益ABCDE
A、財產權 B、名稱權和名譽權 C、知識產權
D、減免稅權 E、訴訟請求權
三、判斷題
1、異地入伍的義務兵不予優待∨
2、從地方直接招收的軍隊學員家屬享受優待金×
3、義務兵因病可以評殘∨
4、二等乙級含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享受公費醫療∨
5、領取傷殘保健金的傷殘軍人享受所在單位傷殘職工相同的生活福利待遇和醫療待遇∨
6、轉變觀念調整思路是社區自治的前提。 ∨
7、資源共享、共駐共建是社區自治的關鍵。 ×
8、社區建設是前提社區自治是主題社區服務是目的。∨
9、民政部從國情出發?借鑒國外的經驗1991年提出了社區建設這個新的概念。西方叫社區發展。∨
10、推進社區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決策。∨
11、救災工作的原則是實行政府領導統一管理分部門負責。∨
12、中小災害一般由災區所在街道、村委會組織本行政區域內的救災工作區政府有關部門協助。∨
13、大災、特大災害由區政府直接負責救災工作。×
14、五保供養是保證“三無”對象在吃、穿、住、醫、葬方面給予的生活照顧和物質幫助。∨
15、五保供養是城市的集體福利事業。×
16、農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160元。×
17、最低生活保障線是指能夠維持城市居民在正常條件下的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平均支出水平它表現為人們只購買絕對必需的生活資料。∨
18、農業與非農業戶口混合型的家庭應將家庭在職人員的工資、獎金等收入與其他家庭成員從事農副業生產等收入一并計入收入內。∨
19、家庭月人均收入達不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混合型的家庭中只對非農業戶口人員予以保障。∨
20、無特殊原因不按期領取保障金超過三次的保障對象視為自動放棄保障資格停發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
21、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有一方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登記。×
22、離婚后男女雙方自愿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法院恢復登記。×
23、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24、婚后生子女子女隨父姓不能隨母姓。×
25、夫妻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
26、7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到指定的部門辦理老年證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辦理優待證。∨
27、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舉辦人持相關材料向市民政局窗口提出申請,市民政局進行審查經審查符合要求準予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發給相應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28、我區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已經調整為319元。∨
四、簡答題
1、最低生活保障線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國家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標準的人口給予一定現金資助以保證該家庭成員基本生活所需的社會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線也即貧困線。對達到貧困線的人口給予相應補助以保證其基本生活的做法。
2、社區建設
3、社區建設的核心和“四自六共”
社區建設的核心民主自治;“四自六共”四自——自我管理自我監督 自我教育 自我服務;六共——共居一地、共同管理、共促繁榮、共保平安、共建文明、共求發展
4、社會保障工作
社會保障是指國家和社會在通過立法對國民收入進行分配和再分配對社會成員特別是生活有特殊困難的人們的基本生活權利給予保障的社會安全制度。社會保障的本質是維護社會公平進而促進社會穩定發展。一般來說社會保障由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組成。其中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的核心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5、社 區
6、社區建設的宗旨
五、論述題
1、社區工作者應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1思想素質2、政治素質3、思想道德素質4、業務素質5、能力素質
社區工作者處在基層工作第一線工作特點具有鮮明的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其所作所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
一是在政治素質方面要樹立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定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二是在思想素質方面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社會工作價值觀以愛崗敬業、淡薄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投入社區工作;
三是在工作作風方面要堅持深入群眾密切聯系群眾同群眾打成一片認真傾聽和反映群眾的呼聲為民排憂解難。同時要養成良好的民主作風善于團結和依靠群眾做好社區工作;
四是在業務素質方面要刻苦學習社區建設的基本知識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探索和積累社區工作經驗具有開創社區工作新局面的思維能力;
五是在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方面要熱情服務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秉公辦事不謀私利不循私情堅決抵制不正之風維護廣大居民的合法權益。
2、如何加強社區居委會的自身建設
通過在社區中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科普、教育等活動營造出一種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濃厚文化氛圍。實踐證明大力開展社區教育引導居民愛祖國、愛城市、愛社區可以形成崇尚先進、團結互助、扶正祛邪、積極向上的社區道德風尚經常組織具有社區特色的群眾性文體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緊緊抓住社區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并堅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加強社區服務與管理可以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廣泛調動社區居民“講文明樹新風、共建美好家園”的積極性。
【社區工作者考試題型】相關文章:
社會工作者考試各科目題型及答題技巧03-05
如何看待社會工作者考試兩種題型03-01
社區工作者考試模擬題及答案05-24
社區工作者考試試題100道05-14
社區工作者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03-23
社區工作者培訓的考試試題(單選題)06-08
中考語文考試題型03-01
證券從業考試題型04-19
2015年GMAT考試與題型介紹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