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精練習題與答案2017
單項選擇題
1.在行車荷載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學特性為( )。
A.彎沉變形較大,抗彎拉強度大
B.彎沉變形較大,抗彎拉強度小
C.彎沉變形很小,抗彎拉強度大
D.彎沉變形很小,抗彎拉強度小
【答案】C
【解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剛性路面,在行車荷載作用下抗彎拉強度大,彎沉變形很小,呈現較大的剛性,它的破壞取決于極限彎拉強度。參見材P2。
2.擋土墻的土壓力中土壓力最大的是( )。
A.被動土壓力 B.主動土壓力 C.靜止土壓力 D.松馳土壓力
【答案】A
【解析】三種土壓力中,主動土壓力最小,靜止土壓力其次,被動土壓力最大,位移也最大。參見教材P9。
3.瀝青處治屬于( )。
A.次高級路面 B.高級路面 C.低級路面 D.次低級路面
【答案】A
【解析】瀝青處治一般為單層、雙層或三層式,厚度15-30mm,一般為層鋪結構,屬次高級路面。參見教材P2。
4.瀝青在一定溫度和外力作用下的變形又不開裂的能力說明其具有( )。
A.適當的稠度 B.較大的塑性 C.足夠的溫度穩定性 D.較好的大氣穩定性
【答案】B
【解析】塑性,瀝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發生變形而不被破壞的能力,即反映瀝青抵抗開裂的能力。參見教材P5。
5.剛性擋土墻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一側移動,使墻后土體向上擠出隆起,則作用在墻上的水平壓力稱為( )。
A.水平推力 B.主動土壓力 C.被動土壓力 D.靜止土壓力
【答案】C
【解析】參見教材P9。
6.EVA、PE類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廢棄溫度是( )。
A.165℃ B.175℃ C.185℃ D.195℃
【答案】D
【解析】普通的瀝青不高于175℃,加入高分子物質之后,溫度提高10~20℃。參見教材P21。
7.SMA瀝青混合料面層施工時,不得使用( )。
A.小型壓路機 B.平板夯 C.振動壓路機 D.輪胎壓路機
【答案】D
【解析】如采用輪胎壓路機,易使瀝青瑪蹄脂膠漿浮到表面,造成構造深度降低或泛油。參見教材P23。
8.路基土液性指數IL=0.5,則該土屬于( )狀態。 A.流塑 B.軟塑 C.硬塑 D.半堅硬
【答案】B
【解析】IL<0,堅硬、半堅硬狀態;0≤IL <0.5,硬塑狀態;0.5≤IL <1.0,軟塑狀態;IL ≥1.0,流塑狀態。參見教材P13。
9.( )是城市區域性的交通干道,為區域交通集散服務,兼有服務功能。
A.快速路 B.次干路 C.主干路 D.支路
【答案】B
【解析】參見教材P1。
10.剛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破壞主要取決于( )。
A.極限垂直變形 B.極限彎拉應變 C.極限彎拉強度 D.極限剪切變形
【答案】C
【解析】剛性路面主要代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其破壞主要取決于極限彎拉強度。參見教材P2。
11.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瀝青類路面,其破壞主要取決于( )和極限垂直變形。
A.剪切變形 B.抗剪強度 C.彎拉強度 D.彎拉應變
【答案】D
【解析】柔性路面主要代表是瀝青類路面,其破壞主要取決于彎拉應變和極限垂直變形。參見教材P2。
12.路基宜加設半剛性墊層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路基承載力 B.減小路基不均勻沉降 C.提高路基水穩定性 D.減小路基沉降
【答案】B
【解析】路基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或不均勻變形時,宜加設半剛性墊層。參見教材P6。
13.在溫度和濕度狀況不良的城鎮道路上,應設置墊層。以下關于墊層說法錯誤的是( )。
A.防凍墊層宜采用砂、砂礫等顆粒材料
B.排水墊層宜采用砂、砂礫等顆粒材料
C.半剛性墊層宜采用用砂、砂礫等顆粒材料
D.半剛性墊層宜采用無機結合料
【答案】C
【解析】半剛性墊層宜采用低劑量水泥、石灰或粉煤灰等無機結合料或土。參見教材P6。
14.引氣劑與減水劑或高效減水劑等外加劑復配在同一水溶液中時,不得發生( )現象。
A.沉淀 B.絮凝 C.反應 D.冒氣泡
【答案】B
【解析】引氣劑與減水劑或高效減水劑等外加劑復配在同一水溶液中時,不得發生絮凝現象。參見教材P24。
15.瀝青混合料結構組成中,懸浮一密實結構的特點是( )。
A.黏聚力較高,內摩擦角較小,高溫穩定性較差
B.黏聚力較高,內摩擦角較大,高溫穩定性較差
C.黏聚力較低,內摩擦角較小,高溫穩定性較好
D.黏聚力較低,內摩擦角較大,高溫穩定性較好
【答案】A
【解析】懸浮一密實結構的黏聚力較高,內摩擦角較小,高溫穩定性較差。參見教材P4。
16.黏聚力和內摩擦角均較高的瀝青混合料結構是( )。
A.骨架—空隙結構 B.骨架—密實結構 C.懸浮—密實結構 D.懸浮—空隙結構
【答案】B
【解析】骨架一密實結構不僅摩擦角較高,黏聚力也較高。參見教材P4。
17.水泥砼面板中,我國多采用( )。
A.鋼筋砼板 B.連續配筋板 C.普通(素)砼板 D.預應力砼板
【答案】C
【解析】普通砼板施工方便,用鋼量少。參見教材P7。
18.SMA(混合料)是一種以瀝青、礦粉及纖維穩定劑組成的瀝青瑪蹄脂結合料,填充于( )的礦料骨架中形成的混合料。
A.連續級配
B.間斷級配
C.開級配
D.半開級配
【答案】B
【解析】SMA(混合料)是一種以瀝青、礦粉及纖維穩定劑組成的瀝青瑪蹄脂結合料,填充于間斷級配的礦料骨架中形成的混合料。參見教材P6
19.土的塑限是指( )。
A.土由可塑狀態轉為半固體狀態時的界限含水量
B.土由流動性狀態轉為可塑性狀態的界限含水量
C.土的天然含水量與塑限之差值對塑性指數之比值
D.土的液限與塑限之差值
【答案】A
【解析】土由可塑狀態轉為半固體狀態時的界限含水量為塑性下限,簡稱為塑性。參見教材P13。
20.土的孔隙比指的是( )。
A.土粒體積之比與土的孔隙體積
B.土的孔隙體積與土粒體積之比
C.土粒體積之比與土中水的體積
D.土中水的體積與土粒體積之比
【答案】B
【解析】土的孔隙比是土的孔隙體積與土粒體積之比。參見教材P13。
21.石灰穩定土宜在春末和氣溫較高的季節施工,養護溫度低于( )時強度幾乎不增長。
A.4℃ B.5℃ C.6℃ D.8℃
【答案】B
【解析】石灰穩定土宜在春末和氣溫較高的季節施工,養護溫度低于5℃時強度幾乎不增長。參見教材P15。
22.二灰中的粉煤灰用量越多,早期強度( ),3個月的齡期的強度增長幅度也越大。
A.越低 B.越高 C.變化不大 D.無影響
【答案】A
【解析】二灰土中的粉煤灰用量越多,早期強度越低,3個月齡期的強度增加幅度也越大。參見教材P15。
23.關于水泥土,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泥土有良好的板體性 B.水穩定性比石灰土好 C.低溫時不會冷縮 D.抗凍性比石灰土好
【答案】C
【解析】水泥穩定土在暴露條件下容易干縮,低溫時會冷縮,而導致裂縫。參見教材P15。
24.路堤施工中,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路堤的( )。
A.承載力 B.平整度 C.穩定性 D.水穩性
【答案】C
【解析】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路堤的穩定性。參見教材P17。
25.臺背路基填土加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 )。
A.提高路基承載力
B.減小路基與構造物之間的不均勻沉降
C.提高路基穩定性
D.減小路基沉降
【答案】B
【解析】臺背路基填土加筋: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以減少路基與構造物之間的不均勻沉降。參見教材P17。
26.熱拌瀝青混合料施工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接縫應錯位( )以上。
A.0.5m B.1m C.1.5m D.2m
【答案】B
【解析】熱拌瀝青混合料施工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接縫應錯位1m以上。參見教材P21。
27.以下關于瀝青混合料碾壓說法正確是( )。
A.終壓應振動壓路機,緊接在復壓后進行
B.初壓宜采用靜壓壓路機,緊跟攤鋪機后進行
C.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開始,對密級配瀝青混合料宜優先采用振動壓路機
D.復壓應緊跟在初壓后開始,對較大粒徑的混合料宜優先采用重型輪胎壓機路
【答案】B
【解析】參見教材P20。
28.水泥混凝土攪拌設備應優先選用( )。
A.間歇式拌合設備 B.連續式拌合設備
C.單立軸式攪拌機 D.滾筒式攪拌機
【答案】A
【解析】水泥混凝土攪拌設備應優先選用間歇式拌合設備。參見教材P24。
29.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時間宜為( )。
A.3~7D B.7~10D C.10~14D D.14~21d
【答案】D
【解析】養護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彎拉強度增長情況而定,不宜小于設計彎拉強度的80%,一般宜為14~21。參見教材P26。
【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精練習題與答案】相關文章:
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練習題及答案06-12
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練習題與答案06-03
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練習題附答案01-28
二級建造師《市政工程》鞏固練習題與答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