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8年注冊監理工程師案例分析題
案例一
某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總監理工程師下達開工令后,第二天由總監理工程師主持召開的第一次工地會議,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授權代表參加,會議結束時,總監理工程師要求施工單位起草會議紀要。
事件2:基礎工程完工并經驗收后,基礎局部出現開裂。總監理工程師立即向施工單位下達了《工程暫停令》,后經過調查分析,該質量事故是由于設計不當所致。
事件3:現澆鋼筋混凝土拆模后,工程出現了蜂窩、麻面等質量缺陷,總監理工程師立即向施工單位下達了《工程暫停令》,隨后提出了質量缺陷的處理方案,要求施工單位整改。
事件4:專業監理工程師巡視時發現,施工單位未按批準的大跨度屋蓋模板支撐體系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隨即報告總監理工程師。總監理工程師征得建設單位同意后,及時下達了《工程暫停令》,要求施工單位停工整改。為趕工期,施工單位未停工整改仍繼續施工。于是,總監理工程師書面報告了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書面報告發出的當天,屋蓋模板支撐體系整體坍塌,造成人員傷亡。
事件5:工程設計中采用隔震抗震新技術,項目監理機構為此組織了設計技術交底會。針對該項新技術,施工單位擬在施工中采用相應的新工藝。
問題:
1.事件1中,第一次工地會議有哪些不妥之處?寫出正確做法。
2.針對事件2,寫出項目監理機構處理基礎工程質量事故的程序。
3.事件3中,總監理工程師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處?寫出正確做法。
4.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指出事件4中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是否應承擔責任?說明理由。
5.事件5中,項目監理機構組織設計技術交底會是否妥當?針對乙施工單位擬采用的新工藝,寫出項目監理機構的處理程序。
參考答案:
1.事件1中,總監理工程師的做法:
(1)不妥之處:下達開工令后召開第一次工地會議;
正確做法:第一次工地會議應是在建設工程尚未全面展開、總監理工程師下達開工令前召開。
(2)不妥之處:總監理工程師主持召開的第一次工地會議;
正確做法:第一次工地會議應由建設單位主持召開。
(3)不妥之處:要求施工單位起草會議紀要;
正確做法:項目監理機構負責起草第一次工地會議紀要。
2.事件2中,處理該質量事故的程序如下:
(1)報告建設單位;
(2)審查事故處理技術方案;
(3)監督管理基礎工程處理過程;
(4)驗收基礎工程處理結果;
(5)經建設單位同意后簽發復工令。
3.事件3中,總監理工程師的做法:
(1)不妥之處:下達《工程暫停令》;
正確做法:下達《監理通知單》。
(2)不妥之處:提出質量缺陷的處理方案;
正確做法:要求施工單位提出處理方案。
4.事件4中:
(1)施工單位應承擔責任。
理由:生產安全事故是因施工單位不執行整改指令造成的。
(2)監理單位不承擔責任。
理由:監理單位已履行法定職責(或下達了工程暫停令并報告政府有關主管部門)。
5.事件5中:
(1)項目監理機構組織設計技術交底會不妥,應由建設單位組織召開設計技術交底會,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參加。
(2)針對乙施工單位在施工中采用新工藝,項目監理機構的處理程序如下:要求乙施工單位報送相應的施工工藝措施和證明材料,組織專題論證,經審定后予以簽認。
案例二
某實行監理的工程,施工合同價為15000萬元,合同工期為18個月,預付款為合同價的20%,預付款自第7個月起在每月應支付的進度款中扣回300萬元,直至扣完為止,保留金按進度款的5%從第1個月開始扣除。
工程施工到第5個月,監理工程師檢查發現第3個月澆筑的混凝土工程出現了細微裂縫。
經查驗分析,產生裂縫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養護措施不到位所致,須進行裂縫處理。為此.項目監理機構提出:“出現細微裂縫的混凝土工程暫按不合格項目處理,第3個月已付該部分工程款在第5個月的工程進度款中扣回,在細微裂縫處理完畢并驗收合格后的次月再支付”。經計算,該混凝土工程的直接工程費為200萬元,取費費率:措施費為直接工程費的5%,間接費費率為8%,利潤率為4%,綜合計稅系數為3.41%。
施工單位委托一家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公司進行裂縫處理,處理費用為4.8萬元,工作時間為10天。該工程施工到第6個月,施工單位提出補償4.8萬元和延長10天工期的申請。
該工程前7個月的施工單位實際完成的進度款見表6—1。
問題:
1.項目監理機構在前3個月可簽認的工程進度款分別是多少(考慮扣保留金)?
2.寫出項目監理機構對混凝土工程中出現細微裂縫質量問題的處理程序。
3.計算出現細微裂縫的混凝土工程的造價。項目監理機構是否應同意施工單位提出的補償4.8萬元和延長10天工期的要求?說明理由。
4.如果第5個月無其他異常情況發生,計算該月項目監理機構可簽認的工程進度款。
5.如果施工單位按項目監理機構要求執行,在第6個月將裂縫處理完成并驗收合格,計算第7個月項目監理機構可簽認的工程進度款。
參考答案:
1.(1)200×(1-5%)=190(萬元)
(2)300×(1-5%)=285(萬元)
(3)500×(1-5%)=475(萬元)
2.(1)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
(2)批復處理方案;
(3)跟蹤檢查處理方案的實施;
(4)檢查、鑒定和驗收處理結果;
(5)提交質量問題處理報告。
3.(1)措施費:200×5%=10(萬元)
直接費:200+10=210(萬元)
間接費:210×8%=16.8(萬元)
利潤:(210+16.8)×4%=9.o7(萬元)
稅金:(210+16.8+9.07)×3.41%=8.04(萬元)
工程造價:210+16.8+9.07+8.04=243.91(萬元)
(2)不同意;因為是施工單位的責任。
4.600×(1-5%)-243.91×(1-500)=338.29(萬元)
5.800×(1-5%)-300+243.91×(1-5%)=691.71(萬元)
【注冊監理工程師案例分析題】相關文章:
《注冊安全工程師》案例分析題10-11
注冊監理工程師案例分析試題03-21
2017注冊監理工程師案例分析03-02
注冊監理工程師案例分析試題08-25
2015注冊安全工程師分析題:案例分析03-22
注冊安全工程師案例分析題練習及答案08-02
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題答題技巧11-01
注冊監理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試題03-21
注冊監理工程師《案例分析》考點復習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