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年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案例題突破題
【案例1】
背景資料:
某教學樓工程,建筑面積1.7萬m2,地下一層,地上六層,檐高25.2m,主體為框架結構,砌筑及抹灰用砂漿采用現場拌制。施工單位進場后,項目經理組織編制了《某教學樓施工組織設計》,經批準后開始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根據現場條件,場區內設置了辦公區、生活區、木工加工區等生產輔助設施。臨時用水進行了設計與計算。
事件二:為了充分體現綠色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項目部在臨建施工及使用方案中提出了在節能和能源利用方面的技術要點。
事件三:結構施工期間,項目有150人參與施工,項目部組織了10人的義務消防隊,樓層內配備了消防立管和消防箱,消防箱內消防水龍帶長度達20m;在臨時搭建的95m2鋼筋加工棚內配備了2只10L滅火器。
事件四:工程驗收前,相關單位對一間240m2的公共教室選取4個監測點,進行了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的檢測,其中兩個主要指標的檢測數據如下:
事件五:建設單位在工程竣工驗收后,向備案機關提交的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包括工程報建日期、施工許可證號、施工圖設計審查意見等內容和驗收人員簽署的竣工驗收原始文件。備案機關要求補充。
問題:
1.事件一中,《某教學樓施工組織設計》在計算臨時用水總用水量時,根據用途應考慮哪些方面的用水量?
2.事件二的臨建施工及使用方案中,在節能和能源利用方面可以提出哪些技術要點(至少列出四項)?
3.指出事件三中有哪些不要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方法。
4.事件四中,該房間監測點的選取數量是否合理?說明理由。該房間兩個主要指標的報告監測值為多少?分別判斷該兩項檢測指標是否合格?
5.事件五中,建設單位還應補充哪些單位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案例2】
背景資料:
某辦公樓工程,建筑面積82000m2,地下2層,地上22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距鄰近六層住宅樓7m。地基土層為粉質黏土和粉細砂,地下水為潛水,地下水位一9.5m,自然地面一0.5m。基礎為筏板基礎,埋深14.5m,基礎底板混凝土厚1500m,水泥采用普硅酸鹽水泥,采取整體連續分層澆筑方式施工。基坑支護工程委托有資質的專業單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現場機具、設備清洗。主體結構選擇有相應資質的A勞務公司作為勞務分包,并簽訂勞務分包合同。
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支護工程專業施工單位提出基坑支護降水采用“排樁+錨桿+降水井”的方案,施工總承包單位要求多提出幾種方案進行比選。
事件二: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從高處開始,沿短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在混凝土澆筑完12h內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保溫養護,養護持續7d。養護至72h時,測溫顯示混凝土內部溫度70℃,混凝土表面溫度35℃。
問題:
1.本工程基坑工程屬于幾級基坑?并寫出該安全等級基坑的判定標準。
2.事件一中,適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護及降水方案還有哪些?
3.降排的地下水還可直接用于施工現場哪些方面(至少列出三項)?
4.指出事件二中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及養護的不妥之處,并分別寫出正確做法。
【案例1】答案與解析:
1.【參考答案】
臨時用水總用水量計算需要考慮如下用水量:
(1)現場施工用水量;
(2)施工機械用水量;
(3)施工現場生活用水量;
(4)生活區生活用水量;
(5)消防用水量;
(6)漏水損失。
2.【參考答案】
在節能與能源利用方面的技術要點:
(1)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標,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
(3)臨時設施宜采用節能材料,墻體、屋面使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
(4)臨時用電優先選用節能電線和節能燈具;
(5)照明設計以滿足最低照度為原則;
(6)合理配置采暖、空調、風扇數量,規定使用時間,實行分段分時使用,節約用電;
(7)施工現場分別設定生產、生活、辦公和施工設備的用電控制指標,定期進行計量、核算、對比分析,并有預防與糾正措施。
3.【參考答案】
事件三中不妥之處和正確做法分別有:
不妥之一:組建10人義務消防隊;
正確做法:義務消防隊人數不少于施工總人數的10%(項目部組建至少15人的義務消防隊。
不妥之二:消防水龍帶長度20m;
正確做法:每盤消防水帶長度不小于25m。
4.【參考答案】
(1)監測點的選取數量:合理;
理由:房屋建筑面積介于100~500m2時,檢測點數不少于3處即可,背景材料中選取4個點,故合理。
(2)甲醛監測值:(0.08+0.06+0.05+0.05)/4=0.06;
氨監測值:(0.25+0.15+0.15+0.14)/4=0.16。
(3)甲醛監測結果:合格;
氨監測結果:合格。
5.【參考答案】
建設單位還應補充: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案例2】答案與解析:
1.【參考答案】
本工程基坑工程屬于一級基坑;
一級基坑的判定標準為:
①重要工程或支護結構做主體結構的一部分;
②開挖深度大于10m;
③與鄰近建筑物,重要設施的距離在開挖深度以內的基坑;
④基坑范圍內有歷史文物、近代優秀建筑、重要管線等需嚴加保護的基坑。
2.【參考答案】
適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護及降水方案還有:
(1)基坑支護:地下連續墻、內支撐或錨桿;
(2)降排水:止水帷幕、降水井、疏干井或集水坑明排。
3.【參考答案】
降排的地下水還可用于如下方面:
(1)現場綠化;
(2)道路灑水降塵;
(3)沖洗廁所;
(4)車輛沖洗;
(5)基坑井點回灌等非生產性用水。
4.【參考答案】
事件二中存的不妥之處及正確做法如下:
不妥之一:混凝土澆筑從高處開始,沿短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
正確做法:混凝土澆筑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
不妥之二:養護持續7d;
正確做法:養護應連續14d及以上(含14d)。
不妥之三:混凝土內部溫度70℃。混凝土表面溫度35℃,混凝土表里溫差達35℃;
理由: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期間,表里溫差不得大于25℃。
【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案例題突破題】相關文章:
2017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精選案例題10-30
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案例題專練07-25
一級建造師案例題突破技巧10-16
一級建造師案例題答題技巧09-29
2005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案例題10-02
一級建造師案例題的題型及解題步驟11-04
一級建造師案例題考試怎么應對07-21
一級建造師市政案例題答題技巧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