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建筑工程》實戰訓練
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下苦功,三個字,一個叫下,一個叫苦,一個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下面是應屆畢業生考試網為大家整理的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建筑工程》實戰訓練,歡迎大家借鑒學習。更多試題請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案例分析題
背景
某學校食堂裝修改造項目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方式進行招投標,該項目裝修合同工期為4個月,合同總價為500萬元,合同約定實際完成工程量超過估計工程量IO%以上時調整單價,調整后綜合單價為原綜合單價的90%。合同約定廚房鋪地磚工程量為5000㎡,單價為
89元/㎡,墻面瓷磚工程量為8000㎡,單價為98元/㎡。施工中發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裝修進行1個月后,發包方以設計變更的形式通知承包方將公共走廊作為增加項目進行裝修改造。走廊地面裝修標準與客房標準相同,工程量為1200立方米,走廊墻面裝修為高級乳膠漆,工程量為2800r㎡,因工程量清單中無此項目,發包人與承包人根據合同約定協商后確定的乳膠漆的綜合單價為20元/㎡。
事件二:由于走廊設計變更等待新圖紙造成承包商方停工5d,造成窩工60工日(每工日工資30元)。
事件三:施工圖紙中衛生間有不銹鋼紙巾架,但發包人編制的工程量清單無此項目,故承包人投標時未進行報價。施工過程中,承包人自行采購了紙巾架并進行安裝。工程結算時,承包人要求按紙巾架的實際采購價結算。
問題
(1)施工合同中單價因工程量變更的調整應如何進行?
(2)本工程廚房和走廊的地面、墻面結算工程款是多少?
(3)由于走廊設計變更給承包人造成的損失,承包人是否應得到補償?并說明理由。
(4)承包人關于紙巾架的結算要求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解析:(1)單價調整的原則:
1)工程量清單漏項或設計變更引起的新的工程量清單項目,其相應的單價由承包人提出,經發包人確認后作為結算的依據。
2)由于工程量清單的工程數量有誤或設計變更引起的工程量增減,屬合同約定幅度以內的,應執行原有的綜合單價;屬合同約定幅度以外的,其增加的工作量或減少的工作量的綜合單價由承包人提出,經發包人確認后,作為結算的依據。
(2)結算工程款計算如下:
1)廚房地面及墻面裝修結算工程款為:
5000×89+8000×98 =1229000元。
2)走廊地面瓷磚按原單價計算工程量為:5000×10%=500㎡;
走廊地面裝修結算工程款為:500×89-(1200-500)×89×90% =100570元。
3)走廊墻面裝修結算工程款:
2800×20=56000元。
4)廚房和走廊的地面、墻面結算工程款:
1229000+100070+56000=1385570元。
(3)承包人損失應予以補償,并順延工期。
理由:等待新圖紙造成的暫時停工的責任在于發包人。
(4)紙巾架的結算要求不合理。
理由:對于工程量清單漏報的項目,承包人應在施工前向發包人提出其綜合單價,經發包人確認后作為結算的依據。
背景
某寫字樓建設項目,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訂土建和裝飾裝修施工合同,建設單位委托監理單位對該工程土建施工和裝飾裝修進行工程監理。在該工程裝飾裝修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裝飾裝修合同中規定5000m2的花崗石石材由建設單位指定廠家,施工單位負責采購。當第一批石材運到工地時,施工單位認為:由建設單位指定用的石材,在檢查產品合格證后即可用于工程;而監理工程師認為必須進行石材放射性檢測。經抽樣檢驗發現石材質量不合格。
事件二:為了趕工期和避免人員窩工,在屋面防水工程、室‘內輕質隔墻、安裝管道和電氣管線敷設、專業工程預埋件、預留空洞還未完T之前,施工單位就進行了室內抹灰、吊頂、裱糊、飾面板工程施工。
事件三:該寫字樓外墻采用隱框玻璃幕墻,幕墻與主體結構采用后置埋件連接,因為幕墻構造需要,在填充墻上也采用后置埋件連接。在施工前,施工單位在現場室內混凝土構件上埋置了兩塊后置埋件,并委托施工單位直屬的有專業檢測資質的檢測中心對這兩塊后置埋件進行了檢測,作為后置埋件檢測的依據。
事件四:在玻璃幕墻安裝完畢后,由施工單位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幕墻進行了“三性試驗”檢測,符合規范要求,于是對該幕墻工程施工質量進行了合格驗收。
問題
(1)事件一中,施工單位針對建設單位指定廠家的裝飾材料進場未予檢測的做法是否正確?若施工單位將該批材料用于工程造成質量問題,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各應該承擔什么責任?說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單位的施工程序是否正確?說明理由或給出正確做法。
(3)事件三中,填充墻上是否可以作為幕墻的支承點?如必須在填充墻上設置支承點時,應采取什么措施?
(4)事件三中,為保證后置埋件與主體結構連接可靠.應對其進行何種檢測?施工單位委托的檢測單位可否承擔本工程的檢測任務?為什么?施工單位檢測的樣本是否正確?為什么?
(5)事件四中,幕墻的“三性試驗”是指什么?指出施工單位對幕墻進行“三性試驗”做法中的不妥之處,并給出正確做法。
解析:(1)施工單位針對建設單位指定廠家的裝飾材料進場未予檢測做法不正確。
對到場的建筑裝修材料進行檢驗,是施工單位進行質量控制的責任。
若施工單位將該批石材用于工程施工,則應對由此造成的質量缺陷承擔責任,建設單位無責任。
理由:石材廠家雖為建設單位指定,但合同中石材是施工單位采購,故施工單位應對石材質量負責。
(2)施工單位的施工程序不正確。
正確做法:應該在屋面防水工程、室內輕質隔墻、安裝管道和電氣管線敷設、專業工程預埋件、預留空洞施工完畢后,再進行了室內抹灰、吊頂、裱糊、飾面板工程施工。
(3)不可以。
如因構造要求,必須在填充墻上設支承點時,應加設鋼筋混凝土柱、梁等構件作為支承點,并經設計單位認可。
(4)應進行后置埋件拉拔現場試驗。
施工單位的下屬檢測中心不可以承擔本工程的檢測任務。理由:檢測機構不得與所檢測工程項目相關的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有隸屬關系或其他利害關系。
施工單位檢測的樣本不正確。理由:檢測的樣本是施工單位在特定室內埋設的后置埋件,不具有代表性,檢測數量應根據不同情況按比例在現場隨機抽樣檢測。
(5)幕墻的“三性試驗”是指規范要求工程竣工驗收時應提供建筑幕墻的“風壓變形性能”、“氣密性能”、“水密性能”三項試驗的檢測。
施工單位對幕墻進行“三性試驗”的做法中錯誤之處:“三性試驗”應該在幕墻工程構件大批量制作、安裝前完成,而不應該在幕墻竣工驗收時進行。
【一級建造師資格考試《建筑工程》實戰訓練】相關文章:
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訓練題03-21
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章節訓練題10-18
一級建造師執業資格考試簡介08-30
一級建造師考試礦業工程訓練題10-25
一級建造師《工程法規》專項訓練題10-24
2017一級建造師《工程法規》專項訓練06-24
2017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指導訓練07-27
2017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章節訓練06-28
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模擬試題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