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全國排名結果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是一所以航空宇航為特色,以工為主,工、理、文、經、管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21年在全國的排名,希望對你有幫助。
目前教育部門并沒有發布權威的大學排名數據,我們為大家整理了第三方機構(校友會、軟科等)最新發布的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全國排名情況,由于各機構排名指標不一樣,排名位次僅供參考,不要僅此認為該校排名就是多少名。
1、歷年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全國排名【校友會版】
年度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2021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244 |
2020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278 |
2019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283 |
2018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291 |
2017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307 |
2016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285 |
2015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263 |
2014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349 |
2013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303 |
2、歷年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全國排名【軟科版】
年份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2021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218 |
2020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194 |
2019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200 |
2018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204 |
2017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180 |
2016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 138 |
3、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ShenyangAerospaceUniversity,SAU),簡稱"沈航",是一所以航空宇航為特色,以工為主,包含工、理、文、經、管等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遼寧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國防科工局與遼寧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空軍依托培養后備軍官的全國18所地方院校之一,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
學校始建于1952年,是原航空工業部所屬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初命名為"沈陽航空工業學校",歷經"東北第一工業學校"、"沈陽第一工業學校"、"沈陽航空工業學校"、"沈陽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沈陽航空學院"、"沈陽航空工業學院"等階段,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是一所以航空宇航為特色,以工為主,工、理、文、經、管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業集團公司與遼寧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國防科工局與遼寧省共建高校,是空軍依托培養后備軍官的全國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遼寧省裝備制造業緊缺人才(航空航天)培養基地,已經基本建設成為“國防科技人才培養基地”、“遼寧老工業振興人才培養基地”和“空軍后備軍官培養基地”。
學校始建于1952年,是原航空工業部所屬的6所本科航空院校之一,前身為“沈陽航空工業學校”,后歷經“東北第一工業學校”、“沈陽航空學院”、“沈陽航空工業學院”等發展階段,于2010年3月正式更名為“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學校占地1860畝,建筑面積55.95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7.45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65億元。圖書館館藏圖書及文獻116萬冊,各類報刊3600余種。現有各類學生22000余人。
學校擁有1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4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可在10個領域授予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擁有1個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4個省級培育學科項目,1個國防科工局國防主干學科;現已形成了以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巡航導彈技術與工程、航空航天推進系統、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和材料加工工程等為研究特色的“航空航天設計制造”和以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突防技術與防御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和導航、制導與控制為研究特色的“信息與控制”兩大學科群。中國航空研究院依托學校成立中航研究院沈陽分院,聯合開展博士生培養工作。
沈航下設22個教學單位;現有57個本科專業,其中包括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國防科工局國防重點專業和國防緊缺專業,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省級示范專業,7個省級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省級重點支持專業;現有省級精品系列課程22門;擁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0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近年來,先后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40余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一等獎8項;學生積極參加國內外科技大賽,獲得省級以上獎項670余項,其中國家級獎勵290余項,競賽成績位于遼寧省高校前列。
建校以來,學校為國家航空航天等國防工業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各類畢業生9萬余人,其中萬余人就職于航空航天等國防科技企事業單位,千余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百余人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等高層管理職務,為國防現代化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學校本科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在95%以上。
學校現有1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航空制造工藝數字化”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是全國34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之一。通用航空重點實驗室是遼寧省“十二五”重大學科平臺,成功研制了三款新能源飛機,其中,我國首型電動雙座飛機“銳翔”(RX1E),是世界上僅有的按照美國ASTM標準進行適航審定的四款飛機之一,是國家民航管理局頒發“適航型號合格審定證書”的第一款電動輕型飛機。沈航大學科技園是遼寧省人民政府重點建設的大學科技園之一,年產值超億元。近五年以來,學校先后承攬國家和省市及企業委托項目近1300項。在核心以上期刊發表論文2700余篇,被SCI、EI、ISTP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論文2000余篇。自2013年以來,學校年科研經費超過2億元。
學校現有教職工1632人,專任教師986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教師49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01人。現有國家國防科工局國防科技創新團隊1個,遼寧省創新團隊4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遼寧省教學名師10人,校級教學名師30人,遼寧省青年骨干教師23人;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校級學科學術帶頭人38人;遼寧省百、千、萬層次人才49人;博士生導師18人、碩士生導師310人;近百位國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學校兼職教授。
學校在校留學生832人,是遼寧省內承擔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培養任務的20所高校之一,與韓國航空大學、法國皮卡迪大學、俄羅斯阿穆爾國立技術大學等120余個國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關系。近五年以來,學校先后派出650余人次赴國內外進行科研合作、學術交流、進修培訓。
學校以“立足航空、明德育人、求實拓新、志在卓越”為辦學宗旨,凝練了“德能并進、勇毅翔遠”的校訓,形成了“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校風。當前,學校以國家與民族振興、社會進步和培養航空航天人才為已任,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升辦學質量與水平,正在向著“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國際有影響活力的現代幸福新沈航”奮斗目標闊步邁進。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全國排名結果】相關文章:
2017武漢大學排名全國排名08-20
2017河南大學全國排名08-21
師范大學全國排名08-20
全國大學排名2017最新排名08-1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排名201708-21
武漢大學專業在全國排名02-19
曲阜師范大學全國排名08-20
上海師范大學全國排名01-20
重慶師范大學全國排名08-20
貴州師范大學全國排名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