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季大學生護士社會實踐經驗范文
這個暑假,我深入到護士的日常工作中,親身經歷了做護士的喜怒哀樂,才發現做護士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當護士真的很辛苦。一會兒輸液抽血,一會兒打針,一會兒中藥灌腸。病人身體不適,會先想到護士。如果病人有問題,他會找護士。如果病人想換藥品和液體,他必須叫護士...病房里總會有一個忙碌的護士。
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臨床實踐是夯實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臨床現場經驗和現場演練讓我重現了在學校學習枯燥、頑固的知識時所提出的各種問題。比如我為什么要讀這些藥理學和病理學?背有什么用?好像知道了之后就完全沒有意義了,知識包羅萬象。但是學了之后,總體感覺就是一直只為了考試而學習,沒有自己的一部分。在學校,沒人問我吃這些藥會有什么不良反應。雖然我知道有這些不良反應,但我從來沒有真正見過。我不知道醫學上的錯誤有多嚴重。沒有人問我這種病的臨床表現是什么,我也沒有真正看到。和書里一樣嗎?等待...一個月的試用期也有助于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與醫生護士的配合。醫生和護士的職責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解決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只有醫生和護士密切合作,才能給病人帶來最大的利益。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對方的工作。以后做護士,一定要了解護士的工作。因此,這次實習不僅在早期接觸臨床實踐中起到了橋梁作用,而且提高了臨床思維能力,培養了實踐能力,增強了信心。
第一,四周的試用期讓我重新認識了護士這個高尚的職業。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護士是耐心和細心的代名詞。我一直認為他們的工作簡單易行。他們只需要遵醫囑,“按方服藥”。其他工作都很瑣碎。這次通過護理見習,第一次深入護士的日常工作,親身體驗了做護士的苦、甜、酸,才發現做護士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護士的工作就是“累”。我太累了,不能每天和他們一起跑步。他們不僅要在病房里不停地走,還要給病人打針換藥。其實他們比醫生累多了,但是沒有怨言。護士只要在工作,就充滿力量。他們全身心地投入一場戰斗:在病房內外完全展現自己的活力;毫無保留地把你的精力和微笑給病人。
交接班一般是早上八點,有護士和醫生參加,我也不例外。部門的兩位主任站在最前面。昨晚上夜班的護士開始做護理病理交班報告,然后是值班醫生。此外,醫生們還談到了他們所管轄的危重病人的情況。最后兩位主任和護士長總結,結束了每日的交卷報告。個人覺得轉移很重要。是對醫生護士的一種紀律約束,讓我們醫護人員明白病人的生命掌握在我們手中。一定要高度組織紀律性,做一個認真負責的醫務工作者。
第二,身邊的見習開闊了我的視野,增長了我的見識。
在見習期間,我跟隨老師,認真聽取講解和指導,了解了許多醫療器械的基本操作,觀察和練習了多種醫療操作,如生命體征測量(體重、血壓、呼吸、脈搏、體溫)、靜脈滴注、肌肉注射、器械消毒等。有很多我第一次看到的專業樂器。有很多看似簡單的護理操作,做完了才知道。在醫院短短的四個星期里,新鮮事層出不窮,總是帶給我興奮。我充滿好奇心,注重觀察,積極提問,護士耐心給我講解,使我了解了一些醫療器械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了護理操作的要領和注意事項。他們生動地逐一分析看似簡單的操作,并在
4.醫護合作可以幫助醫生理解新的護理理念。護理體制改革是將以疾病為中心的功能護理轉變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改變了多年來護士簡單被動執行醫囑的局面。新的護理模式,如按照護理程序護理患者,需要收集患者資料,撰寫護理記錄,制定護理計劃,制定健康教育計劃,開展心理護理,護患溝通等。,所有這些都應該被醫生理解以獲得支持和幫助。
5.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是醫生和護士的共同責任。病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對疾病的結果有很大的影響。按照生物、心理、社會和醫學模式治療病人是醫生和護士的共同責任。改變過去簡單的見病不見人的生物醫學模式。病人生病時,會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如緊張、恐懼、焦慮、悲觀、失望等。當主管護士發現上述不良情緒時,可以配合主管醫生做好對患者的心理護理,使其在最佳的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
6.健康教育是醫生和護士的共同責任。健康教育是醫院的重要職能,是一種治療方法,也是實施整體護理的重點
【夏季大學生護士社會實踐經驗】相關文章:
寒假社會實踐經驗心得11-10
護理本科生社會實踐經驗范文10-29
夏季大學生“紅色文化”社會實踐體驗10-29
社會實踐經驗分享心得體會(精選18篇)03-21
暑期社會實踐經驗交流大會邀請函11-17
護士社會實踐報告07-20
護士社會實踐總結07-19
護士的社會實踐總結11-25
初中語文教學實踐經驗總結11-18