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C語言輸出旋轉后數組中的最小數元素的算法原理與實例
問題描述:把一個數組最開始的若干個元素搬到數組的末尾,我們稱之為數組的旋轉。輸入一個排好序的數組的一個旋轉,輸出旋轉數組的最小元素。例如數組{3, 4, 5, 1, 2}為{1, 2, 3, 4, 5}的一個旋轉,該數組的最小值為1。
思路:這道題最直觀的解法并不難。從頭到尾遍歷數組一次,就能找出最小的元素,時間復雜度顯然是O(n)。但這個思路沒有利用輸入數組的特性。既然有時間復雜度更小的算法,我們容易想到二分查找,因為它的時間復雜度為O(logn)。這個問題是否可以運用二分查找呢?答案是肯定的。觀察一下數組的特性,首先遞增(稱為遞增a),然后突然下降到最小值,然后再遞增(稱為遞增b)。當然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數組遞增,中間沒有下降,即旋轉元素個數為0。
對于一般的情況,假設A為輸入數組,left 和 right 為數組左右邊界的坐標,考察中間位置的值A[mid] ,如果A[mid] <= right="mid;如果A[mid]">= A[left],表明處于遞增a,因此調整左邊界left = mid。當左右邊界相鄰時,較小的一個就是數組的最小值。其實,對于一般情況,右邊界所指的元素為最小值。
【C語言輸出旋轉后數組中的最小數元素的算法原理與實例】相關文章:
C語言數組實例解析10-21
C語言數組元素的查詢08-02
C語言中使用快速排序算法對元素排序的實例06-20
C語言冒泡排序算法實例06-15
對C語言數組的總結以及實例講解09-01
C語言字符數組的幾種輸出方式05-21
C語言中實現KMP算法實例08-09
關于c語言約瑟夫問題輸出序號算法10-16
C語言奇偶排序算法詳解及實例代碼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