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操作系統》教材
【教材分析】
《操作系統》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年級《信息技術》第一章第四節第一部分內容。本部分內容對計算機的軟件系統進行全面的介紹,包括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硬件之間的關系,操作系統的發展和種類,以及如何根據實際的應用選擇恰當的操作系統等內容。這部分理論內容比較多,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的時候必須把理論實際化,對軟件的每一種分類都能夠舉出相應的實例,使學生能夠建立起硬件、軟件的概念,從而對計算機系統的工作的方式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以理解為主,將教師的講授的知識轉換為自己的能力。
操作系統學生每次上課的時候都會用到,但是如果問學生:“操作系統是什么?”或者“你所知道的操作系統有什么”,90%的學生都會茫然地搖頭。這部分內容如果粗略地一帶而過,學生對于自己面前的計算機的認識還是停留在原來的層面上,還是認為它能夠使用應用軟件處理一些信息,不能建立起對計算機的全面的認識,不能拓展學生的視野,這與我們所倡導的素質教育以及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教學目標是相悖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系統的構成;使學生掌握計算機軟件的分類;使學生理解計算機硬件、系統軟件、應用軟件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學生了解常見的操作系統及其分類。
能力目標: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操作系統版本。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Windws家族的發展歷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扎實穩重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勵志開發國產操作系統;讓學生可以辯證地看待問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系統的構成;使學生掌握計算機軟件的分類;使學生了解Windws家族的發展史。
教學難點:計算機硬件、系統軟件、應用軟件三者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夠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操作系統。
【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在這之前,學生在初中只接觸過一些Office的基本操作,對于操作系統的知識知之甚少,所以這是一節新授課。在前一節的內容中教師講授過馮諾依曼存儲結構原理,使學生對計算機的硬件組成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為學生理解本節課內容做了一個鋪墊。
【教學方法及策略】
本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創設情境法、分組法、任務驅動法、演示法等。首先通過提出問題并播放短片的形式創設情境,引出本節課題,然后將分組法和任務驅動法相結合,讓不同組別的學生完成不同的任務,鍛煉學生的能力,最后,教師用演示和實例相結合的方法講解計算機系統組成知識。教學中,為提高學生興趣和課堂效率,教師的啟發、誘導貫穿始終。
【教學準備】
設置教學環境,使用Windws98操作系統,確保多媒體教學軟件“善思”的正常運行;準備好教學所需資料;將學生按照座次分成四組。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創設情境
師:大家了解操作系統嗎,你們所熟悉的操作系統都有什么?
生:不知道。
師:下面老師播放一段短片,這會給大家認識操作系統帶來一些幫助。
教師播放“比爾·蓋茨在微軟的最后一天”短片。
師:比爾·蓋茨已經卸任,但是他帶領微軟公司開發的Windws操作系統卻給世界范圍內的信息技術革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操作系統是什么,它觸手可及,映入大家眼簾的Windws98就是Windws操作系統的一個系列。
設計意圖:
1.用具體的一款操作系統引出本課內容,與上課就直接講計算機系統組成相比,這種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2.用問題導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學生在看短片的時候注意力會集中在操作系統上,如果先放短片,學生就會只關注比爾?蓋茨了。
二、任務驅動,分組探究
教師將學生分為四組,完成三個任務(課本上的知識)。
任務一:閱讀“操作系統簡介”這部分內容,歸納操作系統發展歷史,用表格形式呈現;
任務二:閱讀“常見的操作系統”這部分內容,閱讀完成用圖形歸納;
任務三:閱讀“視窗操作系統Windws”以及課本上閱讀部分“常見的操作系統”兩部分內容,閱讀完成之后將Windws系列操作系統發布的時間、系列名稱、主要特點用表格歸納出來。
學生分組完成:
第一組:任務一。
第二組:任務二(教師提示用“插入”菜單下“圖示”中的“組織結構圖”歸納,如圖1)
第三組:任務三中Windws2000之前系列(包括Windws2000)
第四組:任務三中Windws2000之后的系列,對WindwsXP系列的特點及版本進行歸納。
學生完成過程中,教師巡視,學生完成之后教師從每組挑選做的好的同學進行演示(利用善思多媒體軟件讓學生從自己的機位上演示),每演示完一組,教師將自己的歸納結果與學生的相比較,指出學生值得肯定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如教師對Windws操作系統系列進行補充,簡單介紹Vista系列。
最后教師總結:
1.操作系統和Windws操作系統都經歷了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
2.操作系統不是只有Windws一種,沒有最完美的操作系統,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操作系統。自己選擇的就是最好的。能夠用“夠用就好”的原則選用合適的操作系統。
設計意圖:
1.鍛煉了學生將理論知識圖、表化的能力,對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乃至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大有裨益。
2.通過了解操作系統和Windws操作系統發展歷程,讓學生明白任何事物的發展都經歷了一個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過程,讓學生克服浮躁心理、踏實學做人,嚴謹求知識。
3.用“夠用就好”的原則選擇操作系統,讓學生克服攀比心理。
三、知識提升,講解系統
師:熟悉了操作系統,那么大家面前的Windws98操作系統、顯示器主機以及Wrd、Flash這類軟件,它們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系呢?
生:買電腦先裝系統,再裝軟件。
師:他說的沒錯,為了更清晰地展示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下面咱們來看一下計算機系統組成圖。
師:這是咱們課本對計算機系統的分類。
師:通過觀察這兩幅圖,大家發現了什么?
生:對計算機系統的分類不是絕對的。
師:沒錯,不光是咱們這個知識點,咱們這個學科,大家在學習別的學科知識的時候也要建立這樣一種思維方式,以課本知識為依托,但不迷信課本知識。
師:上周咱們學習的馮諾依曼存儲結構原理是對計算機硬件的一個劃分,剛才咱們同學學習的操作系統屬于系統軟件的一個分支,系統軟件、硬件、應用軟件這三者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呢?
生:操作系統在這三者之間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師:操作系統是系統軟件的核心,但不等同于系統軟件。理解的時候可以這樣理解。
教師再講解一下系統軟件的其他三個分類:
師:操作系統是其他系統軟件的工作平臺。
設計意圖:
1.抽象問題具體化,用學生熟悉的Windws98操作系統、顯示器主機、Office應用軟件舉例,再聯系上節課講的馮諾依曼存儲結構原理,能夠將抽象的計算機系統組成講的具體一些,學生更容易接受,印象也更深刻。這種方法同樣適用于系統軟件其他分類的講解。
2.計算機系統組成、系統軟件及后面要講到的應用軟件,它們的分類不是絕對的,讓學生建立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
四、歸納總結,知識拓展
總結:
1.與信息就在我們身邊一樣,操作系統觸手可及。
2.計算機系統由硬件、軟件兩大部分組成;軟件又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操作系統是系統軟件的核心,起著連接計算機的硬件、應用軟件與使用者之間的接口的作用。
拓展:
國產操作系統有什么,在別的領域有沒有操作系統(手機操作系統)。
【教學反思】
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
1.對教材編排的教學內容順序,大膽地進行了調整,先實踐,再理論,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2.利用任務驅動和小組互助的方式,讓學生很好地融入了課堂,也鍛煉了學生理論知識圖、表化的能力。
3.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體現,在課堂教學中很好地化解了難點,變抽象為具體,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信息量,也提高教學效果。
4.在多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思維方式、價值觀的教育,實現了三維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中也有一些遺憾:一是學生能力有差異,在總結歸納問題的時候表現出的速度和質量差別較大,影響了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是分組時,小組成員較多,合作效率有待提高;三是把課本知識倒置的做法是否能夠繼續使用,還值得商榷。
【計算機《操作系統》教材】相關文章:
計算機操作系統簡介08-28
《計算機操作系統》教學設計05-12
計算機操作系統實踐教學的作用06-06
關于計算機操作系統復習要點10-20
通過命令快速查看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步驟08-17
操作系統的種類07-07
LINUX操作系統01-22
2016計算機四級操作系統整章問題及解答08-09
2013年職稱計算機考試大綱中文WindowsXP操作系統05-01
2017計算機四級考試操作系統單選題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